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CIO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聚焦数字化 转型与领导力提升

  这是最好的时代,新技术驱动新产品、新模式,带动新业态、新市场。这是最坏的时代,竞争加剧,数字技术的蜂拥而至,让传统企业无所适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寻求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85%的企业将探索数字化转型,83.1%的企业将大数据列为核心技术,46.7%的CIO在转型中起主导作用,人才和资金问题依旧突出;转型的价值尚待证明。作为一场全方位的革命,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几何?难点有哪些?路径是什么?4月10日,2018中国CIO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齐聚国家部委、央企CIO,分享数字化转型经验,交流心得,共谋创新。

  4月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中国信息化周报社和中国信息主管网执行的2018中国CIO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此次峰会是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简称电博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主题是“数字化转型与领导力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学山,深圳市副市长高自民出席峰会。

  罗文在致辞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数字经济已深刻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罗文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加快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罗文强调,推动数字经济发展,CIO是重要的践行者、创新者,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希望广大CIO借助电子信息博览会和本次CIO峰会搭建的平台,深入交流、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学山在会上以“转型期的CIO”为主题发表讲话。杨学山认为,尽管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但是很多机构和企业还在延续过去以流程为中心的方式,这种方式一定要改变,要以从流程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企业及机构IT的运行维护将逐渐由自身为主转向外包为主,这是由于技术、人才、经济各种因素综合决定所发生的必然的变革。

  变化是必然的,关键是CIO如何应变?杨学山给出的答案是三个要点、两个根本。三个要点:一是要做对的事,解决所在机构和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重大问题;二是把握前进的基础,要在自己的基础上做对的事;三是要把握节奏和价值,要把握时机,在恰当的时候做有价值的事情。两个根本是人才与价值。杨学山建议转型期的CIO要做明白人,不是看概念、看技术,而是看本质、看规律,做IT一定要真正把价值放在第一位,解决问题,取得价值,才是关键。

  来自农业农村部、海关、生态环境部、华能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钢集团等部委和央企的CIO围绕数字化转型与领导力提升在峰会上踊跃发言,谏言献策。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首席信息师朱卫列,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副主任余振京,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兼CIO谢良贵,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李红,在峰会上先后做了主旨报告。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在题为“大数据驱动乡村振兴”的演讲中介绍,数字农业农村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巨大,大有可为。信息化是进一步释放农村改革红利的有效工具,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超常规武器,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高点。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数字经济作为全球产业变革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把数字农业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和优先发展的方向。

  王小兵认为,信息化大数据能创新发展模式,使小农户也可以实现规模效益,使我们国家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首席信息师朱卫列在会上发表了“携手共建新时代国家工业互联网”主题演讲。朱卫列认为,工业互联网的特质和属性有三个:一是工业,二是互联,三是智能。在实现工业互联网的进程中,既要关注离散型企业,也要关注流程型企业。人工智能是未来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工业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将是扁平化的星云架构。

  朱卫列介绍了华能集团的工业互联网实践,通过计算设备“特征值”的缓变率可以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为实现设备状态检修奠定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指导燃煤锅炉火焰中心“左右”以及“上下”移动,解决“W”型火焰中心检测与管壁超温等问题,攻破了行业公认的火电厂配煤掺烧难点,指导发电厂运行人员实现配煤掺烧优化,经济效益显著。

  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副主任余振京在会上发表了“数据引领助推智慧海关建设”的主题演讲。他介绍,回顾30年来的海关信息化建设,主要历经五个阶段:H883工程、H2000工程、金关一期工程、H2010工程和金关二期工程,今后准备建设H2018工程。2013年到2017年,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引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立项了金关二期工程,使海关信息化全面升级。

  关于未来智慧海关建设,余振京指出四方面内容,一是以大数据为核心;二是以对接共享、优化整合为原则;三是建设四个平台,即智能作业、智能分析、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四是做好八个应用。大数据是今后系统应用的大脑,主要包括智能模型的建立、标签体系的建立和数据治理,它的数据源是由作业系统和“互联网+海关”所获得。目前海关和相关部委、国际海关进行了数据交换,同时,余振京强调,未来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主要是构建大平台、微服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兼CIO谢良贵发表了“新时代新实践新征程‘云制造’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谢良贵介绍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工业互联网、云制造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工作,并指出这些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也是持续保持航天科工战略地位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企业分布跨地域,涉及航天防务、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行业覆盖广泛的航天科工,发展具有多、快、好、省、灵等特点的工业互联网也是企业自身内在发展的需求。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在会上发表了“戴领数字化转型之道”的主题演讲,分享了戴尔本身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他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业务转型,以便更好地服务终端客户。这一过程需要三个转型:一是IT转型,以云架构和现代化IT支撑电子商务时代、数字化时代对业务的各种需求。二是生产力的转型,生产力是企业的重要竞争力,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三是安全的型转。只有经历从IT转型、生产转型到安全转型过程,才能支撑业务的增长。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李红在会上发表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核心能力重构”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的新阶段,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之间是迭代关系。同时,李红强调数字化转型应搞清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转换,必须转换成新一代IT的数字。二是融合,要把用大数据构建的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对应融合。三是重构,对传统的流程、制度、工艺加以重构,这是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内涵。

