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能带领日本经济走出困境吗?
- 来源:当代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安倍经济学,日本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1-16 15:35
因经济增长缺乏动力,2015年日本经济表现依然不佳。为提振经济而出台的“安倍经济学”,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口下降、老龄化加速、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费用增加、国内产业空心化以及国内需求低迷等制约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难题。从未来走势看,日本经济的结构性改革仍任重道远。
2015年,日本经济有起有落,呈“波浪形”走势,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动力严重不足,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均无很好的表现。从日本经济当前表现看,“安倍经济学”已光环不再;从未来走势看,结构改革任重道远。
内需萎缩是日本经济不振的主因
一、内需不振依旧是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
2012年底,安倍内阁启动“安倍经济学”后,日本经济曾出现连续六个季度持续增长,也曾出现过201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1.6%,折合年率为6.7%的高增长。[1]然而,自2014年第二季度之后,日本政府将消费税从5%提高至8%,以此为转折,第二季度出现了7.1%的负增长。[2]这是由于2013年年末以来,为了缓解增税带来的负担和对增税后出现“转嫁式”物价上升的担忧,日本民众赶在增税前囤积生活必需品和家庭“大件”用品,造成2014年首季度住宅、汽车、家电销量大幅上升,占经济60%的私人消费出现“井喷式”增长。而增税之后,日本人均月收入并未增加,需求严重萎缩,引发第二季度后经济增长“高台跳水”。一般观点认为,受加税前突击消费的影响,第二季度经济滑坡在所难免,但到第三季度会有所复苏。然而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日本经济继第二季度大幅下降之后,第三季度又出现了1.9%的负增长,导致日本经济陷入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技术性衰退”之中。这是日本在四年内第三次陷入经济衰退。[3]据日本内阁府2015年2月16日发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日本GDP实际增长为零。[4]
2015是日本经济在上年出现“技术性衰退”之后强力修补的一年。年初安倍内阁就曾宣称,继续优先发展经济,摆脱通缩,并继续推进“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但经济实际情况不尽人意。全年GDP只增长了0.6%,总体上出口增长了2.7%,但个人消费下降了1.2%,说明日本经济的复苏阻力依然存在。[5]进入2016年,由于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和企业减税效果显现,日本劳动力市场明显改观,失业率基本稳定在上年3.4%的较低水平,预计2016年不会超过3.5%。当然,由于外部需求减少,出口增速仍将放缓,企业投资也难有改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60%的个人消费增幅依然不会高于预期。日本内阁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日本GDP在第一季度实现年率2%的增长之后,仅仅维持了0.2%的增长(年率)。政府计划将2016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期从年初预估的1.7%下调至0.9%。[6]
二、量化宽松政策未能拉动内需增加
量化宽松一般指一国中央银行直接在市场上购买该国政府发行的债券,进而起到压低长期债券利率,并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政策。“安倍经济学”的重要支柱就是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提升民众的通胀预期,从而带动个人消费。日本央行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已将用来购买政府债券的基金规模扩充到70万亿日元(约1.0114万亿美元)。2012年9月,日本中央银行宣布,将进一步加强量化宽松措施,追加10万亿日元购买国债的基金规模,其中一半用来购入短期国债,另一半购入长期国债,并维持基准利率保持在0%-0.1%的水平。这是2012年9月以来,继欧洲、美国相继发动“OMT”和“QE3”之后,全球市场的第三个“量化宽松”行动。2014年11月,日本央行再次出台新的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向泛滥成灾的资金市场增放货币,以保证企业投资有充裕且几乎无息的资金支持。日本权威机构调查,在社会基础货币猛增的同时,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平均仅增加了2%,央行投放的大部分资金躺在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睡觉”。其结果是到2014年,扣除消费税税率提高和日元贬值因素,日本通货膨胀基本没有增加,距日本央行计划的在2015年4月前实现通胀率上升到2%的政策目标相去甚远。在2015年日本GDP增长中,内需依然是拖累GDP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日元贬值并未带动出口明显增加
日本是出口主导型国家,汇率是影响其对外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日元升值会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出口数量减少,对日本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安倍经济学”的出发点是要纠正民主党政府时期日元升值至79日元兑1美元的负面影响。安倍政府认为,只要日元贬值,价格竞争力就会提高,出口量就能反弹,从而带动国内就业增加。为了实现这个“良性”循环,安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日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安倍经济学”启动以来,在日本国内量化宽松政策和美元强势升值的双重压力下,日元汇率从79日元兑1美元下降到120日元兑1美元,贬值约40%。日元大幅贬值不仅加剧了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不平衡,也带来了工资增长与物价上升的不平衡。更重要的是,过去为了应对日元升值对出口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企业已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世界各地,在海外生产并在其他国家销售的日本商品并不会用到日元。因此,日元贬值对出口的拉动效应十分有限。此轮日元贬值中,除汽车等行业的大企业有所受益外,其他产业未能推动整体出口明显增长。据日本财务省统计数据,2015年日本贸易收支为逆差2.83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70亿元),这是自2011年发生大地震以来日本连续五年出现巨额贸易赤字。不过因原油价格下跌,日本的贸易逆差额从2014年的12.8160万亿日元大幅下降。[7]
