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挺 “球员不踢比赛就没有价值”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26 15:05

  从中超的上海申花到了中甲的上海申鑫,这个赛季的这次转会,对于想多踢比赛的王寿挺来说,就是人生中的一次赌博——“一边是百分之五十甚至是百分之三十的机会,另一边则是百分之九十甚至是百分之百的机会,我肯定选择后者。”

  从2003年首登职业赛场,至今15年下来,今年将满33岁的王寿挺有两大感触:一是三次大伤后还能踢到现在,挺知足了;一是感谢足球,给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加盟申鑫]

  不倚老卖老、指手划脚

  《足球》:租借来到申鑫以后,你代表球队两场联赛首发打满全场,感觉怎么样?

  王寿挺:感觉申鑫在整个中甲联赛当中,属于比较讲究整体配合、重视控球的球队。联赛前两轮的对手武汉卓尔和青岛黄海,实力都不弱,但我们在场面上都是占优的一方,可惜没能拿下一场胜利,这是比较遗憾的。或许是我刚加盟的缘故,我之前听说,咱们外援到队的时间也比较晚,而且前两轮的首发阵容也是有变化的,我们需要更多的磨合。对比看到,我们在第二轮与黄海的比赛中表现得明显比第一轮踢武汉时好得多。

  你在申鑫踢的位置比在申花时要提前了一点,感觉怎么样?

  我觉得差不多吧,我的主要职责还是在后卫身前充当一道屏障。

  从中超的申花来到中甲的申鑫,你在心理上会产生落差吗?

  不存在心理落差。现在中超中甲的水平差距不像几年前那么大了,比如去年,申鑫也淘汰了中超的球队进入到足协杯四强。另外,现在申鑫的这批人,很多都是陪着球队一块从中超降级来到中甲的,整体的人员结构还是完善的,而且,现在中甲的外援实力也不弱,像武汉的莫雷诺、拉斐尔,他们是有足够的能力立足中超的。现在中甲的水平一点也不低,甚至有中甲俱乐部的投入比一些中超俱乐部还要高。

  在申鑫里面,你就算队里的老大哥了,在生活中跟球场上,你是怎样以身作则的呢?

  可能因为我是从中超球队过来的,我的训练态度、一言一行,都在大家的观察之中。起码就我而言,在训练场上要百分之百地尽自己的全力,至于在场上呼喊队友们,更多是要以鼓励为主,不要埋怨。鼓励跟埋怨对他人心理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果我发现有问题的地方,我也是尽量以鼓励、缓和的语气跟对方沟通,毕竟我也是刚到队,不能倚老卖老,更不能仗着自己从中超过来就怎样怎样,好像要对大家指手划脚似的。

  王赟上赛季也是从申花租借到申鑫,之前你跟他有交流过吗?

  有,不仅跟王赟,来申鑫之前,我在申花跟周总还有吴指导都沟通过,他们听取了我的意见,来之前我还跟朱指导打过电话。朱指导觉得球队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我也跟王赟了解过申鑫的状况,他上个赛季在这里待了半年。王赟给我的反馈都是比较积极的,他告诉这支球队很团结,队内气氛都比较融洽,我当然是愿意来到这样的集体踢球的。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足球上,其他方面都不成问题了。

  朱指导告诉我,球队现在需要一个老队员来带一带,无论是在场上还是在场下,都能起到一些传帮带的作用。而且中超现在这个U23政策,挤压了很多人,为了保持状态也好,或是为个人未来职业规划也好,来申鑫多踢比赛都是极好的,毕竟随着岁数增长,只有比赛才能保持状态,如果没有比赛,很可能你今年还能在中超,明年就哪里都去不了了。

  上赛季你在申花有一个进球,这个赛季有给自己定下什么目标吗?

  没有,我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要知道我在球场上的位置,尤其是到了下半场的时候,我的任务还是以防守为主,充当中后卫身前最后一道屏障的角色。如果我太靠近对方球门的话,就意味着我站位出现了问题。我是什么类型的球员,我自己很清楚,进球和助攻这一类的数据不是我去考虑的,在场上我做好我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就够了。

  告别申花

  百场纪念赛趴地落泪

  《足球》:这个赛季申花亚冠、联赛、足协杯三线作战,恰恰是最需要用人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的离开值吗?