  主旨报告结束后,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杨子江、国家能源集团信息中心主任赵建华、中国重汽济南动力CIO姜琦、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李立、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罗小江分别围绕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CIO角色转变和IT思路重构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焦点话题进行了交流。

  针对数字化转型进程中CIO的角色转变这一话题,杨子江指出,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的对企业而言是要服务好实体,对政府机构而言是优化提升,挑战很多。从政府机构的角度,无论是信息化还是数字化,都备受重视。生态环境部近年来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对污染的准确预警预测背后靠的就是大量数据的支撑,包括污染排放数据、生活排放数据、地形地貌数据、气象数据,基于这些数据计算之后综合判断发布预报。去年,生态环境部在京津冀地区划了3万多个热点网格,整个工作用数字化来引领,哪个热点网格最红,环保人员就到那儿去,一定会抓出污染,精准打击违法行为。

  赵建华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内在创新发展的需求。企业上下要形成高度统一认识,清楚认识其重要性。信息化部门就是要推动领导及各部门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没有信息部门引领、主导,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不可能成功的。

  姜琦介绍,中国重汽是非常传统的制造企业,有60年时间历程。姜琦认为,数字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企业中,真正搞懂全业务流程的除了决策层可能就是IT从业者,要完整转型其实是很难的。主持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强调,现在的数字化转型是要对业务的本身进行优化、重构和再造,这是真正的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涵所在。

  针对IT服务供应商应如何推动转型这一话题,李立指出,新华三的目标和使命是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引领者,新华三本身是一个端到端的IT解决方案的引领者,从计算、存储、网络到终端,新华三具备完整的基础设施的产业链,并在之上打造了三大应用平台:大数据、大安全、大互联,成立产业联盟,服务于百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

  罗小江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一步是上云,上云不是简简单单地把IT设施搬到云上,更多的是打通从IT到应用端之间的问题,能够按需取得相应能力,从摸索到真正使用,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大家思考。未来三至五年内,对企业而言,核心的是要构建健壮的Paas能力。单志广在对话最后总结道,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数字化转型永远在路上,领导力提升只有进行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携手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产业创新繁荣、推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把握趋势,务实实干,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以数字化转型创造美好的明天!”高峰对话结束后,CIO代表共同发布了数字化转型CIO深圳宣言。同时,在峰会现场还进行了“2018数字化转型优秀CIO/企业”授牌和《CIO数字化转型报告》发布仪式。最后,峰会以冷餐会的形式搭建了CIO与IT服务商深入交流、务实合作的平台,让大家进行了轻松而充分的交流。

  会上,还有来自中广核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电联、雪松控股、民生银行等政府部门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人以及来自华为、世纪互联、平安科技、美云智数、南大通用等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的记者,共500多人参加了本次峰会。

  观点

  转型期CIO要有大目标、做明白人、走实在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北京大学教授 杨学山

  思想精粹

  转型期CIO要有大目标、做明白人、走实在路,不是看概念、看技术,而看本质、看规律,把创造价值放在第一位,站在正确轨道,引领数字代转型。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时期,CIO再一次面临重大的变革。不少企业正在转变着信息化发展模式,信息化建设中一些通用的部分正在向云计算提供商转移,一些专业的部分正在向业务部门转移。

  尽管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但是很多机构和企业还在延续过去以流程为中心的方式,这种方式一定要改变,要以从流程为中心转向以数据为中心,企业及机构IT的运行维护将逐渐由自身为主转向外包为主,这是由于技术、人才、经济各种因素综合决定所发生的必然的变革。

  变化是必然的,关键是CIO如何应变?需要记牢三个要点、两个根本。

  三个要点:一是要做对的事,即解决所在机构和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重大问题;二是把握前进的基础,要在自己的基础上做对的事;三是要把握节奏和价值,要把握时机,在恰当的时候做有价值的事情。

