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矛”导弹与中子弹(一)

  • 来源:兵器知识
  • 关键字:导弹,中子弹
  • 发布时间:2018-09-19 14:28

  作为中子弹风波的主角,“长矛”导弹在一段时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长矛”导弹服役之前,它就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携带中子弹头的工具,早期规划的几种中子弹原计划装到这种导弹上。下文将对其加以详细介绍。

  “长矛”导弹是美国研制的近程、全天候地地战术导弹,是美陆军研制的第二代地对地战术导弹系统,也是美军实际部署的最后一种战场核导弹,是师级和军团级战术火力支援武器。该导弹系统主要为陆军军一级提供中距离常规或核火力支援,打击目标包括敌方指挥所、军队集结地、后勤设施、导弹部队、导弹发射基地、运输中心、装甲集群、前线机场、重要地理位置(如桥头堡、重要补给线、峡谷)等。其基本设计思想是既具有无控火箭的低成本特点,又具备导弹的高命中精度优势。它可空运和浮渡,既是军、师两级实施纵深核突击的主要兵器,又是常规野战火炮的重要补充手段,能够打击常规火炮射程之外的重要目标,强化了炮兵部队的打击火力。它满足了美国陆军对高机动性、中等射程、尾翼稳定、能全天候作战的导弹的需求。

  导弹“B”

  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美国陆军提出研制一系列新型弹道导弹的需求,称为导弹“A”到“D”。其中,导弹“A”用于替换MGR-3“小约翰”导弹,导弹“B”替换MGR-1“诚实约翰”火箭(1954年服役),导弹“C”替换MGR-29“中士”导弹(1962年部署),导弹“D”(后来升级为MGM-31“潘兴”导弹)替换PGM-11“红石”导弹。美军一些机械化步兵师和装甲师装备的“诚实约翰”战术火箭最大射程只有37千米。军属炮兵群的“中士”导弹虽然可对140千米外的目标实施核突击,可是其全重达到12吨,战场机动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很差。因此,迫切需要装备一种性能更先进的战术导弹。导弹“B”即为满足这种需求而研发的。

  导弹“B”于1960年开始方案研制,设计这种导弹时,美军要求它具有高度的机动作战能力,能取代“诚实约翰”火箭和“中士”导弹,能够打击火炮射程之外的敌方重要目标;既能对纵深目标实施核突击,又能对大面积集群目标实施常规突击;可用战略运输机远距离空运,空投到地面后可在各种复杂地形快速运动;进入发射阵地后,能以最快速度投入战斗;发射完毕后,能立即转移阵地,以免遭受敌人核火力的报复。

  按照设计,导弹“B”能够携带一枚重454千克的核弹头或常规弹头或化学弹头,射程为75千米。为了降低导弹的单价,当初对精度并没有过高要求,精度设计为8千米。导弹“B”需要独特的可变推力液体发动机。1961年6月,专家们在技术建议中认为,在导弹“B”项目正式开始前,它所使用的这种新型发动机需要进行试验验证。1961年12月11日,在美国陆军军械导弹司令部(AOMC)的领导下,导弹“B”的项目办公室得以建立,后来重新命名为“长矛”的导弹就是该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成果之一。1962年5月9日,国防部指示,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定要选出导弹“B”开发项目的主承包商。8月1日,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MICOM)激活了导弹“B”项目。凌-特姆科-沃特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竞争导弹“B”的开发合同,后来凌-特姆科-沃特公司胜出,此时导弹被定性为近程导弹(射程50千米)。

  1962年11月1日,陆军宣布正式启动导弹的研制工作,凌-特姆科-沃特公司作为主承包商,具体的研发工作在该公司的密歇根陆军导弹工厂进行。此时,导弹“B”重新命名为“长矛”。1963年1月11日,陆军导弹司令部与凌-特姆科-沃特公司密歇根分公司签署了一份信函合同,正式开始研制“长矛”导弹。4个月后的5月24日,陆军导弹司令部确定原始的合同为“成本加激励费”合同,这是该类合同首次运用于美军主要武器的开发方面。“成本加激励费”合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覆盖了“长矛”导弹项目研究与发展的全部阶段,它是美国陆军第一批经过了“计划评估与审查技术”成本“认证”的合同。1963年6月,导弹的代号被确定为“长矛”MGM-52。

