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傩文化的遗存--哑神舞
- 来源:百科知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彝族,哑神舞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24 10:56
彝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具有代表性的傩文化在其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可以从一些文化残存中管窥其源远流长的文化记忆-哑神舞就是其中一例。
在云南滇西地区居住的彝族同胞,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有的地方是正月初八)要过哑神节、跳哑神舞。这一活动最为热闹的要数云南大理地区南涧县公郎镇盖瓦洒村和祥云县大营七宣村。这里的彝族同胞绝大多数属于腊罗巴支系,腊罗巴彝语意为崇龙尚虎之人,龙、虎也就成为他们的图腾。
源于传说的哑神节
古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限,无法解释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于是想象各种说法口耳相传,利用这种看似合理的传说作为精神寄托,诉说情感。
传说一:远古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多发、兵荒马乱,彝族先民迁徙寻找适宜居住的地方。一天,走到今祥云县大营七宣村的地方,感觉此处水土肥沃,就定居下来。随着人口的繁衍增多,加之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的生活变得艰难,多数人患上了疾病。当时村里有个漂亮哑女,心地善良,为了村民的生活,徒步四处寻医问药,她给村民们带回干粮、药材。有天,当哑女走到龙王庙地,因奔波之累休息于庙地水潭处,不料坐下后就沉睡过去。醒来时,哑女被吓了一跳,原来她的乐善行为感动了龙王,被龙王相中纳为妃子带到龙宫。开始时,哑女并不情愿,她还惦念七宣村的人们,但最后还是拗不过去,嫁给了真心的龙王。哑女的消失让村民们倍感困惑,再也没有人为大家讨食寻药。可日子还得过,这样时间过去八九年,哑女为龙王生了很多子女,更惊讶的是哑女竟然会说话了!可是她还是没有忘记那个村里的人,几次要龙王放自己回村看看,龙王抵不住哑女的诚心,允许她在每年正月初八带自己的子女回村看,还带上雨水、食物和药材。此后,七宣村民的生活好转,疾病也没有了。为感激和思念哑女,村民们在每年正月初八这天,选出村民扮演龙王,但扮演者不讲话,进行各种演出活动。这样一年年传下来,逐渐发展成为哑神节。
传说二:古时,彝族民众因常年遭受自然灾害,日子穷苦,一年没有一滴水。村里有个小伙一步一叩走了两个月到达仙逸寺,想用诚心感动神仙。他在庙里烧香、烧纸,祈求神仙能给村民降雨赐福。一路上,自带的水被喝干,干粮只剩下一个苦荞面粑粑。到庙门口,小伙遇到一位白发老者向他讨干粮,他把仅剩的一个粑粑给了老者。老者见小伙心地善良、待人诚恳,便送了一个盒子给小伙,并告诉他,里面是黄鳝,必须到村口才可打开放出,这样村里就会有用不完的水;否则,小伙会变成石头人。语毕,老者消失。小伙此时才反应过来,原来这白发老者是神仙;同时发现自己口袋里忽然有满满的一袋干粮,于是向老者消失的方向叩了99个响头,迫不及待地返回村里。返村路上,他认为灾害不只是自己村,于是打开盒子,把黄鳝放出,瞬间泉水从山里流出;小伙又跑到龙王庙把剩下的黄鳝都放了,几股清泉涌出山箐,小伙十分高兴。但由于没按老者的要求做,小伙变成了石头人,矗立在山箐里。村民为纪念小伙,每年给石头小伙送东西,而这些东西都被石头吃掉。人们认为小伙还活着,只是不会讲话,于是决定每年正月初八作为龙聚会之日,称为“龙华会”,以感谢天龙神仙赐予七宣子民滴水之恩和小伙不畏牺牲为村民求水之恩,彝族人民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这个故事随“龙华会”延续至今。后来因为扮龙王和龙子龙孙的村民都不说话,就改称“哑神节”。
传说三:在离南涧县盖瓦洒村不远的地方有个村子叫阿须落,村内的一座庙里供奉着一个恶神-哑巴神,全村人逢初一、十五都要带着酒肉到庙里祭拜,香火不断,只要吃喝齐备,哑巴神就会保佑村民安康。一年,阿须村发生瘟疫,人畜绝亡,哑巴神没了吃喝,就跑到盖瓦洒村,使这里出生的孩子多是哑巴,也致使这个村六畜不旺、谷物绝收,给村民们带来巨大灾难。盖瓦洒村人无奈,请来巫婆协助。巫婆说附近阿须落村的哑巴神降到你们村了,如果你们不用心祭祀它,让它吃喝无忧、逍遥自乐,灾难会更严重,哑巴会更多。巫婆给村民指点了祭祀方式,村民们以举办哑巴会、跳哑巴舞的方式试了一次,结果很灵验,于是每年二月初八在村里进行这样的大型祭祀,一直延续至今。
精心组织的哑神舞
