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 遵循市场规律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12 17:20

中国畜牧业协会是由从事畜牧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组成的全国性行业联合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的国家 5A 级社会组织。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是商务部重点引导支持展会之一,2014-2016 年连续三年被商务部批准为“中国国际畜牧业博览会”,2015 年 12 月被中国国际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认定为 5A 级专业展会。

2017 年 5 月 18-20 日,第十五届 (2017) 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室内外展览面积约为 13 万平方米,使用 9 个标准展馆及 1 个功能展馆,设置展位近 5700 个,共有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200 余家企业参展。

展会本质是商业项目

对于协会办展的初衷,作为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的刘强德表示,会展本身的初衷就是搭建一个展商与观众交流平台的商业项目。在这个方面无论是政府、协会还是会展公司都是一致的,要把展会作为一个商业行为来看待。只是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机构,在利润的追取和会员的服务两者中,会更多地利用平台来放大协会的服务职能。但其本身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商业项目。

同时,协会有很明显的办展优势。协会的本质是为会员做服务的社团组织,因此协会办展就是结合协会的服务职能在展会平台上进一步呈现,通过展会更好地为会员服务。这也是协会有别于政府和会展企业的办展初衷。另外协会庞大的会员队伍也是办展的优势所在,因为行业中的主要企业应该都是协会的会员,这就奠定了协会在行业中的权威性、组织能力,所以会员也会愿意配合协会参与到展会平台。

遵循市场规律 打造行业风向标

对于协会办展存在的规律,刘强德表示,从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来看,首先是要遵循市场规律,来满足为展商服务的根本目标。因为展会本质是商业项目,从市场规律而言,就是更好地通过会展平台为展商做好服务。比如近几年中国畜牧业协会非常关注专业买家团的邀请以及现场展商与买家团的对接工作,工作方式不断升级。从传统的买家团邀约、对接方式,到现在利用“互联网 +”理念和自媒体技术,通过大数据研究提前给展商和买家做好邀约和配对 ;到展会现场后,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双方的现场邀约和配对。

其次是协会近几年办展会的同时,也在侧重于行业影响力的打造和对行业风向标的启示作用。本身行业龙头企业来参展,这些优秀产品、最新产品的展示就是一个风向标。但近年来协会在举办展览的同时,也在侧重高端会议和沙龙的举办,因为协会在打造会议平台上也有极强的优势。通过打造国内外行业中明星性、权威性、品牌性的会议平台,又可以再次给整个行业一个风向标,不再单纯是产品的展览展示。

同时协会也会关注收集展商每年参展的反馈意见,通过展商的意见及时调整展会的方向和关注焦点,然后在下一届展会中体现出来。

优势互补 助推行业发展

刘强德认为,无论是政府、协会还是会展企业,在作为会展主办方的时候,三者的地位应该是平行的。会展企业可以用商业思维把行业展会办得非常好,政府依托行政资源、影响力,也可以把展会办得非常不错。而协会拥有居于两者之间的资源优势,既具有行业的公益性、权威性,又可以相对灵活的运用市场经济、商业项目的思维方式来运作展会,同样可以办得非常棒。三者各有利弊,近年来也都在不断地进行一些尝试和改变。

有的地方把一些政府型展会交给协会或者会展企业来主导,政府逐渐退出主办行列。协会或会展企业承接这种展会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因为政府型展会有很多行政资源的配合,在转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会展业务平台的同时,可能也意味着丧失了政府的资源匹配。刘强德表示,身份的转变必然面临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因此承接方事前需要用市场经济、商业项目的思维去考虑展会的发展思路,否则展会的生命力就可想而知。其次,无论是协会还是会展公司,承接政府型展会也需要保留一些传承。因为政府举办该展会肯定有一些行政上的初衷考虑,比如行业成果的展示,为国内交流、国际交流搭建平台等等。承接方要满足政府搭建平台的初衷和要求,而不要完全偏离,变成一个纯市场性的展会。首先是要转变,其次是要兼顾。这两点并不矛盾,反而也是优势所在,既可以利用政府的资源,政府品牌的公益性、影响力、权威性,又可以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运作,这恰恰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也有的协会把商业性的会展项目从协会的业务职能中剥离出来,单独成立或者委托会展公司来进行项目的运作。这样既能用企业更灵活的机制来运作会展项目,同时还兼具了协会的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和资源。刘强德认为,进行这种改变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展会绝对不能影响协会应有的形象和职能,不能无限制的放纵。

而对于会展企业而言,充分使用市场行为来保证项目最优化、利润最大化,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同时兼顾一些政府、协会的公益性职能,实际上也是对展会品牌影响力的助推。

刘强德认为,政府在逐渐退出办展主体,这是大势所趋 ;协会本身有办展功能,但也可能通过企业来实施这种办展行为 ;会展企业也在想办法嫁接政府和协会的资源、品牌影响力来做大做强展会。这些都是目前国内会展主办方的发展趋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