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号码便宜了谁?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临时号码,网约车,职业差评人,骚扰电话制造者
  • 发布时间:2016-12-21 10:01

  临时号码在方便用户沟通的同时,也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网约车逃单客、职业差评人、骚扰电话制造者..这些看似恶俗的身份,似乎都可以通过临时号码“洗白”。而一些网络平台目前尚未根据信用值对用户进行奖惩,使得一些“坏人”为所欲为。

  对于临时号码的提供方,电信运营商和网络平台应加强监管、降低风险、配合追查,为保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诚信担起责任。

  网约车被逃单背后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网约车新规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不过有消费者担心行业监管不到位,自身利益存隐忧。殊不知,网约车司机的利益也难保障,一些网约车司机经常在网上“吐槽”,称乘客逃单的事情时有发生。

  近日《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有些逃单乘客利用手机副卡或虚拟号码注册打车软件,达到出行目的后拒接电话或注销号码,以此完成“逃单”计划。

  面对部分乘客的逃单行为,网约车平台目前尚未根据信用值对乘客进行惩罚,对乘客长期拒付款的情况,也未建立自动扣款机制。

  “霸王单”频现

  今年以来,关于网约车司机被逃单的新闻屡见报端。据媒体报道,江师傅接了一个从东莞市石排镇上宝谭工业区到企石医院的订单,完成订单后,他却一直没有等到乘客支付112元的打车费。几天后,在平台上催款无果的江师傅又打电话催促乘客,但号码一直是空号。无奈之下,他只好致电滴滴打车公司客服寻找解决方法。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遭遇过“霸王单”的司机还真不少,家住北京西城区的李师傅也遭遇过乘客逃单。今年7月份,李师傅接到一个从北京南站到首都国际机场的订单,上车的是两个学生模样的男孩,一路上李师傅和两人聊得很开心,到达目的地后系统显示156元,二人声称着急取票,下车后再支付,李师傅表示没问题。可是让李师傅没想到的是,这笔车费迟迟没有到账,而对方的电话是空号。

  天津的孔师傅也遇到过几次乘客逃单,最后一次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那天接的是一个从郊区到机场的单,系统显示车费为120元。因为有过被逃单的经历,我要求他在车上支付,没想到这个乘客一句话没说,下车就跑了。我50多岁了,也不可能去追他!”孔师傅气愤地说。

  小刘是北京一家餐馆的老板,他说半年前自己曾“享受”了一次“霸王单”,“司机是个话痨,一上车就跟我天南地北地胡侃,刚开始我还有一句无一句地应和一下,后来干脆不说话。就听他在那不停地唠叨!”小刘说那位司机给他的印象很不好,在车上他就想着“逃个单”!下车后,小刘将司机的电话拉黑,110元的单,至今也没结。小刘说,注册打车软件的手机是虚拟号码,查不到自己的身份,“回头如果想再用那个打车软件,再用新号码注册一下就行了!”

  逃单“成本低”

  多位网约车司机表示,逃单的乘客多选择距离较远的大单下手,而且逃单后都处于手机“失联”的状态。不少司机表示面对逃单行为束手无策,“这种单大多在一两百元,不给你有什么办法!好多人用的是虚拟号码,查都不好查!”一位网约车司机表示。

  《民生周刊》记者发现,目前电信运营商多数情况都可以提供加开“副卡”“虚拟号码”的服务,也就是说在手机号码不变的情况下,开通的与该号码捆绑的另一个号码,运用此号码接打电话、发送短信,显示为副卡的号码或虚拟号码,而通过该号码注册网约车APP也不会有任何障碍。

  中国移动客服表示,用户在不换机、不换卡的情况下,可最多拥有三个同归属地的移动号码,包括主号和副号,用户可以在主卡和副卡之间随意切换,进行语音和短信操作。

  此外,一些APP也可以提供上述功能,通过软件,用户无需新卡,即可在同一部手机上额外使用一个新号码。这个号码不仅可以正常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还可独立设置使用时长、开关机状态、勿扰时间等。每个号码价格在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此种号码产生的资费,均会从用户注册和登记软件时所用的电话号码中扣除。据了解,一些号码提供方声称足够保证客户的隐私。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一些软件提供的虚拟号码外,三大运营商提供的副卡或虚拟号码均绑定在主卡号码之上,对于真实身份并非无迹可寻。之所以逃单乘客有机可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注册虚拟号码很容易,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隐藏个人信息;其次,用软件或其他手段注册的号码延长了追责时间,个别虚拟号码注销后很难寻觅其踪迹;还有,一些手机APP对普通用户审核程序简单,也降低了逃单乘客的行为成本。

  平台监管难?

