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力量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8-03 14:24

  “人生永远向着阳光走,风雨不回头”,这是刘敏的座右铭。

  “我是幸运的”

  5月20日南京大学116周年校庆典礼上,刘敏代表学生发言。

  5月13日,刘敏回到家乡,参加汶川马拉松,以此纪念10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刘敏是地震幸存者,那年,她才16岁。

  那天,北川中学,高一四班的学生刘敏像往常一样上课,地震突然降临。房屋倒塌,老师、同学被埋。在黑暗中被困了30个小时后,武警战士用四根碗口大的木棒,花了3个多小时,才把她抢救出来。一同被挖出来的还有8位同学冰冷的尸体。

  “再晚一个小时,你就没命了。”这是医生对她说的第一句话。由于抢救生命的迫切性,刘敏不得不在帐篷里,在缺乏麻醉药的情况下,亲眼目睹医生截掉了自己的右腿。“我很感激,在我右腿即将分离身体的时候,一位护士阿姨蒙住了我的眼睛”。

  长时间挤压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内伤,刘敏不得不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她在第三军医大重症监护室住了两个多月,血透一次10个小时连脖子都不能扭动。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她学习站立,从一分钟都坚持不了到拄着拐杖满医院走。她学习使用假肢,从痛得一秒钟都不想穿戴到能较为正常地行走。然后她开始挑战上下楼梯,摔了无数回。

  “最困难的是调整心态。”刘敏说。

  一本叫《真正的人》的书深深地打动了刘敏,书中主人公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失去双腿,穿戴假肢的他在地铁上因没给老人让座而被人指责,这却让阿列克谢异常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一个“正常人”。

  惊艳校园

  刘敏从小热爱运动,游泳很好,出院后,她被选入四川省残疾人游泳队。一边训练,一边思考未来的生活,最后决定还是考大学。

  但回到北川中学,因为治疗用药量大,频繁手术,让她记忆力远不如以前,成绩在班中倒数。但仅一年,高二期末统考,她已经在年级排第五名。很难想象那一年她是如何熬过来的。每天第一个进教室的是她,最晚出教室的也是她。腿痛得常趴在桌上抽搐,强烈的幻肢痛让她时常无意识地去抓已被截掉的脚指头。克服了种种困难后,刘敏考入了四川大学。

  在四川大学,刘敏进入法学院学习。大一成绩位于年级前15%,大二成绩位于年级前10%,大二下学年修读了经济学(第二学位)……作为项目负责人,刘敏带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还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全国残疾大学生励志奖等30多项校级及其以上荣誉,并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南京大学研究生。

  大一和大二暑假,刘敏前往新疆和云南,边旅行边打工。在云南,刘敏打工的店铺位于丽江古镇小四方街,主要销售酸奶和鲜榨果汁,她在时日营业额突破8000元,破了店铺日销售记录。打工旅行并不容易,从成都火车硬座50个小时才达库尔勒,7月的火车连厕所内都挤满了人,去时遇上了泥石流,火车晚点9个小时,没赶上下一趟联票列车……

  在南京大学,刘敏乐观向上。打羽毛球、滑雪、跑马拉松、挑战残疾极限运动……无数次惊艳老师同学们。在南京这座城市,刘敏最爱漫无目的地骑行,不用导航,骑20公里安然返回。

  回馈社会

  刘敏关爱社会。她深知,自己的重生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刘敏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是“第一届大学生抗灾减灾灾后重建国际论坛”倡议者,提倡重视地震伤害,认为要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每个人应该有足够的求生意识、救援意识,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建筑物的质量,减少伤亡和损失。

  刘敏更多地用亲身经历去感染、鼓励人。2017年,刘敏受邀到多所中小学,分享人生经历和感悟,鼓励同学们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在逆境中学会成长。她还挑战残疾极限运动,展示残缺的力量;她签约闻名全球的假肢器具公司奥托博克,成为该公司中国地区形象大使,以自信的形象成为残疾人的典范。

  刘敏

  南京大学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文/本刊记者 尹颖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