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梦幻的上海表达

  • 来源:精品家居
  • 关键字:阿拉伯,MAKAN,设计
  • 发布时间:2016-11-30 15:07

  项目名称:上海MAKAN迪拜融合餐厅

  设计团队:李瑶、吴正、陆吓东、唐旭文、项辰、娄奕琎

  深化设计及实施:上海威盟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沙漠中骑行的骆驼、弥漫在纱幔中的水烟、舞动的飞毯和神灯,阿拉伯世界一直是充满色彩和梦幻的地方……2010年上海世博会充分展示了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摩洛哥等等阿拉伯国度的异域风情。其中阿联酋馆的合作也为建筑师李瑶和威盟斯的爱山搭建了合作的基础,MAKAN迪拜融合餐厅因此而生。对于李瑶来说,MAKAN的设计是一个奇特的追寻过程,在精细的施工中表达了设计师对阿拉伯梦幻的上海表达。

  餐厅选址在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45号2楼这个静谧的角落,作为原航空大厦裙房部分,已经从典型的办公用房变为创意办公空间。由于是改建建筑,原有的办公层高成为项目的最大挑战,整个餐厅空间净高受控,改建过程中凹凸变换的落地外窗和蜿蜒的平面布局都成为项目的挑战点。

  八芒星主题印象

  虽曾有过世博会阿联酋馆的设计经验,也曾陶醉于西班牙阿拉布罕宫、迪拜宏伟的清真寺等阿拉伯建筑的精美,但一位中国建筑师如何去把握文化的精髓,依然成为设计的挑战。浓烈的色彩和图案化的表达形成了阿拉伯艺术的视觉要素,MAKAN迪拜融合餐厅同样希望以阿拉伯典型纹样作为基础元素。在大量的阿拉伯代表性的花格纹样加以比选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国度的认同度、平衡感和空间对应度,最后确定了以八芒星作为整个餐厅的主要元素。利用对纹样的材质的变换、纹样比例的调整以及材质使用位置的不同组合形成统一又充满细节的主题印象。

  大厅作为餐厅视觉第一场所,在功能上起到了连接开放餐饮区和包房区的作用。八芒星的主题元素,在白色GRC纹样板材与咖啡色蚀刻镜面形成背景墙面,营造出传统和典雅奢华的双重组合,在灯光的作用下形成节奏和细节的变化。大厅布局采用对称式的设计手法,在格局的统一平衡下,利用不同角度和点位灯具摆放形成不同的视觉焦点。两侧的入口大门也将中东特色的拱门形式融汇其中,木质的门扇带来了阿拉伯宝窟的联想,饰以几何图形的金属圆形扶手更凸显出质感,GRC定制的纯白图案门框则演绎了纯洁和质感的对话,拱圈圣水池则让这份纯洁在和缓的灯光和水流中流淌。

  在进入开放就餐空间前,设计师设计了一组以八角花型格子结构的置物架,既成为进入餐厅视觉的焦点,也提供了阿拉伯产品展示空间。白色展示架构成了一个回旋空间,也为等位的客人提供了过渡的休闲时刻。

  开放中构筑私密性

  整个餐厅通过公共大厅划分成左右两个区域,一边为开放式就餐区域,另一边为贵宾包房。开放式就餐区由于呈“U”型布局,从入口处视觉无法直达内部,流线过深对空间的全视角造成了一定影响。设计将表演台座置于“L”型拐点,成为前区的视觉焦点。作为餐厅和晚间酒吧相融合的多功能场所,吧台和舞台布局上成组对应。在其两侧利用不同的家具组团形成就餐空间,长桌对应了阿拉伯人传统的就餐习惯,圆形圈桌活跃了就餐空间。在白色花格的衬托下,原有的凸窗变换成半开放式的包房,在开放中构筑私密性。在“L”型布局的另一端则预备了规则布局的就餐区,为团队和自由的餐台组合形成空间。厨房的展示俨然成为这一部分空间的主角,通过特制的电动雾化玻璃,配合2台投影机器成为巨幅屏幕。特色纹样作为统一元素,体现在白色窗格、吊顶等位置,配以阿拉伯传统吊灯,形成了独特的就餐氛围。

  开放就餐区的吊顶几乎是贴梁而筑,内部的管线设备的安排也进行了紧密的计算和调整,最大限度的保留空间高度。贵宾包房区的设计更突显了阿拉伯风格的色彩元素,以红色金色的色彩组合作为主体色系。根据空间的限定性包房分为三组。一组为两个典型的小包间;中间布局了标准大房间;最后由三个隔墙可变换的包房形成可容纳30人就餐的大型空间。在延续开放就餐区风格的基础上,强化了背景元素。镀金色花格内衬红色皮质硬包,配合LED灯带构成一道梦幻色彩。

  策划_华石 设计_图_文_上海大小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