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那些瞬间
- 来源:大学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生,爱情,生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2-21 11:05
这过去的二零一六,真的是情绪纷繁复杂的一年,然而总有几个瞬间,触动了你心底最柔软的心弦。
这些无数次让你泪崩的时刻,就发生在2016,是你曾经历过的一件小事,看过的一本书,听过的一句话,看过的一个电影,这些书或电影,人或事,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只是它们在你最需要的时刻,触动你心底最柔软的弦,给当时或迷茫或无助的你,一个强大的支持,给拼命压抑情感的你,一个情绪释放的时空。这过去的2016,真的是情绪纷繁复杂的一年。
这是一个网红与金句频出的时代,但每个网红与金句流行的时间,大概不会超过几天。这瞬时之变,交错而过,有时让人无所适从。幸亏,我们还有选择。在做这一期纯从个人经验出发回顾2016的专题时,很多同学说,自己内心的那些小感触,还真挺值得回味。
比如说,当你身处讨论各种时尚的同学们中间觉得自己一身土气时,幸亏你没有撇下那个略显自卑的自己而去迎合潮流,你选择了不断读书充电不断为自己的小目标默默努力,直到有一天,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光吸引到别人的注意。比如说,当你身处异国他乡,正为周遭辐射过来的各种无声歧视感到压抑,你努力让自己融入异域文化最后发现抑郁的是自己,你终于决定大大咧咧地做回自己。比如说,当你无数次下决心冲破绩点、考研、实习、留学这样的前程大事而不得,当你无数次劝自己放弃“背包走天下”的幼稚却仍然清晰听到内心的呐喊;当你和异地恋的男友走过无数个平淡无奇的瞬间,有一天,突然发现生活中可以没有车子、可以没有房子,却不能没有爱情;比如说,当你无数次在朋友圈屏蔽了父母,无数次面对他们甩来的十几句问询只来得及回答一句,而在面临抉择之际听到的是父母最坚定的支持的话语。当你以为自己所有的现下(稳定安全的成长环境、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都来得理所当然,有一天却突然看到其实是有许多你并不认识的人(缉毒警察、边防战士等)在默默牺牲与付出……
这些无数次让你泪崩的时刻,就发生在2016,是你曾经历过的一件小事,看过的一本书,听过的一句话,看过的一个电影,这些书或电影,人或事,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只是它们在你最需要的时刻,触动你心底最柔软的心弦,给当时或迷茫或无助的你,一个强大的支持,给拼命压抑情感的你,一个情绪释放的时空。这也正是本次专题的小小初心,给大家一个短暂的时空,做一个短暂的回顾与释放。
岁终年末,这期也让我们的编辑们现身,跟大家讲讲自己在2016中最有感触的部分,在杂志做编辑这么多年,窗外各种2.0各种新媒体已兴盛又衰败无数个轮回,每当有人问起:你还在这里呀?!就会忍不住问自己:是呀,为什么还在这里?
可能,这样一份工作,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鼓励我们大胆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不管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有多么肤浅、多么幼稚,都会有个声音在心底鼓励你:“没关系,大声说出来,还有很多人,和你有一样的感受!”正是这样一份心,让我们对这样难得的安心的环境倍加珍惜,希望它还能够在各种大潮的冲击中,守住与各位年轻的你们对话与沟通的机会,守住这样一个各位年轻的你们可以互相对话与沟通的平台。
2016什么触动了你的心弦
《无声告白》
南迦:向我所遭遇过的偏见和歧视,无声告白
有过在国外生活经历的人,大概都很难对《无声告白》里的故事无动于衷。
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与偏见远比今日更为强烈和理所当然。顶了假名跟随父亲来到美国的詹姆斯,为了融入这个国家,娶了白种女人玛丽琳为妻,希望借此走进主流社会。但现实远没有人们口中的“美国梦”那样温暖,因为长了一张东方面孔,成绩优异的詹姆斯没有被哈佛聘用,只能去没有名气的米德伍德大学任教。而他的岳母本不同意这门婚事,认为女儿和一个东方人生下来的孩子,到哪里都会不合群。世事往往就是这样,你期望的不会发生,你所恐惧的却一语成谶。小说的开篇是詹姆斯和玛丽琳最引以为傲的女儿莉迪亚的死,这场死亡与父辈对于“不合群”的恐惧密切相关。
我有一个关系不错的韩国姐姐,在大阪繁华路段的星巴克咖啡厅打工。有一次她遇到一位年轻女性客人,点单时要求比较多,朋友一时没有听清楚,于是请这位客人再说一遍,没想到对方却傲慢地回答说:“你听不懂日语吗?”其实,就算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在面对快语速和含混不清的表达时,同样也会有一时听不清楚的时候——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样。但因为姐姐是显而易见的韩国人长相,所以“听不懂”的理由就被简单粗暴地推断为“不懂日语”“外国人”。
当然,我也遇到过这种事。我在打工的药妆店里,因为两次没有听懂客人的要求,再问时,对方直接不耐烦地摆摆手就走了;研究小组课下聊天,因为紧张而结巴起来的日语,被前辈直白地说:“我听不懂你说的日语。”和所有在国外遭遇过歧视和偏见的人一样,我也为此不快,但更多的时候,是想要改变别人对我的态度。
《无声告白》里的詹姆斯,看到儿子内斯因为“太瘦”不能参加橄榄球队,“太矮”不能打篮球,“太笨”不能打棒球,只能靠读书、研究地图、玩望远镜来交朋友的时候,他既想告诉内斯,自己理解他的心情——“被戏弄的屈辱,无法合群的挫败感”,可是同时,他还想“摇晃儿子,扇他一巴掌,硬把他逼成不同的人”。
如果可以的话,没有人不想要融入周围的世界,没有人愿意被异样的目光审视,没有人希望无论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所有的原因都被归于“因为你和我们不一样”。所以,我在接受了那些“无法合群的挫败感”之后,即便恐惧,即便憎恶,也还是会在心里扇自己一巴掌,逼自己去靠近那些“圈子”,努力成为“正常人”中的一个。
这样的生活过了很久,直到我无法承受这些压力,甚至到了需要心理医生做干预的地步。这时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心态,才觉察到了问题所在,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强逼自己去做一个“正常人”。我开始不再顾忌周围的目光,在冷清的站台席地而坐,大大咧咧地放松旅途中疲惫的双腿;也不再期待老师和前辈的称赞,用冒险而奇特的日语词汇,表达我独特的感受。当我做这一切时,我常和周围人开玩笑“反正我是外国人”,于是,“不一样”变得如此顺理成章,再无人置喙。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正的自己。”当我读到《无声告白》,仿佛就是把自己这几年的国外生活读了一遍。不同的是,那个受困于别人的期待和社会的不友善的莉迪亚最后死了,而我,从偏见和歧视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寻回了真正的自己。