  两个根本是人才与价值。CIO一定要把自己变成适应新时代变革的人才,提升自身能力,围绕目标构建团队。最为重要的是,CIO尤其是企业的CIO,必须要把价值放在第一位。

  在转型变革的时候,CIO们要有大目标、做明白人、走实在路。

  有大目标,是要求CIO需在数字化转型的变革中再一次成为引领者,为所服务的企业或机构确定好新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并努力前行,不被历史大潮淹没,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做明白人,是要求CIO不是看概念、看技术,而是要看本质、看规律。未来有很多的选择,CIO要与企业领导者一起,或者成为领导企业的核心力量,带领企业走向新的远方。

  走实在路,是要求CIO重视价值。IT从业者一定要真正把价值放在第一位,解决问题,取得价值,这才是关键。

  只有真正做到有大目标、做明白人、走实在路,CIO才能站在正确的轨道上,跟上时代的潮流。

  大数据驱动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 王小兵

  思想精粹

  信息化、大数据能创新发展模式,使小农户也可以实现规模效益,使我们国家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可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信息革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当前我国进入到信息革命的时代,信息革命不是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在信息化的带动下,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开始转向农业农村,这就为缩小城乡差距、振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数字农业农村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巨大,大有可为。信息化是进一步释放农村改革红利的有效工具,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超常规武器,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高点。

  乡村振兴需要大数据技术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主抓手。乡村产业振兴上需要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人才振兴上,一方面需要培养既懂农业又懂信息化的新农民,另一方面也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去武装农民。在文化振兴上,要针对农村居民每个个体的需求,提高信息宣传和服务的精准性,让他们融入现代社会,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在生态振兴上,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也都需要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监测,利用物联网传感设备让消费者看到动植物生产环境,让消费者切身参与到生产管理过程当中。在组织振兴上,基层组织建设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政务党务公开,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携手共建新时代国家工业互联网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首席信息师 朱卫列

  思想精粹

  工业互联网的特质和属性有三个:工业,互联,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工业互联网的网络架构将是扁平化的星云架构。

  如今,工业互联网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将会成为未来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今后,在工业领域需要全面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工业互联网真正智能化。

  相比于离散型企业,流程型企业一般为重资产型企业,他们由大量的工业设备组成,由于流程制造行业的工业数据是以秒甚至以毫秒来采集的,所以数据量巨大,这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奠定了数据基础。

  对于流程性企业来讲,需要保障生产设备持续稳定运行,因此保障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可用性就成为设备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电力系统一直沿用定期维护和检修的方式进行设备维护。同时还会采用很多人工巡检的方法去检查设备,这样不仅效率低,成本还很高。

  对此,华能集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设备“特征值”来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为实现设备状态智能检修奠定了基础。其中,何为“特征值”?特征即事物本质,它是稳定不变的。以火电厂配煤掺烧为例,通过智能检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燃烧达到最佳效果时,火焰中心所处的最佳位置,即特征值,从而可以指导燃煤锅炉火焰中心“左右”以及“上下”移动,解决“W”型火焰中心检测与管壁超温等问题,进而指导发电厂运行人员实现配煤掺烧优化,使得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华能集团认为,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必须具备互联和智能属性。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将为数据的传输、汇聚奠定基础。同时,基于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也是工业互联网体系构建的基础。而人工智能将会助力数据的分析、挖掘,从而服务企业决策。基于此,华能集团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思路和路径主要是在工业互联网当中,构建从数据汇聚、计算建模、分析决策到最后执行的一整套成熟的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标准范式。同时,未来的工业互联网架构也将是扁平的星云架构。端节点、节点很像宇宙中恒星与行星的关系,应用把节点与端节点联系在一起;高层次应用相当于行星之间的关系,从而共同组成星云的形态。任何端节点可以是数据原点,可以是设备,甚至是企业。节点既是数据计算节点,也是新数据原点,每个应用既可采集端节点数据又可采集节点数据,应用的计算也可分布在各个节点上。

  数据引领助推智慧海关建设

  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副主任 余振京

  思想精粹

  大数据是今后系统应用的大脑,主要包括智能模型的建立、标签体系的建立和数据治理。未来全国海关信息中心主要是构建大平台、微服务。

  回顾30年来的海关信息化建设,主要历经五个阶段:H883工程、H2000工程、金关一期工程、H2010工程和金关二期工程,今后准备建设H2018工程。

  2013年到2017年,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引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立项了金关二期工程,使海关信息化全面升级。

