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向心性提高的过程中,还差什么

  • 来源:商业评论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6-28 10:13

稻盛和夫提出的“提高心性,拓展经营”,在很多企业家看来,方向是正确的,但比较虚,很难落地,所以他们通常会选择容易执行的“术”的东西,比如阿米巴、会计七原则。然而,成都链家的阿甘做得最成功的一点就是,他从哲学入手,并且做成功了,在实践中切切实实地推动了稻盛经营哲学,而不是把《活法》当成口号贴在墙上。

在心智层面下功夫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处于最高的“心性”层面,我们绝大部分人还停留在“物质”层面,如果直接从物质层面跳到心性层面,一方面很难实现,另一方面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有些人只是表面看着心性提高了,实际上却无法做到知行合一。所以,按照我提出的“心性经营三界模型”(如图所示),在提高心性的过程中,必须在“心智”层面做足功夫,阿甘正是这样做。

在成都链家,各种制度规范、KPI的设定,以及晨会这种形式本身,都属于物质层面的实践,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规范员工的行为,或许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能转变成员工的行为习惯。但这些只是让员工记住:我只能这样做(如在买卖双方之间真实、透明地传递房价信息),不能那样做(如隐藏房屋漏水等真实情况)。至于为什么,员工并不明白。长此以往,企业培养的只是一群按照既定程序操作规范动作的“机器人”。

从物质向心性提高的过程中,阿甘在心智层面花了大量力气,比如七化法,以及晨会上宣导的价值观、稻盛语录——运用讲故事等方式让员工明白为什么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例如,真房价是为了杜绝所谓“善意的谎言”,与客户建立起诚信的关系);这样做对谁有好处(如明确告知房屋真实情况,对经纪人自己、客户、公司,乃至房产中介行业、社会都有利)。这就好比赋予了“机器人”情感与思想,更准确地说,是将员工的价值观引向了正确的方向。

心中有大道

房产中介行业有其特殊性,经纪人在公司员工中占绝大多数,而经纪人中的大部分又是初入社会的毕业生。同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相比,这群年轻经纪人就如同一张白纸,成都链家的这套做法对他们有效,但是对于已经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知识工作者、老员工们是否也能奏效呢?这或许是一些读者看完案例后产生的疑问。

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很简单:大道是普适性的,心中有大道,就能找到适合的方法。或许,在物质层面,成都链家每天早上唱司歌、跳司舞、感恩三拜的做法并不适用于写代码的程序员、看病救人的医生、杂志社的编辑记者,但企业家只要理解了从物质到心智,再到心性的过程,就能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员工的“术”。而这一切的前提与基础,正是企业家自己心中有大道——首先要自己全然相信,让大道真正进入自己的心里,而不是把所谓的“道”用在员工身上。

此外,在如今人心浮躁的商业社会,不少企业家急功近利,抓住眼前的利益不放,缺乏长远的眼光和思维。阿甘却将价值观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说明稻盛经营哲学是真正进到他的心里去了。这一点值得企业家学习——最有智慧的利己就是利他,企业家们要在实践中体会“舍得”的力量。

※※※

成都链家为我们总结了一条“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的可行路径,值得中国企业家们学习借鉴,但从他们的实践中,我也看到了一些有待提高完善的方面。

由公司管理干部投票选出的稻盛29条语录,只是稻盛哲学体系中的“枝叶”,全体员工每日学习并无不妥,但我建议公司高管层以及阿甘本人应该更深入地了解稻盛经营哲学背后的哲学逻辑,以及高于哲学逻辑的心性层面的体系,这样才能带领全体员工在学习方面迈出更大的一步,也才能将稻盛哲学更自然地融入公司文化。(赵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