《世界是我念过最好的大学》
陈慕寒:启程,去拥抱世界
“世界是我念过最好的大学,这所大学里只有一个专业,即探索世界,深入自我,如何更快乐地在世间生活。”——《世界是我念过最好的大学》
她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孩,大学四年里靠自己打工赚的钱周游三十多个国家。她曾在撒哈拉沙漠中蜷在睡袋里看繁星,也曾坐着热气球从空中俯视埃及上千年的寺庙遗迹。她睡过20多个陌生人的沙发,也说服了爸妈留宿过世界旅行者。她去非洲做国际义工,和当地的人们一起吃数千只苍蝇掠过的食物……让我最震惊的是她一个人在菲律宾走夜路时,被两个持枪歹徒抢去了相机,还被打到头破血流差点失去直觉。可她却说“旅行不仅是从世界获取知识,也可以成为一种给予。”我一边看书一边想,她究竟是哪里来的勇气,又是怎样炼出的坚韧。
我也热爱旅行,曾经在父母的陪伴下走了不少地方,见识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被历史与人文的气息所熏陶,可进入大学,却渐渐被繁杂的事务羁绊住了脚步,或者,更多了借口:没有旅伴,我不敢独自出行;这个月我想买一个XX,没有足够的资金了;想去的地方治安不好,会不会有危险……而这个女孩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驳了“大学生有时间没钱,工作了有钱没时间”的经典借口。她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任何“白日梦”都有被实现的可能性。
大二时,曾经看到学校的一个协会招募到印度的志愿者,当时便一腔热血报了名,报名后还查了很多相关地区的情况,看了很多国际义工的感言。可是后来同学说印度强奸事件频发,父母也觉得女孩子去不太安全,还有人说疾病肆虐,卫生条件差云云,也考虑到学校的课程,最终还是没有成行。说实话,是遗憾的。然后大学生活便进入到了最忙的阶段,论文、课程、实习、考试……像很多人一样,埋头在这些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的事务中。
偶然看到这本书,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渴望这样一个美好的,能够真正蜕变、见识世界的时光,但都在无尽的琐事和借口中渐渐消逝了。书中这个勇敢的女孩又点燃了我心中的那簇小火苗,给了我莫大的勇气,也给了我说服自己的坚实理由。我将这本书分享给周围的同学,和他们讲了我的想法,没想到意外收获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下一个求学阶段的结果已尘埃落定,是时候背上行囊,启程,去拥抱世界了。
《向着光亮那方》
邢多多: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十一假期间,我和闺蜜去北京玩。坐在高铁上无聊,我从包里拿出一本书,看得正入神,闺蜜突然神神秘秘地对我说:“终于知道你身上比别人多了些什么东西?”“多了什么?”“一股书卷气。”她还打趣地问我:“看的什么好书,竟把你这样的‘土姑娘’变得如此温婉知性?”我笑了笑,给她看书的封面:《向着光亮那方》。
从西北小山区考上南京师范大学时,我看到城市孩子着装时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连说话都是网络流行语,甚至做什么事,同宿舍的姑娘都要对我一句说“么么哒”。搞不清状况的我问她们时,大家总是哈哈大笑地说:“你好土。”这样的话一度打击了我的自尊,甚至很害怕在同学面前说错话。可越是不说,我与同学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大学三年,我没交到一个知心朋友。
今年9月,在校园书店里,我买了一本《向着光亮那方》。当读到书中第七个主题“无畏”时,我看到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话:“那些窘迫的事实,我们越是掩盖,越是让人看出胆怯和心虚。适度的自嘲,主动道出真相,却让我们在穷途末路时,也显得坦然无畏。”从那之后,再听到同学笑我很土时,我就鼓起勇气俏皮地加上一句:“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嘛,不‘土’我还不适应呢。”后来,这句话不但化解了我的尴尬,还让我真正融入了大学朋友圈,甚至“土”还变成了同学对我的新定位——“接地气”。
今年我大四,因喜欢读书写作,我选择去一家报社实习。因专业知识不扎实,我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有时为了采访,不得不坐着长途汽车来回奔波,晕车呕吐常常使我疲惫不堪。很晚回来后,还得坐在电脑前,敲出文字,腰酸背疼是其次,最怕遇到状态不佳,一篇文章少说也得改个十来遍。而在这期间,我的实习工资只有一千多。夜深人静时,我也思考是否真的适合这个工作,但是每天为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努力时,我似乎又忘了辛苦,只是想把自己用心写的每一篇文章发表出去。有时遇到过不去的难关时,我便会想起书中一句话:“越来越糟,还是会侥幸变好,取决于你的努力。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后来我真的进入了报社。原来,埋头努力真的会成功。
《送你一颗子弹》
晏婷莉:有趣者,事竟成
一提到“学者”或者“女博士”这些词,我就总觉得他们像来自另一个星球,每日沉浸在自己的学术海洋里,一脸严肃或者姿态清高。不过今年年初,我看了《送你一颗子弹》这本书,觉得作者刘瑜真是太可爱了,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学者的偏见。她写的文章角度新颖,内容深刻,字里行间却透露着风趣幽默的性格,完全没有一本正经十分严肃的感觉。
比如她在《渊博的人》里面有段话:“渊博的人是多么神奇啊,他们的大脑像蜘蛛网,粘住所有知识的小昆虫。而我的大脑是一块西瓜皮,所有的知识一脚踩上,就滑得无影无踪。”读完后,我立马笑个不停,感叹刘瑜大胆的自黑精神,还黑得十分可爱。
实际上刘瑜是政治学博士,剑桥大学讲师,她在学术方面造诣很深。尽管如此,她身上却完全没有老学究的呆板气。看完整本书,我觉得刘瑜完全不像70后,倒是很像我们90后的群体风格。反而是我这个90后,为了做个学霸的样子,天天很约束自己。在上大学之前,我每天都活在家人的眼皮底下。
在他们的教育下,我被教导成一只听话的小绵羊。说话要轻声细语,穿的衣服基本是粉色的还带有蕾丝花边。可实际上我的内心是个不羁的Boy,我不喜欢一板一眼做个淑女,很想尝试穿军绿色的迷彩服马丁靴。于是,看完这本书后,我就把自己阿依莲大衣上的蕾丝花边剪掉了,还像刘瑜那样剪了一个干脆利落的短发。室友看到我的行动非常震惊,好奇地问:“你受了什么刺激?”我却乐呵呵地说:“这样不是很酷吗!”
