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展馆服务水准 助力东北会展崛起——访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总裁刘雨声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12 17:20

2017 年 11 月 3 日,由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沈阳贸促会主办,中展集团辽宁中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国际知名组展商沈阳行”论坛活动在沈阳举行。论坛邀请了励展博览集团、英国ITE 展览集团、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国际知名组展商及沈阳当地企业代表,共同为沈阳会展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在论坛上,记者见到了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总裁、沈阳会展行业协会会长刘雨声,就沈阳会展业的发展以及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的运营策略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规划多元业务 做好大型展会

刘雨声介绍,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之前主要以承接展会业务为主,辅以自办展、展装工程、酒店、餐饮等其他配套业务。而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在室外场地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可用的室外场地至少在 30 万平米,因此,可以在原有承接展会为主要业务的基础上,引进一些大型文娱类活动的主办方,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多元化的合作,充分利用场地优势丰富举办活动的类型。

自办展要从市场需求出发

谈及展馆自办展的发展战略时,刘雨声用“保稳定、促发展”来概括。他指出,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目前的自办展还不算丰富,但是自办展对场馆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要采用保稳定的策略。据他介绍,展览中心今年策划了两个大展和一个小展(2+1),自办展项目在稳步发展。他认为,自办展不仅能给场馆提供一个练兵的机会,也能培育属于自己的品牌。在 IP 时代,拥有自主品牌对于场馆来说意义非凡,自办展就是场馆的 IP。场馆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发展自办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引进展会。但是全国性的流动大展数量少,加上东北的气候和环境因素,东北地区相较于全国其他一二线城市,优势不明显,引进大展的难度不小。沈阳要注重培养本地的品牌展览会,要拥有沈阳特色的自主项目。刘雨声指出,作为沈阳当地的主要展馆之一,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有扶持、助力本地中小会展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要注重培育本地的中小展览会。他同时指出,一些中小企业在办展时存在一些误区,比如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展会投入,不与专业展馆合作,这些不利于展会的成长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加强引导,让本地企业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东北的制造产业、重工业的产业基础较好,但是这个产业领域的展会更适合政府操作 ;企业运作更适合消费类题材,比如体育产业。刘雨声告诉记者,沈阳虽然不是体育生产大省,但却是体育消费大省,这类题材的展会可以考虑。他表示,创办自办展主要看市场的反馈,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究竟做什么样的展会。“我们更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考虑自办展的题材,当然如果能够跟地方产业结合更好。”刘雨声说,从沈阳的实际情况看,那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更受欢迎,如老百姓需要的日用品、食品等,B2C 的展会市场需求还是较大的。

服务是场馆主要竞争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兴建大型场馆,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展馆经营的难度不断加大。在刘雨声看来,展馆的立足之本还是服务。他指出,现在全国新建的展馆普遍特征是规模大、造价高,因此在硬件上都不会太差,这种情况下大家比拼的就是服务。“谁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方便展商快速办展的需求,更方便老百姓的观展需求,谁就能走的长远。”刘雨声认为,互联网服务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比如电子支付现在已经是大势所趋,不论是组展商还是观众,都有这方面的需要。互联网的需求十分庞大,每一部智能手机的末端可能都潜藏着庞大的市场。

此外,人员的培训和素质的提升也很重要。刘雨声认为,从沈阳的情况看,不管是场馆方、组展商还是搭建商,围绕会展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急需会展人才。而目前不论是一些社会机构所做的会展培训、讲座,还有高校的会展专业,培养出来的人在经验、能力各方面还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对此,一方面,院校要加强师资的专业程度,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力度,与教育机构合作定向培养选拔专业的会展人才。

提到公司发展,刘雨声告诉记者,沈阳国际展览中心背靠沈阳地铁集团,经过近年来集团的引导与扶持,依托多元化经营优势,公司各项工作日趋专业、规范。带来优势和诸多利好的同时,也对中心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只有不断拓宽经营思路,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努力争取国有资产受益最大化,才能向上级单位、向沈阳会展业交出一份像样的成绩单。

在刘雨声看来,沈阳作为东北地区陆地交通枢纽,在会展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北要做好展会,从人员教育、基础硬件设施、政策扶持到服务意识都需要加强,多方面入手优化产业基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