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气象预报员

  •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
  • 关键字:大自然,气象预报
  • 发布时间:2016-11-18 10:12

  大部分的气象谚语是通过观察动物、植物和非生物等形态总结出来的,故而我们可以通过动物、植物和非生物等表现出来的现象预测天气。

  然而,这些植物、动物以及非生物是怎么预测天气的呢?我们经常使用的气象谚语,如“十雾九晴”“东虹日头西虹雨”“鸡迟宿,要下雨”“水缸穿裙,阴雨将临”等,是否有一定的科学性?我们该不该从老祖宗的气象谚语中借经验呢?

  动物预报员

  自古以来,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利用动物的异常变化来预测天气。如唐诗中的“水旱卜蛙声”;元朝末年的《田家五行》中的“狗吃青草主晴”“海燕忽成群而来主风雨”。为什么我们能根据动物的行为预测天气?

  通过对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和动物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我们得知,在天气变化之前,特别是剧烈的天象到来之前,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和大气中的气溶胶以及部分地区的电磁场等,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动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使动物表现某些异常反应。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大致包括:

  缺氧

  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往往出现云量增多、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风力变小等现象。这些现象容易造成水中、空气中的溶解氧减少,满足不了动物的生活需要,如谚语“鱼起浮有雨”和“河里鱼跳,风雨之兆”“旱天蚯蚓出洞,有雨必凶”和“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等。又如“癞蛤蟆白天出洞,下雨靠得稳”的谚语,癞蛤蟆又叫蟾蜍,一般多在夜晚活动。它是两栖动物,肺的呼吸功能有限,单靠肺呼吸不能满足其所需的氧气,还要靠皮肤进行呼吸,所以,癞蛤蟆的皮肤必须经常保持湿润,才能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皮肤的黏液中,然后再经由皮肤进入血液。如果皮肤过于干燥,就会失去呼吸功能,造成其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另外,下雨之前天空云量增多、阳光减弱、湿度增大,适宜癞蛤蟆白天出洞。因此,这样的谚语能预报天气。

  带电粒子变化

  初步探测显示,阴雨天气来临之前,或者连阴雨天转晴时,悬浮在大气中的带电粒子会发生变化。实验表明,动物对正电粒子和负电粒子的反应是不同的。正电粒子进入动物体内可使其烦躁不安、神经兴奋,而负电粒子进入动物体内可使其感觉舒适、心情愉快。

  动物的本能反应

  生在陆地、长在水中的甲鱼,每到夏秋季节上岸生蛋,在民间有“甲鱼生蛋一条线”的说法,不少地方还流传着“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从甲鱼生蛋到小甲鱼孵出,在夏秋季节一般需要20天左右。如果小甲鱼出壳时,河水少、蛋位高,刚出生的小甲鱼要爬较远的路才能回到水中,它们可能会在半路干死;如果蛋位低,甲鱼蛋容易受到洪水冲击。为了繁殖后代,甲鱼在世代进化中逐渐形成了防止后代遭受灾害的本能。

  类似这种情况的动物还有许多。比如“母猪衔草,大雪会落”“喜鹊做窝高,雨水大;喜鹊做窝低,雨水少”等。

  天气、气候的变化

  季节的变化可引起动物的变化。如“群雁南飞天转暖”“雁过十八天有霜”“燕子来得早,春天回暖早”等谚语。大雁、天鹅等候鸟,每到冬天就飞向温暖的南方越冬,到了春天再飞回北方。它们每年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而候鸟迁徙时间的早与迟是由自然界季节的变化引起的。

  天气反常

  由于某时段天气出现反常可引起动物的异常行为。例如,在湖南等地广为流传着“正月青蛙叫,秧子撒两道”的谚语。它的含义是,在农历正月上中旬,若听到青蛙的叫声,早稻育秧时将遭遇寒潮天气。由于青蛙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知道,环境温度在8℃以下时,青蛙开始休眠;当环境温度在0℃以下时,即可造成其死亡;环境温度在10℃至15℃时,是其最佳活动温度。

  湖南一些地区通常在3月底到4月初这段时期早稻育秧,假如在这期间能听见蛙叫,代表着气温较高,但是3月底到4月初的气温还不稳定,假如此时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早稻秧苗易受冻害,造成严重烂秧现象。

  植物预报员

  有关植物预测天气的原因很多,而且十分复杂。大多数植物的生长期或某些现象综合反映了当时的天气、气候特点,并揭示了前后期天气、气候的变化关系。植物预测天气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低层气流的作用

  由于低层气流上升可引起一些反常现象。如“树叶翻背摇,大雨淹过桥”“芋麻叶无风翻白背,有冰雹”等。这类现象大多出现在晴朗、微风的午后,由于地面受太阳辐射影响,使得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导致树叶出现“翻背摇”的现象。而大气低层气流的上升,有利于产生雷阵雨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气象因素的作用