  金关二期建设定义了十二大应用系统、六类技术基础系统、一套标准规范体系。十二大应用系统包括全国海关监控指挥系统、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企业进出口信用管理系统、加工和保税管理系统、物流监控系统、通关管理系统、关税管理系统、缉私管理系统、海关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跨部门综合应用系统、政务公开系统和廉政及行政系统。六类技术基础系统有:应用支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基础系统、机房改造、信息安全和运维系统。

  其中,全国海关监控指挥应用系统包括海关三级指挥应用总署级的指挥中心、直属海关的指挥中心、隶属海关的指挥中心,通过互联互通实现语音、视频等的数据共享。另外,海关关键性的业务指标全部在这套系统上运行,目前这套系统已涵盖海关所管理的监管区域3.8万个摄像头,实现了风险防控、应急指挥、决策分析、值班管理、指挥作战、预案管理、实施反馈。

  在B2C的业务蓬勃式发展的情况下,金关二期开发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2017年双十一当天,海关审核清单1600多万份,比2016年有了很大的增长,货值达到了30多亿元,征收税款3多亿元。

  金关二期的情报系统与指挥融为一体,打造了“情指一体”的缉私作战新模式。从2016年试运行以来,全国海关缉私部门累计利用海关情报系统查发线索3630条,数据导侦办案819起,涉案案值166.6亿元。利用集装箱境外游监控查获了近10亿的骗取出口退税案件,对国家税收起到了有效的保护。利用系统数据关联分析功能查获和打击“洋垃圾”集装箱走私团伙,对国内的生态安全起到了有效的保护。

  未来,智慧海关的建设目标有七点:一是支撑风险防控中心、税收政策中心建设,实现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二是建设“互联网+海关”,打造统一的服务门户、统一的身份认证、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三是打造国际先进的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丰富海关内外部数据资源库。四是采用先进“大平台+微应用”技术架构,建设海关新一代智能应用云平台。五是提升基础设施自动化和服务化水平,加强开发运维联动。六是实现海关架构管控体系,促进各类信息化要素形成合力。七是落实国家相关要求,加强信息系统整合、资源共享和网络对接工作。

  智慧海关建设内容包括四方面:一是以大数据为核心;二是以对接共享、优化整合为原则;三是建设四个平台,即智能作业、智能分析、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四是做好八个应用。

  大数据是系统应用的大脑,主要包括智能模型的建立、标签体系的建立和数据治理。数据源经由作业系统和“互联网+海关”获得。目前海关和相关部委、国际海关进行了数据交换。

  未来全国海关信息中心重点工作是构建大平台微服务。今后海关对外服务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互联网+海关,二是单一窗口。

  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开发了服务于国际海关的通关产品,中国经验通关产品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目前已在委内瑞拉部署试用,正在积极向其它国家推广。

  今年2月8日,依托全国海关信息中心,海关大数据应用中心成立。它主要负责统领海关大数据资源的建设、治理、发布、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运维,为全国海关提供大数据的应用服务,还组建了由70个技术人员和30名业务人员组成的100支团队,长期集中办公,为实现海关大数据应用提供保障。

  “云制造”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CIO 谢良贵

  思想精粹

  我国的互联网在To B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通过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实现我国制造强国而奋斗。

  航天科工具备坚实的基础和能力,利用“云制造”,赋能企业转型升级。首先,人才层次高。航天科工现有职工15万人,各类专业人员占70%。其次,专业覆盖广,业务涉及工业学科与专业领域近200项。创新能力强。航天科工荣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最后,基础扎实。经过二十余年信息化建设,航天科工搭建了完善的基础网络,建立了完整的工程研发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体系。

  航天科工党组提出“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导向,信息化从技术牵引、业务牵引进化到战略牵引的新阶段。在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智能化改造、构建数字化航天工业体系、开展网络基础设施重大改造和利用新技术的赋能作用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航天科工基于“提供资源、匹配商机、协同制造”三大主体功能,构建的INDICS工业云平台,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实现了自主可控技术应用。INDICS平台中应用自主可控技术,为用户提供IaaS、PaaS、SaaS等全方位安全保障。第二,能够覆盖全业务领域。INDICS平台支持设备接入、大数据分析等物联网领域应用,可以提供在线设计等面向工业全过程的事联网应用。第三,实现了服务全球化拓展。INDICS平台不仅是面向集团型用户的专有云,也是服务国内用户的公有云,更是服务全球用户的国际云。

