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bot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人工智能,AI
  • 发布时间:2018-06-15 14:15

  人工智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玩意儿?我们经常都在口头上说着AI、AI,那么AI的定义与涵盖范围又是什么?AI人工智能到底是怎样来的?在这里面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呢?在进入解析AI人工智能之前,不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最基础的概念,一起来看看AI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人工智能

  在百度百科中,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AI,人工智能被定义为一门科学。作为一门起源于上世纪,却在近年来大火,甚至被收录进2017年年度流行语的电脑科学类相关学科,可以说AI人工智能在2017年出尽了风头。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Alpha Go、智能音箱、智能台灯、人脸识别追踪……甚至是Siri、手机语音助手等各种形态的AI相关产品与应用已经悄然入侵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整个2017年,似乎任何产品如果不与智能或AI沾上点边儿,你就会显得很“Low”,智能处理器、智能GPU、智能音箱、智能路由器、智能手机……恍然之间,似乎智能产品已经铺天盖地迎面袭来。

  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就是人工创造的智能。人工,显然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概念,就是人为工作的意思。但是智能,到底是什么呢?别看我们经常将智能挂在嘴边,但是智能到底是什么概念呢?业界一般认为,所谓“智能”,在本质上是以人自身的行为动作作为参考的,其涉及到了自我意识、思维思想、判定分析以及行为动作等各个方面。简单地来说,所谓“智能”就是能思考、有思维、会学习、有判断分析能力以及最为重要的情感情绪感知能力。

  而人工智能,就是让电脑或类电脑的机器型产物,来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推理、思考、判断、规划等智能的行为,研究这一领域的学科就是AI人工智能学。这一学科涉及的领域包括电脑科学、数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方面,其内涵非常复杂。但是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人工智能与其最为相关的,无疑是电脑相关的学科在AI研究上的进化,无论是硬件性能的进化,还是软件、算法环境的进化,这些不断发展进步的电脑硬件与软件环境,也促成了AI人工智能不断向前发展。

  里程碑—AI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星光

  在AI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上,可以说是充满了曲折与挑战,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来自不同领域的争论与非议。纵观整个AI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我们能清晰地发现,计算机的诞生与IT产业的进化为AI人工智能提供了最扎实的硬件模拟基础,而对人类神经学的研究则为AI人工智能提供了理论支持,最后是软件运算环境的不断进化,海量的数据库与算法为AI人工智能提供的则是不断进化的武器。也正是在这三者的相辅相成之下,AI人工智能从上世纪开始一直到现在,一直都走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而在这条进化的前行路上,有一些闪光的里程碑,始终值得我们去铭记。

  上世纪4、50年代之前

  在上世纪4、50年代之前,准确地说,是在1945年之前,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17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在这几百年的时间内,整个社会都处于对人类自身潜能的研究与开发上,也正是在这几百年的时间内,《单子论》、《人性论》、《心理生理学原理》、《数学原理》、《逻辑哲学论》以及《行为主义》等著作先后面世。这些对人脑、神经、行为等进行研究的著作,为后来AI人工智能的萌芽于发展提供了坚持的理论基础。

  1936年

  1936年,科学家A.M.Turing(图灵)提出了可计算数理论。图灵描述所谓的计算就是对位于纸带上的一连串0和1的符号执行指令,逐渐改变纸带上0和1的排列顺序,经过一定的步骤之后,就能得到预期规定的符号串或结果。在今天来看,这毫无疑问就是现代电脑计算的基础。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计算机的初现铺平了道路,也为人工智能AI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45年~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可进入实际应用的计算机ENIAC诞生,计算机的初现,为AI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物质上硬件基础。同时,科学家John Von Neumann(约翰·冯·诺依曼)提出了著名的冯诺依曼架构计算体系,表示计算机必须具备输入/输出、记忆存储、数据运算、控制程序执行等基本功能部件,而这也正是现代电脑的奠基石。

  1950年

  A.M.Turing提出了“计算器与智能”理论,并提出了图灵测试,描述了人工智能AI的雏形。在图灵测试中,在一个相互隔离的环境下,由人通过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向计算机提出问题,由计算机来回答问题。如果超过30%的人不能分辨出另一侧回答问题的是计算机还是真人,那么就可以认为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现在来看,可以说图灵测试所描述的,其实就是AI人工智能的基础表现。也正是从图灵提出图灵测试之后,计算机智能这一概念被更多科学家所了解和接受,并逐渐开始整个社会内扩散。

  1956年

  1956年对AI人工智能产业来说是最值得铭记的日子之一。正是在这一年的8月,在美国汉诺斯小镇宁静的达特茅斯学院中,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马文·闵斯基(Marvin Minsky,人工智能与认知学专家)、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信息论的创始人)、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计算机科学家)以及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科学家正聚在一起,讨论着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离经叛道的话题—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会议内容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人工智能。后世将此次会议称为达特茅斯会议,而1956年也就成为业界公认的人工智能元年。

  1965年

  科学家Edward Feigenbaum等人研发出了专家系统DENDRAL,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套能有效进行工作的专家智能系统。同年,Gordon Moore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为未来PC计算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发展框架。

  1982年

  新一代的电脑计划开始在业界得到执行,以IBM PC为典型代表的新一代电脑开始崭露头角。新的电脑标准赋予了计算机更强悍的计算性能与更多元化的处理能力,这也在硬件基础上位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优秀的硬件基础。从此,人工智能AI与电脑就相辅相成,结伴前行。

  1991年

  1991年,人工神经网络正式受到几乎全球所有国家的关注与研究。这种并行分布式系统,采用了与传统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技术完全不同的机理,克服了传统的基于逻辑符号的人工智能在处理直觉、非结构化信息方面的缺陷,具有自适应、自组织和实时学习的特点。而对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与构建,正是后来AI人工智能发展的软件基础。

  1997年

  在AI人工智能经历20年左右的低潮期之后,1997年IBM的AI电脑DeepBlue(深蓝)在一次国际象棋的友谊赛中击败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冠军卡斯帕罗夫,引起了整个业界的剧烈轰动。从这时开始,AI人工智能再次被各龙头IT企业重视,并开始投入巨大的精力针对这一市场进行开发。

  2011年

  IBM公司的机器人Watson参加智力问答类节目“危险边缘”,并在节目中打败了两位人类冠军,这是机器人对人挑战的又一次胜利。

  2012年

  谷歌公司在自身的X实验室内,采用电脑神经系统,成功识别出一只猫。

  2016年

  谷歌Alpha Go机器人,在围棋比赛中先后战胜了多名世界名将,在这一年引起了强烈的轰动,甚至Alpha Go也被收入了2016年的最热词汇,被国内的玩家们亲切称为“阿尔法狗”。Alpha Go的成绩,正是人工智能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的真实体现。

  2017年

  智能机器人在市场上全面开花,NVIDIA、Intel、百度等公司的无人驾驶方案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谷歌与IBM的深度学习智能机器人方案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017年,全球IT龙头企业都在押宝AI人工智能这一未来的蓝海领地。

  2018年

  我们认为,2018年,AI人工智能将会有一次较为明显的爆发,以无人驾驶、深度学习、智能手机和智能机器人为主要代表的AI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将取得更显著的突破。iRobot时代从这一代也许就将拉开序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