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煎熬出来的”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4-12 10:41
去年夏天,欧洲足坛舞台主角的名字叫曼城、大巴黎。那时,皇马和巴萨,都是被迫出镜的配角。巴黎硬生生从诺坎普挖走了天王级人物内马尔。而此前大半年疯传要加盟白色俱乐部的姆巴佩,则以先租后买的方式,同样去了法国首都。曼城掀起的,则是半亿买边卫的风潮,而且一买就是两个。当中的门迪,还大半赛季当看客用。这是土豪的奢靡。但随后赛季,土豪们迎来的就是豪门的反击。
大巴黎对这样的结局应该不会陌生。上赛季,该队在欧冠16强对决中遭巴萨史诗级逆转。本季同一阶段,他们又被皇马大比分赶出局。至于曼城,本季四分之一决赛则先遭红军三球痛打,而后主场无力再逆。这同样是一个豪门教训新贵的故事。因为红军本季争取的,是队史第6座欧冠,而曼城本季连力争进入队史第二次欧冠四强也未能。
没底蕴,难成豪门
欧冠本季发展,让人想起那个熟悉的说法: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行。首先,如今能站在欧洲足坛金字塔尖的,自然都是名副其实的豪门。皇萨仁联的年度营收,都是6亿欧元乃至接近7亿欧元的量级。
单比财力,红军稍有不如。但安菲尔德俱乐部与欧冠血脉相连,从40年前开启欧洲霸主岁月,到10年多前上演伊斯坦布尔奇迹,再到10年来再进四强,这支球队可能受足坛大潮裹挟而浮沉,却因为有足够底蕴,而不会随波逐流。
所以没钱不行,但钱不是万能的——这话应该送给本季两家土豪,曼城和大巴黎。
豪门,需要历史积淀和荣誉心理的长久浸染,当中还不乏血与火的传奇。这些球队,激动人心的场面不胜枚举,经典的欧冠夜晚信手拈来,催人泪下的故事比比皆是。如此积累,才有奖杯的堆砌,底蕴的丰厚。他们偶有失意,但更多是欢乐和收获。所以瓜迪奥拉一开始就明白,这赛季的曼城还缺乏欧冠的底蕴,特别是和皇马、巴萨、拜仁和曼联这些球队相比时。
一家土豪想成为豪门,必须持续投入。然后,他们还要经历足球风云激荡,在起伏不定中把握航向,不失野心。这就要求那些希望投资足球的资本,必须持续在投资上保持对球会的“忠诚”,而其基础,则是这家球会的基础要足够庞大,内部要有足够向心力,保证自己不会在风云变化中分崩离析;对外,则要呈现良好的投资环境,以保证球会不会在岁月流转中被资本抛弃。
更早变富,收获更多
一句话,单靠持续几赛季大笔投资,你可能拿到联赛冠军,但绝难染指欧冠。巴黎就是鲜明例子。到今夏,姆巴佩完成转会手续,就意味着自卡塔尔资本2011年6月入主,这家法国俱乐部已在球员身上花费超过10亿欧元。
作为巨额投资的回报,大巴黎获得四次法甲冠军,但在欧洲赛场依然是到处碰壁。7年来,巴黎欧冠呈现的惊人事实是,连一次四强也没进入。
近年,大巴黎每每都夏季转会市场上的风头标。从引进南美球员到介入豪门球队边缘球星转会,再到直接和皇马巴萨抢人,动作幅度越来越大、越来越直接,野心勃发。他们也能在欧冠小组赛和淘汰赛里,将一些已被岁月摧残成地区豪门的球队如凯尔特人痛打一番,可一遇霸占这个舞台最久的真正几家老字号,只能灰溜溜退散。
法国人创立了欧洲杯和欧冠,是洲际赛事最热心和最有远见的组织者。但他们在这方面体现的天赋,或许也分走了他们应从足球中得到的回馈。1993年的马赛之后,就再没有法国球队夺取欧冠。这项欧足坛最顶级赛事中,法国球队基本就是凑热闹的参与者甚至是旁观者。就欧冠积累而言,法国是一片贫瘠的土壤。
另一方面,卡塔尔人投资大巴黎的目标过于明确,举措更为狂野,容易引起外界的疑心和杯葛。欧足坛体系运作超过半个多世纪,早已自成一体,根深蒂固,对外部力量的介入或纷扰,自然本能警惕。大巴黎连续两季依次被巴萨和皇马逐出欧冠,谁报复了谁,谁又报复了谁?