以前为树立良好形象,我经常在人群面前放不开,但内心却觉得会幽默自黑才比较有意思。我希望追求自由并敢于表达自我,像刘瑜那样做一个知识渊博、风趣幽默、与人为善并乐于思考的人。比如刘瑜在表达现在学习风气浮躁时,她是这样写的:“瞧,整个社会都染上了学习焦虑症。各地江湖郎中纷纷出马,兜售猛药。”能不走常规路线,在千万读者面前这样表达观点,我毫不犹豫地做起了语录笔记,方便以后和大家聊天的时候能蹦出几句。
没事儿我还会看类似《奇葩说》这样的节目,比起严肃的辩论赛,能将深奥的知识转为幽默的对战更能吸引我的目光,而且市场证明,节目效果的确不错。王小波说,有趣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赞美。我觉得十分有道理,会幽默的人情商都比较高,因为它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与眼界上,并能恰到好处地调节氛围。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有个多年没见的朋友突然对我说:“感觉你好像变了。”我好奇地问:“怎么变了?”他说:“以前觉得你很淑女,现在变得挺逗。”听完这句话,我突然特别开心,感觉像受到了赞美。正所谓“有趣者,事竟成”。我希望自己思考与幽默同在,做有知识又活泼的人。
沈梦婷:微信打开学习新世界
我是园林艺术专业的学生,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园林艺术更偏向建筑方面,要走访工地,实地考察等,基本都是围绕工程搞大的项目。但其实我个人更喜欢网页、产品、海报等这些小而美的艺术设计。于是平时没事,我就会自己学PS,做做设计。
今年5月份,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分享的有关海报设计的文章,从设计理念到最后成果展示都写得十分清楚详细,立马吸引了我的目光。于是我将文章收藏,并关注了发布文章的公众号。原来这是一位资深设计师自己做的微信公众号,专门将他在设计方面的经验与知识分享给爱好者,目前已经有30多万粉丝。我当时真的像捡到宝一样激动:“哇塞,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没有接触这个微信号之前,我都是自己去网上摸索,但接触的知识零散且水平参差不齐,进步得比较慢。而在这个微信号里,设计师每周都会发布设计教程干货。类似排版中的字体设计、商业LOGO设计、创意广告设计等,都是非常接地气且系统的内容。比如,设计师曾教大家如何制作一张合适的名片,分成3篇文章发布。先介绍个性优秀的名片,包括一些国际时尚名片,来打开创意视线,接着具体指导如何用软件进行排版设计,里面还放了录制的视频链接。最后通过分享对比,进行重复修改,让设计更加完美。通过这个小小的练习,最后我也给自己设计了一张个性名片,非常有意思。
如今,跟着这个微信公众号我已经设计了10张海报,对后期处理、排版等内容也熟悉起来。有时候遇到不懂的,我还会在文章下面留言,第二天就能得到回复和解答,我觉得这种学习模式特别赞。
2016震撼影像
《湄公河行动》
朱雨晨: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2011年10月5日,13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水域惨遭杀害,遗体呈现出极其惨烈的死亡状态,在案发近5年后的今天,因为同名电影《湄公河行动》的好评如潮,我走进电影院,第一次关注当年震惊世界的惨案。就电影本身来说,弘扬民族大义和爱国精神,让人热血沸腾。除此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震撼人心的真实,真实得让人胸口钝痛太阳穴发紧。我揪心于高刚伪装商贩与毒贩谈判时的小心翼翼;敬佩于方新武桌下早已准备好的枪首先对准的不是最大的仇人;哪吒用身体为战友挡下手弹时的不加犹豫;方新武以自己的死亡换来队友的撤退时间。有些东西,戳中心底的某个角落,有时,敬佩、感动甚至惭愧都是过轻的字眼吧。
虽然儿时曾有当警察的梦想,但一直都觉得毒品离自己遥远到看不见,对于缉毒警察也没什么概念。每一次新闻里说,警察缴获了多少多少毒品,端了哪个毒枭的老窝,都觉得就像小说里的人有主角光环一样理所当然一样简单。然而这部电影告诉我,不是的。事实上毒枭的武器装备非常先进;事实上金三角地区利益武装五方勾连错综复杂;事实上我们的缉毒警察身处险境;事实上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家人;事实上他们会受伤、会牺牲,吃了我们想不到的苦受了我们想不到的罪,但也只有一句简短的新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电影散场时和友人谈论,她说以后男朋友一定不能找缉毒警察,以后的孩子也不让去做这么危险的工作,虽然很伟大,但是离死亡太近了。然而我们都知道,这份工作总得有人去做,我们之所以活得阳光,是因为有人为我们挡住了黑暗。这些站在死亡边缘的人们,他们难道不是谁的丈夫?不是谁的孩子?不是谁的父母吗?这部片子,撕开了那道口子,逼着人们去正视一些东西,比如淋漓的鲜血、鲜活的生命,并且教给我,每一个向死而生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着。
《我们诞生在中国》
陈鹏举:雪豹母亲期盼的眼神
《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部自然电影主要记录大熊猫、金丝猴和雪豹这三个不同物种,在中国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日常,讲述了在春夏秋冬的时间轮回中它们的出生、生长的故事。影片中,导演用“母爱”表达了“诞生”,也诠释了世界上最自然的亲情。其中,雪豹妈妈达瓦为了两只小雪豹更好地生存所做的一切是最为直击我心灵的,因为我真实地见到过雪豹母亲对孩子那种期盼的眼神。
2015年11月,我们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开展雪豹的科研调查工作。有一天吃过饭我们摄影师耿老师提议再去野外走一圈,也许能拍摄到雪豹野外活动的视频,大家一拍即合就出发了。结果我们走到一个陡峭的河谷,在转弯的时候,真的与三只正行进在河谷中的雪豹偶遇。遇到雪豹的激动时刻,我们没有想它们究竟会不会来伤害我们,而是出于职业的本能悄悄地前去观察。我们发现虽然它们在自然界是威武的霸者,是雪域高原、极高山地的顶级捕食动物,站在了食物链顶端,但依然不影响它们的温情,就像达瓦在和两只小崽玩耍时候的款款深情。
当我与雪豹妈妈眼睛对视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焦急。因为与我们的相遇,雪豹妈妈与她的孩子们分开了,我们发现雪豹妈妈时走时停,不停考量着我们。雪豹母亲不停地回望,似乎在等待两只雪豹幼崽,那期盼的眼神中带有一丝丝焦急。也许不做雪豹研究的人不会了解,当时我们是多么热切地希望能够和这三只雪豹有更长时间接触,因为见到一次雪豹实在太不容易了,但是考虑到让雪豹母亲和两个小崽重聚,刚刚拍摄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就离开了。虽然这次相遇时间很短,而且很不容易,但是不打扰才是真的爱吧。
