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与利益的博弈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一书中预测,未来人类将拥有“皮夹式个人电脑”,不仅电脑会配备摄像头,公共空间都将被摄像头全面覆盖,个人隐私将逐步丧失。

  岂止是公共空间,当算法与大数据如水银泻地一般涌入各领域,无论浏览新闻、购物消费,还是社会治理,大数据已无所不在。伴随而来的是,个人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凸显,比尔·盖茨预言成真。

  根据算法,机器能够根据用户阅读习惯进行精准的内容分发和推荐,同时将个人数字痕迹丝毫不差地“记录在云”;在电商平台上稍作浏览,同类商品立刻通过其他网页推送至用户眼前;用户安装App时,必须同意诸如获取位置信息,读取相册、多媒体、存储等“霸王条款”,否则便无法使用;更有不法商家出售信息搜集软件,将大量平台信息搜集整理后打包倒卖—10000条用户信息售价800元,平均每条不到一毛钱。

  以上种种,正是互联网企业津津乐道的为用户贴上“标签”,而勾勒的“用户画像”则意味着用户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由此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让长期沉浸在网络中的人们见怪不怪。以至于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近日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这么做。”

  这一表态几乎可以代表大部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认知:将用户“不得不用隐私交换便利”偷换概念为“用户对隐私不敏感”,并为此沾沾自喜。而大洋彼岸的FacebookCEO扎克伯格显然未能尝到这个甜头:由于8700万名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扎克伯格连续两次出席国会听证会,Facebook市值蒸发350亿美元。他承认,在防止Facebook被滥用方面做得还不够。

  不知国内互联网企业听到扎克伯格如此表态作何感想?而此事为中国网民又上了一课,人们更加关心:我的数据是怎么被收集的?收集了哪些内容?收集之后怎么用?平台通过何种方式保障隐私安全?“亡羊补牢”固然值得肯定,防患于未然却是关键所在。

  当数字规则远远落后于数字生活,当务之急是为大数据使用建立更完善的原则。否则,数据滥用将会带来不可控的后果。而要保障个人隐私权利,保证大数据不被异化,既需要监管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企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行业自律;既需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安全技术,又需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监督。同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个人隐私保护政策,做到既能兼顾个人隐私保护,又能促进产业发展。在隐私与利益的博弈中,找到某种平衡,让信息时代的技术最大化地有利于每个个体,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为此,本期“跨界论坛”将关注信息时代的个人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力图从数据来源、安全隐患、技术保障、企业责任等多个维度,探讨在大数据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个人数据作为重要资源,其使用过程中面临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将如何得以解决,从而成为推动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企业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加速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