哑神舞,也叫哑巴舞,是彝族哑神节的核心仪式活动。千年来,哑神舞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如今此项活动也从原始的驱魔祛疫、祈愿酬神演变为乡邻对歌传情、打歌联欢的民间聚会了。
哑神舞的进行需要一支舞队,人数多则十几乃至几十人。一般分工是一个大哑巴,若干中哑巴(男女各半)、小哑巴(有男有女)以及护卫、乐器手、扮神牛、耕田人、说吉语人等。这些人都要被装扮一番,然后各自扮演在活动中的角色。
大哑巴是整个活动的中心,一般是在村里精心挑选的,他需要有特殊技艺。大哑巴的装扮是穿一羊皮短裤、赤裸上身和双腿、头戴插有鸡毛的牛皮头饰,然后还需请绘画者在其胸前画一条黄龙为龙王,龙身缠双腿,后背画两条青龙为龙子,龙身缠双臂,两青龙之间是二龙抢宝,周围画有云朵。道具有头饰、绣花鞋、小盐臼、盐臼棒、竹箩、特制花轿。竹箩系在大哑巴腰上,上写彝族文字,用于装每家主人给的米、油;手拿小盐臼和盐臼棒,既可跳舞时击打,也可舂食物医治百病。装扮完毕后,大哑巴在龙王庙里等候。
男性中哑巴上身穿羊皮褂、下身穿短裤,脚穿绣花凉鞋;脑门画太阳,黄心黑边红光;脸部三条黑底白边上翘;胸前画牛头;手臂画女性生殖器。手拿弓箭和劳动工具,膝盖画女性乳房,附有彝族文字、彩云图案,色泽以红白黑为主,鸡公头,带耳环。女性中哑巴穿彝族绣花服饰,脚穿绣花毛边底的布鞋,脑门的太阳彩绘红心白边白光,脸部三条红底白边下斜。
小哑巴装扮简单,只用锅烟涂抹脸蛋和双手,他们给来客涂抹锅烟,以示欢迎,涂抹的越多越受欢迎。
仪式由请大哑巴出山开始,以鼓声为信号。从跳哑神舞广场到龙王庙,每隔一段路安排一个人接号。众哑巴齐聚广场,在各自毕摩的带领下由护卫总管护卫,依次点香叩首。毕摩大喊“请哑巴出山喽”,直到龙王庙。然后由4个壮实的中哑巴用特制花轿抬着出庙的大哑巴游街,其余哑巴列队打歌跟在后面。主持毕摩的跟帮最为活跃,以倒退的方式边跳边引导行进队伍。这壮观的哑巴队从村头到村尾,沿路祭拜龙树、祭鼓,经过“三请三唱三起号”将大哑巴请到广场,然后开始哑神舞表演,包括杵臼舞、神鼓舞、耕牛舞、老人舞、小哑巴舞,还有耍刀、跳笙、打跳……
哑神舞广场中央树立一棵新砍的松树,高约5米,树干三分之二处安装一把升斗。当地彝族人称这松树为“年松”,树下放一木桌,南北向,桌上摆一把升斗,盛满豆子,几柱点燃的红香插在豆子里。桌上还摆有茶、酒、肉、米等。
以耕牛舞为例,扮神牛的两位汉子身披灰色毛毯,手举木刻牛头,耕田农民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扶一犁,手拿鞭杆,高卷裤脚,边“耕田”边以问答形式唱“节气歌”:“什么时节雨水多?正月立春雨水多。什么时节是春分?二月惊蛰到春分……”提醒农人不误农时。耕田农还边挥鞭边念“老牛虽吃老稻草,种下五谷看收成,一箩谷子两箩米”,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舞场上,讲吉语的老哑巴手摇铜铃,口颂“六畜满圈,五谷满仓,金银满库做枕头。吃不完像高山,喝不完如大海。养得儿子满村庄,养得姑娘满四方”。男性中哑巴吹响芦笙,脚迈轻快潇洒的“三步一颠”舞步,跳起热情奔放的“六步翻花”、粗犷有力的“半翻半转”、矫健激烈的“三翻三转”。丰富的动作配合腰、肩、手的自然摆动,构成“斑鸠喝水”“喜鹊登枝”“金凤亮翅”“孔雀开屏”“小鸡啄米”“母鸡蹲窝”“苍蝇搓脚”等姿态。
广场表演完后由大哑巴一声嚎叫,率领众哑巴到各家各户跳舞。在每家,哑巴们狂跳狂舞,舞毕,主人们会送上少许米、油、肉等,舞者们向主人道谢平安后离开,并伴随大声驱逐之声,以示将妖魔鬼怪逐出。
整个活动将哑神节的源起、农人的劳作场景以及动物的千姿百态以丰富的歌舞形式展现出来,演绎彝族悠久的哑神傩文化。
文化价值
跳哑神活动古老而不脱俗,有着浓郁的滇西地方特色。从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夏商周,加之活动道具的特色化,表明是彝族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人体彩绘和民族符号里也可探求彝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民族记忆。跳哑神的彝族人以神龙、神牛、生殖器官、太阳为图腾传承其民族文化。
哑神节作为彝族先民在特定环境中存续下来的一种民俗文化,历经千年传承而不断。千年来,他们期盼一个良性的人居环境,以舞乐的形式克服对灾难的恐惧,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哑神文化在滇西地区凝聚了代代彝族人,既承袭彝族先民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也表达彝族人的民族认同感,展现彝族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尚。
□程林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