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和观众的审美需求
- 来源:科技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8-29 09:42
电视是通俗的“看”的大众文化,如何看,看什么?大有讲究。如果电视节目总是力图控制观众,而不是愉悦观众,最终它会失去观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日益提高,电视传媒理念已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众者为中心。怎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呢?电视媒体首先必须了解观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不断适应观众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应该在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上,在思维手法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一、新闻内容的信息化
作为现代主流传媒的电视新闻报道,是一个信息采集、传递与接受的过程。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注重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电视新闻应当顺应这个要求。电视新闻应该怎样来增加信息量呢?首先是增加新闻的条数。每条新闻应突出事件本身,剔除无用的套话,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播报。文字精炼了,新闻节目的条数也就增加了。如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不到30分钟的节目,一般可达25条左右。禹州电视台的《禹州新闻》15分钟的节目,多数情况下都能保持8条。
其次是增加每条新闻本身的信息量。增加新闻条数不完全意味着信息量的删减,它还表现在每一条新闻所蕴含的信息上,新闻中所传递的信息不仅是受众想知道的,还是受众应该知道的。新闻传递给观众的有用信息多,新闻的信息量越大。比如:按惯例,会议报道,我们要把在什么地方开会,会议的主题,哪些领导参加等一一罗列。这样的消息不仅所占篇幅较大,而且模式化。多数优秀的新闻作品篇幅不长但信息量丰富。禹州电视台荣获许昌市新闻三等奖的短消息《“小农机”到“小巨人”》,把禹州市惠农农机厂多年来的艰苦创业精神通过各项事实展现出来,主题清晰。通篇没有多余的废话。
二、解说与影响语言的统一
电视是视听兼容的媒体,电视新闻应讲求解说与画面的合理统一。以往,电视作为一种记录事件的方式,电视新闻播出时让解说成为主导。一则电视新闻,往往以解说词为中心来组织,电视画面成了解说词的图解补充。现在的电视新闻越来越重视画面在新闻中的作用,在叙述新闻事件时,編辑们会尽可能地利用媒介特点,让镜头说话。
电视新闻的文字解说与画面语言是一个整体,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让电视新闻发挥其最佳的播报效果,给人以既明晰又亲切的审美感受。如俄罗斯客机相撞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大媒体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这些新闻节目不但通过大量有解说和目击者、遇难亲人家属的详细采访,向人们讲述了事件发生的大致情况,记者拍摄的许多事故现场画面,残骸凌乱,机毁人亡,向人们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当然,电视新闻主要依靠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来感染观众,依靠新闻的真实性来赢得收视率,顺理成章,丰富多样的节目形态无疑是电视新闻产生审美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节目形态如何有所创新呢?就是改变电视新闻单一的表现形式,充分调动画面、解说词、同期声、音响、字幕等各种电视语言元素,使这些元素都能在不同的新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充分运用。现在,许多电视新闻不仅充分使用以上元素,还把图表、漫画、动画甚至音乐等形象的东西运用得恰到好处,使新闻更加生动、形象、更能被现代观众所接受。如今,电视新闻出现了播报、评论、访谈专家座谈、现场采访等多种报道方式,还有中央台《东方时空》、上海台《17栏目》等多种形式的电视新闻杂志。
三、手法创新——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吸引力
一件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独特的构思、新颖的表现手法。新闻事实好象颗颗散珠,需要作者用一根线巧妙地串起来。这根“线”,就是最能体现新闻事实本质意义的独特角度,最能为观众接受的表达方式。电视记者要做到“三贴近”,创新报道手法十分重要。禹州电视台新闻部在《禹州新闻》的采访、拍摄、制作实践中的途径主要有1、抓小放大。在采访时,记者往往想把什么内容都拿来放在一条新闻中去,结果是出力不讨好,抓不住观众的眼球。在编辑岗位,常常会收到“总结性”或“汇报性”稿件,这类稿件文字乏味,数字连篇,令人头疼。其实,我们制作新闻时完全可以换一种思维,敢于以小见大,以一观而窥全豹。获市评一等奖的新闻专题《周保治的幸福生活》说的是禹州市张得镇前张楼村村民集体照顾残疾人周保治的事。记者以村民为周保治送饭的碗作为点,选取一户村民从早到晚为周保治送三顿饭的过程,并从一些细节来表现村民对周保治那种无私的爱。正是这些细节打动了观众,所以,只要抓住一些有效的细节,同样可以反映出全貌,甚至比详细描写全貌要好得多。
2、逆向思维。多数记者习惯于顺向思维,即从正面观察事实,顺向谋篇布局,如果变换一下手法,从反向观察问题,反向构思整条新闻的脉络,有时能给观众一个意外的“惊喜”,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江西省一家县级电视台1994年获全国新闻一等奖的消息《变味的义务劳动》说的是县里组织义务劳动,些单位雇民工参加义务劳动的事,记者把街上义务劳动的民工和一些单位干部职工上班打牌、看报这些事情作比较,反映了机关作风散漫、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可以想象,这条新闻如果不是把这两件事情作比较,就反映不出当前机关作风中存在一些问题,正是这种巧妙构思,增强了新闻的可看性。3、避实就虚。一味地钻入“实”的套路,很难有所创新,偶尔避实就“虚”,会有更好的报道角度。如果我们说某一项工程已经完成一半和工程还有一半没有完成,没有任何的区别,但是这两句话的思维角度完全不同,前者指的是已经实实在在完成的一半,而后者着重指的是虚的是还没有完成的一半。我市交通部部门对全县破烂的公路水泥路面进行重铺,如果光是报道这次铺路,完全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假如从这次铺路的内容着眼,告诉观众我市有多少公路还没有重铺,交通部门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困难,尽快完工,更能激发饱受破路之苦的观众的兴趣。
3、讲故事。一条新闻需要给人们提供信息,如果穿插一些动人的故事更能让信息闪闪发光。新闻中讲述的故事往往是关于人物在新闻事件中的故事,故事之所以能亲近观众,就因为它写人,以细节来打动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越鲜明,新闻报道对观众就越有吸引力。禹州电视台系列报道《人民的好公仆一一冯中申》,通过驻村干部冯中申在帮助桂村乡宫后村过程中以身殉职的事迹,反映了一个人民公仆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记者抓住冯中申驻村期间居住的小屋为村民服务的记事本等细节,编织成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折射出一位人民公仆的崇高人格。这类镶嵌在报道中的故事使新闻富有魅力、催人泪下。
当然,报道手法的创新途径远不止这些。新闻要为群众所喜欢,报道形式就要不断创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观众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新闻直传手法的创新更应该与时俱进,只有从观众的需求出发,不断创造观众最能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现,才能使新闻在观众中产生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