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 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 关键字:六小龄童,西游记,自传,行者
  • 发布时间:2017-07-06 10:52

  一想到《西游记》,中国观众心目中最经典的应该还是迄今已重播3000多次的1986年版《西游记》电视剧。近日著名艺术家、86版《西游记》主演六小龄童来到重庆宣传新书《行者》,并接受了重庆媒体的专访,Geek君也顺势采访了这位已经58岁的“美猴王”。他依然充满了活力,他还透露即将亲自主演又一部和美国人合拍的西游记电影,让人充满期待。

  今年4月,六小龄童通过微博宣布酝酿6年的首部自传《行者》即将问世,所有的网友、影迷便非常期待,《行者》发行后,销量也极其好。被问及为啥会取名叫《行者》时,六小龄童表示:“孙悟空又名孙行者,而我们家族四代人上百年来一直在‘西天取经’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所以‘行者’是对我个人也是对我们猴王世家最贴切的形容。人生也好,艺术也好,我们都是在路上的行者。”

  《西游记》不是爱情小说 年底再演孙悟空

  “我的前半生是在传承中国猴戏艺术,后半生就是在推广中国猴戏文化”,六小龄童说。确实,Geek君一看到他就觉得分外熟悉……完全就是看到了荧屏上孙悟空的那种即视感。而之前联系采访时也发现,他的手机铃声俨然也是《西游记》主题曲。同时,他还有几项吉尼斯纪录,比如是收藏西游记艺术品最多的人。86年版的西游记,他也刚提交申请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纪录。

  在六小龄童看来,西游文化要推广,也要防止“歪楼”—他担忧地表示,去年有一部西游题材的电影票房可能还不错,但是里面西游人物被恶搞,出现了恋爱等情节。最近美国要改编《西游记》成美剧,很多网友也问他意见。“我们中国影视剧还没有分级制,西游记不是爱情小说。这种题材恶搞,票房越大,危害越大”,他说自己已经呼吁了十几年,希望对名著改编立法保护。

  除了呼吁,六小龄童也在积极筹备动手重拍西游记,也是为完成父亲六龄童的遗愿。他说年底就要开拍推动了十年的《西游记》系列电影,目前已经签约。据他介绍,这个西游记电影和电视剧不完全一样,主要取其中一些精彩故事,会是3D的,预计2018年上映,而他自己身兼主演和艺术顾问。由于另外一部3D魔幻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已号称定档2018年,所以六小龄童预计,2018年银幕将出现西游记“大撞车”。

  国外“讲演”西游文化 希望小读者爱传统文化

  六小龄童最近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在国外内高校进行公益讲座推广西游文化,目前已经在200多所大专院校进行了讲座,到2017年的目标是一千所院校。前几天他刚马不停蹄地到内蒙古、无锡高校跟学生见面,“美猴王”的受欢迎不仅在国内,年初他还去欧洲,在伦敦大学举行了西游文化演讲,“四五百人的大厅爆满了,走廊里也都是人,中国留学生、外国学生和老人都有”,六小龄童说,在不少西方人眼中,《西游记》原本就是一个中国人带着两只宠物、一个仆人,去西方旅游的故事。而他亲力亲为地演讲,就是为了让国外人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六小龄童的讲座堪称“先讲后演”,最后还表演棍术,很多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参加他的讲座,全程激动流泪,对他说:“你是我们童年几乎全部的记忆啊!”这让他也觉得现在很多学生并不是逢讲座就睡觉,并非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而是要面对面、心对心地交流。

  时代变了 西游文化的精髓不能变

  六小龄童年轻时苦练猴戏,用17年时间拍摄电视剧《西游记》,传承中国猴戏艺术。在《西游记》问世后,他又用了十余年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向海内外传播西游文化。除了善于利用微博这一互联网传播利器外,自从2005年开博客以来,六小龄童还撰写了800多篇博文。对于博客和微博的撰写角度,六小龄童说自己倾向于写些正能量的文字,他认为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也能更好地传播西游文化。

