公开决裂!高洪波为何 将足协推上风口浪尖?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高洪波
  • 发布时间:2016-10-13 11:25

  中国队征战12强赛打罢4场,最令人惊愕的不是客场0比2败于乌兹别克斯坦,也不是4战不胜,而是作为一位谨慎的本土教练,高洪波选择在发布会上将请辞归因于足协谈话。高洪波的爆发反映了国足上下承受的非比寻常的巨大压力,凸显了本土教练执教国家队的局限性,也汇合了两次执教与足协之间埋下的恩怨。而公开决裂,也意味着心有不甘的高洪波与国家队帅位的彻底诀别。  

  乌兹别克塔什干时间晚11点40分,国足队员和工作人员开始走出酒店登上大巴准备前往机场,在球员开始上车的时候,蔡振华在门口拿出一根烟抽了起来,然后默默看着来来往往的球员。几分钟之后,高洪波走了出来。

  高洪波从蔡振华的身边走过,但他头都没有扭,放下行李,工作人员把他的行李接下放在了大巴行李厢内,然后,高洪波径直上车。在高洪波上车的时候,蔡振华一直盯着高洪波的背影,紧皱着眉头,目光如塔什干之夜般深邃,这句话的表述有点文艺,换句话说,如果蔡振华的目光可以吃人,高洪波估计渣都剩不下。

  清晰的裂痕公开展现在蔡振华和高洪波之间,意味着心有不甘的高洪波,对足协、对国足已然心死。这是这个塔什干之夜最让人无法想象的结局,但这样的结局,恰恰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事情,绝非表面那样简单。

  “辞职宣言”耐人寻味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冲突,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矛盾激荡的背后大都是歌舞升平的表象,就算彼此恨不得吃了对方,却又会一起在闪光灯下惺惺作态。但10月11日,塔什干的晚上,一切都没有按照剧本来进行,高洪波的“辞职宣言”有着太多耐人寻味的地方,此时,不妨让我们再审视高洪波下课前后的每一个细节。

  在比赛临近终场的时候,记者席上,记者当时忍不住对身边的同行说了一句:“这样的时候,或许高洪波宣布辞职是最合适的选择了,他需要为国家队的4场比赛承担责任,而主动辞职,似乎更能显示担当和勇气。”有人认可,说,对,就该这样,但有人也表示不认可,说高洪波或许未必会这样选择。几分钟之后,事情开始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从看台走到发布会大约5分钟左右的时间,屁股还没有坐热,高洪波便走进了发布厅,他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蔫蔫的中国记者立马直起了身子:“因为昨天晚上,跟中国足球协会的领导有了一次很深入的交流。”这,就是辞职宣言的前奏。高洪波接着说:“协会的领导也说,目前中国男足存在的问题,应该由你主教练来承担,我明白这个意思,所以,比赛结束了,我现在也提出离开。”现场有人忍不住发出惊叹声,但更多的人目瞪口呆地看着高洪波。随后,高洪波表达了对球员和工作人员的感谢,表达了对球迷的感谢,也祝愿中国男足越打越好。最后,高洪波说:“因为现在感觉身体也不是很舒服,我先离开了。”说完,高洪波离开离开了新闻发布会,留下了一群面面相觑的中国记者,以及还不知道情况的国外记者。

  “足协领导”、“比赛前夜”、“交流”、“领导说责任应该由主教练(高洪波)承担”、“我明白这个意思”,这些字眼强烈地冲击着每一个人,而高洪波也没有宣布辞职,他用了另一个字眼:“我明白这个意思,所以,比赛结束了,我现在也提出离开。”是离开,而不是辞职。

  因为“很深入的交流”发生在赛前,高洪波“辞职”之后,足协领导立刻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蔡振华的家人都被个别网民卷入其中。但据了解,国足赛前一晚的会议,并非针对高洪波,也并没有要求他再输球就下课。

  高洪波的“辞职宣言”,意味着他和中国足协领导,尤其是蔡振华完全决裂,在国足酒店门口,当高洪波径直从蔡振华身边走过之后,在大巴车上,他其实还是面色轻松地和中国足协专职执委、中国足球代表团团长于洪臣聊了几句。

  赛前“谈话”是怎么回事?

