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换教练,真的有用吗?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4-12 09:55
因为曾在中国顶级职业联赛有着辉煌历史、甚至在亚冠赛场上留下过不可磨灭的痕迹,很多人愿意相信,制约深圳足球的只有钱,没有人会怀疑,深圳足球会在有钱之后,像广州恒大和广州富力一样,迅速重返顶级联赛。但遗憾的是,2016、2017连续两个赛季,深足在重金不断引援和换教练的状态下,仅仅获得了联赛第九名和第六名,相距中超,距离不是一般的远。都说事不过三,可2017赛季开局的5轮只拿5分、被中甲第一集团远远甩开(7分差距),让很多人不得不放下对深足的期待陷入迷茫,人们不明白,为什么深足连续两年来砸钱买人、换洋帅,却始终徘徊不前?!10日,深足传出消息,深足俱乐部总经理李小刚被实际降职为常务副总经理,俱乐部已停发李小刚本赛季全部赢球奖金,这被媒体解读为:这次人事任免应该是佳兆业集团(因成绩不佳)对深足俱乐部第一负责人的问责举措,是佳兆业管理风格的鲜明体现。而11日下午,王宝山被通知解除他的主教练职务,新主帅卡罗已经到位,佳兆业又迎来一位新帅!深足俱乐部此番作为真是迅猛,只是,深足的问题真的是问责个别领导、频繁换帅就能解决的吗?
不断推倒重来
巨资投入打了水漂
2016赛季,佳兆业介入深足的时候,说要在三年之内实现冲超,但第一年由于接手就已经到了转会窗关闭的时候,深足在引援上并没有什么大动作。那一年,本土教练唐尧东在带队半年之后,最终下课,深足请来了名气比较大的西多夫。西多夫在球员时期达到过很多人望尘莫及的高度,可在有着冲超任务的深足,初次执掌教鞭的他遭遇了执教生涯的第一个瓶颈,仅带了14场比赛就黯然下课。
随后接过深足教鞭的,是更大牌的埃里克森,拿着当时在中甲最高的年薪,深足也在那个赛季掀起了一阵让人闻风丧胆的“砸钱”狂潮。在2017年,深足在中甲累计斥资超6亿,2016赛季首发的11人换掉了8个,几乎可以说对西多夫时代完全推倒重建。自信的埃里克森一口气就用完了5个转会名额。5个内援名额给给了关震、崔民、张远、张佳琪、李晓明、王大龙,这5名内援,都是时任主帅埃里克森钦点的人选,崔民的转会费高达8500万人民币,并且深足给他的是一份长达四年的长约,这样的优质合同甚至超过了孙可、张鹭当年加盟权健的费用,毫不逊色于中超。但后来的情况是,除了关震、崔民在曾经中超有着稳定位置外,其他球员都不具备中超实力。此外,三个外援的引入,从当年赛季初看来算得上物有所值,可奥巴西与普雷西亚多的位置重合,埃里克森索性就把他放在了边前卫位置上,这样一来奥巴西的技术特点不仅不能很好发挥,还导致了深足两条边路严重不平衡。
埃里克森在中国的轨迹众所周知,腕大加上又曾在中国足球有所作为,他的理念和想法自然能够说服深足高层给予他引援和驾驭球队的权力,但在深足的长袖善舞并没有让埃里克森迎来成功,开局的五连胜一度让深足坚信冲超成功就在这一年,没想到转眼的一波八轮不胜瞬间让埃里克森和他的球队跌下神坛。为什么会这样?一些细节可以反映问题,比如埃里克森在冬训阶段带球队打热身赛,基本上都是找弱队来衬托自己,让球员在这样的条件下收获了一种迷之自信,等到球队真正出了问题,甚至球员在他面前发生冲突,他又毫无解决之策,最终只能下课。“我期待着再次工作,但我不会去中国执教了,那是一个错误。”埃里克森最近在接受瑞典媒体采访时说,在富力收获了亚冠资格、在上港赚得盆满钵满,到底哪里是错误呢?在深足的一团乱麻式的执教,恐怕让他无法释怀。
前有西多夫,后有埃里克森,虽然先后遭遇了下课,但他们毕竟不吃亏,钱是赚到了,可留给佳兆业手下这支“年轻”的深足的呢?什么都没有,哪怕是一点点积累和沉淀。现在主教练又换成了卡罗,上赛季带领大连一方冲超的他,真的有能力改变这样的频繁换帅重建的惯性轨迹吗?
主力框架频变
动荡一直是最大阻碍
将比以前没有钱时期,如今佳兆业的深足是有钱了,但动荡却一直没有停止。这种动荡不像以前那样因为缺钱导致,而有钱之后的深足的动荡则来自于内部。在上赛季结束之后,深足高层下定决心要重头再来,他们的第一个举措,就是调整了大批球员。老队长李斐、王伟龙、杜龙泉等球员相继离开球队,租借而来的李晓明、张晨、张佳褀都离开了球队。加上租借出去的罗西,在去年冬天与深足分道扬镳的球员高达14人。这个举措看似很冒险,却暗藏深意。深足在2016年接管的俱乐部,对一众球员通过一番试水,那年下半年,深足在主场输给了天津权健之后,佳兆业的高层和管理层就明白了一些事,从那个时候开始,一部分球员就此淡出了一线队。
去年埃里克森仅带队半年的时间,球队就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最主要原因,就是球员的工资结构不合理。新引进的球员工资逼近千万,哪怕是租借而来的张佳褀也因为在恒大拿着高薪而在深足也享受着不低的待遇。张和徐亮的矛盾几乎公开化。为了化解队内矛盾,在赛季中期,王宝山带队取得三连胜之后,管理层针对部分球员进行了加薪和续约,比如阿布巴卡尔的续约就发生在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遗憾的是,这颗“定心丸”并没能有效平衡队内关系,在去年下半年,球队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什么好转,反而跟往年一样,早早从冲超大军中掉队。俱乐部在球员身上投入了不少的资金,不少人还是所谓的“养老”合同,不论是在中超还是中甲,对他们的收入来说是没有影响,就导致了内部问题的出现。这也是深足高层为什么在这个赛季进行这么大幅度人员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就是要让球队整体思想都在一条线上。但如此大幅度的更新人员、整合主力框架,球队不出问题才怪。
从唐尧东到西多夫、埃里克森、王宝山,再到昨天上任的卡罗,深足绕了一个从土帅到洋帅再到土帅再到洋帅的大弯子,钱花过了,所谓名帅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大牌内援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稚嫩的管理和内部的无法调和,让这两年的冲超之路跌跌撞撞。
深足想要在今年换个活法,打造一个稳定的体系和内部凝聚力是必须要走的路,联赛初期的5轮比赛,仅有一场胜利入账。深足球迷陷入恐慌,在浪费了两年的冲超机会之后,今年怕是又要蹉跎过去了。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年轻的队伍需要时间的沉淀,绿城就是很好的例子,青年球员的可塑性强,但需要比赛和时间来积累,很多人可能以为深足等不起,但想想,先苦后甜还是好的,权健当年也是经历了7轮不胜最后冲超成功,而深足在上个赛季先赢了5场比赛,可最后还是没有冲上。
需要提醒深圳佳兆业管理层的是,球队想冲超,单纯更换主教练、不能改变管理方式,这种表面功夫是毫无意义的,毕竟每位教练冲超,其实都有其所在俱乐部的管理做保障。
记者苏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