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回收生意,看准了同样赚大钱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中国人勤俭持家的生活习惯开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生活日用品开始求新求异,以更快地速度追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而在另一方面,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士也在改变着观念,接受了“二手房”、“二手车”、“二手家电”以及“二手书”等诸多二手商品。在这个求“新”与求“旧”相映成趣的时代,从而成就了二手商品的无限商机。

  以技术带动二手家电买卖

  周师傅,有着一手维修家电的好手艺,曾做过3年的家电维修工。他没有念过正规的技校,初中毕业后就来到武汉,给一个搞维修家电的亲戚打下手。在这期间他对维修电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年后他成功出师。

  周师傅介绍,家电维修和二手家电售卖是捆绑性的,一般都是在外回收了有问题或者旧的家电回来加工,维修后再以商品售出,赚取其中的差价。周师傅根据自己四年来在家电维修店的经验,经过两个月的大街小巷的穿行,他选择了在马房山菜市场附近的一家小店,不足十平米。周师傅说之所以把店面选择在这里,是因为这里靠近菜市场,是附近居民的必经之路。所以很多居民图方便就会在这里维修电器,或者直接买二手的,很想换新家电的居民和毕业的大学生都把旧电器拿到这里卖。学生比较好说话,收购的价格比较低,所以利润空间比较高。

  收回来之后的二手家电由周师傅维修好后进行二次销售。比如说一台有问题的冰箱收购价格是50元,经过维修过后就可以卖到三百元左右。还有很多家电是由于款式过时或功能不先进而被主人淘汰,这样的家电收购时价格略高,再次销售的价格也会高一些。所以周师傅说,开二手家电店收入高低取决于收购价格和货物的成色。

  周师傅的店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每逢暑假开始和结束,生意都特别好。每年暑假,附近的武汉理工大学就有大批学生毕业,很多外地的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添置的家电都不便运回家,这时候周师傅就会趁势收购。学生们回家心切,大多都以超低价卖掉了自己的家电。周师傅每年都打这样的“收购战”,到了9月份开学,新生报到后,陆续会前来购置家电,这时候周师傅又以高于收购价的几倍卖出。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收入就在三万元左右。这样一年下来纯收入就达到五六万元了。

  潮流带动二手家具的发展

  如今家具也像各种新潮服装一样,一个浪潮追赶着一个浪潮。一些生活较为宽裕的家庭当看到更好的家具时便想买回家来。可是原来的旧家具怎么办呢?扔掉吧?太可惜,又苦于无处堆放。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乡村来的人在城里收购各种旧家具。据说他们收购这些旧家具,或是拆散重新加工后再卖给顾客,或是干脆重新粉刷油漆后再返市场。这样他们从中获得了不小的利润。

  2010年以前赵老板只是一个搬家公司的小工人,看多了一些业主将旧家具扔掉的例子,他觉得那些家具还不错,扔掉怪可惜的,何不自己开个二手家具店,把这些家具转卖给有需要的人呢?于是2010年底他在武泰闸保安街开起了二手家具店。

  开二手家具店不仅仅讲究“集中”效应,而且还要配合一定的宣传。“我最初的定位是收购家用旧家具,于是将宣传的重点放在社区。”赵老板说。他隔三岔五就到社区张贴小广告,从南湖一直到洪山街道口,每一个社区都不错过。宣传单制作简单,仅有A4纸的1/4大小,打印着收售二手家具、联系方式及地址。赵老板算了一笔账:一天张贴200份宣传单,最多只花10元的打印费。花费不大效果却很明显。赵老板每天都能接到十来个买卖电话,基本能维持一天的开销。

  赵老板的店里请了一位小师傅,年纪小力气却很大。平日无事,赵老板常派他去别的二手市场转悠。一来观察市场的需求;二来可以接触这一行的老手,学点经验。赵老板说,二手家具收购也要采用心理战术,以此来压低收购价格。他举例说,如果客户的家具开价500元,第一个人去收购时,直接将价格砍到350元,客户肯定不会卖;第二个人再去,仍开价350元,这时客户心理上会动摇;当第三个人再去时,开价仍是350元,客户的心理价位会下降,很容易促进交易成功。其次旧家具的“美化”情况也很普遍。赵老板说,买二手旧家具的消费者多数是图个便宜,对翻新情况不以为然。翻新后的家具利润空间比较高。例如,有的双人床是六成新的,但通过拆散重新组合,就可以比原来多挣20%。

  经济环保带动二手教材成长空间

  据调查,66.7%的学生处理教科书的方式都是当作废纸几毛钱一斤卖给废品回收站。回收的废纸经过纸浆再造,再造而来的纸浆经过脱墨、涂布等技术处理成再生纸,再生纸经过出版社的排版、印刷,又变成了同学们手中与上一届学生一样的课本,成为新书再流通市场。据统计,中国教科书用纸每年要消耗1800万棵20-30年树龄的大树。

