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先驱:进击的亚马逊
- 来源:互联网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8-10 10:22
“新零售”强调的是线上平台、线下体验和现代物流结合,电商与线下实体商业将由原先的独立甚至冲突,走向混合、融合,通过强化客户体验以及效率提升为主的模式,去释放和满足新的需求,引导消费需求的升级。亚马逊作为全球电商巨头,于2016年率先开设了一家充满“黑科技”的无需排队结账的无人线下零售商店Amazon Go。Amazon Go的出现意味着亚马逊率先开始试水无人自助式购物,已成为新零售的先行者。
亚马逊引爆“新零售”
目前,全球传统零售业正在经历着经济寒冬。尽管超市、大卖场等线下零售业已经采取了薄利多销、加快周转、规模化采购压低货源成本,且消费者消费能力正逐步升级,但与此同时房租人工持续上涨、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净利润趋近于零。因此利用技术手段提高运营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创造新型购物方式、提升用户体验成为线下零售业的发展必由之路,也是电商企业扩大市场提升服务的探索之路,新零售应势而生。
2017年6月16日,美国网络零售巨头亚马逊宣布斥资137亿美元收购全美最大的有机食品超市集团—全食超市,成为自亚马逊成立以来最大宗的并购案,引发美国零售业大地震。6月16日美股开盘后,全食超市收涨逾29%,创2009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亚马逊盘中涨逾3%,收涨2.4%,市值一天增加了110亿美元。而全食超市的竞争对手—美国三大零售巨头沃尔玛、克罗格和塔吉特的股价则集体重挫,显示出新零售的巨大威力。
亚马逊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总部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也是全球商品种类最多的网上零售商。亚马逊和平台上的其他卖家提供数百万种独特的全新、翻新及二手商品,类别包括图书、影视、音乐和游戏、数码下载、电子和电脑、家居和园艺用品、玩具、婴幼儿用品、杂货、服饰、鞋类、珠宝、健康和美容用品、体育、户外用品、工具,以及汽车和工业产品等。
亚马逊自成立以来一直发展迅速,1997年和1998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300%以上和200%,2000年以后公司的平均增长率也高达32.81%,近期虽有所下滑,但其发展势头丝毫不逊色于诸多新兴公司,并且将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姿态。2017年2月,Brand Finance发布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亚马逊排名第三。根据亚马逊发布的财报,2016年,亚马逊净销售额达到1360亿美元,较上年的1070亿美元增长27%,运营利润为42亿美元;净利润达到24亿美元,较去年的5.96亿美元,增长了3倍。亚马逊一直强调,其战略是建立在客户需求之上而非竞争对手,并坚信只要客户体验足够好,就能够带来更多流量。流量增多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卖家来网上销售从而丰富商品种类和服务,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规模扩大可以分摊运营成本,提升客户在价格和服务上的体验,形成良性循环。
在动荡的全球经济条件下,亚马逊采取聚焦长期发展和专注用户的战略,增强了亚马逊的生存能力,支持了迭代所需的创新,确保亚马逊在未知的空间中的先锋性和自由度,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研发创新得以持续进行,也为亚马逊走在新零售探索的前沿奠定了基础。
三大路径实践“新零售”
无人零售商店(Amazon Go)
2016年12月,亚马逊在西雅图开了第一家无人零售商店—Amazon Go。Amazon Go彻底抛弃了传统超市的收银结账过程,顾客们只需拿起想要的东西走出商店,打响零售革命性的一枪。
无人线下零售商店Amazon Go集成了大量可以识别人的动作、商品以及商品位置的传感器,结合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了完全开放式的无人零售,让无人零售这个概念引起了广泛注意。
顾客只需下载Amazon Go的APP,在商店入口扫码成功后,便可进入商店开始购物。Amazon Go的传感器会计算顾客有效的购物行为,并在顾客离开商店后,自动根据顾客的消费情况在亚马逊账户上结账收费。
智能仓储配送
