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放:遇到一个最好的时代!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11 15:12

  百年公司总有自己的活法。康宁(Corning Incorporated)公司的秘密就是“耐心资本”理念:在技术上,进行未雨绸缪的创新、沉淀,不图求短期效益,直到一个恰当的时代到来,再次激发创新技术,并进行实践应用,最终打造出集多项成功业务的事业版图。

  在全球,多数的制造业公司都在谋求技术创新,但创新需要耗费时间,同时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时代的机遇性。没有一个公司能保证每一项有不确定性的创新,一定能幸运地遇到一个好时代。但,没有创新技术做储备,即使遇到一个好时代,也会失之交臂。

  “我们正在遇到一个最好的时代。”全球材料科学的领导创新者康宁公司(Corning Incorporated;以下简称“康宁”)大中华区总裁李放认为,作为一家制造业公司,如果技术、产品不能做到领先市场3-5年,必然会陷入残酷的市场竞争,同时也会纠结于所谓的产业转型。

  耐心资本理念

  成立于1851年的康宁是典型的制造业公司。这家公司在过去160多年来,不断在特殊玻璃、陶瓷和光学物理领域持续创新,其开发的产品和技术不仅开创了多个新的行业,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从公司战略角度,现在的康宁通过三种核心技术(玻璃科技,陶瓷科技,光学物理),四种制造及工艺平台(气相沉积,熔融制程,精密成形,挤出工艺),以及五种市场准入平台(光通信,移动消费电子产品,显示科技,汽车,生命科学容器)推动着全球新一代前沿科技的发展。康宁所服务的市场包括:用于LCD及OLED平板电视、计算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以及其它消费电子设备显示玻璃基板的显示科技;用于电话和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光纤、光缆和硬件设备的光通信;用于汽车行业移动排放控制系统的陶瓷载体和过滤器以及汽车车窗与车载显示;用于细胞培养、基因学以及生物过程的介质和溶剂等在内的生命科学容器;用于移动消费电子产品的盖板玻璃和先进光学产品。除此以外,康宁的新兴业务还涉及化工、建筑等领域。

  当然,和多数百年公司一样,康宁过去160多年中也同样经历过跌宕起伏,最近10年的一段曲折经历则影响了公司如今的发展。

  《乔布斯传》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2007年,康宁首席执行官魏文德(Wendell P.Weeks)突然接到了苹果CEO乔布斯(Steve Paul Jobs)的电话,当时乔布斯正在为公司即将推出的iPhone做准备,由于不满于搭载在这种新设备上玻璃的耐刮性,乔布斯希望魏文德能为新设备提供一种玻璃保护屏。这种保护屏就是康宁后来声名大噪的康宁大猩猩玻璃(Corning Gorilla Glass)。

  根据李放的说法,目前在全球70%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设备中,使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

  大猩猩玻璃的前身-Chemcor玻璃诞生于1961年。康宁当时启动了一个名为Muscle的项目,旨在尝试开发一种化学强化玻璃,探索用于餐具、汽车、航天和制药等领域。经过大量实验,这种Chemcor玻璃的强度和耐用性都比传统玻璃要好不少。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需求尚未成熟,康宁暂停了这个项目。直到iPhone的出现,康宁的科学家们在原先Chemcor玻璃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改进,使得这款压箱产品重新找到了第二春。

  事实上,在这之前,康宁公司也曾几次陷于危难之际,但又因及时转向新技术而奇迹般地幸存下来。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碎重创了光纤通信行业,让以此为主导业务的康宁亏损55亿美元,股价一度从113美元跌至1.1美元。后来,公司液晶屏幕的显示科技业务拯救了康宁。2011年,液晶屏幕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康宁股票暴跌50%,2012年液晶玻璃业务的利润下降了32%。再后来,大猩猩玻璃的业务成为康宁新的助推器。

  表面上,每次在最危险的时候,康宁都恰好遇到一个好时代并化险为夷,实际上,这种巧合并不存在,如果康宁没有创新技术作为储备,那么即使出现好时代,也很难分享到时代的红利。

  康宁相信“耐心资本”(patient capital)-一种对未经验证的技术进行投资的理念,即使它无法快速获利。在康宁内部有着很多“耐心资本”的故事,即,新发明被束之高阁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直到合适的时机出现才重见天日,但这样的决策背后是公司对创新、技术持续的投入,以领先市场的技术储备作为不断引领公司、行业发展的关键。康宁物理学家Jesse Littleton博士在偶然机会下请他的妻子Bessie在一块耐热玻璃上烤蛋糕。烤完蛋糕后的玻璃依旧如初,也由此成就了后来著名的PYREX玻璃,目前仍被广泛应用于厨房用品及实验室玻璃仪器。其后的大猩猩玻璃的故事也是如此。

