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成逻辑

摘 要: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准确研判,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深入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作者从生成逻辑视角,即历史逻辑、人民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脉络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成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认为,“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1] 因此,深入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对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试从生成逻辑视角,从历史、人民、理论、实践四个维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脉络进行初步梳理。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

从历史视角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史中探究其演进轨迹。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中的东方明珠,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解决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 第二,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形态,是理论思潮、现实运动和社会制度三者的统一。这一形态的出现,要追溯到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写的《乌托邦》。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已经经历了500多年的历史,在500多年的历史时空中,人类对社会主义进行的探索可分为六大阶段 [3] :第一阶段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潮阶段,时间跨度为16世纪到19世纪初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18至19世纪的圣西文、傅立叶、欧文。第二阶段为科学社会主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阶段为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第四阶段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形成,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二战后,欧亚两大洲出现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占全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一。第五阶段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阶段。第六阶段为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领导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国共产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建设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制定了发展的路线图,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将致力于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第五,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一百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仍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和勃勃生机。第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实现的。在“7.26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逻辑

人民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一思想至少蕴含了四层含义。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人民不断探索和推进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6] 第二,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党的七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就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一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在以后的历届党章中都体现出来,尽管在表述形式上有所不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7]十九大党章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这样阐释的:“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8]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直接地反映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在国家生活中的不同地位,从组织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发展方略。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9] 第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党中央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经过39年改革开放,中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为世界扶贫做出了重要贡献,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到2020年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改革开放成果将惠及全体中国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越来越充分地得到满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

理论逻辑就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重要的理论品格,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科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俄国革命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立了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它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也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础。建党96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种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最关键的就是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系统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可以高度概括为毛泽东奠基、邓小平破题、江泽民深化、胡锦涛发展、习近平全方位开创。翻开今天的日历,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8周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面的30年,可以总结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进行探索的时期。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1]

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科学分析了时代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主要动力进行了科学研判,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对全党进行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全面拨乱反正。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开启了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程。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 13 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特殊重要意义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新中国历史上面临复杂国际国内挑战的严峻时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时期。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成果。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新世纪新阶段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2]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这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按照“科学发展”的轨迹向前推进的。按照社会建设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总体部署,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社会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军队国防建设、特色大国外交、党的自身建设等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4] 当然,实践永不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坚持长期发展。正如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