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食补日

  • 来源:百科知识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1-11 15:39

  秋实盈野,菊桂飘香,又到传统的重阳节。在同风共俗的台湾和闽南,重阳节俨然小年夜。人们习惯在这一天进补,无论是鸡鸭鱼肉还是其他食物,几乎都要用“十全大补”药剂炖煮,以致大小中药店临近重阳节就忙得不亦乐乎,不少中药店特意选用红色、粉红色或桔红色纸包装补药以示区别。此外,民间还有独特有趣的“吃鸡进成年”节俗。

  吃鸡进成年

  重阳节这天,年届15岁的少男少女要进食一只用“十全大补”药剂或用中药田七、人参、高丽参等补药炖熬的全鸡。即使在贫困年代,做家长的无论如何也要设法让儿女吃上一只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鸡。有“资格”吃鸡的对象要一脚在内、一脚在外跨坐在家中大门槛上,品尝这碗难忘的鸡汤。别人不得分享这碗具有独特纪念意义的鸡汤,这似乎是进食者的一种“专利”。为何要跨坐大门槛上吃鸡呢?传统的说法是,吃了鸡意味着儿女们已经长大成人,就要迈出家门、走向社会。这种以保健为内容的成年礼俗,在国内其他地方极其少见。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鸡已成为家常菜,但“吃鸡进成年”这一古老的遗风依然强盛不衰。重阳节为何重视吃鸡?据悉,与闽南和台湾方言“鸡”“家”谐音有关,让即将“转正”为成年人的孩子吃鸡,寄希望于他走进社会大家庭后,千万不要忘了孕育他、培养他的家。

  相关链接

  说起“十全大补”,也许有人不太了解,其配方是:党参、炙黄芪、炒白术、酒白芍、茯苓各10克,肉桂3克,熟地、当归各15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通常将这副药剂装入去除内脏的鸡腹,不放水置入煲锅中,然后把煲锅放在一个盛水的大锅中,把盖压牢,先猛火、后文火,炖两个小时左右便可食用。用中药田七、人参、高丽参等滋补中药炖鸡,也大都采用此法。

  上帝公吃鸡

  在闽南地区,鸡还是重阳节敬神的圣物,民间流传的“上帝公吃鸡”的故事便与此有关。传说有座上帝公庙,庙里的“上帝公”很灵,有个老板生病,老板娘隔三差五带着供品去上帝公庙祈祷。每一次拜祭完后,老板娘都会发现供品中的烧鸡残缺不全,她便认为是“上帝公”喜欢吃烧鸡。老板知道后感觉是件好事,心情一好,病也好了大半。有个秀才听说后,觉得有点跷蹊。这天,他尾随老板娘来到庙里,躲在庙中想探个究竟。秀才发现,当老板娘跪在地上磕头时,突然从“上帝公”的“嘴巴”里钻出几只老鼠,迅速扑向烧鸡,然后抬着鸡肉回到“嘴巴”里。老板娘俯首膜拜后抬头,忽见一只老鼠拖走的鸡肉还在“上帝公”的“嘴巴”边晃动。老板娘便对“上帝公吃鸡”的事深信不疑。全程观察的秀才本想说出真相,唯恐老板娘不信,只好按下不表。

  后来民间闹旱灾,来庙里添香油的信众大为减少,庙祝们生活十分清苦。有个庙祝想到过去香客深信“上帝公吃鸡”的事,便乘人不备把香客带来祭拜的整只烧鸡偷走,想让更多香客相信“上帝公”显灵了。从此,上帝公庙香火又旺盛起来。直到隔年正月游神节,“上帝公”被信众们抬出庙准备出游时,那个知晓实情的秀才手捧早已备好的一壶酒,当着众多围观者的面说:“上帝公,你今日出游,先容弟子敬奉一壶薄酒,以表诚意。”说罢,提壶往“上帝公”的“嘴巴”里灌。霎时,从“嘴巴”里逃出好几只大老鼠,众人一看,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烧鸡是被老鼠偷吃了。至于庙祝偷鸡吃一事却无人彻查,一并记在老鼠名下了。

  无鸡不成席

  吃营养补品增强体质是台湾和闽南人的一种膳食习惯,农历九月初九进补谓之“补重阳”或“重阳吃补”。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著《闽南人》一书在叙述台湾和闽南人食补习俗时写道:“也有为了助长成年男女的发育,用中药品如‘八珍’‘十全’等类,和鸡鸭肉合炖而食,这也叫作‘食补’。”

  在婚喜宴席、除夕年饭中,也要有一只蒸熟的全鸡,谓之“全家福”。鸡向来是吉祥、避邪、喜庆的象征。人们总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即“带冠为文,足搏距为武,敌在前敢斗为勇,见食相呼为仁,守夜不失为信”,因此,这只吉祥物在台湾和闽南民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就有了“无鸡不成席”的食俗,喜事庆典的盛宴上第一道菜必须要有鸡,寓意“万事吉当头”。

  正因为鸡有这么多大家喜爱的好彩头,所以在这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节日,“买鸡敬老人”“吃鸡进成年”的节俗也一直保留下来。

  林长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