影片中雪豹达瓦为了哺育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勇敢地与入侵者对峙,第二次为了保全自己的孩子,选择了离开自己的领地。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下捕食,在没有保护色的季节攻击猎物,在风险极大的情况下捕食牦牛,导致受伤,不得不放弃。最后达瓦倒在了冰雪里,多有不甘。看到最后一幕,我只能说“母爱”是伟大的,除此之外我想不出其他词汇来表达我的心情。也想到了之前一位老师的话“我们做自然保护的人,不是在做职业,而是在做一份事业”。深有感触。
《阳光姐妹淘》
陈姬姬:我们曾经拥有,也会一直拥有
得闲随意点开播放器推荐的韩国电影《Sunny》,这部电影自2011年上映以来,我已经被各种人、各种平台推荐过,但因为它的中文译名《阳光姐妹淘》迟迟没看,未曾想今年我却因为它逐个找回了5个散落在天涯的小姐妹。
每个人青春时光里一定有那么一群朋友,然后你们慢慢形成自己的小团体,你们说着别人不理解的词,你们悄悄地给别人起好了外号,你们分享着彼此最隐私的小秘密,但最终时间和距离会渐渐把我们拉得很遥远,也会感慨物是人非情谊不在。唏嘘之余,我不禁想起了我那些风流云散的童年小友、少年同伴,她们都还好吗?前两个电话打给凌凌和小容。跟凌凌和小容已经认识二十年了,两岁就一起抢糖果吃的我们仨确确实实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但是自从上了不同高中后,大家渐渐就断了联系。电话那端,小时候最美丽、学习最好的那个班花已经嫁做人妇,洗手做羹汤。而那个轰轰烈烈、事事为我们出头的大姐大也已收心,孝顺公婆、相夫教子。你抱怨失去联系是因为生活已不在一个层次、有隔阂,但是你爱看综艺节目里的秀恩爱和萌娃,那为什么不听听手帕交们的恋爱故事和养娃经验呢?
第三个电话打给大丹。事实上,去年大丹就在微信上加了我,但是添加后双方却从来没说过一句话,而我又由于被做微商的她刷屏,在朋友圈把她屏蔽了。想想曾经一起上厕所,一起吃饭,一起唱歌跑调,毕业时抱头痛哭,发誓以后不要忘了彼此的人,隔了7年竟然一句话都没得说了。电话接通,还是记忆里熟悉的憨憨的声音。刚开始聊天有点尴尬,都在互相刻意找话题“你知道吗?我们班的xxx跟xxx在一起了,那个xxx都自己开公司了……”聊着聊着,爱八卦的俩人就聊开了。原来微商只是大丹的副业,毕业后她在一个公司当会计,立志独立买房的她下班后还要进货、发快递,有时候忙得都吃不上一口热饭。
虽然大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还对彼此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关心,像兄弟姐妹一样愿意和你一起聊天。偶尔打打电话,知道你过得好,就同你一起开心笑笑,听到你不顺心,那么就静静听你吐槽,这就足够了。看着电影里,时隔25年已为人母的姐妹淘一起趴在床上打打闹闹,一起教训欺负姐妹女儿的高中生,一起跳起那支曾经没有跳完的舞,才知道,友情是不褪色的战袍,我们不需要一直在一起的青春,也不需要有共同的圈子和一起聊的话题,但却可以有长久的友谊,做彼此的后盾。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戴瑞凯:在重庆重新思考爱情、选择和梦想
“你是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肤。你就是我遇到的那个人,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2015年的暑期结束后,我们又做出分开两地的选择,成为了更远的异地恋,从本科时152公里的直线距离,变成了北京到重庆的2046公里。而这个时候,我没想到2016年5月29日你会向我求婚,6月17日我们就领了结婚证,合法了。
还记得那一天,都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仪式,我们顶着素颜早早去到海淀区民政局,成为当天第一对领证的小两口。两个月后的分别,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那天平淡的喜悦,我们无比相信彼此可以轻而易举度过接下来三年的异地。
背负行囊,初到重庆的那一天,阴雨朦胧,路面的积水溅湿了俩人的裤脚,有别于北京9月的秋高气爽。新生入学的忙碌,新识好友的喜悦,让我对你当天的离开没有一丝不舍,就好像你去实验室加班,我们晚上就会见面,所以,甚至没有送你去车站。
日子一天一天过,我们好像念得是“不一样的”研究生,你课程紧凑,我一周的课数都数不满一只手;你的大小boss时刻催促着你加快项目进行,我的导师给了我长长的书单;你三餐都在食堂,偶尔和旧友撸个串,我忙着和新认识的伙伴吃遍不同口味的火锅和小食……就这样不同生活节奏,带来的不是情侣间的矛盾和争吵,而是“不知道怎么并肩前行”的尴尬——相爱的人,想让对方得到快乐,可时间一长,就忘了什么能让对方快乐。
国庆,也因为你出国参会的计划而没有见面,我假装明事理、不矫情:“没啥好见的,忙你的去吧!”然后,去看了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本以为看部“脑残青春剧”,花痴一下杨洋的美色,消磨一下时间罢了,可是从一开始就抑制不住想哭泣的心痛——关于爱情、关于山城和我那消失了的主播梦。
“爱她一定要说出来,爱她一定要给她想要的。”——电影里,茅十八跟荔枝好了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她求婚,给她浪漫的求婚仪式,告诉她“我爱你”。是啊,就像陈冲说的那样,“一个男人要真是爱一个女人,无论如何他都会娶她的”。我爱情里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和茅十八一样,看起来呆萌的理工男,在他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勇敢地向我求婚,这难道不是一个有责任感且值得信赖的男人吗?看完电影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告诉他,我十分想念,想念你有点笨拙的逗乐,想要和你好好计划一下未来的生活,并约定好来年一起去稻城亚丁。
重庆的火锅没有让我爱上这座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却让我爱上了它。灯火辉煌的两江与渝中半岛,高空航拍俯瞰的万家灯火,以及最让我向往的是穿楼而过的,那山路十八弯的轻轨3号线等等。这些重庆人习以为常的生活图景在影片中带动着情节发展,调动着我的情绪,同时让我爱上这个叫做山城的地方。
到重庆之后,或许生活得太滋润,“梦想”这个东西已经好久没有拨动过我的心弦。看到电影里,幺鸡第一次进入电台的局促,让我分分钟想起自己在第一份实习中的胆怯。幺鸡和陈末在地铁上一遍一遍模拟主持的情节,让我回忆起整个大二上学期,学播音的好友陪着我在寝室楼后面练声,伴着昏黄了路灯,从北方最宜人的秋一直到重霾的寒冬。好像那段拼搏的青春才称得上“梦想”那金色的光晕,可是,进入新阶段的人生呢?影片主人公的蜕变让我反思自己需要如何成长——最青春的年华应该不仅仅是尝遍美食和看遍美景。