亚马逊的仓储配送是一个规整而高效率的机器世界。2012年亚马逊以7.75亿美元收购了Kiva Systems。Kiva机器人每小时可跑30英里,准确率达到99.99%,Kiva Systems能在15分钟内完成过去人工耗时1个多小时的货品提取作业,货物的取送、分拣快速高效,作业效率高出传统物流作业的2-4倍。
2013年12月,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名为Prime Air快递无人机。Prime Air快递无人机能够在物流中心流水线末端自动取件,以安全、快捷的方式直接起降,实现有效率的远距离飞行,顾客可以为5磅以下的包裹选择无人机配送到家服务。2015年底,亚马逊再次推出Prime Air的升级版本,升级后的Prime Air搭载了“感知躲避技术”,可自行躲避空中和地面上的障碍。飞行范围覆盖15英里(约合24公里),时速可达55英里(约合88.5公里),30分钟内可以将小型包裹交到客户手里。
亚马逊的仓库为方便机器传送面积都较大,比如江苏昆山运营中心的整体面积达10万平方米,中心两个巨型大仓库之间用机器传送带直接相连。Cubi Scan系统会对新入库货物的长宽高、重量等进行测量,自动分配最适合的货柜位置,并在第一时间将测量数据共享给亚马逊全球所有仓库,以实现存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同时,货品的存储位置和销售情况、保存期限也会自动关联,系统可以自动实现将热销货品放在离出入口最近的位置,加快货品的周转效率。
得益于完全基于计算机的货品存储记录,亚马逊利用数据算法为运营中心的每个人分配最优化拣货路径,通过这种智能计算和智能推荐,可以把传统作业模式的拣货行走路径减少60%,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省人力。
全球自营物流平台
亚马逊物流平台整合遍布全球的供应商体系、仓库和自营物流干线的数据,大量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全球联动、全程监控,形成了一套低成本、高度一体化的商品供求网络。该网络可以帮助亚马逊预测需求量,提前实施异地调拨。由于全球所有的仓库的库存量、商品种类彼此透明,也从根本上支撑了亚马逊“真海淘”和“海外开店”一买一卖两大业务。
物流平台对运输过程实现全程监管,包括包机、自营机队的定位设备、轮船、货车上的视频监控以及所有的货品位置都可以直观地显示在地图上。比如亚马逊对每辆货运卡车都设置了实时报警机制,一旦车在交通通畅的道路上停滞超过数分钟,后台操作员就会通过视频电话联系驾驶员,询问其是否遇到困难或身体不适,有效地避免了运货员玩忽职守或者监守自盗的问题,保障了货品安全。
此外收集的数据也能帮助亚马逊进一步研发新服务和新产品,比如亚马逊结合热销商品的流行尺寸、自身仓库货架规格以及运输工具的容积等多方面数据自行研发了“微笑”纸箱。
新零售畅想
目前亚马逊正从多个方面在零售领域持续布局,并不断开拓新市场。一是大力建设全球物流服务网络。2016年5月,亚马逊启动新的“泛欧物流中心”项目,可帮助卖家更高效地将产品出口到欧洲,提供提货、包装、配送、客服、查询等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亚马逊抓住意大利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机遇,投资1.5亿欧元在罗马城外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预计将于2017年投入使用。在印度,亚马逊新建了6个仓储物流中心,给商家提供物流基础设施,大大提升了配送时效。二是持续推进自动化。积极部署无人机送货,亚马逊已申请无人机送货专利,该专利描述了依托建筑物高处设立无人机“接驳点”的送货系统,送货无人机可以借助该接驳点进行充电和极端天气的避险,并提供送货服务。三是推动电商及物流与制造相结合。亚马逊在中国上线全球开店“制造+”项目,依托其在全球电商领域丰富经验和资源,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将优质的中国产品销售给亚马逊全球范围内近3亿活跃用户,帮助中国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是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加大布局力度,为发展新零售奠定技术基础。
新零售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即实现可识别、可触达、可洞察、可服务,这意味着每个零售或品牌企业都要变成一个大数据支撑的公司,才有可能走向新零售。而亚马逊在物流、供应链、无人超市、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布局,表明其在迈向新零售的道路上已经开拔先行,线上、线下大融合已经开始,全球商业生态将被再次重塑,我们拭目以待。
文/刘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