9月,曼城也将迎来阿布扎比财团入主十周年。这十年,蓝月投资球员也超过10亿欧元。球会接受外资比巴黎还早三年,但至今无法在英超称霸。这自然是因为英超豪门林立,竞争激烈,是一片被荣誉史包括的土壤。
当然,曼城比巴黎更早变富,收获相对更多。比如该队已进入欧冠四强。可外界更该看到的是曼城进入欧冠的道路,一路荆棘。在石油金元惠泽三年后,该队才从英超中下游跻身前四。而进入欧冠头两个赛季,均未能小组出线。
切尔西缺钱也不行
从曼城和大巴黎的变化轨迹,很容易想起另一支曾经的土豪,如今因有欧冠在手,也隐隐有一方豪门气度的切尔西。阿布入主已15个年头了。头十年里,蓝军打入两次欧冠决赛,拿到一次冠军,点球决战输掉另一次,另外还四次进入四强。而第二个十年开始至今,蓝军又获得欧联杯,同时再入欧冠四强。
阿布资本的进入,瞄准了彼时切尔西正在英超壮大的事实。2000年初的蓝军,已经是英超前列球队,在国内杯赛和欧战中都曾出现。有了这样的积累,卢布坦克开进伦敦后院中,才很快“炸”出累累果实。相比之下,大巴黎和曼城在资本进入前,别说欧战,连国内联赛战绩,都经历常年一穷二白。巴黎只在新千后拿过零落的杯赛冠军。曼城取得英超首冠前,则有长达44年的顶级联赛冠军历史空白。
论受到欧足坛既有势力排挤,切尔西说最苦,没人敢争。经历和主流力量的抗拒和对峙,切尔西靠韧劲挤进最高的那层台阶,但还得时时瞻前顾后。而作为一种现象,切尔西、曼城和大巴黎的依次崛起,引发欧足坛财政监管的加严,迫使这些俱乐部不能任性花钱。
只是在新贵中最为“老成”的切尔西,目前也经历转型困难。大环境中,蓝色航母艰难转向。财务严管之下,阿布收紧支票本后,西伦敦俱乐部试图走上以球养球之路。只是他们“出租车”的梯队建设方式还未证明健康有效,而三年两夺英超的名头,眼看又将很快被三年两缺欧冠的尴尬所取代。这种振荡式的成绩演进,还不知会把球队导向更成功还是颓败。
就目前风头最劲的两家土豪而言,曼城和巴黎的建队方式还是有所区别。巴黎追求短期回报,更希望直接砸钱听响。从布兰克到安切洛蒂再到埃梅里,外界很难从该队持续变换的主帅麾下,找到这支球队对足球风格恒定的价值认同。
2012年从AC米兰签下蒂亚戈后,大巴黎就再也没有高价引进世界级后卫。相反,球会愈发倾向于通过引进明星效应第一的球员,来制造轰动效果,达到球场之外的其它目的。
相反,无论是对俱乐部中长期发展、硬件建设还是球场上的提高,曼城东主规划清晰,措施得力。这也让曼城在收获更多奖杯前,已提前因为软硬件更新,收获良好口碑。
曼城也花大钱引援,但更多是为了更新球队而引进有潜质的新秀或正处当打之年的球星。球队这两年在瓜迪奥拉带领下,球风清新,有相当的辨识度。做到这点比在转会窗随便砸千万上亿引援要难,但效果就值得多。
记者徐丹雷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