  二手教材,是指别人用过的教材,一般价格要大幅度低于全新教材,尤其对于目前大学教材,可以大幅度降低学生花费,降低教育成本,节约社会资源。

  记者调查发现,武汉高校周边的新书店没有旧书店多,以中南财大为例,校内外有近10家旧书店,生意都还不错。业内人士称,大学生对二手教材的需求为旧书店提供了生存空间。南财书社隐藏在财大门外众多铺面之中,50多平方米的书店里,中文、传播、计算机、金融、法律等二手专业教材分门别类摆放,好似一个小型教材图书馆。

  据书社王老板介绍,书社最初以经营金融财会类旧书为主,兼卖一部分二手教材,后来发现很多学生都愿意买教材,逐渐把经营重心转到二手教材上。王老板的二手教材一般是2-3折购进,4-5折卖出。该书社现有将近8万册旧书。每年大学生毕业,他要花一二十万元收购旧教材。学生只用报书名和出版社,王老板就知道有没有、摆在哪儿。记者看到同一本教材,价钱却不同。王老板解释,卖价稍贵的是因其版本新,“开旧书店必须熟悉教材品种、版本、价格以及出版社。”

  王老板说,高校周边的旧书店有生存空间,但一定要以二手教材为主营方向。他算了一笔账:“以《当代教育学》为例,这本书重0.5公斤,新书定价为34.4元,学生购买新教材得到的最低折扣为8折,以此计算,一公斤书的价格在40元以上。每名大学毕业生扔掉的旧书在30公斤以上,每年扔掉的旧教材价值过亿元。”王老板说如果在改版前回收,那么二手教材的利用率可达百分之百。

  为了扩大收购二手书的来源,王老板在十几所高校招聘了十多名大学生兼职二手书收购代理。通过招聘代理他不仅了解了该校的二手书收售情况,也扩大了经营。“对于二手书经营,教材改版消息了解得是否及时非常关键。”王老板说,由于没有及时获知教材改版消息,计算机基础一门公共课教材让他赔了近两千元。所以现在他想尽办法多获取教材改版信息。“经营风险就是有的教材经常改版,卖不出去只能当废纸处理。此外还要懂得辨别盗版。”

  二手机电设备交易:200%的暴利

  上海广大机电设备市场某交易商徐先生透露,看似这是一个冷门行业,实际上市场需求很大,特别是沿海一些小作坊式企业,现在都急需一些二手机电设备,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前几天我刚交易完一批数控机床,原厂都是花十几万购进的,但是企业倒闭了,我是按照每台1.2万价格收购,转手就是以3.5万/台价格出售。

  另外,现在经济环境不好,很多企业都倒闭了,手里有大量的库存设备需要转让,市场供需不错,也是这个生意赚钱的一个前提。

  手机回收:不起眼的大生意

  在手机普及的今天,你会不会有一个疑问,替换下来的那些手机哪里去了?这也带来一个被大家熟知,但是却很少了解其内幕的生意--手机回收生意。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生意,做好了一年的营收接近千万,而且门槛还真的不算高。像业内做得比较好的张晓真,是一个无钱、无技术、无人脉的大学生,凭借回收手机业务,2014年营业收入接近千万元,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重点关注:高校、卖场是个“黄金”地段,占地也有规矩

  说数码广场、家电卖场等门口是手机回收的黄金地点,很多人都能理解,毕竟人们买了新手机,就会将旧手机处理掉。但是这样的地点也是行内人必争之地。其实,高校门口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段,而且关注的人不多,比较适合实力弱的个体经营者介入。因为大学生更换手机的频率往往比其他群体更快,而且现在高校都集中在大学城,潜在顾客数量也庞大。

  另外,这占地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所有的好地段都是业内人提前划分好的,并不是谁先到就是谁的,往往是业内几个大佬事先约定,然后大佬手下的人或者依靠大佬门下个体户,按照划分的区域营业,如果有人贸然闯进来,轻则轰走,重则可能会引发争斗;其次,占地不占道,这是说,如果你选择经营地的时候,绝对不能挡住客流量,比如一条胡同,你不能占胡同口,因为这样你会让其他人没有饭吃;第三,占来路不占去路,这个是说投资者一定要站在顾客去卖场的路上,这样顾客对你就有印象了,如果处理手机肯定会找到你,如果是在去路,顾客的随意性较大,成交几率不高。

  电梯回收: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

  据业内知名企业博林特介绍,从2013年开始,未来5-10年进入了电梯回收的高峰期,因为国内电梯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是2000年,当初安装的电梯已经进入了淘汰期,购置一部新的仅需20万元,而维改一部旧电梯需要15万元,更多客户倾向于安装新的。那么旧电梯就需要有企业进行回收,由于电梯上含有不少可再生资源,现在很多废品回收企业都将目光瞄向这一领域。

  文/春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