  前述司机李师傅介绍,自己曾先后十余次致电滴滴客服,客服人员解释,遇到乘客拒付车费的情况,滴滴公司会给司机一定补偿。按其说法,补偿金额是订单金额扣除1.77%的平台管理费、20%的提成费和0.5元的信息费这三项费用之后的50%。李师傅表示,客服人员承诺会在订单发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支付补偿款,时间过去几个月,他并没有收到这笔款项。

  对此,滴滴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称,司机遭乘客拒付情况,司机可享受一定的补偿。2016年12月之前的逃单,司机可享受50%的补偿,12月之后的逃单,司机可享受100%的补偿。据了解,无论是哪种补偿方式,补偿金额都是订单金额扣除1.77%的平台管理费、20%的提成费和0.5元的信息费。

  滴滴方面称,对于司机投诉的逃单行为,滴滴会在24小时后开始向乘客催付款,如果司机在7个工作日内仍没有收到打车款,滴滴将对司机进行补偿。而对于乘客的逃单行为,滴滴方面并没有主动而有效的措施。一位滴滴负责人表示,逃单的乘客如果迟迟不支付乘车费用,那么该账户在下一次打车时将无法使用。当被问及制止逃单行为有何有效措施时,滴滴方面表示,目前并没有较好的处理方式。而据了解,逃单乘客弃用原账户,换其他手机号码仍可注册新账户。

  滴滴方面表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司机可以向滴滴公司反映,公司进行核实后,就会替乘客将车费全额垫付给司机。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制定了明确的补偿规定,但对方以此为内部规定为由拒绝过多解释。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乘客有时确实是无意间忘记支付,或者其他原因不方便付款。目前一些网约车平台会根据订单取消率、支付状况等综合评价乘客信用度,但尚未根据该信用值对乘客进行奖惩,对乘客长期拒付款的情况,也未建立自动扣款机制,专家建议网约车平台应在此方面加以规范,保护司机群体利益。

  临时号码搅局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网约车逃单客、职业差评人、骚扰电话制造者……这些看似恶俗的身份,似乎都可以通过临时号码“洗白”。临时号码在方便用户沟通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做坏事”的空间。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一些手机用户通过申请临时号码做外衣,暗地里却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而对于提供临时号码的电信运营商和网络平台也应加强监管、降低风险、配合追查,一旦发生有损用户的行为,理应承担起责任。

  临时号码易获得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刘女士最近申请了一个中国移动的副卡号码,也就是临时号码。刘女士说以前用自己的手机号码网上购物或注册APP,随后的几天里就会接到一些推销电话和垃圾信息,刘女士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有被不法分子和商家获取的可能。经过了解后,在不换号码的情况下,刘女士申请了副卡号码。

  刘女士说,现在网上购物、注册APP、电话咨询甚至投诉商家,都用的是后来申请的临时号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己的隐私,经过一定设置后,也少了不少不必要的骚扰。“这个临时号码我进行了设置,只能打电话,别人打不进来。”

