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风物遗存 花儿会和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再壮丽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会烟消云散,但人类生活的印迹,却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后来者留下记忆,虽说已褪去了最初的鲜活,但从人们的坚持和呵护里,我们明白了这就是传统。

  在青海道沿线,人们生活的记忆多与这条丝道上生产、生活技艺的交流、传承有关,如若把这些记忆展示开来,那么青海道百姓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便会从悠远的时光中流淌而来,流入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的未来。

  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

  青海河曲之地,黄河水清澈明亮,两岸风景也颇为壮观。但过去,波涛汹涌的河水对两岸民众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为此,当地百姓发明了一种奇特的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

  制作羊皮筏子,首先要把羊皮整体剥下,待用油浸过后,用细绳将其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接着,把数根木头横竖捆绑在一起,做成一个长方形的木架子,最后把羊皮袋固定在木架上,这样就可以下水当作运输工具了。羊皮筏子有大有小,小的一般由10多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大的则由上百只羊皮袋扎成,适合长途运输。

  青海道兴盛的时代,来自西亚、中亚的商贩行至黄河岸边,都是通过羊皮筏子把货物运到对岸的。当地将划羊皮筏子的人称为“筏子客”,他们一般由村里的青壮年、胆大者充任。“筏子客”在黄河上搞运输,等于在刀口浪尖上讨营生,因此有很多讲究。例如开筏之日,忌讳讲“破、沉、撞、没”等字眼,遇到寺庙要主动磕头,以求保佑。羊皮筏子曾对东西方贸易起过重要作用,直到近代,西宁的地方特产运往兰州,仍然多是通过羊皮筏子进行运输的。

  后来,随着桥梁技术的进步,羊皮筏子渐渐消失。不过,作为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羊皮筏子并未完全退出人们的视线,循化县每年举办的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上,羊皮筏子都会作为表演节目,令观众赞叹不已。而黄河沿线的一些州县,还把羊皮筏子当作新丝绸之路上的旅游项目推广,让游客在惊险、刺激中,体味当地百姓古老的出行方式。

  如果说羊皮筏子展现的是朴实的生活技艺,那么湟源排灯体现的就是古老的民间艺术。

  湟源排灯历史悠久,起源于清代中期,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的丹噶尔古城,是一种民间灯彩艺术。据说,当时城内的街市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在箱内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后来,这种广告灯箱逐渐发展成有底座、有图案,且形式多样的排灯,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据记载,清政府在丹噶尔设立抚边同知时,在元宵节期间就展出了大量的过街排灯。民国初年,排灯的发展步入鼎盛时期。那时的元宵之夜,古城内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所有的排灯被点亮时,街道流光溢彩,绚烂迷人。

  湟源排灯的形状多样,有长方形、梅花形、扇子形、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其制作工序十分讲究,首先要选用上好的木料制成框架,接着在框架上蒙纱,并在上面绘制出历史人物、神话典故、山水花鸟等图案,最后是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

  如今,湟源排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还培养出一大批排灯制作传承人。人们对排灯进行了创新和改良,如在形式上增添了落地式排灯,在艺术表现上,除了绘画,还增加了堆绣、刺绣、剪纸等内容,使其更具观赏性。

  绽放的热贡艺术

  藏传佛教文化的载体

  在青海道沿线,艺术总是无处不在,其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而热贡艺术最具代表性。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主要有唐卡、堆绣、壁画、雕塑等表现形式,内容多为佛教人物和佛经故事。由于发祥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而同仁地区在藏语中称为“热贡”,因此这一艺术被统称为“热贡艺术”。

  唐卡是热贡艺术中最为常见的艺术形式。唐卡以绘画为主,藏语意为“卷轴画”,这是因为其装裱方式借鉴了汉地的卷轴。唐卡的制作非常复杂,先要在画布上刷上白色涂料,以便着色和固色,然后用炭笔打底稿,接着就是上色,将颜料按深浅不同点上去、晕染开。上乘的唐卡作品还必须使用纯金碾磨的金粉勾勒神佛、莲座乃至法器的轮廓。