整个影片看完,我好像回忆了一个世纪,尽管一直压抑忍耐,还是数次落泪,甚至到最后生怕忍不住要嚎啕大哭起来。这一点都不夸张,就是我,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相爱的人,弄丢了自己梦想,那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大爆发的实际状况。
一部电影很难切实地改变我的生活,但是,在恰当的时间和主人公有相同的境遇、心情和梦想,我着实被触动了。无数人憧憬的那个人,我已经遇到,更决定勇敢并肩前行;电影取景的地方也是我要继续生活的地方,我开始热爱并学会创造独特的记忆;主人公追梦的故事,跳动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想”的种子,我想要开始继续浇灌,让它长出新芽。
《白日梦想家》
李雪.:不想再做一个乖孩子
一个无聊的午后在家看电影《白日梦想家》:男主角是一名在《生活》杂志工作了16年的胶片洗印经理,他性格内向,甚至无法跟心仪的同事开口搭讪,平淡生活中他像个旁观者,时常“放空”做白日英雄梦。直到公司将被并购,最后一期杂志封面要用到某狂野摄影师的一卷胶片,男主终于开口搭讪女同事,并在她的鼓励下踏上真正的冒险之旅,冰原、大海、喜马拉雅山……现实壮丽,远比白日梦绚烂多彩。
记得最开始男主在征婚网站上的自我介绍只有寥寥数语,冒险之后,他不仅收获了爱情,当他在简历上一条一条写道,“曾用半天从英格兰到冰岛”“攀登喜马拉雅山”“在大海里与鲨鱼搏斗”时,我忽然发现: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多不可思议!而自己却是个很没趣的人。
想想自己一直以来似乎活得太“乖”了。按部就班地中考,高考,大学毕业,继续读研,没有太多课余活动,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同学叫我去吃饭,去露营,去玩桌游,我甘愿躺在床上也懒得出门,难得参加一些活动,轮到我讲话时就格外安静,空气都变得冷起来。看过这个电影恍然觉得之前二十多年生活有多无聊和单调。突然好想跟别人谈起我的故事时,会收获无数赞叹的目光,听到有人说:“哇,你好酷!”
前几天刷微博看到一直关注的cosplay剧团正在招人准备2017年China Joy。喜欢动漫很多年,一直想去CJ的舞台亲自角色扮演表演动漫剧而未行动过,受电影的影响,我马上投简历过去,竟然收到了面试通知。那一刻我不尽感恩。平凡生活中的我是幸运的,在这个时代,不是每个国家、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侥幸可以,哪怕再小的悸动和想法,都不要错过,当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会感觉全宇宙的运气与你同在。
《小别离》
王小萌:留学与否不该是家长的纠结而看自己选择
由于课业繁忙,我很少能把一部电视剧完整追下来,《小别离》是2016年里为数不多追完并有生活共鸣的一部剧。在一股留学潮中,不同的家庭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因此《小别离》应运而生。家长们把孩子送出国到底是不是为孩子好?大多数人都有误区:认为不管是不是学习优异的孩子,只要出国镀金,回来就比大多数本土学生强。但我觉得,出国不是摆脱中考、高考压力的捷径,反而在异国他乡,由于语言的不通孩子会接受更大的压力。我有一位初中同学,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中上,只因中考发挥失常无法进入全市前三的学校,提前进入了爸妈安排的留学计划。暑假的两个月她好像销声匿迹了,原来她报了全托式英语辅导,一个人住寄宿学校、一个人吃饭、面对着枯燥的英文字母,克服着独处的恐惧和中式英语根深蒂固的思想,最终考出了雅思5分的成绩。她临走前邀请了我们所有人,热闹的氛围下,她跟我的另外一位同学悄悄讲:我觉得我待不久,但是我必须要走。果然,不到半年,跨国学习水土不服,她最终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她又一次销声匿迹了,这一次她选择了复读重新参加中考。也许,这才是适合她的一条路。
还有一位高中留学澳洲的同学,向往国外家庭的生活,希望能尽快融入当地,于是放弃了在姨妈家居住,而是选择了寄宿家庭。没想到中间波折不断,连续换了两个寄宿家庭才找到合适的。第一个寄宿家庭给她写了整整两页的要求列表,酷爱阳光的她竟被要求不能在阳台晾自己的衣服,每次离开自己的房间都需要关灯,甚至是短暂的几分钟。她难以忍受,转而更换了第二个家庭,没想到这家的主人是个素食主义者……国内属于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类型,其实寄人篱下的留学生远没有外人想的光鲜。
看着《小别离》中,朵朵出国的时候文洁哭成泪人,我在屏幕前也哭成泪人,感受她暂时离开女儿的心酸,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走了,我和我的父母会不会在离别的瞬间感到一丝后悔。出国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轨迹的一次重大转变,佳妮没考虑孩子的想法,最后还是一场空;文洁尊重朵朵的选择,帮助朵朵找准了位置,最终得到了难以想象的宝贵财富。《小别离》并没有打消我出国的念头,反而让我回想到了中学时期不自量想走捷径的可笑想法。一个年龄阶段就该做一个阶段的事,我不想提前成熟过大人世界的生活,也不想在大人世界里反应迟钝模糊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坐标,如果世界上有捷径,出国一定是最难的一条,但是如果选择了,请一定不要忘记初心。
《釜山行》
刘瑾妮:老爸,下辈子做我的孩子
2016年10月,我刚刚结束了为期四个月的北欧环游之旅,在父母家中修整,作为找工作的过渡期。看到朋友圈里的大家极力推荐《釜山行》,我出于对丧尸元素的好奇看了这部电影,却被影片中男主所表现的父爱深深感动,尤其是主角临死前想起了女儿刚出生时他抱着女儿的画面,着实给了我很大震撼。
我在2016年走了二十几个国家,辞了三份工作,从事过三个行业,一直漂泊无依,收入不定,让爸爸又担心又心疼。我在外的时候,他总是想跟我视频聊天,但由于我过得实在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也不想让他担心,也总觉得愧疚,所以这一年来我们之间的视频只有两次,我也不怎么回复他的微信,总说自己在忙不方便,反倒是一些不太熟识的朋友的微信回复得超级频繁。这两次视频,都是在我先斩后奏般辞掉了“别人眼中的完美工作”后,简单地“通知”爸妈而已。爸爸总是沉默着,脸上现出疲惫的神态,我在遥远的另一个大洲,都能感受到他心情的沉重。可能正因为这样,让我越来越抵触与他交流。其实我明白,他并不是不相信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只是从父辈年代过来的人,确实很难去理解现在年轻人追逐的“自我”。我一次次没有工作,一次次入不敷出,在父亲心里,是对我有着多么深的牵挂啊!
