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战略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思想与新战略形成。在党十八大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未来的全面依法治国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必要站在对应的高度来对其制定战略方针。针对方针的制定,需要立足于全面,着眼于未来。唯有围绕着全面依法治国制定出合理的思想与战略,方可确保其能够产生应有的推动作用,从而历史的进程与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导、理论依据与实践引导。从理论上来说,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

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自古以来,党政一体,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将党作为政府的领导者,从而使得党政工作中部,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会有违纪现象产生,严重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组织工作人员开始意识到党与政的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在该种状况下提出了治国理政的理念,其实际上也就是治党理政。治国理政的实现自然需要有战略与政略,有方略与策略。对于党而言,治国方略就是执政党运用公权力与其他政治资源治理国家必须要遵循的战略性指导原则与整体性策略方针。治国方略的好坏优劣,从本质上,是以其是否符合国家当前的国情,是否能够解决国家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等作为标准。从这点上来看,其能够决定国家与执政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要保证其治国方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符合国家进程的需求,而合理性则是要符合国家现状,能够落实。

在当前的环境下,人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法治则逐渐变为历史性成果。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纵观世界近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与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能快速的发展,却并没有迈进现代化的门槛。由此可以看出,人治是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具体途径。在治国理政的过程,必须要注重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从而为现代化国家的实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该种决定意味着我党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基本方针、基本策略都必须要进行改变,且必须要在宪法与下位法的相关规定下进行。通过对法律上层建筑的完善与改革,来优化法律环境,从而使得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能够得到更大的保障与支持。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时,就明确的要求了“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字面上来看,这种改革就是将原本法治的国家逐渐转变为人治。而治理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因此,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刻革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革命本身就是对现有事物的本质与形式进行变更。在我国当前的治理模式下来说,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现治国理政的改革时,也必须要正视司法体制改革的地位。而全面依法治国的提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从法治转变为人治。因此,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层次改革,也是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法治保障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必须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其中,一共包含了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实现中国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且,从该种表述上可以看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了最为基础的环节。可以认为,要想实现“四个全面”,首先需要实现的是全面依法治国。同时,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又具有一定的联系性,相辅相成。如果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将两者联系起来。那么也就不能最大程度的来保证四个全面的落实。同时,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上,还必须要端正人民的地位,保障其治理权力,方可将依法治国落实到根本。当然,对于执政党的领导作用还是要加以坚持,并且处理好党与法的关系,从而确保其领导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合法性。

综上所述,全面依法治国是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治国理政的理想状态。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理念后,我国就一直在就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战略与思想内容进行完善,以期望能够最大程度地落实该种理论,为国家建设提供深层次的保证。笔者在文中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与思想战略,以达到理论深化与传播的效果,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更好的群众基础与社会环境。(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