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就是学习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漫长过程。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仍然没能学会善待这个世界,善待自己;而有的人醍醐大开,在某一个人生节点幸运地寻找到了一处可以让自己的灵魂诗意栖居的地方。
无论他们是什么皮肤,持何种信仰,这些人都是生活的智者。
前些天看了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报道,英国教师协会公布了一份协会内部对16万老师的调查结果,有三分之二的老师处理过学生拳打脚踢他人的事件,四分之一的老师处理过学生用刀割或用刀刺伤他人的事件。一位接受调查的老师说,一个只有6岁的孩子,竟然持刀闯入老师办公室,用刀划破电脑,还想攻击老师,结果老师不得不报警。
一个孩子,是怎么走上与这个世界、与身边人“针锋相对”的道路的?他们为什么要承受这些不该承受的东西?一个生活在愤懑中,仇视这个社会的孩子,往往要比那些善良的人更加痛苦,然后他们又会把自己的痛苦转嫁给社会,导致社会的病态。很多人会把原因归结到教育,是教育出了问题。我想教育是难辞其咎的,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为“分数”,几乎所有针对孩子的富有意义的活动,最终都会演变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竞争。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在游戏中扮演了失败者的角色,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因为分数遭受父母的责备,这种阴影将伴随他一生。
我与一位从事20多年教育工作、在重点中学任教的老师谈教育,他坦言,那些成绩差、经常受他批评但品行不错的孩子,他们在社会中反而能成就一番事业。于是,我问他,那教育的目的是不是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能够独立生活,只要不危害社会,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就行了?
他没法回答。
但我还是相信,教育是从善待这个世界、善待自己开始的。
这些年来,许多人倡议开设国学,让孩子回归到孔孟之道,但这种声音总是作为一种民间观点出现,难登大雅之堂。许多教育家认为,重提孔孟,那是历史倒退,即使要学,也要与时俱进。而我非常迷惑的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还需要与时俱进吗?这种饱含着普度苍生,具有普世价值的理念,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它还需要改造吗?
孔老夫子讲“三人行,必有吾师”,有位网友解读得非常好:三人中一人是善人,一人是恶人,还有一人是自己。善人是我的老师,他的好处、善行,我要学习;恶人也是我的老师,他的这些恶行,让我常常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而现在我们崇尚的教育,更多的是竞争性教育,是为打败别人、出人头地而生。也许我们也讲仁者爱人,但又怕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太过善良,软弱无能。在这样尴尬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参与社会就业岗位博弈的个体,他们虽然具有超强的应试能力、应聘能力以及工作能力,但他们缺少爱别人的能力,也无法承担起良知、良心的拷问。一旦出现变故,就会走入极端,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呢?
有位作家给大学生讲课,一位大学生站起来质问:“你所说的这些文学能帮助我找到好工作吗?能让我买得起房子吗?”
作家沉默良久,说:“文学不能给你这些东西,但是,它可以给你的心灵一个春天。譬如当你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鸟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大声说:‘这里全都是鸟’;当我们去戈壁旅游,看到漫漫沙漠时,心中默念读过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抱怨:‘哎呀,妈呀!全是沙子,快回去吧!’”
教育,就是学会善待这个世界,
学会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强我们对于生命的感受力。善待自己,让自己即便生活在困苦之中,也能营造诗意的居所,心里总有一个明媚的春天。(流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