  此外,航天科工开展智能化改造,构建了技术、产品、标准、分工4个体系,组建了“1+10+N”智能化改造协作单位团队,建设了十余个智能制造样板间。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具备上云能力。

  在航天科工内部,通过智能制造样板间建设形成若干具有显著行业特点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航天电器智能制造样板间,入选首批中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新模式应用项目名录,形成“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智能工厂模式。航天科工持续多年的数字化航天工业体系建设实践成为培育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开展的工作的沃土。

  未来,航天科工要夯实云制造技术基础,提升INDICS平台技术能力;加快“云制造”产业布局;深化“云制造”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云制造”建设与应用,加速构建智慧企业。

  戴领数字化转型之道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总裁 黄陈宏

  思想精粹

  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业务转型,以便更好地服务终端客户。这一过程需要三个转型:一是IT转型,二是生产力的转型,三是安全的型转。

  对于数字化转型,大型国有企业已经走在前列。但更多的传统企业依然很迷茫。

  最近,戴尔科技集团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路径》研究报告。在建设数字强国、制造强国的时代,企业如果不转型,就会被抛弃。

  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是要支撑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业务发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今天,CIO的职责是支撑、创造新业务;而未来,如果企业的决策依然是靠人,而不是由IT系统得出,那就是错误的。戴尔本身就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案例。

  戴尔的IT系统有几十个数据中心,涉及180多个国家的业务,业务量非常大。为做到及时掌握实时运营状况,并能够用大数据做决策,戴尔打通了所有的IT系统和数据。

  戴尔属于柔性制造,不仅没有中间层,还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定制。戴尔每年有800多亿元的业务量,中心控制系统每隔四个小时把所有的订单分派到不同的下游厂家,并把所需要的原材料、元器件集合在一起,通过IT分配到最合适的企业进行生产。

  黄陈宏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业务转型,更好地服务终端客户。这一过程需要三个转型:一是IT转型,以云架构和现代化IT支撑电子商务时代、数字化时代对业务的各种需求;二是生产力的转型,生产力是企业的重要竞争力,要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三是安全的型转。

  在过去20年间,戴尔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进入中国到生产、服务、供应链本地化。戴尔每年会拿出340亿元做行业投入,每年对进出口的贡献达400亿美元。未来,戴尔将持续投入,计划在2015年~2020五年期间,投资1250亿美元继续发展IT系统。

  现在,戴尔已经完全把IT融进生产之中,并且不断进行试点推广,陆续成立了人工智能产业联盟、VR产业联盟以及混合型产业联盟,与本地最优秀的厂家、解决方案提供商一起合作,希望未来能一起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在中国的发展。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核心能力重构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 李红

  思想精粹

  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的新阶段,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数字化转型应搞清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转换,二是融合,三是重构。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的新阶段,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之间是迭代关系。如果前一个阶段没有走完就想进入下一个阶段,就会使得建设进程变得十分艰难。

  信息化发展阶段解决了制度规范、标准统一以及管控集成等问题,而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状况、转型实施环境和成熟度,还需要对人、投入产出、知识与能力、财务、企业文化是否能接受或适应转型等进行分析和思考。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企业之间的建设程度是不均衡的。有的企业可能还处于信息化的初步实施阶段,有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有的企业更是已经走完了信息化,开始迈进数字化,甚至智能化建设阶段。

  另外,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不能照搬别人的逻辑。互联网电商的发展思路和优秀的国外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传统企业的转型。

  数字化转型,从实施路径来看,需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转换,从传统的信息技术承载的数字转变成“新一代IT技术”的数字,实现技术应用的升级;二是融合,从实体状态的过程转变成信息系统中的数字、从物理形态的数字转变成虚拟形态的数字,打通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数据实时流动与共享,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的真正融合;三是重构,适应互联网时代和智能时代的需要,基于数字化实现精准运营的基础上,加快传统业态下的设计、研发、生产、运营、管理、商业等的变革与重构。

  现在关于数字化转型的争议很多,我们不能过度炒作概念,要更深入地去认识这个问题。实际上,新一代的IT技术到现在已经发展得很成熟,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都可以看做是信息技术成熟的应用方式,这些技术将对我们日常的生活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要有新思路。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企业领导对于“数字即资源”的认识还不够,企业职能部门对于智能化的应用也没有充分理解和认识,这些问题用传统的信息化思维是解决不了的。

  CIO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者,需要以战略及数字化思维引领企业变革。

  本刊编辑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