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 8 月的故事
- 来源:羽毛球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2-04 14:54
8 月正值盛夏,天气闷热,但比天气更热的是羽毛球。虽说羽毛球热在国内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但今年 8 月,这股热浪似乎到达了一个峰值,而让羽毛球热再度升温的当属全运会羽毛球项目的群众比赛。
自从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宣布今年的全运会首次引入群众比赛以来,业余选手也能上全运无疑让众多的羽毛球爱好者精神为之一振。在“我要上全运”这股强大的动力的驱使下,作为争夺全运会羽毛球群众比赛参赛资格的东西南北中大赛也迎来了一个盛夏,报名参加各分站赛的人数直线上升。
感动于业余选手争上全运的热情,在讨论本期杂志内容时,我们的记者编辑最终决定 ,这期杂志的封面就来说说业余选手“我要上全运”的那些故事,这也是杂志创刊十余年来业余选手首次登上封面。
8 月 5 日至 10 日,获得了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预赛资格的 500 多位业余选手汇聚天津,争夺进入最后决赛圈的资格。在天津采访此次预赛期间,最深的感触便是,虽说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业余的,但其他各方面都是专业级的。单是执裁比赛,就抽调了 60 多位国家级及以上级别的裁判,每场比赛都按照专业比赛的配置安排 6 名裁判,连司线员都是国家级的。与此同时,各队的领队、教练也大多是专业出身,既有像龚睿那这样的世界冠军,又有曾经培养出众多世界冠军的王俊杰、伍佰强等知名老教练。说实话,在业余赛场可以遇到这些老熟人,真的有些出乎预料。另外,据很多业余选手介绍,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他们还被组织在一起集训,而且集训地点大多在各自省市的专业队训练馆,还和专业队吃住在一起,连装配都等同于专业队。
发生在 8 月的故事
以往,业余选手打到一定水平,都很想与专业选手过过招,看看专业水准是否真的遥不可及。这次全运会,虽然他们仍然无法与专业选手比试一下,但从赛前备战、比赛要求、赛事安排等方面,他们真正体验了一把当专业运动员的感觉。在我看来,这也是这次全运会羽毛球群众比赛最突出的特色。
在天津进行的全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预赛刚刚结束,北京这边又有故事了,故事的主角是蔡赟。从国家队退役后,蔡赟没有选择当教练或从政,而是自主创业,他创办的“和蔡赟聊羽毛球”这个公众号,经过两年的经营,已经成了众多业余选手心仪的学球宝典。这个 8月,蔡赟又携“蔡赟羽毛球中心”走进公众视野,并以一场定名为“羽梦之志”的业余赛作为这家羽毛球中心的开业庆典,而这也是他在创业之路上的又一次出发。
在活动现场见到蔡赟,他瘦了很多,照他自己的话说是累的,但精神很好,聊起创业侃侃而谈。他说创业让他学会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他不再是那个在球场上较真的蔡队,而是要致力于青少年培训的蔡赟。
最后,说说正在格拉斯哥进行的世锦赛。今年的世锦赛对于中国羽毛球队来说,有着多种的意义,比如林丹可否拿到第 20 个世界冠军,比如一批新人可否成就世界冠军的梦想等。当然,还有一个永恒的话题——李宗伟能否夺冠。令人遗憾的是,在杂志出刊前,这个话题提前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因为李宗伟首轮便出局了。李宗伟输球后的心情似乎远不如他的球迷那般沮丧,对他而言,这样的境遇经历过太多次,这或许就是他的宿命。
李宗伟离场了,但世锦赛仍然按部就班地进行着,8 月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