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 以信息化均衡山区教育
-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1-13 10:23
密云区地貌特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80%的中小学分布在山区乡镇。密云山区多,学校分布多、偏、远、散,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但这在密云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张学虎看来,却是建设信息化的优势所在……
一提到密云,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古北水镇、密云水库。的确,她是首都重要的饮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远郊,面积2229平方公里,人口47.4万,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71所,小学26所,初中16所,高中3所,完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
密云区地貌特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80%的中小学分布在山区乡镇。密云山区多,学校分布多、偏、远、散,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但这在密云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张学虎看来,却是建设信息化的优势所在。交通的不便利,使教师和学生们对信息的互联互通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只有用信息化才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密云区因地制宜建设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就可圈可点。该区已经接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有1522间,信息化硬件建设基本达到北京市的要求。区教育城域网也较为先进,校际之间采用独立光纤千兆互联,与市信息中心万兆连接,互联网出口为3.5Gb,是北京市教育信息化网的骨干节点;实现了宽带“校校通”和“班班通”,教学区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数字化实验校35所;已经建成密云区“教育云”服务平台,为教师开展协同备课,网络研修,网络培训,学生在线学习,共享资源开设了空间;已经建成“密云家校”沟通互动平台,截止到2016年11月,使用人数达48000人。2016年1月起,“中学网络直播课堂”开播,每周六、寒假、暑假每天2小时,集中全区优秀教师,免费为全区初高中学生辅导,参与学生人数累计150976人,在探索“互联网+教育促进教学供给侧改革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我区为消除时空局限,有效提升山区教育水平,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明确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确定发展思路为:以建成城乡一体、优质均衡、融合创新的‘智慧教育’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全覆盖、智慧型教育信息化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教育教学信息化;以应用为导向,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密云教育创新发展,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张学虎说。
与有些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参差不齐不同,在密云区,“做得好的学校多着呢,全区一半学校已迈入智慧校园时代。密云二小、新城小学(密云山区最远的小学)、首师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都做得有声有色。”为山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做出有益探索。
密云区教育云服务平台:智慧教育的结晶
密云区教育云服务平台:2014年规划,2016年建平台,2017年投入使用。
2016年12月10日,密云区教育云平台启动会召开。这是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教育云平台的建成,将全面推进密云区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该平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学校特色化的办学能力以及教委对区域教育发展的驾驭能力;促进教学方式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教育转变为线上与线下融合,从传统学校教育转向社会协同教育;推动了教师、学校、研修机构之间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成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利器。
密云区教委根据北京市教委“集约、共享、融合”的数字校园化建设思路,进一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提出了密云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构想,即在原有教育城域网的基础上,提升网络性能,扩建教育云数据中心,整合区域内基础设施资源,集中调度管控,提炼数字校园建设的共性应用,统一建设,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区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学校在区教育云服务的公共应用基础上,集中精力建设自有特色服务,形成既有公共应用服务支撑又具有各校特色的教育云服务系统。
据张学虎介绍,密云教育云服务的核心应用功能主要有六方面:
网络研修功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跨越时空和其他教师交流与分享教育教学成果,也可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平台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研活动相结合,组织高效的协作式网络研修,及时有效地解决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构建适合全区中小学教师互动教研的网络平台,在减轻教师劳动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发展。协作式的网络研修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研究组织形式,更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新舞台。此功能包含协同备课、约听评课、视频课例、专家讲座、资源管理、档案管理、个人网盘、发起教研活动。网络研修系统还包含科研课题的管理功能。