  由于气压、气温、湿度等变化,引起的异常物象可以用来预测天气。如“虫窝淌水,天将阴雨”“杨树疤出水,天要下雨”等。春夏季节,杨柳等树木生长旺盛,枝叶繁茂。在正常天气条件下,树木根部吸收的水分与其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所消耗的水分基本平衡。即树木体内的水分收支相等。当阴雨天气来临之前,由于气压低、湿度大,加上云量增多等,使得树木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减弱,这样其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大于消耗,剩余的水分就会从容易破裂的韧皮处─虫窝或树疤处溢出。

  我们还可能听过这样的谚语-“巴根草生霉天将雨”。巴根草学名结缕草,“生霉”是指巴根草的茎叶交叉处出现的小小白色毛团,像食物霉烂后长出的白毛一样。根据观察分析,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大雨来临之前,气温高、湿度大、云量较多的天气条件下。一般田埂、路边等干燥地区的巴根草生霉,未来1~3天内有雨。而在潮湿地区的巴根草,由于经常生霉,所以不能用来预测天气。

  天气、气候变化的作用

  由于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引起的一些植物物象也可以预测天气。如广东、广西一带有“木棉花开,大冷不再来”,华北地区有“枣树发芽种棉花”等谚语。我们知道,各种植物的发芽、开花等物象与当地气温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研究,木棉开花时的日平均气温已稳定通过20℃,一般不会再出现10℃以下的天气;而在华北地区,一般枣树发芽时,日平均气温已稳定通过15℃以上,5厘米(播种棉籽的深度)的地温一般在13℃以上,非常有利于植物发芽,而且发芽后不会再遇到霜冻天气。

  另外,在华北北部、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有“鬼子姜开花,十八天下霜”“野菊花开霜将来”等谚语,这也是季节变化的反映。这两种植物的开花都在秋后,这时日照时间明显减少,天气逐渐转凉,预示初霜即将来临。

  TIPS:使用谚语需验证

  有些气象谚语受到字数和韵脚的限制,单从字面很难确切地表达原意,这些谚语就会令人费解。例如,东北地区流传的“老母猪过河要下雨”中的“老母猪”是指天空中的一种云,而不是指动物。

  气象谚语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难免有走样或误传等情况,如谚语“春南夏北,有风必雨”,有的地方写成了“春南夏北,有风无雨”。

  有些谚语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方言土语夹杂其中。比如福建省沿海渔民流传这样一条谚语,“晡晏抢云半夜开”。这里面的“晡晏”是傍晚的意思;“抢云”是指雨云。不了解方言,就很难弄清谚语的含义。

  还有不少谚语中使用比拟或夸张的语句,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流传的“南风送九九,干死荷花气死藕”。再如东北地区流传的“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和西北地区流传的“十月雾,晒死秦川兔”等,对冷热程度进行了夸张描述。

  另外,许多谚语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在某地适用的谚语,到另一地就不一定适用。有些谚语还带有片面性、局限性,甚至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等。我们必须通过验证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可使用。

  非生物预报员

  自然天气条件下的物体都受到气压、气温、湿度、阳光、风等气象要素的影响,而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或多或少地会引起非生物的一些异常,非生物的这些异常反过来又可以预测天气。

  “水缸穿裙,阴雨将临”“石头出汗,不久雨见”“旱烟回潮,雨在明朝”“琴弦松,雨淙淙”等谚语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是由于空气中水分增加、相对湿度增大引起的。“水缸穿裙”和“石头出汗”是由于水缸、石头等物多在室内、墙根等背阴处,它们的温度通常比当时的气温低,其饱和水气压小,水汽在水缸和石头表面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当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水缸、柱脚石、墙基石以及背阴处的山石等往往出现凝结的水分。水缸和石头的温度愈低,空气湿度愈大,凝聚的水分越多。

  关于旱烟、琴弦等物体的返潮问题,主要是由于这些物体中含钠、钾、炭等容易吸收水汽的物质,而这些物质对空气湿度的变化较为敏感,故而这些物体容易出现回潮现象。假如物体出现回潮现象,表明大气低层湿度增加,有暖湿气流侵入。这种情况多是阴雨天气来临的前兆。根据经验,夏季北京地区,当室内自来水管出现“流汗”现象时,一般未来1~2天内将会出现一次雷阵雨天气。相反,上述各类物体由潮变干,预示天气晴好。

  再如“山戴帽,有雨淋”“山起云主雨;山收云主晴”等。所谓山戴帽,是指天空中的云层较低,挡住了附近山顶,好像山顶戴上帽子一样。这种现象表明,低层空气湿度较大,并有上升气流,大气的凝结高度低,有利于产生雷阵雨天气;若遇致雨天气系统侵入时,易出现较大降水的天气。相反,“山收云主晴”的现象表明有下沉气流,天气以晴朗为主。

  尽管老祖宗留下的气象谚语能预测天气,但是我们在使用时,还需考虑气象谚语的地域性、经验性等方面的限制,不能不加求证地套用。

  撰文/王奉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