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TF 成员数量 中国跃居第二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IETF,成员,中国,第二
  • 发布时间:2010-12-15 10:16
  11 月12 日, 国际互联网工程组织IETF 第79 次成员大会在北京落幕。此次IETF 大会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协办。来自全球65 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国际知名互联网技术专家、多项互联网技术的创始人,以及互联网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1177人参加了大会,中国的参与者比重从两年前的3% 增加到了11%。

  IETF 不当“掌管”IETF是全球惟一的国际性、非政府、开放的互联网技术开发和标准制定组织,自1986 年创建以来,已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的技术组织。IETF 产生两种文件,一个叫做Internet Draft,即“互联网草案”,任何人都可以提交,没有任何特殊限制,IETF 的很多重要的文件都是从这个互联网草案开始的;第二个是RFC,更为正式,而且历史上都是存档的。

  “虽然IETF 的使命是使互联网更好地运转,但并没有人负责‘掌管’互联网;相反,多人合作才能使之更好地运转。”IETF主席Russ Hously 说,“这些人对互联网都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这种多元化有时难以达成共识,不过,当达成共识时,其结果会更好、更明晰并得到比任何参与者的初始观点更有力的支持。”

  “我们必须学习的是IETF开放和创新的文化,为中国的互联网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表示,IETF 标准是在一种开放的、无所不包的过程中开发出来的,所有IETF 文档都可在互联网上随意取阅,并可免费复制。“IETF 会议在北京举办,这是中国互联网业界一个难得的机会,能近距离地与许多互联网技术的创始人、发明人、互联网重要协议的起草人面对面地深度交流,这将激发中国互联网业界的学习和创新,极大地促进、帮助我们赶上世界互联网发展步伐。”胡启恒如此感慨。

  靠标准争话语权

  IETF 大会每年举办三次,通过IETF 大会提交、讨论和确认的技术标准已经广泛应用于今天的互联网。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发展和技术进步,参加IETF 大会的中国互联网专家和技术人员越来越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参与国。遗憾的是,中国制定的互联网RFC标准占IETF 已经制定的互联网RFC 标准的比例不足1%。

  “如果要加强中国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必须参与到IETF 组织中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吴建平强调。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技术开发和标准化工作。截至2010 年,以我国研究人员和机构为主制定的互联网标准RFC 共有17 个,仅2010年一年就达到9 个。而历年来参与RFC 撰写的第一作者来自中国的标准,就有25 个。清华大学、华为、中国移动、CNNIC 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广泛参与到国际互联网标准的制定中。

  “IETF 的任务是不断推动互联网的工作,因此,我们寻求广泛参与。近年来中国参会人员与日俱增,因此我们在中国举行会议,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Russ Hously 说。

  日前,在荷兰举行的第78次大会上,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获得了国际互联网协会最高荣誉——波斯塔尔奖,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这一奖项。吴建平教授表示:“由互联网大国变成互联网强国,核心就是要在互联网技术与标准上获得突破。IETF 选择此时在北京举办此次大会,既是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在互联网技术研究与发展上寄予厚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