协同备课功能 是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与工具软件进行备课的现代化教育形式,是学校现代化程度的象征之一。协同备课功能有效地集成文本、图片、动画、音频等多媒体素材,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方便。协同备课活动可以分别由教委研修中心、学校、教师组织发起,实现指定范围内(区级教研组,校级教研组、备课组,或自定义组)的协同备课,多人共备一节课,或多人分工备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的不同课时,并实现共享;实现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学单元的目录化结构;提供多种备课模板。在备课模板中实现教学设计的标准格式(教学理念、意图等)及教案的标准格式(如标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提供多功能文本内容编辑器,用于对教学设计、教案进行编辑。提供学科矢量工具,减少教师画图困难,最终实现对备课的课件库资源以及对校间、校内、教师个人备课情况的统计分析对比。
课程管理功能 服务于学校课程设置、课表编排、约听评课、校本选课等流程的管理子系统。课程设置包括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周课时、教师任课设置、班级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的单双周课时数、连课数、课程学分、合班课、固定课程、无课时间等参数设置。
学习系统功能 为区域内教师和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平台。首先,教师培训学习功能旨在减少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路途奔波,使教师能充分利用各种零散时间参加学习或培训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培训学习功能包括培训计划、师资管理、课程管理、培训班管理、培训学习统计等功能。学员不必中断工作集中时间进行脱产学习,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网络学习系统也增加了教学时间的灵活性,能够立体、高效地传输信息,实现精品教学的成果资源共享。其次,学生校本选修功能实现区域内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同时,提供在线考试管理,实时检测学习效果。实现学校整体选课的计划安排,教师开课管理,学生选课管理,课程进度管理,学生选课的情况统计与数据分析,课程资料、结果等的收集与管理功能。
资源管理系统功能 教育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网络教研、学生学习的内容支撑,主要包括: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等。云平台的资源管理系统将这些资源按课标分类的中小学资源分类体系建立统一的目录结构,实现按分类进行快速检索和高级检索。检索结果按资源总分、专家推优、系统推优、评价度、下载量、浏览量进行优先排序,为师生获取资源提供服务。资源管理系统支持资源的上传、审核、发布等基础流程和对资源进行维护管理。支持对资源打分评价、下载、推荐、收藏至备课、教研等工作文件夹保存至网盘等操作。可按资源的分类体系、访问、下载情况等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分析。
辅助业务应用系统功能 包括档案管理、网络社交、资源检索、网盘系统、网络准入、运维管理六个相关模块。通过基础数据中心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数据调用、检索及数据归档处理。
教育信息化开拓者 敢想敢干的多面“虎”
说起密云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就一定要提到他——密云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张学虎。从教育信息化起步到校校通、班班通,到教育云服务平台,他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塑造者、引领者。
2000年,他开始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17年的耕耘,使其对怎样建设教育信息化,有着独到的见解:“教育现代化不是教育设备的现代化,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要用信息化手段使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不应该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而是要用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只是工具。过去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也能把学生送入名校,现在有了信息化辅助教学了,有些学校送入名校的学生反而少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他在教研活动中曾对老师说,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与学方式。所有的智能设备都是工具,计算机不是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魔术师。
他用“茫然”来形容当下的状态,“不知道该怎么干了,十几年前,目标很明确,就是配多媒体,建网络,建资源。”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份难得的清醒,是面对眼花缭乱选择时的淡定与从容,是深思熟虑后的谨慎与担当。这种困惑也指向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层次问题——怎样更好地发挥其引领和助推作用?“内容为王,应用为核心。”是下一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的确,应用驱动本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方针。
他对信息中心的定位是这样的,“信息中心应该退下来,不要冲在最前面,要走一步,退两步。信息中心不是教育教学的业务部门,不能越俎代庖,承担培训学生和辅导教师的职能。信息化只抓技术意义不大,要拿出时间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了解老师和学校的需求。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其实现,提供便捷的服务才是教育信息化要做的事。”他总结出“一个中心,三个服务”的工作指导思想,强调信息中心的功能定位就是要强服务,提素质,要效率。信息中心的每项工作、每位职工都要在“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应用教育技术服务”上大做文章。
“虎”劲十足 敢想敢干
生活中,张学虎是性格温和的人,但干起工作来却无丝毫马虎,“虎”劲十足。认准了的事儿,一干到底。
回忆起这17年工作的点点滴滴,张学虎笑容满面,他坦言:“这些年工作中发生了太多让我难忘的事儿,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干信息化确实是件特别辛苦的事儿。”
