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古代的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曾子所作。对于大学,古人的一般解释是:“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但是,对于什么是“大人”,各家解释有所不同。关于“大人”的解释,主要有这四种:大人指成年人,与“小人”即“小孩”相对,而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内容也是不同的;大人指做官之人,与一般百姓即“小人”相对;还有一种说法是大人指君子,与小人相对;还有解释大人乃求道(义理)之人,与求字(文字训诂)之人相对。不管对“大人”采取哪一种解释,都表明了《大学》在儒家经典中不一般的地位,而其中的很多思想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之人。重读经典,用现代的眼光看《大学》,依然能从中汲取很多智慧、收获很多启发。而其中包含的一些哲学观点,也与现代的哲学命题相符合。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大学》传文中,孔子以一段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审案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治国者贤能又有威仪,用合适的方法教化民众,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终始则是因果的关系。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
孔子通过断案诉讼就能看出本末的道理,这在于孔子善于思考,去探寻事物的本源。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多思考本源、去探究事物的起因,为人则会更加清明透彻,处事则会更加条理明晰。
毋自欺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毋自欺,就是要对自己诚实。通常说要“诚”,好像更多的是对他人,事实上对自己的真诚比对他人的真诚更难做到。
除了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做到诚不自欺,做到对自己真诚更多时候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中。对自己诚实,就要充分的了解自己,克服自身的毛病。比如学习这件事,就不能用“假勤奋”来麻痹自己,而不注重效率,“假勤奋”是一剂麻痹自己的毒药,对提升自己毫无益处,还可能产生“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没有进步”的消极情绪。如果对自己诚实,学习过程中先问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消化程度,再反思如何改进提高,则会事半功倍。在工作中,生活习惯中说一不二,履行对自己的约定,也是不自欺的表现。
致知在格物: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毛主席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其实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另一种表达,“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大学》里讲述的是要格“天下、国、家、身”这些大物,从而明白“修、齐、治、平”之理,要想获得知识,就一定要先去认识、研究事物,这与现代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相接近,这显示出《大学》可以与时俱进,十分具有启发性的特点。
《大学》博大精深,从修身到平天下,从格物到致知,其中的精微深妙之处,随着自身阅历的增长,随着实践经历的增多,对《大学》的理解也会愈加深刻。
我们每个人可能暂时达不到“君子”或者“知之至”的理想境界,但可以从古代智慧中获得启发,不断进步,从而走向更好的自己。
文/岁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