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证券 业务跟信息化密不可分

  九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证券”)是一家综合类的证券公司,以投资银行业务为龙头,固定收益、资产管理、证券经纪、证券交易等其他业务同步发展,构建了极具竞争力的全业务链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度专业化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近日,在QingCloud Insight 2017大会上,九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航作为证券行业从业20多年的老兵,分享了证券行业科技实践与前瞻的干货。

  证券行业交易技术的进步

  证券行业是一个非常依赖IT的行业,所有的证券技术都是以数字形式出现,所有的证券业务处理都是数字的处理——证券行业跟信息化密不可分。

  王海航表示,证券行业的前20年,解决的都是交易层面的问题。

  在证券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整个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种类繁多,上市公司和证券投资者(就是客户)的数量剧增,交投行为越来越活跃。证券行业对于科技的要求是交易处理需要速度快、可靠性高,不能出现任何问题,要有更大的数据存储容量和更快的速度。这一系列需求推动着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和投资者在交易技术上做出变革。

  王海航介绍道:“交易所的交易系统早期主要使用容错主机或高端小型机,使用大型数据库系统,这样重点保证好可用。”

  2015年股市交易量急遽增长的情况下,传统架构已经难以适应发展,在这个情况下,基于内存处理的分布式计算和数据处理技术被应用到了证券行业交易系统。

  最典型的是上线一年多的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五代交易系统,这个交易系统完全基于开放架构X86服务器,运作处理完全基于内存,多节点并行处理,它的处理效率提高了上百倍,系统容量可以线性扩充,基本上能够达到无限。

  对于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来讲,它的交易系统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早期,每一个营业部都有一套交易处理系统,一台PC服务器文件共享,几台PC机分别进行业务处理。很快,这种简单的处理技术便跟不上交易量增长的节奏。于是,交易系统从单层架构演变成了多层架构的系统,又从每一个营业部一套系统向区域性集中处理发展,最后变成了证券公司集中处理的系统。从1992年到现在,这些交易技术本身还是传统的OLTP技术,直到最近才有基于内存的计算被证券公司应用在交易系统上。

  随着市场的发展,在投资者方面出现了赚钱越来越不容易的情况。正因为这种情况,投资者端对于技术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但证券公司在这方面的主动贡献还是比较小,大多数创新反倒是投资者主动做的。

  最早,证券公司只提供临柜手工委托,后面出现电话委托、网上委托。从这些系统所提供的功能就不难看出,证券公司早期提供的东西都只是一种渠道而已,让投资者可以下单的渠道。

  从表面上看证券公司早就跟互联网接触了,但从深层次来看,证券公司的服务观念和产品都没有跟上互联网世界和客户需求的发展。

  在过去几年里,投资者主导的程序化交易大量出现,甚至造成了股灾。这一系列科技发展虽然都可以归结为是证券行业的IT,但作为证券行业的核心——证券公司,离互联网还有一定的距离。

  除了交易速度,证券公司还需要解决其交易系统如何快速支撑更多交易业务类型的问题,于是,面向服务(SOA)的分布式架构也开始应用到证券交易系统之上。除了证券交易外,IT也全面覆盖了其他证券业务领域,重点是业务流程处理和风险管控这两个方面。

  用户交互层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PC网上交易被移动证券替代,特别是对于非专职的投资者。现在,客户几乎不会到达交易现场。

  关于App端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早年的App端,证券公司几乎全部购买了第三方的软件,主流供应商有同花顺、东方财富等,这些软件只做交易层面的事情。在互联网公司快速冲击下,今年3月份的易观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前三位分别是同花顺、东方财富和大智慧。比较欣喜的是,排在前面的证券公司的独立App基本上是证券公司自己独立开发的。这预示着未来证券公司会投放越来越多的资源在App上。

  数据服务层面

  传统证券公司做数据分析,会优先选择使用Oracle数据库加小型机,或者Teradata数据仓库一体机。

  现在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证券公司可以很轻松地利用一系列开源技术,处理更多的数据,开源大数据技术替代传统数据仓库技术已经成为现实。

  基础设施层面

  证券行业对虚拟化的接受也是发生在最近两三年的事情,私有云也只是在局部不那么关键的场景下得到试验性应用。完全采用私有云构建的数据中心,到今天为止,九州证券北京数据中心可能是第一个,所有的应用全部部署在基于青云的技术构建的私有云数据中心上面。

  但是,九州证券深圳的生产中心还主要跑在传统PC服务器和基于Vmware的虚拟化平台上。证券行业全面投入云计算的怀抱,可能会走得比较慢,但走出第一步,相信未来一定会非常坚定。

  证券行业面对新挑战

  纵观整个证券行业,现在面临一些挑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机会,对行业、对在座的很多创业企业都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在应对这一切的过程中,一些方向性的东西展现出来。

  对于证券经营机构而言,一是直接变身为互联网公司,例如东方财富证券,一下子拥有了东方财富网积累这么多年的互联网基因、互联网技术以及庞大的互联网客户群体,从证券行业整体层面来讲是好事,但对行业里的其他证券公司来讲,不得不说这个压力有点大;二是证券公司直接跟互联网公司合作进行引流,开发相关产品和服务;三是学习互联网公司,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进行业务创新。

  我们也应该看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监管机构也已经正视挑战,开始加强监管,打击非法证券业务。他们在采取很多本质上的行动,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全市场监察系统,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同时强调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

  比如最近感觉“很受伤”的一些互联网理财平台,把一个高风险的门槛是一千万的私募产品,拆开成多个“理财产品”销售给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普通投资者,这明显违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基本要求,当然应该受到打击。

  为了能够拥抱互联网而又遵守监管规则,九州证券需要从技术、政策、组织各方面进行应对。

  证券公司本身的IT能力比较薄弱,如何取舍自主跟合作,这是整个证券行业需要关注的话题。在合作过程中,如何找到合作伙伴和证券公司之间更好的契合点,如何达到监管与合规的要求,这都是证券行业需要关注的。

  策略交易与市场操纵的界限,各种程序化交易如何躲过黑天鹅事件,利用云服务和大数据时如何保护客户数据和行业数据,都需要把握好一系列的底线。

  本报记者 陈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