  王寿挺:能够留队代表申花比赛当然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中超有U23政策,对我这种老队员来说,可能就变成两线作战了。这些都是一系列的选择问题,就跟赌博一样的。假如我选择留在申花,也许还有比赛机会,也许根本就没有,但来到申鑫呢,我对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朱指导跟我沟通过,他觉得我是能够出场比赛的。一边是百分之五十甚至是百分之三十的机会,另一边则是百分之九十甚至是百分之百的机会,我肯定选择后者。

  申花一度开局不顺,在中超第三轮时才取得赛季首胜,你有为他们感到着急吗?

  肯定是有的。我来申鑫之前已经跟申花踢了几场比赛了,感觉今年球队比去年还更困难了,今年几个主力中卫受伤了,这情况很罕见,伤病对球队成绩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前几场没赢的比赛,申花其实踢得不差,比如踢鹿岛鹿角那一场,对手是很厉害的,没赢归没赢,但申花真踢得还行。

  从你的角度看,赛季开始不久就伤员猛增,你觉得跟冬训高密度的比赛有关系吗?

  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申花去年休息时间少,10月底还在打足协杯决赛,比别的球队少放了一个月的假。而在西班牙马贝拉冬训时,咱们也是每三天一场热身赛的高强度训练节奏。我们的对手都是欧洲球队,比赛质量都很高,比赛节奏也很快。休息时间短,准备期短,我们安排这么多比赛也是为了磨合阵容,效果就是,亚冠开打后跟鹿岛鹿角的比赛中,净比赛时间高达61分钟,这个数值在亚洲赛场上算是相当高的。

  去年申花在赛季中也遭遇过伤病潮,对比之下,你觉得今年的申花会更艰难吗?

  我觉得今年的确会比去年更艰难。从内部讲,中后卫同一位置的大面积伤病,只能让边后卫艾迪改打中后卫,从外部讲,U23和外援政策出现了变化,这些都给教练排兵布阵造成很大的困难,所以一段时间的战绩不佳不完全是教练的问题。另外今年还有亚冠这条战线,对手都是各国联赛的佼佼者,今年的申花会比去年更难。

  在你的球员生涯中,跟洋帅以及土帅都有过很多合作,你觉得他们各有什么优势呢?

  在训练方面,土帅跟洋帅都是大同小异的,两者真正的区别,更多是体现在与球员沟通、球队管理方面。中方教练员跟球员的沟通比较直接,想法以及做事方式也更接近,因为文化是一样的。外教还分南美派和欧派,南美教练作风更随性,像波耶特、巴蒂斯塔,他们在场上很有激情、会大喊,但在生活中很随性,在训练强度的要求上不太大,而欧洲教练,像曼萨诺、吉洛,他们要求的训练强度很大,对场上的战术纪律要求特别严,外援跟本土球员都要按他的指示,该往哪跑就要往哪跑。

  上赛季在申花,你印象最深刻的时刻,是哪个场景?

  肯定是足协杯夺冠那一刻,还有我个人的百场。那一场我都激动得在场上流眼泪了,我记得是在主场踢华夏的比赛。那场比赛开局申花两球落后,当时我还觉得挺沮丧的,怎么踢成这样了?但在追平以后,尤其是马丁斯进球逆转的那一刻,我就趴在草皮上,眼泪就流出来了。还有莫雷诺下场的时候,他把队长袖标给我了,比赛结束后我们来到比分牌下拍照。

  这两个瞬间都是我去年最开心、最深刻的时刻。那场球我也特别拼,当时想的是“我的百场不能输”,我没想过还能3比2赢球了。

  作为一个防守型后腰,中超这么多顶级外援,你觉得谁最难防守呢?

  我觉得莫雷诺在中超算是顶级外援,特别难防。他既有身高,又有速度;既能持球,又能传威胁球,还能进球。莫雷诺应该算是中超最全面的外援了,申花使用了这么多年的外援,他是特别正确的一个选择。

  你是大连人,今年大连一方出现在中超赛场,你会关注他们的情况吧?

  会关注。放假回大连时,同家人、朋友吃饭的时候,都会聊到一方。

  你想过在职业生涯晚期回大连,为家乡球队效力吗?