  一个细节是,关于本场比赛督战,原定的方案是蔡振华并不会前来塔什干,中国足协督战的领导只有于洪臣一人,不过在赛前,既定的方案发生了变化,蔡振华于比赛前一天抵达塔什干并入住中国国家队下榻的酒店。在他抵达酒店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先是参加了蔡慧康的生日仪式,他与于洪臣、高洪波、队长张琳芃还和蔡慧康一起合影留念。这一刻,蔡慧康完全不会意识到,他左侧的两位重量级人物,会在当晚有一个如何“惊心动魄”的沟通。

  在11日深夜,国家队下塔酒店门口,记者们试图采访蔡振华,但蔡振华并没有接受采访,宣布辞职后的高洪波,一直面色冷峻,记者们自然也不可能再去提出问题,所以,他们的谈话内容自然暂时不为他人所知。

  不过蔡振华在另一个场合还是表示,自己前来塔什干是因为坚守,否则自己不来,会有更多的影响,对于换帅,蔡振华表示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在赛后混采区,于洪臣则解释了“领导谈话”这件事:“大家沟通了国家队的责任问题,足协承担什么责任,主教练承担什么责任,其他方面要承担什么责任,责权是要分开的,并没有谈到下课的问题。”

  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看,中国足协不至于会在赛前决定让高洪波下课,如果说已经敲定高洪波下课,足协完全可以等到赛后再和高洪波交流,所以,这一次谈话,更像是足协领导对国家队主教练的一次最后通牒,类似于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之类的话题。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一次谈话会影响到高洪波的排兵布阵,其实这样的担忧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相反很多证据都显示,本场比赛的阵型和阵容,都按照高洪波既定的路子进行,4231的阵型,以及相关的人员安排,在谈话之前已经敲定并被媒体披露,在某种意义上,高洪波从3中卫阵型更换为中国足球更为熟悉的4231阵型,以及对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更换,更像是对媒体和球迷妥协。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足协下了最后通牒,那么中国足协更加不会干涉高洪波的战术和人员安排,换句话说,足协领导即便让高洪波牺牲,也要让高洪波死得明明白白,不可能中间再横插一杠,弄得不明不白,甚至有可能落人口实。

  然而,中国足协,或者说蔡振华,终究还是太急躁了,关于责任的话题,赛前确实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完全可以静观其变放在赛后,如果国足赢了,哪怕是平了,话题便没有必要提及,如果输了,再来探讨责任的话题,面对1平3负的战绩,高洪波恐怕会默默承担责任,然后默默在发布会上宣布辞职,如此便没有了赛后的一地鸡毛。

  高洪波决绝背后是不甘

  为人谨慎的高洪波撕去了所有的伪装,最终选择了决绝的决裂方式来和中国国家队告别,在这一行动的背后,有着多重的因素。

  最直接的因素,恐怕还是不甘不愤,但来自中国足协及球迷和舆论的沉重压力已经难以回避。大家都记得,他曾多次表示中国队是12强中最弱的队伍,或许他还认为给他更多时间国足表现会好转,此外,虽然不好自夸,但确实是他将国足带进12强赛,而上一次,卡马乔横刀夺爱,多少也让足协对他有所亏欠。

  媒体和球迷的压力自不必说,3中卫的体系一直备受诟病,而在国足输给叙利亚之后,这种指责上升到了最高,更重要的是,在国足和叙利亚的比赛前,媒体和球迷普遍对比赛存在非常乐观的情绪,这种情绪因为比赛的失败,转化为愤怒并引向高洪波。

  在这样的时候,来自足协的压力,则让内心感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高洪波,情绪转向失控。

  此次12强赛,中国足协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在赛前探望球队的时候,足协领导不再训话,而以鼓励为主,然而,在足协和高洪波的沟通中,未必会这样含情脉脉,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双方肯定会交流,随后比赛的目标,双方也会涉及,作为“雇主”和“雇员”,足协对于高洪波估计也不会一直和颜悦色。

  以中国队和叙利亚的赛前为例,蔡振华前往武汉观看了国家队的训练,而当10月2日国足抵达比赛地西安之后,10月3日,张剑就到了西安,接着蔡振华也来到了西安。这场和乌兹别克的比赛,蔡振华从原定不督战,到在塔什干和国家队同吃同住,也因此有了赛前的一次“很深入的交流”。

