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发浪潮”报道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11 09:31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中国政府预计,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

近几年,海外主流媒体和新华社都播发了许多有关中国“银发浪潮”的报道。英国《每日电讯报》2016年11月26日发文《机器人取代家人照顾中国孤独的老人》,文章称,中国一家养老院引入了全自动机器人服务员,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有用的服务。记者亲自走访了这家位于杭州的养老中心,稿件细节生动,以小见大地指出,养老机器人的出现,对以“孝道”为美德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冲击。

今年5月8日,新华社播发英文《“银发”学生涌入大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报道聚焦老年人再教育这一话题,指出老年大学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抢占话题先机

近年来,国际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但当前“现实中国”与“镜像中国”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反差。一方面,一些海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够客观和全面;另一方面,中国的对外传播尚没有适应海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新需求。

中国媒体迫切需要主动设置议题,通过各种途径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而“银发浪潮”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人口转型过程中,从“人口红利期”向“后人口红利时代”的转变是不可回避的阶段。毋庸置疑,人口老龄化将给中国社会带来诸多挑战,比如未富先老、人口结构失衡、支撑传统养老模式的家庭结构变迁等。

但老龄化不仅是中国面临的挑战,更是全球挑战。中国媒体如果能够抢占话题先机,主动发声,客观真实地报道中国经验,将中国经验转化成世界经验,将有利于海外公众更好地认识中国。

在这场舆论战中,海外媒体的话题似乎更加丰富。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文章《机器人取代家人照顾中国孤独的老人》,关注杭州一家养老中心引进智能机器人“阿铁”。报道将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关联,并指出,中国是为数不多的立法强迫成年子女照顾老年人的国家之一。

英国《金融时报》更关注中国的家庭医生。1月20日发表的《中国五年健康规划受制于医生短缺》一文指出,中国制定了在今后五年将医生总数增加近40%的宏伟计划,但该计划面临严峻考验。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负担日益加重,使得资金匮乏的公立医院日益吃力。

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则将焦点放在了老龄化导致墓地价格飞涨上。《中国墓地公司福寿园从老龄化人口中挖掘利益》一文称,花旗经济学家预测,中国不断恶化的人口数据有可能会导致其GDP年增长率下降3个百分点,但对于上海福寿园这家经营墓地的公司来说,收益将大幅度增加。

人口结构新阶段带来的影响,已经在一些人们起初根本想不到的领域展现。新华社的英文报道《“银发”学生涌入大学应对人口老龄化》,则描写了中国山东省的德州老年大学。老年大学开设了钢琴、瑜伽、智能手机等课程,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过主动设置议题,文章并未回避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但有理有据地展现了中国卫生医疗领域的进步,以及为庞大老年人群体实现社会价值和社会参与的积极举措。

新华社稿件《和机器人一起变老》则指出,服务机器人已被应用在养老领域,“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未来将被改变。文章称,机器人的出现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领域的负担,然而最终无法取代亲人的陪伴,公众应理性看待老龄化。

近日,一则“跳广场舞老人与打篮球青年因争夺场地而产生冲突”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因场地、噪音、安全等问题而引发的“广场舞冲突”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针对这一事件,新华社6月7日播发文章《广场舞与篮球的场地之争》,深入探讨老龄化对社会服务和资源的挑战,为政府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献言献策。

在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谁就更容易掌握国际话语权,也就更容易获得国际舆论的影响力。媒体应主动设置议题,提高传播能力,不仅要在涉华问题上占据主导地位,还要在全球公共议题的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主动。

强化故事思维

人们可以排斥观点,但并不会厌弃故事。故事是全球传播的有效桥梁,能够缓解抵触心理、增进情感沟通。什么是故事思维?故事思维就是追求新奇和趣味,将“讲故事”前置,预设故事的“脚本”。“银发浪潮”不可逆转地席卷全球。这其中不乏有趣的、感人的故事。《机器人取代家人照顾中国孤独的老人》一文在导语部分写道:“三英尺高、蓝色和黄色的闪光天线,以及像时尚的烤面包机一样的头,这就是阿铁——即将部署在中国的第一批‘智能护理机器人’大军中的一员。这些机器人有望缓解中国老年看护领域的压力。”

紧接着稿件讲述了机器人与养老院老人们的故事。其叙事方式最成功之处在于,有趣的导语引起读者兴趣,另外通过描写老人与家人和机器人的故事,找到了公众情感诉求的共鸣点——亲情。

同样,新华社稿件《“银发”学生涌入大学应对人口老龄化》,通过“小故事”表现“大切口”,将深刻的主题具象化、感性化、细节化、人性化。

“中国有句谚语:活到老学到老。对于中国2.3亿的老年人来说,很多人忙着学习、培养兴趣爱好、交朋友,以至于感觉不到变老。”“刘文芝早早起床做早饭,然后送她的孙子孙女们去学校。830之前,65岁的她要赶到自己的学校。她从不迟到。”“刘文芝计划教她周围的老年人学习她在老年大学里学到的东西。‘人老了,但还可以继续年轻地生活。’她说。”

文章导语和结尾处的细节描写及人物引语,体现了英文编辑在写作过程中,准确并精心地选择了素材。最初的中文稿件故事性和逻辑性略松散,而要想让海外受众了解中国政府和社会在养老服务领域做出的贡献,在英文的叙事模式上从说教转向讲故事,在叙事线索上则注重了碎片化和逻辑性的统一。

这两个报道都从小故事切入。讲故事不仅是呈现事实,更要引导,通过塑造形象、表达情感、阐明道理,让海外受众正确认识当代中国。

拥有全球化视野

单纯讲故事是无意义的,还要提炼和升华故事的主题。换句话说,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置于全球化“场景”中,绝不能自说自话,要了解国外受众的关切,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思维。要把讲好中国故事与讲好世界故事结合起来。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之一。当前,全球老龄化水平和增长速度引起高度关注,尤其在西方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银发”学生涌入大学应对人口老龄化》一文并没有简单停留在诉说德州老年大学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上,而是在多处“植入”了全国视野、全球视野,升华了主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指出“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在法国成立。十年后,中国在山东省济南市成立了第一所老年大学。”这段背景说明老年大学是全球应对老龄化的共同措施。

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把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结合起来,让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广泛的认同。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海外媒体和公众迫切想了解中国及其社会各群体的生活状况。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做中国价值的“建构者”,不当西方观点的“搬运工”。通过“小切口”,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现实映像,传播真相,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化解攻击。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有关中国主题的选题、视角、叙事理念和技巧,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中国的国家利益得到更好维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