未来日本经济难言乐观
尽管安倍晋三连任首相有望使“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措施得以延续,2015年日本经济也实现了0.6%的增长,但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一个时期,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仍难言乐观。
一、内需增长乏力
受消费税上调和日元贬值等因素影响,内需不振成为日本经济增长乏力的致命伤。目前,由于国民收入并未随物价上涨,日本居民实际购买力有所下降。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劳动工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日本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不含加班费)30.40万日元,同比增加了1.5%,连续两年实现增长。[8]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工资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据日本总务厅2016年1月29日公布的数字显示,受消费税增长等因素影响,2015年剔除生鲜食品价格的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了0.5%,为连续第三年上涨。2015年12月,日本家庭的实际收入同比减少2.9%,家庭平均支出同比下滑4.4%,均为连续四个月下降,说明日本国内需求持续疲软。[9]2016年2月,日本央行宣布开始实施负利率政策,其目的是希望把银行更多的储蓄投向市场,促进投资和消费,但在日本多数企业家看来,投资的预期效益至少在8%以上方能考虑进行投资。从目前日本经济的现状看,要达到这一心理收益预期并不现实。所以,达成央行的政策目标显然存在困难。个人消费是“三驾马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人消费失去动力必然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尽管目前日本个人消费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但尚未出现较大幅度回升迹象。另外,设备投资短期内也难有起色。安倍新政权试图通过下调企业所得税和设备投资税促进企业设备投资,但这两项政策尚未启动,其启动之后能否收到良好效果也不得而知。
二、外需增加困难
由于日元贬值趋势尚未终止,海外日本企业已出现调整生产体制的动向。一些日本大型制造企业将在中国、东南亚地区的部分生产线迁回国内的趋势日趋明显,其中以家电厂商居多。这种海外企业回迁现象,无疑有助于增加日本国内就业及内需,提高整体经济活力,有利于其经济复苏。同时也应看到,日本这次海外生产据点回迁的主要背景是日元大幅贬值所致,而进入2016年以来,日元兑美元开始出现持续坚挺动向,目前已经从2015年的120日元兑1美元下上升至100日元兑1美元。日本作为出口主导型国家的产业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生产的全球化布局是大势所趋,难以因汇率市场的短期波动发生逆转。在日元贬值的情况下,尽管日本企业纷纷开始提高在国内的生产规模,但通过实施大规模设备投资将工厂全面回迁的可能性较低。
三、企业两极分化明显
首先,油价下跌对日本企业利弊兼有。2014年6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一路走低,截至目前,基本稳定在每桶40美元上下。尽管油价持续下跌搅乱了全球金融市场,但低油价有利于提振日本消费者购买力并增加企业利润,受到了日本企业家欢迎。日本每年石油与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额超过20万亿日元,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日本进口油气企业自然受益,油价持续下跌让这些企业员工加薪空间上升。安倍首相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等经济团体的贺年会上向企业界施压,要求上调工资。但另外一些石油供应企业却因原油价格下跌业绩出现严重恶化。日本最大的石油供应商--JX控股公司(JX Holdings)2014财年亏损约1000亿日元(2013财年盈利3023亿日元),2015年亏损依旧。其次,安倍政府的“三支箭”,诱导日元贬值,一些出口型大企业效益有所改善。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汽车、装备机械制造企业收益连创历史新高,但问题是这些获利企业有的增加海外投资,有的用于战略储备,其利润并没有投向供应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上游企业。所以,占日本企业80%以上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且有举步维艰之感。
四、债务负担沉重
2015年2月,日本财务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日本政府债务达到490万亿日元,为有史以来最高。安倍上台执政以来,日本政府债务已从997万亿日元(按1美元兑120日元换算,约合8.28万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12月底的1044万亿日元(按同样汇率计算,约合8.7万亿美元),又创历史新高,人均负债额约达824万日元。[10]可见,日本政府债务持续高位的状况毫无改观。日本政府之所以能以较低成本进行财政融资,主要是由于日本国内相对较高的储蓄率所提供的充足资金,但在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居民储蓄率很难维持高位,达到一定临界点后可能会使日本国债市场陷入危机。
五、老龄少子依旧
人口老龄化一直是束缚日本经济增长的顽疾,与此并存的是“少子化”趋势加剧,导致日本人口已开始出现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对日本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如果说老龄化的首要后果是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少子化”则给未来日本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了悲观预期。日本人口结构问题积重难返,收入分配过度向年长者倾斜,育龄男女无力承担婚育费用,进一步压低了总体生育水平,令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进入恶性循环。如果在提高生产率方面没有重大突破,日本经济增速将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甚至长期陷于负增长,这才是日本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目前来看,“安倍经济学”对此并无有效对策。
