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手机,为何那么火?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全面屏,手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7-05 14:34
仿佛一夜之间,全面屏就成为多个智能手机品牌的标配。然而热闹归热闹,全面屏手机如何火起来,前景又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探索。
全面屏的“前生今世”
虽然全面屏手机这个概念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火爆起来的,但若是要追根溯源,那么早在2013年,夏普发布302sh手机应该才是全面屏手机的鼻祖。在当时,这款手机就因为高颜值而获得了外界的普遍关注,甚至拥有了“史上最美Android手机”的称号。
然而,2013年很多Android机的流畅性问题还没得到解决。虽然iPhone 4S已经不是最红的那个宠儿,但是iPhone 5的市场表现还算不错。这个时候的夏普302sh想要光靠颜值去刷存在感,难度实在有些高。
当时间进入2016年,文案总是比产品更有味道的小米,首次在发布小米MIX的时候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有意思的是,虽然小米创造了“全面屏”这个概念,但是在这之后,由于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手机并不存在,所以几乎每个手机大厂都在表示自己的手机才是正宗的“全面屏”,而在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三星Galaxy S8了—在三星Galaxy Note7因为爆炸事件而饱受诟病的时候,三星Galaxy S8硬是靠颜值给三星手机挣回了一点脸面,还推进了全面屏手机的发展,这也算是出人意料了。
为什么非要纠结于全面屏?
众所周知,目前全面屏技术并不完善,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厂商还要执着于全面屏手机呢?
首先,这是手机厂商大佬们对于自身的需求。智能手机领域,慢了一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前面诺基亚、摩托罗拉和黑莓等大佬已经用血的代价为同行演示过了。而如今在手机外观严重同质化的今天,手机厂商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让自己的产品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甚至吸引其他手机品牌的用户,也去因为颜值而关注自己旗下的手机。
另外一方面,在全面屏之前,手机厂商的外观设计尝试都算不上什么成功。比如说魅族PRO 7的双面屏设计,虽然有了创意,也有了辨识度,但是也就是那块背屏,被很多人笑话成“痔疮”。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个世界less is more才是王道,既然大家都不喜欢那些花哨的东西,那么就干脆就用全面屏吧!
于是乎,一个矛盾的现象出现了—一方面,手机厂商们要用全面屏让自己的产品在颜值上更胜对手一筹,另外一方面,每家每户都在玩全面屏,也许最后会引发新一轮的手机外观同质化。而在全面屏之后,市场又会冒出什么新的需求呢?这就很难说了。
而在用户层面上,他们对于手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也就是说,用户要更小的机身尺寸,最好可以一手握持,流畅单手输入,另外一方面却又要更大的屏幕,可以满足在看视频和打游戏方面的需求,这种矛盾的心理就不断倒逼手机厂商推出全面屏手机。这一点在iPhone X上可以说体现得尤为明显。
接下来,全面屏手机将成为市场标配
正是因为手机厂商自己求上进,而消费者又逼着手机厂商上进。所以在未来,全面屏手机只会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大厂在玩,甚至一些小厂也在跟着玩全面屏。
比如说一加5T—虽然和华为、OPPO和小米等厂商相比,一加算是小透明,但是小透明也有大口气,一加对5T可谓是满怀信心。一加的老板刘作虎甚至在微博上公然表示,5T的拍照能力比某P强太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果说一加还有点自吹自擂的成分,那么华为则根本不需要用“相声”来凸显自己的存在感了。接着荣耀V10和华为P11还要先后上线,而这两款手机自然也是以全面屏为卖点。
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全面屏将迎来全面的爆发,而在经过了1~2年的升级换代之后,恐怕到时候非全面屏手机反而会变成其中的异数。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拿着iPhone还是Android手机的人,都会因为全面屏手机时代的到来,而被迫改变自己原来的操作习惯。没有了Home键、没有了经典的返回键、退出键,甚至连指纹解锁都要么被抛弃,要么被挪到很不方便操作的手机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