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身、Pro心 2016款苹果MacBook Pro体验报告
- 来源:微型计算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苹果,MacBook Pro,Touch Bar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4-14 14:09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网络上不断流出苹果新款MacBook Pro的谍照,取消F键区而改用触摸式功能区的设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10月底,苹果新品发布会证实了之前的传言,2016新款MacBook Pro搭载名为Touch Bar的触控式功能键区正式登场。大陆地区正式开售后,MC评测室第一时间拿到了“中配版”MacBook Pro。Touch Bar是否好用?新MBP表现如何?带着一系列疑问,我们开始了本次体验。
F键区革命:Touch Bar
惊艳的“黑科技”
Touch Bar的全称为“配备集成式Touch ID传感器的 Multi-Touch Bar”,它取代了包括ESC在内的整个F键(传统的F1-F12)区。从外观上看,Touch Bar是一块长条形的彩色OLED触控屏,允许开发者通过苹果相应的API定义这一区域要布置的功能。开机闲置状态下,Touch Bar左侧除了ESC键外的大部分区域为闲置状态,右侧则在任何状态下都有亮度调节、音量调节、静音、呼出Siri语音助手四个按钮。而当用户打开相应的软件界面时,Touch Bar便会呈现出相应的快捷按钮—比如打开Finder(苹果电脑的文件管理器)时,Touch Bar便会立即显示快速排序、打开文件、分享、标签等图标;打开Safari网页浏览器时,Touch Bar会立即显示个人收藏网址的彩色图标以方便快速访问,还有输入框及新建标签页按钮;而当打开Keynote等macOS办公软件进行工作,Touch Bar上还可以进行所见即所得的颜色、透明度、饱和度等调整……虽然该设计思路很早便被曝光了,但实际使用起来依然给人以惊艳、“黑科技”的感觉。第三方软件支持方面,除了发布会上Photoshop、DJ打碟工具、微软Office、Skype等第三方工具,上手之后小编发现自己日常使用的网易云音乐macOS版也可以在Thou Bar上显示收藏按钮、搜索框等内容,相信支持该功能对于第三方软件开发者而言并非难事。
交互增强+指纹识别:macOS用户福音
取消F键区会不会不方便?其实对于Mac用户而言这并不是个大问题。苹果M a c系列电脑的操作系统中快捷键基本上全部是Command键与Option、Control、Shif t及字母键的组合,与Windows大有不同。比如“查找下一个”指令是“Command+G”,“刷新网页”用“Commamd+R”……而在Windows下则依赖F3、F5以及“ALT+F4”等组合键。对于习惯了macOS的用户而言(目前国内用macOS担当主力操作系统的人群已经比较庞大),Touch Bar的出现是对现有交互习惯的一种增强和进一步便捷化。同时,位于Touch Bar最右侧的Touch ID指纹识别模块(同时也是开机按钮)对于Mac而言也增强了便捷性,对于以往执行任何系统级操作(如系统设置、软件安装)都需要输入密码的macOS而言,Touch ID无疑是一个“减负”的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小编发现Touch ID虽然可以支持Apple Pay(支付)功能,但在更改一些系统安全性选项(如设置为允许运行网络下载的第三方软件包)、App Store应用商店下载软件时,仍然需要手动输入系统密码,可见目前Touch ID在macOS上的通用性还有待优化—后续通过软件升级实现如iPhone上一般的通用性应该是可行的。
目前国内有不少用户在购买M a c 电脑后日常运行的Windows系统,那么Touch Bar在Windows系统中会是什么样子呢?为此我们特地采用苹果官方的BootCamp程序安装了Windows 10系统进行观察(笔者注:11月22日更新的新版声卡驱动已经解决了Windows 10系统下扬声器爆音及损坏问题)。的确,Touch Bar在Windows系统下不再显得光彩夺目,仅剩一成不变的亮度调节、音量调节等几个按钮长亮。不仅如此,截至发稿时Touch ID指纹识别功能在Windows 10系统中尚不能正确被识别,苹果是否会放出相应驱动程序还不确定。当然,苹果并没有义务为Windows系统进行Thouch Bar和Thou ID的完全适配,毕竟MacBook Pro归根结底是一款为masOS而生的设备。