如果我难得回家一次,哪怕在家里只能待上两天,爸爸也会提前一个星期开始跟妈妈研究菜单,保证每顿饭都至少有六个菜。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随口说一句想吃什么,哪怕是过季的蔬果,哪怕外面正下着大雨,他也会立刻出门去买,不管跑几个市场都要买到。我有跑步的习惯,爸爸就每天早晚跟着我跑,虽然他有腰脱,虽然他根本就跟不上我的速度,但他还是愿意多陪我哪怕半个小时。我跑累了,同爸爸一起往家走,他会试探着去牵我的手,如果我没有拒绝,他就像得到了什么恩惠一样开心。
这么多年来,爸妈把我送出国,读书、工作,我便只顾着自己看外面的世界,对父母的关心和体谅实在太少了,也不知道,他们在背后默默承担了多少忧心与挂念,也不知道,他们为我背负了多少压力、舍弃过多少自己的愿望。最开始,我在欧洲做旅行家,恰逢欧洲难民危机,各地都有或大或小的暴乱,爸爸每天吃不下睡不着,电视里定格的永远是国际频道,手机下载了中文版BBC的APP,无时无刻不在看新闻,最怕蹦出“欧洲”的字眼。由于欧洲和中国的时差,我每天醒来时已经是中国的下午了,微信里总是爸爸密密麻麻的问候,让我无论到哪儿,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发个微信报平安,我若是没有及时回复,他就会发动所有亲戚朋友来与我联系,一定要确认我的安全。
后来我辞职去了迪拜,加入了阿联酋航空,工作了三个月后年假回家,有次与妈妈聊天随口提到,因为航空业的高危性,在刚入公司签合同的时候,每个人都得写遗嘱。在财产分配上,我写下把财产留给爸妈,一人一半。当时我说完这句话,爸爸一下子从沙发上站起来,电视也不看了,在客厅绕来绕去,最后眼圈通红地站在我面前说:“这份工作再也不要做了,我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在天上飞,随时都可能有极大的危险,我的心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承受着怎样地煎熬啊!你怎么能这么残忍,让我来承受这样的煎熬?”那是我二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爸爸红了眼眶——因为太挂念我的安危,太心疼我的辛苦。
后来,我辞了阿联酋航空的工作,应聘到香港中文大学做助教。这份工作让爸爸宽心了不少,毕竟在大学中,工作内容纯粹人际关系简单,学校的声誉也数一数二,可我内心里并不大喜欢这份工作,还未入职就产生了莫名的抵触。我不喜欢香港,也不满意学校提出的报酬。爸爸尊重我的意见,但是鼓励我至少过去尝试一下,或许我真的可以在那里“稳定”下来,那便是他最大的心愿了。对于香港的高物价,对于我极有可能入不敷出的窘境,爸爸宽慰了我无数次:“只要这份工作你做着开心,就放手去做!不要担心钱,哪怕你一辈子挣得少,哪怕你一辈子没有工作,爸爸也养得起你,爸爸也从心里愿意养着你!”就这样,我带着爸爸极大的期待踏上了飞往南方的飞机,虽然我还是在第二个月就辞了工,但爸爸的话就如同一份保险,让我再也没了心理上的负担,因为我知道,无论我何时回家,无论我是什么样子,家里的大门会永远为我敞开,爸爸的怀抱永远在家里等我。
记得我在五月份休年假时,只待了一个星期就得回迪拜。临走的那天早上,我坐在梳妆台前化妆,从镜子里突然瞥见爸爸把我卧室的门推开一个小缝儿,因为舍不得我走而偷偷看我。当时我眼眶就湿了,那一幕,一如我小时候,爸爸要出差而我舍不得他走,我偷偷地趴在门缝看他……如今,时光倒流角色互换,我终于明白了《釜山行》中男主对女儿的牺牲,也终于明白了爸爸对我最最真挚深沉的爱。在电影中,男主的女儿拉着男主的手说:“爸爸,不要走。”而我想说:“老爸,下辈子,做我的孩子吧,让我有机会,报答你!”