  战略思维的确证

  人才也是康宁的一种耐心资本。

  很多美资企业在聘请其在华总裁领导人的时候,经常要求有海外经历、甚至有美籍身份,但是根据李放的说法,他既没有海外经历,也没有美籍身份,完全是一个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领导人。

  在康宁高管体系中,很少见到“空降”,精英人才多出自康宁内部,这种企业文化也在康宁在华公司中得到延承。根据公开信息,李放在康宁已经有20年工作经验,算起来属于一个老康宁人,其亲自见证、参与了康宁在中国市场从崛起到如今迅猛发展的整个过程。

  过往20年中,李放有15年时间历任康宁国际公司、环境科技部、显示科技部等康宁核心部门的领导人职位,其后在2012年4月起任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全面负责领导康宁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发展和整合。

  具有战略思维能力,这是康宁总部对李放最大的认可。实际上,相比其他外资公司,康宁进入中国市场在时间上来说,属于晚到者。“1997年,我进入康宁的时候,公司在华业务战略上主要以市场尝试为主,还无法确定在中国的发展计划。”李放表示,直到汽车排放控制产品的环境科技业务在上海建厂,康宁才算是进入了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快车道。

  其实,康宁的环境科技工厂能够在中国落地,和李放提出的战略思维有关。上世纪90年代末,在亚洲市场上,作为后起之秀的韩国汽车工业市场正在迅猛发展,康宁总部管理层最初的想法是将生产汽车陶瓷载体的亚洲工厂设在韩国,但李放提出了意见,认为中国庞大的人口、城市和农村市场,一定会在未来几年中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汽车工业市场,而且基于环保的趋严,中国一定会在汽车尾气排放方面加强控制和监管,因此,康宁需要为长期战略提前布局。

  经过重新讨论后,康宁最高决策层最终授权李放等在华管理团队将汽车陶瓷载体生产基地落地中国。现在看来,李放当初提出的战略思维是正确的:一方面,截止2017年,中国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已经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等多项法律法规,并将于2020年7月起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国六标准》。因此,康宁的环境科技业务在中国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按照李放的说法,“现在路面上的燃油车中,大部分都安装了康宁的陶瓷载体排放控制产品。”

  由于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的需求增长,李放表示,除了现有环境科技上海工厂将进一步扩容之外,设于安徽的主要生产汽油颗粒过滤器的新工厂也已经破土动工,预计在2018年,两家工厂相继完成扩建及基础设备安装。

  由于尚未公布2017年的公司全年财务数据,仅通过2016年的财务表现来看,汽车陶瓷载体和过滤器业务归属的环境科技事业部,在公司当年收入占比为10.99%,位列公司第四大核心收入部门。“随着产能的加大,这部分业务将在2018年后会有更大作为。”李放表示。

  除了战略正确和管理者及其团队表现出的价值之外,从创新角度,康宁的环境科技业务之所以能够呈现市场竞争力,其实又是一项“耐心资本”理念下的产物。由于康宁身在B端,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康宁和汽车的关系。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康宁就发明了经济高效的蜂窝陶瓷载体,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催化转化器的标准。目前,康宁以其DuraTrap GC系列汽油颗粒过滤器产品进一步推进汽油发动机的尾气净化。

  和客户肩并肩

  之前说过,康宁的核心业务涉足五大领域,目前最大业务主要集中在显示技术、光通信。根据2016年的康宁公司财务数据,显示技术业务收入为32.38亿美元,而光通信业务收入为30.05亿美元,两项业务合计占公司整体收入接近70%。如何保持这两项最大业务在华的可持续发展,并继续巩固市场地位,现在是李放的主要责任。

  “关于康宁总部对我的指标业绩考核的具体数据,我唯一能透露的是,我必须带领康宁在华公司继续跑赢中国的GDP。”李放表示。

  先看显示相关业务。

  在康宁,有一个提法是:人类在继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之后,已经来到了一个玻璃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也是一个大家能看到的现实。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手机、汽车触控显示屏等等,已经让人身处一个被玻璃24小时环抱的环境中。

  康宁的显示相关业务主要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即上文提到的大猩猩玻璃,主要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消费电子产品的盖板玻璃;第二类,为中大型电视显示屏及相关显示创新业务-以实现更优质的画面、多点触控、柔性显示屏和新的波形因数。

  关于大猩猩玻璃,前文已经提及,现在聚焦一下康宁的电视显示屏及相关创新显示业务。

  一块玻璃创造一个时代,康宁到底凭什么?这还是和其“耐心资本”有关。

  尽管康宁早在1964年便发明了熔融制程工艺,但熔融技术应用的完善过程则花费了20年时间。由于市场发展极为缓慢,当时对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业务的未来一度受到质疑。到了1982年,从事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研究的实验室工作者发现,普通玻璃不够精密、稳定、耐用,以至于无法满足LCD的生产需求。康宁公司的熔融制程使得玻璃能够完美契合这些要求,从而为新应用提供了大尺寸、高质量的平板显示屏玻璃基板。这一阶段中,康宁也和中国平板显示行业的先行者们一起迎来了一个属于LCD的时代。