经过几年以来的使用,小编认为macOS(包括先前的OS X)在生产力方面已经十分强大,新用户的上手门槛也并不高。当然,考虑到一些特殊的行业软件及应用场景只能在Windows中使用,在MacBook系列电脑上装一个Windows其实也无可厚非。小编推荐通过新版Parallels Desktop12虚拟机在MacBook Pro上运行Windows程序,其对macOS Sierra的适配比较不错,此外Parallels Desktop12虚拟机的硬件加速比较完善,在此先按下不表……我们对Touch Bar的体验就此告一段落,整体而言它带来的交互新体验还是颇值得赞赏的。如果依然想要具备实体F键区的新款MacBook Pro,本次发布会上苹果带来的入门版Macbook Pro 13可能符合你的要求,不过从它的配置、设计和售价来看,不那么“Pro”的它更像是MacBook Air的替代版。
硬件与设计:可以,这很“Pro”
外观与屏幕:“Pro”范儿
2016款Macbook Pro屏幕亮度是500nits,相比老款提升了150nits,对比度提升了67%。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在MacBook系列笔记本上率先引入了Display P3色域—苹果的的这个Display P3色与标准与电影、工业级DCI- P3标准并不能划等号,Display P3是苹果根据DCI- P3基础修订出的自家标准。DisplayP3所能描述的颜色与常规的sRGB不一样,这也导致了不少用户反映的比如iPhone 7(支持Display P3色域)上看同一张照片感觉跟在其它设备上看到的照片存在差异。利用专业仪器,我们测得这块屏幕的NTSC色域为98.2%,十分接近100%Adobe RGB色域,这对于从事印刷、出版、设计、影视等行业的用户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屏幕素质提高之余,2016款Macbook Pro将屏幕边框也进行了窄化处理,经实测上边距为12mm,左右边距为7mm,下边距则只有5mm—相比上一代1.4cm的“宽”边框进步明显,视觉效果更好了。配色方面,不少用户翘首以盼的类似2008至2009年产的13英寸Macbook Pro那样的全黑设计没有回归。除了我们本次体验的太空银配色版,新款Macbook Pro用户可选深空灰配色版,缓解长久以来对银色机身的审美疲劳。
硬件配置均衡
硬件方面,苹果的一贯作风是核心部件的高度定制化,比如处理器采用从英特尔定制的特殊型号,这对玩家将其与市面上其它机型进行横向对比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本次我们体验的这台新款MacBook Pro采用的是大家所熟悉的Skylake架构第六代英特尔Core i7 6700HQ处理器(TDP 45W),这款标压笔记本处理器在2016年的各大高性能笔记本上比较常见。在显卡方面,则采用了来自AMD的具备2GB GDDR5显存的Radeon Pro450。在规格方面,Radeon Pro 450与上代产品R9 M370X十分接近,不过由于其采用了新的14nm FinFET 工艺北极星(Polaris)架构,因此TDP仅为35W。此外,AMD目前将旗下专业显卡统一命名为Radeon Pro系列,2016款MacBook Pro采用RadeonPro 450显卡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前代独显Mac笔记本产品基本采用游戏系列显卡从而在专业软件ISV认证方面存在不足,如今这一缺憾被弥补上了,使得MacBook Pro更加“Pro”。在处理器与显卡之外,2016款MacBook Pro还搭载了双通道16GBLPDDR3 2133内存,尽管2133MHz对于DDR3而言已经算是高频,但没有采用技术更为先进的DDR4内存难免稍显遗憾;而磁盘方面,本次搭载的SSD性能与市场上的旗舰M.2 SSD(如三星950 Pro)不相上下。至于不少用户关心的电池续航时间问题,由于macOS下缺乏较为公允的电视续航时间基准软件,小编采用了模拟用户日常使用情景的方法进行测试—在日常已经够用的60%的屏幕亮度下(不熄屏及休眠)利用这台MacBook Pro进行日常办公及娱乐,期间进行了邮件收发、在线音乐播放、本地高清视频循环播放、不间断使用Office软件等操作,电池从100%状态到仅剩3%用了6小时46分钟。小编认为,苹果官方宣称的10小时续航时间其实也不难达到,但这或许需要用户将屏幕亮度调至更低水平或尽量降低系统负载,毕竟每个人的使用场景不尽相同;2016款MacBook搭载的76Wh电池虽然比起前作而言容量有所降低,但在软硬件综合优化下续航能力其实无需过分担心,毕竟它的整机便携性提高了不少……整体而言,2016款MacBook的硬件配置比较均衡,性能也比前代产品更为可观。