2016虐与被虐的过往
被微信虐了一整年
文/丹敏
“从明天开始,再也不看微信了”,我在心里曾经下过多少回这样的决定。然而,每天晚上,还是要先刷一遍朋友圈才能安心睡去,第二天早上,哪怕面临着最紧急的事情,那起床睁眼的十分钟,还是交给了微信朋友圈,某人失眠,某人晒吃,某人晒旅行,某人分享心灵鸡汤……你终于摔了手机,开始一天的日常。
刷牙洗漱的间隙,面对镜子里面的自己竟然有些忧伤。没有各种美颜软件,镜子里的你,真实得都快认不出来了。唉,你突然想到了朋友圈流行的某个金句:万物皆有缝隙,那才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你突然觉得这句话太治愈了,于是你又拿起了手机,想要把这句话分享到朋友圈。但是要有图呐!要有图!你拿着相机,等待阳光穿过冬天雾蒙蒙的窗户,有一束光正好照在你中意的屋内书架的角落上,最后拍出来的效果果然惊艳。发完照片,你才惊觉一个小时过去,还没刷牙漱口,只是满脸疲倦地站在乱得一塌糊涂的房间,你飞快地洗漱,胡乱地洗脸,时不时还要点下手机看看有多少人点赞与评论。这个尘土飞扬的空间与你无关,你沉浸在那道光里,久久不能平息。
当一切都结束时,你发现原本每天早上一小时的读书以及学习的计划,“今天又没有完成!明天说什么也不能这样了!”你在心里发狠。
和朋友一起吐槽几乎被微信吞噬了生活的一切,朋友说:“我最近也开始写公号了,与其被别人吞噬,不如吞噬别人的时间去。”果然,朋友很快就以一周一篇的速度开更公号了,我心甘情愿地被她的公号吞噬了一个月左右后,突然发现她停更了。“怎么不写了?”我们又一次见面时问她。“写不下去了,写到第四篇,我发现自己写的东西里到处都是‘来来来,你们感受下’这样的句子,一会儿上图一会儿声色犬马地显摆好不热闹,看了那么多公号体后,我已经不会写我自己想写的了。”
除了被吞噬,所有公号读者还被开发出一项重要功能——营销接收器。2016,想想你关注的那些10万+以上的公号,有多少都是以营销为目的的软广,管你爱看不爱看。刚开始你还以为对方特别认真地写一篇读历史、读小说、读电影甚至各种装思想深刻的文章,到了最后,发现几乎说的是同一件事情:手机、汽车、奶粉、保险、个人遗传基因检测服务平台、各种礼盒、朋友的公号……
你深情脉脉地共情到最后,发现微信朋友圈里流的传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金句:微信公号贩卖价值观的太多,有价值的太少。
就这样,2016在不断地发狠、不断地被微信淹没、动弹不得又焦虑倍增的痛苦中一日日刷过去,而当你正痛心昨天什么也没干,早上醒来却刷了一遍成功学,刷了一遍心灵鸡汤,又再刷了一遍周边朋友各种晒托福成绩,晒游学,晒留学,晒书单,什么叫“他人即地狱”?这回是真真的微信即地狱。
不瞒各位说,我在打以上这些文字的时候,几乎已经打开关上微信不下100次。虽然我知道不久前我屏蔽了许多做直播的,卖化妆品的,天天鸡汤文的,当读各种微信最后连点赞的力气也剩不下来的时候,我彻底被卷入了微信制造的僵尸症中,它剥夺了我的思想,可以让我在停止思考时傻哭傻乐傻傻加入到各种骂战中,它让我丧失判断力,将一切营销信以为真并虔诚转发最后却发现一切不过是一场闹剧,它让我离开真实的生活日常,如飞蛾扑火般投入到自己和朋友们的编织的各种幻象中。也许我们有一天也会变成《星际迷航》里索罗斯4号星球上那些脑袋奇大的生物——躲进地下,仅仅依靠幻想生存?
趁此清醒时刻,挣扎着爬出来写下了以上文字。
在医院上了一整年“生死课”
文/陈思
让一个一贯大大咧咧的人回忆过去一年影响自己的一个xx,太有难度了。不是没有,而是太多,所以记不住。我曾无数次假设,如果我是被采访者,该如何回答对面的记者抛出的问题。所以,提笔码字儿前,我好好地回忆了我的2016(注意,这不是一篇年终总结)。
我始终觉得,一本书、一首歌、一句台词、一部电影之所以能触动我们的地方,必然是与自我当下心境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共鸣获得温暖甚至汲取力量。而我,通过一部纪录片里,在今年秋天夜深人静的几个晚上让泪点曾经集中爆发,可谓上了一堂一直缺失的生命教育课(一点不夸张)。
敢问各位,你们的爸妈有教育过你们该如何面对疾病看待生死吗?反正我娘没有。4年前,当90岁高龄的姥爷突发大面积脑梗被送入抢救室陷入重度昏迷后,我娘曾以浓浓的亲情天真地期盼着有一天他还能醒过来甚至回家。
中国人一向忌讳谈死,而直面生老病死这门人生必修课,我比大多数人提前了那么一些年。而且这几年一直不断地在“上课”。120、抢救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门诊、病房,曾经甚至现在都是我时常出没的地方。当疾病和意外接踵而来时,我选择不思考。但N多次夜里在被窝里偷偷掉眼泪,在手术室外的胆战心惊,不敢面对病理结果时的懦弱历历在目,其实我深知自己早已被吓破了胆儿。
“医院是患者最后的希望,但在生死面前,医生和医学能做到的非常有限,永远去帮助,常常去安慰,有时能治愈,这就是医学的现实。”这是大型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其中一集的串词。一集45分钟,一共10集。就是这么一句让我太有共鸣的话,让我选择用两个晚上熬夜把全部纪录片一口气看完了。然后,第二天顶着哭红的眼睛上班去。
《人间世》的编导团队是4个小伙子,他们带领八个摄制组分头拍摄,在两年时间里深入上海22家医院通宵达旦地蹲守式采访。《救命》《理解》《团圆》《告别》《选择》《信任》《新生》《坚持》和《爱》中讲述了9个真实故事的生命主题。无论是急诊医生48小时抢救后的疲惫背影,还是父母写下“放弃治疗”时的纠葛;又或是器官摘取结束后,医生的三鞠躬……所传递出来的态度,已经超越了文字、镜头的表达能力。
说实话,每看完一集,心情都特别沉重,甚至有时从第一分钟开始就在掉眼泪。因为它以最直接的方式将所有人都无法逃避的命题摆在了忌讳谈死的中国观众,我的面前。我一边哭,一边觉得在自虐。但神奇的是,眼睛像桃子一样红肿的第二天,却觉得生活莫名地美好起来(是不是有毛病?)我们习惯用不以为然的态度看待拥有,而把失去看做不幸的开端。其实这就是生活啊!
我曾将这部纪录片推荐给朋友和同事,无奈他们都不太感冒。你若问我,难道现在你就不害怕别离了吗?怎么可能!但在不可逆的疾病面前,我不会再用人定胜天这种斗争式的思维模式安慰自己。
人生,有时就像在打扑克牌,如果不足够幸运,总会抓到几张烂牌。有的烂牌,抓到手上时,就知道,已经输了。但有什么可以超越输赢,超越死亡?
