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擅用“清华” 被索赔300万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教育机构,清华,索赔,侵权
  • 发布时间:2018-04-24 14:12

  继“葛优躺”教科书式维权之后,商家纷纷表示真人肖像权不好用,还是沾沾名校的光吧。大学全称不好用,就用大学简称来打打擦边球,可是这种擦边球真的能打吗?是否涉嫌侵权?以下案例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近日,清华大学以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将江苏教育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该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在其经营的网站和教育机构名称中使用“清华”字样。清华大学认为该公司的行为会误导大众,对清华大学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要求该教育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300万元及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59290元。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继“葛优躺”教科书式维权之后,商家纷纷表示真人肖像权不好用,还是沾沾名校的光吧。大学全称不好用,就用大学简称来打打擦边球。可是,本案中这家教育公司蹭错了地方,居然用了“清华”“清华园”等字样,结果被对方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商家擅用“清华”二字是否涉嫌侵权

  原告清华大学诉称,其前身是1911年创建的清华学堂,现已成为一个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和加强。在实际生活中,“清华”已经普遍成为人们对清华大学的简称。

  1988年11月21日,清华大学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了“清华”商标,经注册续展,上述商标仍在法律有效保护期内。近期,清华大学发现江苏教育公司在其经营的网站突出使用了“清华”“清华园”等商业标识,并且其经营的教育机构名称含有“清华”字样。清华大学认为,江苏教育公司的行为使相关公众误认为其与清华大学存在某种联系,造成市场混淆,侵犯了清华大学的商标权。

  此外,“清华”“清华园”是清华大学约定俗成的简称,江苏教育公司突出使用“清华”“清华园”字样,使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和误认,对清华大学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

  大学的简称是如何确定的

  简单归纳,我国大学的简称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是在使用范围内尽可能减少歧义,其二则是尽可能精简。

  出于口语习惯,大学简称一般是以偶数音节为主要音节节奏的,所以除一个字的缩写以外,大部分省略。通常取地名的第一个字或全名,再加一个“大”字来简称。比如: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南京大学,简称南大。

  当然,南京的大学有很多,如果均按照上面的规则来简称,很容易造成混淆,南京大部分大学都是“南”字打头。那我们一般会在中间加上一个关键字以示区别,比如: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另外,有一些大学本身关键字就很有特点,为了精简则直接省略“大”字,比如:清华大学,简称“清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南航”。

  大学简称的确定,绝不可简单地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它还来自于当地文化的积累,融入着当地百姓的爱戴和自豪。因此,很多大学的简称往往是来自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约定俗成。

  那么,大学简称有官方版本吗?这官方版本还真有!据笔者调查,全国已有112所高校发布了章程。其中,中央所属部门高校84所,地方所属高校28所,大多数高校均在其章程第一章就学校校名及其中文或英文简称做出明确规定。教育部官网发布的84所高校章程核准书中,绝大多数高校都提到了学校的简称,如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兰州大学简称“兰大”、吉林大学简称“吉大”等等。有的高校章程中提到的简称还不止一个,如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或“西北工大”。

  大学之间的简称“撞车”了怎么办

  提到大学简称“撞车”,想必读者们不会忘记那场著名的“南大”之争。若单纯从商标法“先占先得”原则来看,“南大”属于南京大学,是毋庸置疑的。早在2001年南京大学就分别在交易量和技术研究类申请注册了“南大”商标,并于2002年获得。但是,南昌大学的师生和校友一直都不服气,认为南京大学在章程中明确简称“南大”并不影响南昌大学也叫“南大”。从民法上讲,高等学府都是民法意义上的法人,高校名称(含简称)作为其中一项法人权利,理应受到法律保护。高校名称(含简称)应该具有唯一性,否则,大学法人的合法权益就可能受到侵害。

  南京大学之所以一直在通过注册商标寻求法律保护,是因为名誉权是一个典型的权利载体,对“南大”的所有荣誉,哪怕是负面消息都应该是特指,而非不确定的泛指。百姓日常使用因为地域原因,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高校章程这一具有准立法性质的文件中,有多个主体都自称“南大”显然是不适宜的,而且在南京大学已经注册“南大”商标的前提下,后来者此举也涉嫌侵权。

  大学关键看实力,简称由他去

  其实,大学简称“撞车”是很正常的现象。中国大学中,曾出现过三个“华师”: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还有两个“华工”之争:华中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而“华农”之争则发生在华中农大、华南农大之间。北京工业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的校友们,则陷入谁是“北工大”的困扰中,可他俩无论多么困扰,谁也不敢自称“北大”。

  因此,很多网友调侃说,简称这东西只能是依据学校实力。如果很多学校都有一样的简称,那么在强校叫简称时,弱校只有乖乖报上全名。对这样的争论多数人显得冷静,网络上则是欢声笑语:

  话说,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就“南大”简称一事闹得不可开交,南宁大学坐不住了:

  你叫南大,让我叫啥?网友建议叫宁大。宁夏大学不服:当初为免和厦门大学冲突,没叫夏大叫宁大,厦门大学总不能叫门大吧,这还要抢?

  很多时候,大学的简称早已不单是指哪所大学,它在不同地方,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融入了大众生活。

  如果是为了向国内先进学府看齐,通过取名而鞭策自己成为一流大学,当然是其心可鉴,但如果是为了沾沾光而用了别人的简称或商标,则甚是无益。因为,这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

  文/谭雄 王苏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