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苹果是怎么做的 孩子编程启蒙不求人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苹果,孩子,编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4-26 10:09
编程,这项对很多成人来说深奥难懂的专业技能,如今却成为了全世界的孩子在课余时间的时髦运动。而在国内,儿童编程班在年轻父母心中的重要程度丝毫不输给奥数班、舞蹈班以及钢琴班。面对市面上各式各样且收费昂贵的编程培训班,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殊不知只要方法得当,无需将孩子送到培训班,没有编程基础的父母也能帮其进行编程启蒙。
为什么要学编程
名声、财富、权力,曾经拥有世界上一切的“苹果王”史蒂夫·乔布斯,在生前留下了一句话,让全世界的人们,趋之若鹜奔向电脑:“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编程,因为它教你如何思考。”于是所有的孩子开始学习,驶入代码海洋,世界迎来了大编程时代。
作为全世界计算机科学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非常重视针对少年儿童的编程教育。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专门在YouTube上发布视频,呼吁美国年轻人学习计算机知识。包括比尔· 盖茨、马克· 扎克伯格在内的众多名人,也都呼吁让少年儿童参与到计算机编程中去。
在美国,创客教育及STEAM教育已成为其素质教育的核心,编程、3D打印、机器人等新技术也已走进了美国的中小学校。在中国,教育部于2015年发布指导意见,鼓励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从去年起,浙江已将信息技术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考试范围包括编程、数据库处理、表格处理等。
值得一提的是,学编程并不代表将来要从事计算机开发工作。有研究表明,通过学习编程能够开拓孩子的逻辑能力、思维的缜密性、提高创造力。此外,编程好的孩子对别的学科(比如数学、科学等)也都能触类旁通。
在哪儿免费体验编程
作为一个从计算机起家的老牌科技公司,苹果似乎格外重视对少年儿童的编程教育。从2013年起,苹果每年都会举办“编程一小时”(Hour of Code)活动。此活动是由非盈利性机构Code.org发起的,旨在鼓励青少年参与的计算机科学讲座,降低编程入门的门槛,让他们不再认为编程是件神秘而遥不可及的事。和谷歌、微软选择在线教育不同,苹果主要通过在世界各地的苹果零售店举办线下活动—“编程一小时”讲座,让儿童感受编程的乐趣。
此外,苹果还在2017年的夏令营活动中,首次为8~12岁的孩子们开设编程课程。小朋友们学习了直观的游戏分组编码,并运用模式识别、问题处理等逻辑能力。然后,他们将运用学到的知识为自己的机器人编码,让它执行任务、接受挑战和完成更多操作。当然了,该编程课程并非深度教育,就像苹果零售店里免费的摄影或视频剪辑教程一样,它起到的是启蒙作用。
无论你是不是苹果用户,无论你有没有编程基础,都可以免费报名参加“编程一小时”活动或苹果夏令营。感兴趣的家长平时可以留意苹果官网的通告,但体验课程的名额不太多,为稳妥起见建议大家提早报名。
如何帮孩子编程启蒙
能到苹果零售店现场体验编程自然是最好,但如果错过了报名,又或者所在城市没有苹果零售店,那么又该如何帮助孩子进行编程启蒙呢?去年笔者带着自己7岁的孩子参加了苹果夏令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简单总结了苹果的儿童编程课教学方法,供各位家长借鉴参考。
Step 1:玩游戏
那时我家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认识的字不多,连乘法除法都不会,思维理解能力可想而知;虽然此前用过iPhone、iPad,但从未接触过编程;因此,一开始我甚是怀疑他能否听懂编程知识,只求上课时不要因为坐不住而影响课堂秩序就行了。
在第一堂课上,老师给每人发了个iPad,然后带领大家玩起了一款名为“Tynker”的游戏。仔细一瞧这并非普通手游,而是旨在利用游戏的方式教会孩子使用苹果的Swif t语言。该游戏提供了两个免费课程,第一个课程名为“太空军校生”,主要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另一个课程名为“龙族魔法”,针对的是8岁以上儿童。这两个课程共有115个关卡,前半部分关卡通过搭积木的方式让孩子学会代码的组成,后半部分关卡则教孩子自己动手做游戏,孩子们通过这些课程能够学到基本的编程知识。
以“太空军校生”为例,孩子们通过下达指令让画面中的人物完成各种任务。指令并不复杂,无外乎前进、转身、跳跃等。小朋友们只需要像叠积木一样选择正确的指令并排序即可,根本不用写代码。有人会问这和编程有什么联系?其实,相对于读懂计算机语言来说,编程的思维更重要。首先孩子需要确定自己要完成这件事需要哪些步骤,然后根据其思考来安排每一步,这样画面中的人物就会按照孩子的指令行事,如果中间有哪一步出现了问题,那么,孩子想做的事将不能完成,这时他就需要回想一下是哪一步的问题。这一系列思考就很像编程中的程序测试,发现bug,解决bug。
这堂课几乎全程无尿点,气氛也很轻松,最后的展示环节几乎所有小朋友都顺利通关了,基本达到了培养兴趣和锻炼思维的目的。
Step 2:用玩具
第二堂课,老师只带了iPad和一个透明的圆球,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可别小看这个球,它便是大名鼎鼎的Sphero SPRK+编程机器人。SPRK+是Spher o用于推行SPRK教育计划的第二代产品。这个计划是Schools(学校)、Parents(父母)、Robots(机器人)和Kids(儿童)这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旨在通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来扩展现有的教育模式,其核心驱动力便是配套应用程序Lightning Lab。
Lightning Lab同样采用了可视化的编程方式,控制SPRK+的指令被划分为“移动”、“颜色和声音”、“控件”、“操作员”、“传感器”、“比较器”、“事件”、“函数”、“变量”九个模块,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操作和逻辑,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划分。把不同的指令拖动到屏幕上并组合起来,SPRK+就能按照设定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例如通过“操作”和“控件”两个指令结合,设置好SPRK+的LED颜色、前进速率和旋转角度,就能让它一边绕“8”字旋转,一边改变颜色。全部指令不超过10行,而且都是图形化的。
此外,在对SPRK+进行编程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随时运行程序来查看效果。稍加尝试和学习,就可以让SPRK+在程序算法的指导下自主行动,而无需再以传统的遥控了,这正是SPRK+的玩法精髓。孩子们可以用SPRK+模拟太阳系的行星运行轨迹,也可以把它放进一个手动铺设好的“迷宫”让它自己破解难题。由于SPRK+是一个密封的圆球,所以它是防水的,不仅在地面上,泳池和浴缸也可以成为它的赛道,还有一些比较极限的玩法(如绘画)也很有趣。
不谈编程,SPRK+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遥控玩具,它的操作足够简单而且透明的外观很“科技感”,孩子们会愿意玩下去。而在这个基础上,它又可以很好地反馈编程的各项指令,大大提升编程所获得的成就感。
言归正传,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就可以较为熟练地通过积木式编程让SPRK+球动起来。第三堂课迎来了“终极挑战”—两两一组,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编程让SPRK+球沿着地面上事先铺好的蓝色轨迹行进。经过一次次地调整和验证,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通过代码块设置SPRK+机器人的移动方向、速率以及持续运动的时间等关键参数。能取得如此好的学习效果,的确值得各位家长借鉴。
文/丰台顽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