“安倍经济学”难以拯救日本经济
“安倍经济学”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口下降、老龄化加速、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费用增加、国内产业空心化以及国内需求低迷等制约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一、“安倍经济学”负面效果导致日本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本政府实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在推高股市和打压日元汇率方面效果显著,但对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十分有限,甚至给日本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和危机。其中最为突出的负面效应是造成日本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量化宽松政策对大中小企业带来的利益差异较大。仅就汇率变化而言,对出口企业算是利好,但汇率变化导致进口原材料价格高涨,又对依靠原材料进口的企业冲击明显。有关统计显示,日本企业的实际工资连续15个月降低,工资涨幅不敌物价增幅,再加上消费税上调,普通国民生活水平不升反降。2013年,日本年收入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以下的劳动贫困阶层为1120万人,较2012年增加约30万人。另据瑞士瑞信银行统计,2014年日本资产超过约1亿日元的富裕阶层较上年增加9万人,达到273万人。这说明安倍的经济政策导致日本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困阶层增多意味着税收减少和消费能力低下,无异于削弱国力。有日本学者认为,此前的日本国会众院解散应命名为“安倍经济学解散”。
二、“安倍经济学”并未给日本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货币政策拉动股市上扬,但消费税提高抵消了股市上扬预期的消费能力,内需没有实质性扩大。货币宽松政策实现了日元贬值,但未能按预期促进出口,日本经济陷入了安倍上台之前的衰退状态。对此,日本精英层就安倍经济学展开激烈争论。主张货币刺激观点者认为,通货紧缩是造成日本经济“螺旋式下滑”的主要根源,仍需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鹰派人士则担心不断膨胀的国家债务会摧毁日本的未来,因而要求在预算上严守规矩。
经济增长的动力本应来自生产要素和市场制度效率,而“安倍经济学”让政府扮演着消费者与分配者的角色,进一步膨胀了政府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政府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都限于改变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数量,或改变财富在社会中的分配,而并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带来实质性经济增长是“安倍经济学”的软肋。没有经济的实质性增长,债务就难有持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倍内阁产生了负面影响。1997年,日本首次将消费税由3%上调到5%之后,日本经济陷入通缩和衰退泥潭,当时执政的自民党在次年参议院选举中大败,最终导致桥本龙太郎内阁倒台。在各方因素影响下,安倍新政权虽保持了相对稳定,但其所面临的经济压力短期内难有缓解。
三、安倍内阁的刺激景气对策面临艰难抉择
货币政策是“安倍经济学”应对日本经济下行风险的主要防线,但日本持续高位的债务将使财政刺激空间受限。目前,日本政府债务为GDP的238%,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11]对此,提高消费税率显然是“重建财政”的重要举措,但增加消费税会对景气恢复造成沉重打击。对安倍政府来说,如果延迟增税计划将危及日本政府大幅削减财政赤字的承诺,很有可能无法兑现在2020财年实现财政盈余的财政承诺。但是,如果坚持消费税率上调,政府也可能面临危机。安倍已经决定将原定于2015年提高消费税的计划推迟。在“安倍经济学”种种措施展开之际,2014年12月,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宣布将日本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其主要依据是日本消费税再增税计划推迟,日本削减财政赤字目标能否完成的不确定性上升,较长期内将对债务清偿能力和债务可持续性构成风险。(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日】《日本GDP连续三个季度正增长》,载《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http://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epolitics/2421-20120517.html.
[2]【日】《日本4~6月GDP年率下行修正为负7.1%》,载《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http://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epolitics/10945-20140909.html.
[3]【日】政府统计综合窗口,http://www.e-stat.go.jp/SG1/estat/eStatTopPortal.do.
[4]【日】主要統計データ日本内阁府网站http://www.esri.cao.go.jp/jp/sna/menu.html.
[5]【日】内阁府2016年2月15日公布数字主要統計データ日本内阁府网站,http://www.esri.cao.go.jp/jp/sna/menu.html.
[6]【日】《4-6月GDP年率增长0.2%》,载《日本经济新闻》,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LASFL15HU5_V10C16A8000000/.
[7]【日】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http://www.customs.go.jp/toukei/shinbun/happyou.htm.
[8]【日】厚生劳动省,http://www.mhlw.go.jp/toukei/list/30-1.html.
[9]新华社援引日本总务厅2016年1月29日数字,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1/29/c_1117941226.htm.
[10]【日】日本财务省2016年2月10日公布的数据,http://www.mof.go.jp/jgbs/.
[11]【日】日本政府统计窗口,http://www.e-stat.go.jp/SG1/estat/eStatTopPortal.do.
■姜跃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