刚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时,两大“难”着实让他头痛。“难在启蒙,难在资金筹措。”万事开头难,2003年密云教育信息化建设刚起步,“大家都不太懂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互联网时,你需要‘游说’领导,‘游说’教师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愿意去做这件事。”
建核心机房时,为了让领导同意,张学虎多次给领导提交报告。每次提交报告时,他都会在最后一页附上好几张自己亲手绘制的拓扑图,用图示法向领导解释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写报告、画图、举例子、分析,掰开揉碎地说明……成了每一个项目开工前的必修课。提交了多少次报告,画了多少次图,连自己都记不清了。
密云是北京的远郊区,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缺乏建设经费,这成为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另一只拦路虎。可再凶猛的“老虎”,在想做成事的张学虎面前都变成了“纸老虎”。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没有钱时想做成事太难了,我和领导说你要是把班班通、校校通都建起来,得需要1亿元资金。领导就急了,‘哪弄这么多钱去?’我们想了很多招,解决资金难题,最后决定由政府出三分之一,乡镇出三分之一,学校出三分之一。当年建成一个校园网需要45万元,这45万元由三方匹配。”可情况不容乐观,18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钱收不上来,项目迟迟开不了工,张学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挨个乡镇收费,每家乡镇逐一做工作,可能最终也能解决问题,但是时间就会拖得更久。“幸好主管教育的领导很给力,我就在镇长会上,请主管教育的县长帮忙要钱。”虽然因违背正常的工作流程,被县长严厉地批评了半小时,但是事情解决了,张学虎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2003年,密云区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均衡示范区。大家认识到了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举全区之力搞建设,这时的工作就轻松了些。2006年班班通建设完毕,所有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但软件和资源的研发是一直在不断完善的。让老师们在十几分钟内准备好一节课,是张学虎一直的心愿。“有些老师备一节课,要花费一个月时间。这样的课怎能成为常态课?只有做好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才能帮助老师用最短的时间备好课。”
“下一步工作主要在四方面发力,”张学虎娓娓道来,其一,以密云区教育云平台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其二,以平板教学为例,推动移动学习的应用研究。其三,通过密云区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其四,加大教育工具的应用推广。
此外,张学虎最想做的是用大数据做好教育教学评价。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跟踪监测教学全过程,开展学情分析和学习诊断,精准评估教学和学习效果,变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为综合性、过程型的“多维度”评价,由仅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是简单的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样重要。例如,当遇到困难时,学生会不会运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资源,加工成自己所要表达的知识结构,这是课堂中教师最需要了解的。用大数据可以记录分析哪些学生具备了哪些能力,而哪些学生还欠缺,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教师通过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偏好,引导并推荐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
同事眼中的他是个多面“虎”
张学虎大学专业是物理,后转学计算机、电化教育。“学得可杂了,上本科时一共学习了74门课程。”他本科时对土建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通讯类课程等都有涉猎,因学了建筑视图,盖房子时可以自己画图纸;硕士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其中的成本预算使其在做信息化项目时更加胸有成竹。大学毕业后,张学虎在职业学校当过教师,这段经历使他更愿意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理解教师们的诉求;这段经历使他在工作中始终践行教育信息化虽然虽然以技术手段的面貌出现,但一定是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这一理念。既有教育教学实战经验,又有信息技术学科背景,使他在工作中能游刃有余。
工作之外的张学虎,又是另一种风格。羽毛球和摄影是他的最爱。他酷爱羽毛球运动,可谓是“战果辉煌”。他是区教委羽毛球队主力队员,也是信息中心球队的义务教练。在他的带动下,信息中心羽毛球队从零起步,在2015年区教委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并连续八年夺得区级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冠军。此外。他还担任区教委羽毛球队教练,带领球队获得北京市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第三名。
写在最后
“学虎主任爱好广泛。嗓子不是很好,但很会唱歌,单位组织文艺汇演是主力演员。上大学虽然学的是理科,但很会表达,会吟诗、作赋、写书法。会打乒乓球、篮球、下象棋。精通摄影,是业余爱好者中的发烧级人物,单位成立摄影社团,他是一分子,也是导师。遇到工作不忙的时候,他总要抽出时间为大家讲讲摄影知识和经验。”密云区教育信息中心钱新民这样评价他,“大家喜欢与他交往,单位无论年轻同志还是老同志,工作上愿意听他讲安排,提意见,愿意和他结队子,攻克难关。闲暇时间都愿意和他谈谈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舒缓一下紧张的工作情绪。”
有这样爱好广泛的领导是幸福的,丰富的精神世界,精彩的业余生活足以化解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苦;能与这样肯钻敢干的信息化老将同行,更是幸运的,契而不舍地钻,冷静睿智的思考,足以将密云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得更加风生水起。身处其中,岂不乐哉?
本报记者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