键盘及触摸板
进行实际体验后,2016款Macbook Pro的键盘手感不由得令人联想到New Macbook。蝶式键盘这一因超轻薄机身设计而生的产物自推出以来获得了褒贬不一的用户评价。苹果官方对2016款Macbook Pro上搭载的这块键盘的表述是“第二代蝶式键盘、更佳的回馈手感”,对于键程则是守口如瓶。在实际敲击后,我们感觉其简称与new MacBook(0.4mm)相比有所增加,估计在0.7mm左右,而手感确实有提升。喜欢这种超短键程的人认为其在使用时给手指带来的负担变小了,输入时变得更加轻松;而不喜欢这种键盘的人往往觉得太短的键程容易造成高速输入时反馈不佳、手指前端疼痛等问题—对此MC持中立态度,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家还是找机会亲身体验一下再对第二代蝶式键盘的手感下结论吧。在键盘之外,2016款Macbook Pro触控板的变化同样十分明显。新一代触摸板的面积比上一代增大了近一倍,让体验本就十分良好的Macbook触控和多指操作更加得心应手。在几天的体验过程中,小编甚至未曾连使用过外接鼠标。
激进的接口设计
新一代MacBook Pro非常激进地取消了USB3.0、HDMI、DP雷电二合一等老接口及SD卡读卡器,用4个兼具多种传输标准的Type- C 雷电3接口(最大40Gbps速率)来满足包括充电在内的一切扩展需求。此外,接口变化随之带来的,是苹果正式全线放弃了应用多年的MagSafe磁吸充电接口,现在任何一个TypeC接口均可当作充电接口来使用(充电器功率为87W,输出接口也是Type C)。其实相比旧款Retina Macbook Pro,新版在理论最大扩展性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新MacBook Pro支持最多两台分辨率为5120x2880(60Hz)分辨率,或最多四台分辨率为4096x2304(60Hz)分辨率的显示器使用—当然这是在采用USB Type C线缆进行原生DisplayPort输出的情况下。在外置显示器、键鼠、各种专业设备都还普遍使用HDMI、普通DisplayPort、标准USB 3.0(Type A)接口的前提下,各种各样的外置扩展坞、扩展线材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在新款MacBook Pro发售后不久,苹果便下调了官方数款Type C转接设备的售价,但购买下来动辄数百上千的花费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应用场景出发,我们举例分析一番—A女士是一名公司职员,她所在的公司没有架设无线局域网共享服务器和无线打印设备,这时她至少需要一个Type- C转Lan转接器或转Type A转接线;遇到需要外接投影仪进行PPT或Keynote演示的时候,A小姐又需要一个Type C转VGA或HDMI转接头……采用3.5mm插头的耳机可以正常地直接连接Macbook Pro右侧的耳机接口使用,这还算令人欣慰。
正如本段小标题所言,苹果此次更新MacBook Pro产品线无疑是激进的。诚然,Type C有诸多先进特性及优秀的性能表现,被誉为通用统一接口的执牛耳者,但从目前市场上的接受度和大众、公司普遍接受这一新接口标准的速度来看,Type A接口的USB 3.0在短时间内尚无被快速取代的迹象。凭借苹果公司强大的影响力和带头效应,或许接下来Type C(雷电3)接口或许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此我们将持续观察。
小结
从2006年Macbook Pro诞生到现在,该系列笔记本共经历了三大设计风格—类似Powerbook(2008款之前)、侧重于一体化视觉效果的Unibody机身(2008款至2012早期款)、着眼于Retina高分辨率屏及机身轻薄化(2012年中期至今)。2016新款MacBook Pro依然属于第三种风格,并没有出现许多人预想中的完全“大换血”,所幸新加入的带指纹识别的Touch Bar以及可选的灰色版外观成为这一代的“焦点担当”。或许,通过这一代产品我们可以管窥下一代MacBook的设计方向—将会有更全面的触控式交互体验?下一次全新的机身设计将伴随着新的交互体验一同发布?这些问题暂时不得而知,回到本次我们体验的2016款MacBook Pro上来,在AMD Radeon Pro显示芯片的加持下,前代产品饱受诟病的在专业软件ISV认证方面的不足也被补上,它仍是一款十分耀眼的笔记本,工作、娱乐两相宜。
文/刘忆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