  现在大连球员遍布全国各地,从小就离开大连在外面踢球,也习惯了各个地方的生活,像我在河南建业踢了五年,在上海也待了快六年了,这种生活也习惯了。说实话,如果有机会回大连踢球,我不会拒绝,我是愿意的,但这需要合适的时机,以及双方想法一致。

  职业遗漏

  没打北京奥运后悔一辈子

  《足球》:你是08国奥的适龄球员,但是因为伤病无缘北京奥运,如果可以穿越,你想改变哪个节点?

  王寿挺:我最想改变我做手术那个时间点。我在06年下半年左脚脚腕韧带断了,做完手术休养了差不多半年时间,影响了我后面一系列的比赛以及国奥的入选。在受伤之前,我是那一届国奥的常客,那次伤病后入选国奥训练时,我的脚还是肿着的,脚腕在变向跟灵活度方面都不如从前,使不出百分之百的能力,一直收着在踢。

  如果可以重来的话,我希望自己在06年别受伤,别做手术,说不定我还能竞争一下进入奥运大名单。其实那时候,大多国奥常客都能在中甲、中超踢上比赛了,像崔鹏、周海滨、赵旭日,当时蒿俊闵也能踢后腰,后腰位置竞争很激烈。当时我在建业也能上场比赛,但我知道我得踢好才能进入国奥名单,这个位置的好球员太多了,国奥主教练没必要选一个大伤初愈、还不能百分百发挥的球员,这我是理解的,但对于我来说,没参加北京奥运是一辈子的后悔。

  如果没有这次重伤,你的职业成就能不能更上一层楼?

  现实没有假设,但遭遇过这样严重的伤还能继续踢到现在,我也是挺幸运的。2004年我的半月板做过手术,后期恢复得不好,在德国备战世青赛的训练我也不太行,训练量不能提上去,否则膝盖就会积水,最后也是因为这个伤落选了世青赛名单。我还记得很清楚,后来我跟闫相闯是作为后备来到荷兰,坐在看台上看比赛,没法坐替补席。那时候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我还能踢到现在这年纪,挺知足了。我左右两边膝盖半月板,包括左脚脚腕韧带,上了三次手术台,大伤没能把我击倒,我也挺庆幸的。我现在特别珍惜自己余下的职业生涯,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到申鑫来的原因,我不希望自己职业生涯晚期是在板凳上度过的。一个球员不踢比赛就没有价值,一个球员不踢比赛也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运动员。

  08国奥好一届算是兵强马壮的,你怎么评价你这批队友?

  我觉得我们这批人到最后打散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觉得这批人最后进成年国家队的人少了点。其实85这一届的人真不差,亚青赛亚军,这是近十年来最好的成绩了;土伦杯,我们拿了亚洲最好的成绩;世青赛的发挥,我觉得我们这一届球员打出了自己的价值。对比葡萄牙黄金一代、比利时欧洲红魔这一代、德国一队和二队,他们都是一拨人起来之后,整批进入国家队的,没有把他们分散。

  我觉得,如果当时国家队的建队思路是以85这批人为主要成员的话,成绩说不定会更好一些。如果当时有像现在这种保护U23球员的政策,来保护当时那批国奥队成员,可能情况会比现在更好一点。像81年那批超白金一代,他们也存在被打散了的问题。我们08国奥这一批,从01、02年就开始海选了,经历几年的时间层层海选,从2000多人的大集训营,淘汰剩下200多人,再到60多人,又到40多人,最后选出26到28人这种大名单。这批人虽然属于各自俱乐部,但是有足够多的时间和量一起训练,磨合了好多年,以这届国奥为班底组建国家队的话,我觉得成绩也不会差。

  踢了这么多年,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感谢足球!足球带给我很多,我很庆幸自己选择足球这份事业作为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我是03年开始踢职业联赛的,假赌黑比较严重,那段时间应该是中国足球最动荡的年代。到了后来,恒大强势入主,中国足球的整体环境有了明显好转,到现在许多世界级球星登陆中超赛场,中超俱乐部高额投入,已经到达了中国足球的又一个黄金期。从最黑暗到最黄金的年代我都经历过了,我现在特别珍惜足球,希望能延续多几年的职业生涯。

  记者陈伟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