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有一个天才 瑞恩·高斯林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瑞恩·高斯林,好莱坞,男星
  • 发布时间:2017-12-20 10:28

  众所周知,这是个好莱坞新生代男星开始挑大梁的时代。而他凭借优秀的演技和独特的个性成为好莱坞的当红群宠。他在《利蓝的美国》和《恋恋笔记本》中的精彩表演被评论界封为“梅尔·吉布森的接班人”。他也曾是商业大片《蝙蝠侠大战超人》的蝙蝠侠人选,还曾受邀出演《自杀小队》中的新版小丑,但他却因不愿受缚于长期合同而拒绝。

  他有着独特的气质和迷人的眼神,演技精湛,赋予每个角色以鲜活的生命,同时又有着浓重的个人味道,就算只是小小的配角,也让人过目难忘。他靠主演文艺小成本电影起家,愣是在型男云集的好莱坞杀出一条血路,年纪轻轻就拿到了奥斯卡提名。

  高斯林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内心戏。他演的最好的几个角色都是这一款:《半个纳尔逊》、《亡命驾驶》、《蓝色情人节》——其实他演的最多的也是这种角色……表演风格沉稳自然,内敛而张力十足,和女演员配戏很来电:米歇尔·威廉姆斯、瑞秋·麦克亚当斯、艾玛·斯通……演纯爱片也是一把好手。他演喜剧也很好,《疯狂愚蠢爱》、《耐撕侦探》和《大空头》,都自带有微妙的蠢萌感。《大空头》中高司令顶着丑到爆炸的发型,演一个狂妄贪婪的金融家,我认为他是一众大牌男演员中发挥最好的。二零零六年,他在《半个尼尔森》中扮演一名丧失斗志的老师,在学生面前热情激进,下课后躲到厕所里吸毒放纵,多层次的表演令他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奥斯卡提名……在许多人眼中,高斯林就是“外表波澜不惊,内心跌宕起伏”的代名词,自闭、痴情、忧郁成了他的标签。

  高斯林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气质——独立电影。的确他极其钟爱独立电影,导致选片范围相对狭窄。不扮傻不扮残,奥斯卡是没指望了;不参与大制作,人气也受到限制。他的选角都在“舒适区”内,没有大突破。

  但并不是每一个演员都需要一个所谓的宽广的戏路的,并不是每一个演员的都要像雨果·维文和加里·奥德曼那样的。罗伯特·德尼罗,艾尔·帕西诺之所以优秀并不是因为他们戏路宽。相比而言,更准确地塑造剧本需要的角色才更加是评价一个演员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

  也许是高斯林这张禁欲系的英俊面庞,决定了他的戏路本就不可能那么宽,因此在选角上他就被限定在了一个范围。而高斯林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在这样一个很有限的范围内,精准地诠释一个角色,并用细节上的雕琢,最明显的就是他那些微表情,赋予他们多样化的特色和魅力。

  高斯林惹人喜爱的优点还有很多,尤其是他的幽默。外表酷酷的他其实有股“冷面笑匠”的风范,在采访时经常有机智的作答。比如有记者问他:“给其他的奥斯卡提名人提点建议?”他会说:“他们都可以带上自己的妈妈。”在二零零六年他就带自己的妈妈参加奥斯卡典礼,引领了一股风潮。再比如,他透露说他的第二部导演作品会是部喜剧,不过“目前还不太好笑”,他还在想办法。

  不过,“万人迷”的高斯林可从不觉得自己魅力无边,他对记者说:“我从小性格怪异,到十四五岁时都还没有一个朋友;儿时的表演伙伴后来都成了大歌星,我却走上了毫不相同的道路;我的表演起点是小众的独立电影,这与很多跟我同龄的男演员非常不同。”

  将探照灯照到高斯林的童年,一九八零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的他,与贾斯汀·比伯是同乡,和前女友瑞秋·麦克亚当斯出生在同一家医院里,不过他真正成长的地方却是在英国康沃尔。瑞恩的父亲是位造纸厂的工人,母亲则是位秘书。两人都信仰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所以他从小是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长大的。

  但他的童年过得并不怎么愉快,父母离婚后,他和姐姐、母亲一起生活。在学校,被称为神经质少年。他曾在看完史泰龙的电影《第一滴血》后带着牛排刀去学校,课间休息时拿着刀在教室里飞射。好在没人受伤,只是被停课了一段时间。在那之后,只被允许看与圣经相关的电影,或是与自然相关的电影。也因此,被调到了特殊学生班级,与一群“多动症”少年一起上课。在这个特殊的班级,老师经常开学生玩笑,他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突然有一天站起来走出教室,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说:“我决定退学了。”就这样,高斯林在十七岁那年成了“家里蹲”少年。“但是我发现不跟随众人上课对我来说是件好事。我看科教节目学到了生物、化学知识,自己学着画地图,我妈也辞了工作,给我当起了家庭教师。我想,人生一定有跟别人不一样的路可以走。”正是在那时候,高斯林决定放弃在儿时培养的唱跳能力,放弃进入“后街男孩”组合的机会,转战戏剧圈,成为一名演员。

  接下来的两三年,是高斯林最煎熬的日子。他看着昔日的好友飞黄腾达:布兰妮成为世界巨星,贾斯汀加入“超级男孩”。只有他依然演着不咸不淡的儿童剧,做着可有可无的小演员。十九岁那年,高斯林被经纪公司解约,彻底成了无业游民,许多次他去试镜,念不到两句台词就被打断喊停,有时甚至还没开口就被告知“谢谢”。最落寞时,他曾想回过头加入“后街男孩”,可惜当时“后街男孩”成员已经不愿意再接他的电话了。

  那时候的经历让高斯林变得自卑、隐忍而敏感,虽然当时看起来痛苦不堪,却也为日后的表演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

  这段经历让他在二零一四年,高斯林还自筹资金,自编自导了电影《迷河》,将独立情怀进行到底。这个剧本讲述的是底特律一名单亲妈妈,带着儿子在一个衰败腐旧的社区里探险的故事。整部电影带着浓郁的惊悚色彩,现实与梦境互相交错。写剧本时,高斯林想到的是母亲在他十二岁时与父亲离婚,之后带着他和姐姐生活的画面;也想到了自己三十岁时来到底特律,被这所后工业时代中因失业而深陷泥潭的城市触动。他说:“也许从本性里,我是喜欢童话的,但是我喜欢的都是黑色童话。”

  另一个让高斯林不愿意与主流电影接触过密的原因,是他希望能少一点竞争压力。他将自己工作的地方称为“修罗场”,从小就有种淡淡的厌恶感,“我很小的时候,在加拿大参加跳舞比赛,竞争特别激烈。轮到我上去时,我看见前面有一对双胞胎选手对我伸了中指,这让我非常不舒服”。他从心底拒绝竞争、拒绝热闹,与其为拍一部漫威动漫电影挤破头,倒不如好好练爵士演歌舞片。这样,小金人可能还会来得更快一些。

  前不久,高斯林登上了著名时尚杂志《GQ(美国版)》的开年封面。封面文章的第一段这样写道:如今的高斯林完全就是时间的支配者,一会儿做着文艺电影的冒险,一会儿在家陪着妻子女儿,在好莱坞来来回回,在奥斯卡春风得意,他的下一个巅峰马上就要来了。

  文/寒一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