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不仅仅是一种人们广泛认可的教育理念,更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被越来越多国家实践的教育形式。目前来说,我国部分高校开始积极借助自身资源优势向国际教育领域进军,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鉴于此,本文将积极探究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以期为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从整体上来说,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积极探究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具有重要地指导意义。

  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是高等院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国际化是高等院校为积极适应教育发展趋势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区域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同时,国际化发展也是高等院校拓宽生存空间的内在需求。在生源不足、高校林立、财政拨款下降的当下,国际化发展无疑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选择。最后,国际化发展也是高等院校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等院校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办学层次、办学水平,才能构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是全球经济化发展产物,也是培养国际化优秀人才的必然途径。与此同时,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的问题

  进程不协调。现阶段,地方高校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引进优秀学者人才、选派学生留学等方面制定了完善地计划,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招收外国留学生方面效果不甚理想,很多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停滞不前。大部分高校的本国学生教育与留学生教育脱节,且缺乏完善的留学生教学体系与条件支持。

  教学体系不完善。目前来说,我国地方高校的教学体系不完善,没有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方案与考核标准。很多专业的留学生,50%-70%的培养方案均需使用外语授课,而高等院校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在教材教义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无法达到上述标准。

  氛围不足。高等院校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须为世界各地学生提供包容、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且要求15%的国际留学生。但是,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达不到上述指标,且缺乏专业的国际化教学环境。留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相对比较集中,没有真正做到与本校学生同堂授课、同标准考核,难以实现留学生与本国学生的友好交流。

  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策略

  学术交流国际化。学术交流国际化是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其主要表现为不同国家的学校进行文化、技术交流。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可从如下方面入手:①地方高校必须摒弃落后思想,积极更新教学新理念,真正认识到学术交流国际化在高校国际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学术交流也是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最基本途径。如果学校仍将学术交流定义为接待性工作,这势必会阻碍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②加强国际间的教师交流与学生交流。教师交流指的是不同国家高校之间互派优秀骨干教师,去对方高校访问学习,也包括聘请外籍教师到本校担任教学工作。通过教师交流,能有效开阔教师知识面与学术视野,进而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学生交流是不同国家高校之间互派留学生,接受对方学校的学习教育。通过学生交流,能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具备国外生活学习的基本体验,并促使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③建立健全国际学术交流机制与平台。地方高校应积极建立高校学术与互访机制、承办学术研讨会,诚聘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来校讲学。

  办学特色国际化。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独特办学理念与办学风格,突出办学特色也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法宝。办学特色直接决定着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设置等。办学特色国际化并不是要求高校摒弃传统特色全盘西化,而是要求地方高校在专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际教育优势。只有积极吸收他校所长,并融合到自身特色中去,才能在激发传统优势活力基础上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高校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整合自身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特色建立国际化发展模式。新形势下,地方高等院校应积极承担服务经济、社会、文化的重任,善于突出本校办学优势,进一步挖掘特色区域文化,充分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与技术,提升本校特色,积极培育与提升自身综合竞争能力,真正参与到经济、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大潮中。

  办学模式国际化。首先,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地方高校应积极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增设应用专业与特色专业,例如,开设经贸商旅类专业,进而为经济全球化培养应用型经济人才。与此同时,创新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方式,高校可加强与国外高校之间的联合力度,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设2+2、3+1等本科人才培养方式,从语言教育拓宽到专业层面教育,从本科教育提升到研究生层面教育。

  其次,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具备国际化知识与视野的教师能有效推动科研、教学国际化发展力度。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大师资力量建设力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著名教师、专家、学者到本校讲学或访问,聘请国外大学优秀博士生、硕士生到本校任教,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校际交流、基金项目等机会,选派本校教师出国访问、进修,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国际化能力与知识结构。另外,加强本校教师与外籍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力度,可通过老带新、助手等方式,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再次,创新留学生教育。与名校相比,地方高校在专业优势方面无法比拟。故而,地方高校应积极创新留学生教育方式,可从汉语进修方面开始,在教学质量与教学服务方面打开突破口,然后向着高层次留学生教育发展。地方高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方式,积极宣传本校办学特色、目标、思路与成就,通过多种方式,打开留学生市场。

  课程内容国际化。随着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以及教育研究视角的转变,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地方高校改革教学内容、课程建设置,迫在眉睫。首先,地方高校应革新教育理念。课程内容与体系设计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展现,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必须积极引入课程国际化理念,并将其纳入到本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整体发展纲要中。其次要创新课程实施国际化政策机制,站在宏观层面规划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师资等要求,积极举办双语教学会议、课程国际化会议,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国际化教学氛围。再次,提升教学实践层面的国际化水平。鼓励教学水平高、具备国际视野的教师开展双语教学试点,通过教学、研讨、吸取经验等方式,逐步使用原版外文教材。与此同时,加强课程体系的创新力度,积极开设通识课程、英语、公共选修、文化素养等课程,为教材、课程的国际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以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的问题为切入点,从学术交流、办学特色、办学模式、课程内容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多方面入手,旨在全面推动地方高校国际化健康、和谐发展。

  王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