只有爱和陪伴。
THIS IS US:生活给你酸柠檬,把它酿成柠檬汁
文/朴添勤
今年11月,一部全新口味的美剧《This is us》,默默地在几个黑夜里给我这个并不热衷于追剧的家伙,画上了红眼睛和浓浓的黑眼圈。可以说,这部剧没有颜值担当,不玩大尺度,看不到黄赌毒,真心地平淡无奇家长里短。但就是这种“走心不走肾,不玩套路靠真诚”的风格,打动了我,让我记住了它。
剧情很简单:一对恩爱的平凡夫妇,妻子怀着三胞胎,在丈夫36岁生日那天去医院迎接三个小生命,却只保住了两个。
一对双胞胎姐弟,在36岁的时候,姐姐一直被肥胖症困扰,自谑“把自己的梦想吃了个精光”。弟弟作为一档热门情景喜剧的男主角,有着人人想扒光衣服的好身材,靠着“奶爸”的角色成了多金的大明星。作为一个关心角色灵魂的演员,他对自己的“卖肉”表演发自内心鄙夷,扬言要把脱下的衣服穿回来,却被编剧无情地嘲笑,被制片公司老板居高临下地逼着完成合同。
一个黑人四口之家,丈夫是华尔街金领,有个漂亮的妻子和两个乖巧的女儿。然而,36岁的他仍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在出生第一天就被父亲抛弃在消防局门口。他拼命地工作,来弥补心中这无法找到答案的失落。
同一天出生,不同的人生,却都逃不过生命中的自我认同危机和那些生活困惑,我们也一样。对,之所以被吸引被打动,就是因为我们也一样。平凡的我们,也许都经历过自我否定,也都在家庭的琐碎中,相互依赖着又相互争吵着。
在36岁这个尴尬的年龄,我也面临过严重的自我认同危机,在职场春风得意的姐姐面前我是没理想没追求不求上进的混混角色,在父母面前我是36岁了还欠一屁股债过日子的愁人角色,甚至因此都不给我花钱买好东西孝顺他们的机会,最气愤的是妈妈还会甩给我一句:“你还没这个能力。”直戳要害……这样,不自觉地可能就会更加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没多大意义,不值得一提。
看这部剧几集下来,就让我喝下无数碗鸡汤。至今为止甚至第一集中的很多镜头和经典台词还历历在目。尤其是医生宣布那对恩爱夫妻的三胞胎只保住两个,丈夫眼含泪水脑子一片空白瘫坐在椅子上时,那位73岁老医生不是一句“我们尽力了”走人,而是试探地问可否坐下来聊聊,他对这位丈夫说:“介意我陪你坐一会儿吗?”丈夫点头示意后,他说:“去年我老伴得癌症去世了,这就是我一直工作的原因,想消磨时间,我们一起走过53年,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接生时夭折,这是我专攻妇产科的原因,五十年来我接生过的孩子数不胜数,但没有一天我不想起我失去的孩子,如今一把年纪了,我想正是我失去的孩子送我走上这条路,才使得我挽救更多小生命,我认为有一天,你像我一样老的时候你可能也会对一个年轻人这样喋喋不休,告诉他如何把生活赠与你最酸涩的一颗柠檬酿成一杯甜美的柠檬汁。如果是这样,你带回家的依然是三个孩子,只是以不同的方式。”
这一席话,击溃了我的泪腺,也好像冲走了我思想里面的雾霾。或许每个人的生活都如此,学会将生活带来的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才真的算是生活的意义。
学会爱你本来的样子
文/曹西西
也许在那一刻顿悟的不只是大卫,我们都在忙于成为别人想要的样子,主动的,被迫的,却渐渐忘了自己是火星人,再也不去坚持自己原本的模样。每一个火星来的孩子,只是想要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全感,那份爱,能够让他剥离伪装,保持自己本来的模样。
今年看的对我影响最深的一部电影,并不是今年拍的。这部电影改编自科幻小说家David Gerrold的同名短篇小说《火星来的孩子》。
七岁的孤儿丹尼斯,是个如来自异星球小王子般的小人。他深信自己来自火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终日活在自己无懈可击的火星逻辑当中。大卫两年前痛失爱妻,至今仍未走出阴影,于是他的好友鼓励他领养这个孩子。他们有过一段快乐的日子,可丹尼斯那些缺失的安全感导致的某些诡异行为,还是令大卫爆发了:你为什么不能成为我想要的那样?
你为什么不能成为我想要的那样?这句话同样是五年多来盘旋在我心里最多的一句话。是的,自从我的小男孩出生后,从刚开始看他什么都喜欢,到发现他这些那些的缺点,为什么别人能做你就不能?跟人打个招呼有这么难吗?我买的新鞋你为什么不愿意穿?……无论我软硬兼施,情况都毫无改善的时候,这句话就会愤怒地冒出来。
在他出生之前,我觉得我的孩子一定会是聪明伶俐,落落大方的。根据我自己的成长经历,这本应理所当然。每当看到身边的朋友各种晒孩子,当时的我总会轻蔑一笑,这有什么难。
然而现实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个孩子,不但内向,还敏感,不但敏感,还超级固执。动手能力很弱,协调性也不好。全班小朋友都能完成的任务,就他不行,上课经常在神游,做动作总是慢一拍。别说跟别人比了,就是在平地走路都会无缘无故摔一跤。遇到这样的孩子,我也像大卫一样焦虑,一样不耐烦了。曾经一度我感叹道,这哪像是我的孩子,要知道我小时候可一直是作为“别人家的孩子”榜样一般存在的啊。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让他改变成我所希望的那个样子呢?
这正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思考:我们能不能“如其所是”地去爱某一个人?即使他是一个火星人也不影响我们对他的感情?
电影中的反转,来自大卫的新书遭书商否决时,对他说出为什么不是我想要的那样。那一刻,大卫出人意料做出那个孩子般诡异的火星动作。也就在那一刻,他更深地理解了他领养的那个孩子。也许在那一刻顿悟的不只是大卫,我们都在忙于成为别人想要的样子,主动的,被迫的,却渐渐忘了自己是火星人,再也不去坚持自己原本的模样。每一个火星来的孩子,只是想要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全感,那份爱,能够让他剥离伪装,保持自己本来的模样。
如大卫一样,我也爱我的孩子。
他只是个脆弱的小孩,相比于家长们整日热衷的比较,他更需要全心全意的爱以及轻声柔气的呵护。而我们所谓对孩子的教育,也不过是盲人指路,恐怕谁也不比谁知道得多。你不出色有什么关系,至少我们还可以爱,可以相互扶持,不至于让你在困境中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