  其后,在进入大屏时代后,康宁进行了技术的多次代际更迭。目前尺寸最大的第10.5代TFT-LCD玻璃基板是其重大飞跃,其表面面积是上一个世代,即第8.5代玻璃的1.8倍。尺寸达2940毫米×3370毫米(约9英尺×11英尺)的第10.5代玻璃基板使大尺寸面板的高效生产成为可能。它的出现,为显示器厂商带来了显著的规模经济,能为65寸、75寸电视提供最为经济的切割方案,并最终将推动大尺寸LCD电视价格的下降,给大众消费者带来福音-举例来说,一张10.5代线的母玻璃基板可以切割8片65寸或6片75寸LCD电视所需的面板,如此的高利用率最终使更多消费者能够承受大尺寸LCD电视的价格。

  除此之外,康宁还积极推动新一轮的显示创新,尤其突出的是在其柔性显示玻璃创新业务上。

  目前,康宁的柔性玻璃已被中国的京东方、韩国三星所选用。康宁Lotus NXT玻璃不仅被三星显示有限公司选择作为其聚酰亚胺低温多晶硅(LTPS)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生产线的载板玻璃,应用于三星Galaxy Note8手机;还被京东方选用作为载板玻璃,用于其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京东方所生产的柔性AMOLED面板将被其客户用于生产移动终端产品及新型可穿戴智能设备等领域的显示产品,现在京东方这条国内首条柔性第6代AMOLED生产线已经量产,并向十余家国内知名的品牌厂商交付了AMOLED柔性显示屏。”李放表示,“康宁与客户紧密合作,满足他们的玻璃需求,并支持他们的投资计划。我们认为中国的企业正在成为行业的主力军。未来几年,中国OLED产能的增长将会成为显示面板市场发展的一个主要驱动力。”

  为5G时代未雨绸缪

  再看光通信。

  作为全球第一根光纤的发明者,康宁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将其光纤产品引入中国。李放回忆起自己初入康宁的时候:“当时,康宁就是想抓住互联网通信在中国崛起的机遇,开辟其在中国的光纤市场,不过当时主要项目就是进口,还没有在中国投资建厂。”

  康宁不仅是光纤的发明者,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公司。根据2017年9月的官宣,康宁已经实现了全球第10亿芯公里光纤的交付。“当然,在这10亿芯公里光纤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市场的贡献。”李放表示。

  从产业的发展角度,康宁的光纤业务通过“自主业务加收购”模式进行发展和做大规模。除了自主业务之外,重大收购有两笔:

  第一笔是在2015年完成对三星电子光通信业务的收购,通过该收购,康宁把三星电子光通信业务,以及三星电子位于韩国Gumi、中国海南的工厂整合进自己的业务中,其价值是提升了康宁在亚洲的业务能力和产品线;

  第二笔是在2017年12月宣布以9亿美元收购主营光纤和铜缆连接业务的3M公司的通信市场部门,预计在2018年完成交易,交易完成后,约有500名3M员工将加入康宁(并购3M公司通信市场部门的新闻中,尚未提及该公司是否存在在华资产)。

  就第一笔收购中涉及的原三星在中国海南的光纤工厂,现在统筹于李放的管理范围。“合计起来,我们光通信业务在中国的工厂已达5家,包括光纤、光缆、连接件、预制棒等形成了光纤产品的整体配套,产品大部分供应给中国市场。因此,在公司发布的10亿芯公里光纤的交付中,中国市场有很大贡献。”李放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在2017年4月向康宁授予了每年10亿美元的光解决方案采购协议,将支持该电信企业有线宽带和未来的无线扩张业务。那么在中国情况呢?李放表示:“和康宁在美国一样,我们在中国一直和本土运营商、设计机构、研发中心以及行业协会紧密合作,以应对光通信领域中所出现的机遇和挑战。康宁已经以合作伙伴的形式正式加入中国移动5G联创中心,共同加速推动5G基础网络建设,探索创新发展的新市场与新机遇。”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5G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预测,中国5G建设投资在未来几年中将达到7050亿元,较4G投资增长56.7%。这意味着在5G时代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光纤市场将得到空前市场规模机遇。李放表示,无论是康宁在美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都要求加大投资和技术研发,像公司其他成功的创新产品一样,等待一个最好时代的到来。

  综上,无论是玻璃业务、显示业务,还是光纤业务,康宁作为一家百年公司之所以生命延续,以及能够长期处于世界企业前沿,“耐心资本”理念是其真正的密码:技术上进行未雨绸缪的创新、沉淀,不求短期效果,直到一个恰当的时代到来,激发创新技术进行实践应用,最终打造出集多项成功业务的事业版图。

  文/沈伟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