  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大都是矿物质,包括硫磺、松石、朱砂、珊瑚等,用这些矿物质颜料绘制的唐卡,即便经过岁月的洗磨和侵蚀,依然能够保持鲜亮的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颜料的制作和配置,是热贡艺人们的绝技,对外是严格保密的。它就像是川剧中的变脸,传内不传外。所以,对热贡艺人来说,尽心收藏好颜料的配制秘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唐卡的题材以藏传佛教为核心,涉及藏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民俗等各个方面,大体可分为斯巴霍、传记画、偶像画、历史画、风俗画和故事画等。其中,斯巴霍,即《生死轮回图》或《六道轮回图》,表现了密宗“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抽象教义。传记画以“佛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还包括藏王传、法王传、大师传等内容。所以,唐卡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生动展现。

  堆绣是热贡艺术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堆绣是用绸缎制作的一种藏传佛教艺术,它由各色绸缎面料剪贴、缝制而成,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热贡堆绣可分为堆绣唐卡、堆绣帏幔、堆绣柱饰及其他装饰品。制作时,艺人根据内容表达需要,先选好各种颜色的绸缎,剪成一定尺寸的人物、走兽、花鸟等,再粘压在事先剪好的纸张上,然后粘堆在需要的地方。堆绣是多种艺术的结合,犹如丝质的彩色浮雕,极具观赏性。

  无论是唐卡、堆绣,还是壁画、雕塑,这些美妙的艺术之花,在热贡热烈地绽放。它们汇集了人类的智慧,不仅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让虔诚的宗教信仰得以世代传承。

  歌唱“花儿”的盛大集会

  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湟中道地处青海河湟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河湟文化。说唱、曲艺、歌谣是河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世久远的口头艺术,不仅滋养了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民众,更作为人类文化的活化石保存至今,“花儿”便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

  花儿是一种流行于西北地区的民歌,青海是花儿的故乡,而河湟花儿更是西北花儿的灵魂。

  在河湟地区,花儿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兴致上来,人们便会唱上几句。在田间地头,拔草的妇女们“尕马儿你拉回了来,拉回了欢来”的心语里,蕴含着她们对理想生活的希冀,以及对出门在外的家人的思念之情;在山冈野岭,年轻的牧者高歌“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一对儿牡丹”,歌喉里燃烧着青春的激情和对爱情的憧憬。

  由于对花儿太过热爱,河湟民间还自发形成了以歌唱花儿为主的集会活动——“花儿会”。在河湟地区,规模不一的花儿会数目甚众,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也各不相同。如农历四月八日的凤凰山花儿会、农历六月六的七里寺花儿会、农历六月十四至十六日的瞿昙寺花儿会……每逢节会,人们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齐聚会场。大家引吭高歌,将一切美好的祈愿和祝福融入歌声,堪称民间的狂欢。

  在河湟地区,同花儿会一样热闹的,还有一年一度的纳顿节。

  “纳顿”系土族语音译,意为娱乐、玩耍。纳顿节是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一般从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九月十五日结束,长达六十余天,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节前,三川各村要在本村推选出举办纳顿会的“大牌头”(纳顿负责人)和“小牌头”(其他负责人)。节日前一天,大小牌头要进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动,第二天便进入纳顿节的正会。

  正会主要由跳会手舞、跳面具舞和跳“法拉”(巫)三部分组成。

  会手舞为开场节目,是由数十人至数百人参加的集体舞蹈,由两个村联合进行表演,一村为“东道主”,另一村为“客村”。参加活动的代表称为“会手”,“东道主”村会手需迎接客村的会手。长者身着长服,擎着彩旗,拿着柳条领队而行,其后鼓手、锣手、旗手相随,与客村会手汇合后,互致贺意,随后共同起舞。会手舞之后,是跳面具舞。面具舞是戴面具表演的舞蹈,传统剧目有“庄稼其”“五官”“三战吕布”“杀虎将”等。这些剧目各具特色,如“庄稼其”为父辈向后辈传授农耕技艺,语言幽默诙谐、动作滑稽可笑,“三战吕布”则再现了三英战吕布的传奇故事。最后是法拉舞,法拉舞又称巫舞,是巫师充当人神中介,祈祷神祇保佑,驱除邪恶的独舞。当舞蹈结束,当天的活动便进入尾声。此时,举行纳顿的村庄,需祭祀地方神,然后把地方神抬送到下一村。纳顿活动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在三川的村庄里按序进行。

