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6-15 13:58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的地位非常重要。在识字教学中,只有提高对识字教学的主体认识,寻找科学、适当的识字方法,探索、尝试更有效的识字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生活中找到识字的乐趣,掌握一定的识字技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多种识字情景,加深对识字教学的认识和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7)7-0004-02

引言: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在一篇课文讲完后,大部分学生还读不通课文,读不顺句子,弄不懂问题,甚至还有许多新词没有记住。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掌握规定学习的汉字,如何对字的音、义、形的进行更好地了解,如何让学生在读书识字中找到兴趣呢,这成为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关键。

1 认识识字教学的意义,把识字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 年级的教学重点”。这是对识字教学的重要定位,也是对十几年来识字教学现状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人的一生当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 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并逐步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多年来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验,让我坚信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以识字为重点,而且我始终认为解决识字问题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以识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点这个问题,从古至今,虽然几经波折,但是基本取得了教育界的共识。对于识字的基础,也基本公认为四会,会读,会认,会写,会用。于一部分最常用的简单汉字,可以在学习时就达到“四会”;但有不少汉字比较难,就不能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达到“四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简谈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中谈到“小学语文整体改革需要大胆创新,要尽可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如前面指出低年级片面强调识字为重点,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现在不能反过来,否定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重点,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可见共识依然存在。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学生的读和写。

2 识字教学情境的构建

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培养学生们的自学意识,让学生们可以自主的学习语文知识内容,同时还要让学生们具备主动识字的愿望。兴趣的存在能为学生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情况分析,老师在改革其教学方式时,需要创新其教学的艺术,丰富其教学活动的形式。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老师可以开展游戏活动,提升学生们识字的兴趣以及热情,通过兴趣的引导,让学生们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识字的教学活动中,不能硬性的传授语文知识内容,可以利用故事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有趣故事的讲解,让学生们融入到故事中,感受汉字的魅力,自主的学习汉字。

3 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方式

识字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识字需要依托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更是学生们生存发展起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开展识字教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其教学活动并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学生们思维发展进步的阶梯。老师们要改革并创新其原本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选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并让学生们都能感受到语文汉字的意蕴,了解汉字。首先,老师们可以使用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来带动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用游戏的的形式来促进学习;其次,老师们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时,必须要了解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诉求,从根源上做好兴趣的激发工作,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针对心理因素以及汉字构造等特性,注重识字教学的时间,了解识字教学所占据的优势点,可以采用猜谜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们发散性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该汉字的字形特点为基础,激发学生们参与猜谜活动的积极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更是其起点,学生们只有增强自身的识字量,才能让其自由的阅读各类文章,这是小学年级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们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时,老师要确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提出识字教学活动开展的要求以及任务等,构建出一个创新性十足的识字语文教学课堂,最大限度的提升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识字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根据这一目标,再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以及理性不足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如何创建创新性识字教学课堂,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下许多低年级语文老师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