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指未有外源性声刺激,但感觉耳内、头中存在声响的主观感受,现代医学的听神经瘤、外耳道异物、中耳疾病、内耳神经鞘瘤、颅内压增高等均可引起。中医认为,耳鸣是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可分为肝胆火旺、肝气郁结、痰湿困阻、气滞血淤、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肾精亏虚等类型。
肝胆火旺 此类耳鸣类似潮水、狂风、打雷之声,时轻时重,常见于性情暴躁易怒之人,兼有夜寐不安、头痛眼胀、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宁等症状。这类患者应先安定情绪,调整心态,配合中医清肝降火之方,如龙胆泻肝汤或栀子清肝汤加减等,也可用菊花、石菖蒲泡茶饮之。
肾精亏虚 此类耳鸣特点多如蝉鸣之音,由轻渐重,安静时明显,多伴有心烦失眠、听力减退、腰虚酸软、夜尿频多、头昏眼花、记忆减退等,老年人多见。此类患者治宜补肾填精生髓,可用肾气丸加减,平时多食滋补肝肾、填精益髓之品,如桂圆、黑豆、黑芝麻、核桃等,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按摩温灸涌泉、合谷、肾俞、背俞、百会、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
脾胃虚弱 此类耳鸣多为劳累后,或蹲下起立时加重,发作时耳内有空虚作响、面部发凉的感觉,伴倦怠乏力、食少、食后腹胀、大便溏稀等症状。此类患者治疗上应予健脾益气、升阳通窍为主,可选择补中益气汤加减;饮食上少食肥甘、辛辣及寒凉之品,可适当用些党参、黄芪、白术等煲粥以养脾胃之气。
气滞血淤 此耳鸣往往伴耳痛、头痛等不适,常有外伤史,舌质暗红或有淤点,舌下脉络淤青。治宜活血行气,可用丹参、田七、川芎等加入食材中作药膳,如田七鸡汤、三七粉冲服等。
气郁化火 此类耳鸣常在烦躁、焦虑,或情志不畅时诱发或加重,多伴失眠多梦、口干口苦,治以疏肝解郁、行气通窍为主,可用逍遥散加减,配合情绪疏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