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创新工场、北大联合培养全球最大规模AI人才 5年 500教师 5000学生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4-26 10:47

  4月3日,教育部、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联合宣布,五年内为顶尖高校培训至少500名人工智能(AI)教师、5000名AI学生。第一步2018年计划培养100名老师和300名学生。

  这一天,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启动仪式暨2018高校教师人工智能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该活动由教育部、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图灵奖获得者John E.Hopcroft等出席了启动仪式。“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高等教育司、科学技术司共同指导,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支持单位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有两部分组成——“高校教师人工智能培训班”和“高校学生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当天,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报名入口(https://challenger.ai/training_2018_intro)正式开放,300名招生对象为全球计算机、电子工程、数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2019届毕业生优先,要求成绩为所在班级GPA排名前10%,有相关竞赛、实践项目经验者、相关论文发表者优先。学习时间为2018年7月23日-8月23日,课程内容为1周知识课+4周项目实战课,课程有大数据架构设计、机器学习实战、TensorFlow实战、深度学习技术、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技术等。每10名同学组成一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安排两名辅导老师,一位是来自产业界的工程师,一位来自高校。

  据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介绍,训练营将邀请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计算机科学家、1986年图灵奖获得者John E.Hopcroft、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博士、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王立威教授,以及中美高校人工领域的知名专家担任培训导师。本次训练营授予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四方盖章的结业证书。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透露,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正在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

  文/本刊记者 尹颖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