  年都乎奇特的於菟舞

  青海湖神圣的祭祀

  在河南道沿线,也保留有许多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年都乎的於菟舞就是其中之一。

  年都乎是同仁县一座乡镇的名字,村民以土族为主。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是年都乎村民祭祀山神的日子,而跳於菟舞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仪式。

  “於菟”是虎的别称,於菟舞即装扮成老虎的模样进行舞蹈,寓意驱赶妖魔鬼怪。

  活动当天,巫师要在村北山坡的山神庙内祭祀各路山神,事先挑选出的7名扮演於菟的青年男子,也要在此化妆。他们需裸露上身,然后用庙里的香灰涂抹全身,再用墨汁在脸上、身上勾画出虎纹和豹纹。其中,画虎纹者为“大於菟”,由两名长者担任,画豹纹者为“小於菟”,由5位较年轻者充任。涂抹完成后,接着用施过咒语的白纸条将一撮头发扎起来,腰间缠上红布腰带,再佩戴一把藏刀,每人两手各拿一根一米多长的柏树枝。有些於菟还会口叼生肉,意在展示威猛。随后,5个“小於菟”分南、北两路进村入户,两个“大於菟”和巫师尾随其后。“小於菟”要用手里的柏树枝将屋主事先准备好的食物串起来带走。这些食物通常是用面团在人身上,尤其是病人身上揉搓擦拭后再烤制而成的,村民认为这样可以带走病疫和厄运。当“小於菟”穿越至城东门时,会和“大於菟”及巫师会合,并列队起舞。随后,“於菟”们奔向村外的塞曲河边,将手中的树枝连同串着的食物一起抛入河中,寓意抛除了村里所有不祥、晦气的东西。接着,他们要用河里的水将身体清洗干净,而巫师要在河边进行诵经仪式。至此,“於菟”仪式结束。

  “於菟”以请神、逐鬼、驱疫的巫术活动,来求得山神的护佑,祈福五谷丰登、身体健康,这种崇虎信巫的习俗,展现了青海先民朴素的信仰观。

  民间信仰的世界里,除了山神,浩瀚的江河湖海皆有神灵依附,所以,作为高原圣湖的“青海湖”,自然也有各种大神居于其中,而祭湖就是对这里神灵的告慰。

  祭祀一般选择在农历四五月举行,地点分散在青海湖畔,祭祀采取的是祭“敖包”的形式。首先,由活佛或长者高声朗诵经文、真言,后由长者登上煨桑台点燃松柏枝。煨桑台由石块砌成,上面堆放着松柏树枝、牛粪、青稞、酥油、茶叶等物。点燃后,伴着螺号声,祭拜者沿顺时针方向绕行煨桑台,口中念诵经文、佛号,并向台上献哈达、青稞、白酒等物。投献完毕,人们拥向湖岸,先以湖水洗手、净面,再面朝湖心方向跪拜诵经,用事前准备的哈达或彩布、绸子等,将酥油、茶叶、钱币乃至金银珠宝等包裹好,投向湖中。据说礼包迅速沉入湖底,则代表神灵接受了祭品,对投放者而言也会受到更多的庇佑。

  如今,祭海活动还增添了现代气息。仪式结束后,还有歌舞、赛马、射箭、摔跤、拔河等各种表演。各路商贩也齐聚湖畔,设摊位兜售祭海物品。这时的湖畔似乎更像庙会一般,人员辐辏,热闹非凡。

  图 水冬青 卢海林 沈海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