  王先生在上半年给一家房产中介公司打了一次电话,此后每天都会接到几个中介公司和小额贷款机构打来的电话,“大家在这些人面前都是透明的,一次一个男的跟我说我的信息他们都有,包括住址、门牌号,甚至身份证信息全都有!太可怕了。”王先生对此表示担心,不久后在中国电信申请了一个临时号码,此后面对各种咨询、网购、网约车或其他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的时候,王先生用的都是这个临时号码。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上述受访人申请的副卡号码或临时号码不难申请,花几元钱就可以联系电信运营商办理。此外,在网上通过搜索“小号”“临时号”“一卡多号”等字样,也能搜到不少网络软件。其中不仅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大电信运营商开发的应用,也有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和一些不知名的科技公司开发的软件。用户在不换机、不换卡的情况下,可同时拥有多个同归属地的号码,即主号和数个副号。用户可以随意切换号码进行语音和短信通信,主副号均能独立地接收来电、短信。还可独立设置使用时长、开关机状态、勿扰时间等。记者了解到,临时号码所产生的资费,均会从主卡号码或软件注册号码中扣除。

  有“空子”可钻

  副卡、小号、临时号,确实足够保证手机用户的隐私,《民生周刊》记者注意到,申请此类号码操作简单,申请后的号码也并无规律可循。记者选择了一个小号平台,通过支付宝账号和手机号登录,免费申请到一个归属地是河北的手机号,通过软件致电和发短信给亲朋好友,均畅通无阻。

  此外,利用该号码注册包括滴滴出行、美团外卖、手机京东在内的多个应用软件,均可成功收到验证短信,并顺利登录。随后,记者用该号码通过滴滴出行叫了一辆专车,专车司机表示,并不知道记者所用的号码是临时号。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网络上一些拨号软件可以让对方手机上随机显示一个来电号码。而当对方按显示号码回拨均会被语音提示网络繁忙。此外,一些QQ群里甚至有售卖实名制手机号的信息,声称装入手机即可使用,无需再进行实名制。

  对于上述信息,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自己使用的手机号码就是网购的实名制手机号码,这类手机卡均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一般情况一张身份证最多可注册5个手机号码,部分电信运营商甚至要求更宽泛。

  金女士以前在一家餐厅工作,因期间与经理产生矛盾,一怒之下辞职。金女士随后用临时号码注册多个美团外卖账户,不断给该家餐厅差评,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这样事情,餐厅确实无计可施。找到差评的源头会令其大费周折,也不一定有结果。

  手机上下载多个打车软件的林先生偶尔会做一次“网约车逃单客”,对于这个并不光彩的角色,他很少会在别人面前炫耀。“有空子可钻,就证明你这个平台有漏洞。”林先生说,自己会挑那些看着不顺眼的人下手,“偶尔逃个单,不能经常这样,不然良心上过意不去!”

  追查难?

  在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向《民生周刊》记者表示,对于一些活跃的“职业差评人”“网约车逃单客”,追究起来不太容易。

  一些临时号码提供商表示,虽然临时号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个人隐私,但不等于作恶者“保护伞”,一旦有用户通过临时号违法,平台完全可追溯到实名用户的个人信息。阿里小号客服人员表示,如果临时号码被非法使用,后台会协助警方或者相关部门追查到该用户。

  此外,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也表示,申请临时号码需要认证过的手机号为前提。如果号码没有实名,申请就会被拒绝。即便是临时号码也并非无主。一旦发生违法行为,他们会配合公安机关追查到用户本人。而对于网上售卖的“已实名”电话卡,多家运营商的工作人员表示不可信。

  有业内人士担心,所谓的追查也有灰色地带。记者采访中遇到的案例,涉及最大的为百元的打车费,或者别有用心者的差评和谩骂,对于这样的“小事”,受害者一般不会选择报警,报警后因为违法事实过于轻微或涉案金额过小,警方也很难立案。

  在现实生活中,被逃单的网约车司机、遭遇恶评的良心店主不在少数,但都是回拨无主、追溯无名,加大了追责难度。

  法律学者胡丽莎认为,用临时号码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严重的侮辱、诽谤、诈骗就是违法行为,不管是面对面,还是用自己电话号码、临时号码,违法事实都是清晰无疑的。

  业内人士表示,提供临时号的软件平台要为平台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有善意提醒和警告用户合法合理使用的义务。

  资深媒体人胡大庸也表示,有用户由于平台提供的服务遭受到了损失,平台都有责任对号码使用者进行追查。追查不到,属于平台监管的失职,应对受害者所受的损失承担责任。

  编辑:崔靖芳 美编:陈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