  但对于传播方式的变化与美猴王精神的坚守,六小龄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那些恶搞西游故事的影视作品,六小龄童十分痛心。“我希望有不同艺术形式的《西游记》的版本出现,但是前提是西游文化的精髓,万变不离其宗,不能去乱改。孙悟空怎么能和白骨精去谈恋爱?连小朋友都会问我,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有几个女妖朋友啊?这还是《西游记》吗?通俗和低俗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民族有了优秀的文化,国人要珍惜和发扬。《西游记》所展示的其实是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拼搏进取、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

  六小龄童坦言,因为多年来自己对伪西游文化提了一些批评意见,所以时不时在网络上会碰到一些反对他的“喷子”。对于持不同观点的反对者,六小龄童希望“你可以当面来与我公开公平的辩论,但不要署个网络假名,躲在暗处骂人”。说这番话时,他的神情严肃中透着自信,不由让人联想到《西游记》里,孙悟空常说的那句话—“你给我出来,我们比试比试!”

  苦练七十二变 笑对八十一难

  《西游记》里,师徒4人寒来暑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然而当下,很多人不愿经受漫漫“取经路”的磨砺,而是盲目地追求能快速成功的“歪门邪道”。互联网让许多人一夜之间成为“网红”,似乎“成功”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在六小龄童看来,人生还是应该“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这句话,不仅是《西游记》的写照,也是六小龄童的座右铭,还是《行者》的推荐语。他说“苦练七十二变,指的是一个人的本事,要用心做到最好,把事业变成你的立身之本。笑对八十一难,指的是处世方法,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要去积极地面对它们、解决它们。

  今年下半年,六小龄童将与美国派拉蒙影业合作拍摄3D魔幻电影《敢问路在何方》,这是他面临的全新挑战,也是他传播西游文化的再一次发力。

  Geek Q&A 六小龄童

  GEEK=G 六小龄童=L

  G:孙悟空在你生命里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L:这个问题以前一位美国记者也问过我,他说你们四代人为什么一直都要演这样一个角色呢?他很不能够理解。其实中国这种演艺世家也有,但不会是都演同一个角色。为什么呢?其实我觉得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感。我们家族这一百多年的演猴子的历史,也就是中华民族这出猴戏的历史了,差不多也就一百多年吧。从我曾祖父到我父亲,有很多国家领导人接见,其实他们不是冲着一个演员来的,而是对一种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的肯定。

  以前有一个网站说我们中国要拍《西游记》,导演列出来一大串:张艺谋、陈凯歌、李安、徐克、唐季礼,孙悟空就一个人:六小龄童。其实这也是一种悲哀啊,我今年58岁了,为什么还是只有我一个人?我也希望新一代起来,但是这个艺术不一定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高科技那是一定一代比一代强,但是中国的梅兰芳、美国的卓别林都只有一个,没有人超过他们。

  G:你觉得生在猴王世家对你来说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别无选择?

  L:别无选择。其实我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理想,说一定要演孙悟空啊。我小时候胆子很小,上课老师提问,我都不敢举手,特怕说错。但是出生在这个家庭里面,回家看到爸爸就是一张猴脸,叔叔阿姨也全是猪八戒、沙和尚什么的,这种熏陶是不一样的。这个家庭环境是独一无二的。

  G:拍《西游记》改变了你的一生?