  足协不再对着球员侃侃而谈,或者荒唐地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训话,但中国足协对于主教练却不必遮遮掩掩,这在任何一家俱乐部、一支国家队,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期间有多少交锋,有多少矛盾,有多少争吵,都发生在非公开场合,一般不会被披露出来。

  但这一刻的高洪波,双肩承受的压力,已经超乎想象。

  面对外部,媒体和球迷表达着不理解,半年前,高洪波还是几乎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半年后,高洪波似乎就成为了中国足球的罪人,说起来,他比佩兰从英雄到罪人转换的时间更短。

  面对球员,他们对532或者352阵型不知所措,训练中问球员明白不,球员异口同声地说明白,到了比赛中,球员完全就是迷迷糊糊。据说,直到最近一次高洪波和球员的深入交流时,球员才终于透露了他们对于532和352阵型的不适应,尤其是后者,毕竟前者以防守为主,基本不用考虑进攻,或者说进攻基本靠蒙,球员都比较理解,但352阵型中攻防如何转换,球员们极不适应。

  面对领导,领导们在球员面前是贴心的好领导,形象很高大,在高洪波的面前却变成了严厉的上司,压力不再传递给球员,而聚焦高洪波。

  作为教练,原本就是需要承受压力的岗位,只是,中国教练比任何一个国家的教练都更艰难。

  这一切,都让高洪波心有不甘,并最终选择了一种较为决绝的方式。更不可否认的是,在高洪波决绝的背后,他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他长期的执教历程中,我们其实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的足球理念上的执念,包括他在江苏舜天时对于352阵型的执着,这种执着,在某个时刻很容易因为外力的触发,变成了决绝。

  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一句老话在高洪波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被大势推动下的足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球迷、媒体、高洪波、足协领导,不过是一环扣一环,高洪波的执教让所有球迷不满,足协领导的做法让高洪波不满,但反过来说,足协领导就非要当一个恶人吗?

  他们也不想。所谓时也势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之于高洪波,或者蔡振华,都是一样的,在中国足球的大势中,他们都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目前中国足球的大势是多个层面的,其一,是行政层面的,中央高层对于中国足球的重视毋庸置疑,在这种重视之下,作为国务院下属的体育总局副局长,同样也作为中国足协主席的蔡振华,当然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需要竭尽全力去为中国足球争取荣誉,进而为随后的改革或者布局争取更大的空间。

  再具体说,在中国有意申办世界杯的大背景下,中国足协需要出一份力,而出力的最好方式,就是12强赛打出好成绩,如果不能,至少打出让球迷满意、让外界评价颇高的比赛。

  第二个大势是资本的大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中国足球流动着的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资本力量,一个中国本土球员的年薪,最高年薪(收入)已经超过1500万,转会费,超过一个亿也是不在话下,这样的疯狂真的很吓人。

  第三个大势,则是舆论的大势,数千万乃至数亿的舆论营造出来的大势,这更是席卷一切的大潮。

  高洪波的国家队主教练岗位,就是这巨大漩涡的中心,而蔡振华作为行业最高主管也身处漩涡之中。

  这样的大势让中国足协必然对高洪波有着非比以往的期盼和要求,可能有人还以为,12强赛随便打打就行,但中国足协绝对不是这么想的,他们想打好,前所未有地想打好,所以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第一场比赛和第二场比赛,高洪波稳固防守,中国足协忍了,但于洪臣在沈阳之夜,坚决肯定地提到了世界杯,下场必须取胜。到了第三场比赛,国家队混乱的战术和主场输球,中国足协忍不了,在这样的时候足协下发最后通牒,哪怕是直接下达下课命令,都绝不仅仅是蔡振华个人的喜好导致,他也不过是被大势裹挟而已。只是,作为更明白中国足球实力的高洪波,他骨子里或许也不认为国足可以出线,所以更多地选择保守的方案。

  这是最直接的冲突,根本就在于行政、资本和舆论营造出来的,导致足协领导和高洪波决裂的“大势”。

  记者陈永塔什干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