  L:之前大家谁熟悉我啊?还以为我是少数民族,名字是复姓。后来有人写信叫我“六先生”“六爷爷”“六小叔叔”“龄童哥”,出了门大家就喊“猴哥”,还有人直接喊我“猴儿”。《西游记》拍了6年,我拿了2000块钱。结婚的时候连一双筷子都没有。但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

  我不会开车,有时候坐地铁、搭公共汽车,别人认出我来了还都不敢相信,说六小龄童怎么连车都没有,不会吧?其实我觉得很好啊。有时候路上有人跟我打招呼:猴哥,上哪儿去?我觉得很亲切。当然有时候也会戴个大墨镜把脸挡上,就是怕给人添麻烦。

  以前有人问我:“你觉得你有没有可能再次辉煌?”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没有。很多演员、导演都喜欢说最好的作品是下一部,但是我必须说也只能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西游记》,就是孙悟空。这个朱军也问过我,我说《西游记》是我生命中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我可以做第二次登上巅峰的努力,但是很难。《西游记》是一个永恒的东西,它是不会磨灭的。有人问我:“你现在看《西游记》遗憾不遗憾?”我说不遗憾,当时的状态再也没有了,现在拍,技术可能会提高,问题是感性的东西回不来了。

  G:演完《西游记》之后,你是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角色里面吗?

  L:是,当时我停了3年没有再演戏,第三年黄健中导演找我,才演了《过年》。你演活了这样一个角色,观众自发地把你和它联系起来,这是一种荣誉。但到了后来,还是希望能够去扭转这种想法。我首先要让自己静下来。朋友说,你现在演什么都要砸。我就用3年时间来修身养性,像回到花果山一样,静下来,有时拜访一些演艺方面的名流,去请教,练字啊读书啊种花啊,这样过了3年,才接了《过年》。当时我觉得我肯定演不了,但是黄导演就说,你肯定行,你曾经创造过这么辉煌的一个角色,达到了你的巅峰形象,现在这个角色你哪里会演不了!这对我触动很大,那之后才开始接一些别的戏,才算是走出来了。我很感谢他,《过年》以后才能演别的人啊,要不根本不可能。

  G:你看过像《大话西游》这样的电影吗?

  L:我很少看。我有一点担忧,这样搞我们的名著,对下一代,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在东南亚没什么反响,单单是在内地的大学生中间反响很大呢?我们希望很多人来拍《西游记》,但是一定要有一个维护的态度。我们不想看到武松和潘金莲私通,关公和他的嫂子还有什么关系,这都是一些人自己的想法,不是关公,也不是武松。你说孙悟空为什么不和女妖谈恋爱啊,因为那就不是孙悟空了,他本来是无性别的啊。齐天大圣是很神圣的一个形象,你要给他一个积极的态度。我不针对人,不针对戏,就是一个保护西游文化的态度。

  G:您也提到了3D电影《西游记》,这么多年过后为什么会重新来翻拍这个《西游记》?

  L:我一生有三个梦想,第一个就是把《西游记》这部小说表演出来,用了17年的时间。第二个,我看了很多小朋友知道《西游记》不知道吴承恩是谁,我要拍一部吴承恩,我既演孙悟空,又演作者吴承恩,这个剧本我等了十年,最后好梦成真,第三个梦就像当年《西游记》大家那么喜欢,都说好,其实有很多遗憾,尤其是高科技这一块,我要是拍成一部3D电影,像《泰坦尼克号》、《阿凡达》一样,把我们西游文化传播出去多好。这么要等,一等又等了很多年,所以我说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我说我是我们中国最幸福的演员。

  G:去年您也和很多当红的“小鲜肉”像李易峰、罗志祥他们合作拍了一部广告片,您有什么感受呢?

  L:非常愉快,你们叫小鲜肉我倒不习惯,但是叫偶像我觉得可以。因为我们时代需要偶像,而且他们几位还都很有礼貌,很有传统文化的滋养。我看到李易峰在谈我的时候,他说章老师是我们小时候的偶像,我觉得他就是世界超级英雄,我就想当孙悟空等等。包括我们的合作,他们都非常敬业。你比如拍我镜头,他们照顾我说老师老艺术家,多休息休息,我是9点多钟去拍的,他们凌晨5点多就起来去拍了。

  文/luna 图/Ronnieliu(部分素材来自长江文艺出版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