  “长矛”导弹发展历程

  凌-特姆科-沃特公司迅速启动了“长矛”导弹整体系统的开发工作,并且强调项目进度能够满足首次飞行试验的要求。在导弹的开发项目中,该公司提出了三种配置模型:用于开发的工程模型(EM);向生产过渡的战术原型(TP);用于生产线上的生产模型(PM)。

  在开发过程中,“长矛”导弹的动力系统遇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1964年4月,“长矛”项目办公室与凌-特姆科-沃特公司一起商讨解决该问题。为补偿发动机性能的下降,导弹的长度增加。同年,“长矛”导弹的样弹定型,射程为4~40千米。

  “长矛”导弹首次发动机测试于1965年1月16日进行。1965年3月17日,“长矛”导弹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测试结果。导弹的“方向控制和自动气象补偿”制导方案在此次试验中得到了验证,试验了以125节侧风速度下飞行的状态。1966年10月3日,最后一批共6个工程模型的飞行测试成功实施。

  在“长矛”导弹的开发阶段,项目的重心就转移到了更远射程的导弹上面。1965年4月的研究表明,通过使用更高性能的发动机和更大的翼展,并且移除核弹头的配重,能够使“长矛”导弹的射程增加到120千米。这意味着,增程型的“长矛”导弹能够同时胜任导弹“B”与“C”的任务。1966年9月28日,两枚增程型“长矛”导弹进行了试验,但陆军方面直到1967年3月才做出开发增程型“长矛”导弹的决定。同年12月15日,国防部长下令,只部署增程型“长矛”导弹。

  战术原型导弹的飞行测试工作于1967年初启动,得到了很多测试数据。当年10月20日,第五枚战术原型导弹发生了爆炸事故,此后采取了密封弹簧进行纠正。1969年5月13日,首枚增程型“长矛”导弹的飞行试验成功实施。1970年9月10日,在一次高级别的评审会上,专家们建议有限制地生产75枚“长矛”导弹,同时取消了化学弹头的飞行试验。

  1971年8月13日,“长矛”导弹的第一次工程测试/服役测试遭遇了失败。后来查明原因是核弹头对导弹动力系统的干扰。当年的11月30日,配备核弹头的导弹第二次试验失败。这次失败后,专家们对核弹头的电路进行了重新设计。设计更改后,为验证新设计的有效性,陆军花费了9个月试射了12枚导弹。

  “长矛”导弹在研制过程中总共有MGM-52A/B/C三种型号,分别代表基本型、海射型和增大射程型。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的只有MGM-52C增大射程型。

  1965年3月17日,MGM-52A(试验型号)导弹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试验。同年7月进行了从轻型发射架上发射的试验,8月又进行了从移动发射车上发射的试验。至1966年10月,尽管其测试工作仍在进行,但美军决定只部署MGM-52B。

  MGM-52B

  1965年,使用更高性能的发动机、更大的翼面等措施后,“长矛”导弹的射程增加到120千米。这种改进后的导弹被称为XRL“增程型长矛”,并且它把导弹“B”项目和导弹“C”项目的要求结合了起来。XRL的序列号被定为MGM-52B。

  1969年5月,MGM-52B导弹进行了首飞,计划于次年验证射程和精度。然而,该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在飞行测试中遇到严重问题,所以直到1972年5月“长矛”导弹才正式部署。此时,原来准备配备给该导弹的化学战斗部和常规战斗部都已经放弃,初步决定为“长矛”导弹安装W-70型可变当量热核战斗部(爆炸威力从1000吨TNT当量至10万吨TNT当量)。MGM-52B测试期间进行了部分更改,包括略有改动的控制翼以及尾部,最终的生产型“长矛”导弹被称为MGM-52C。

  MGM-52C

  1967年4月7日,美国陆军宣布要将“长矛”导弹的全部工作重新调整,集中精力发展增程型,即MGM-52C“长矛”导弹。1970年,美国陆军订购了55枚测试模型弹。1971年8月开始试射,试验结束后从9月份开始小批量生产。1972年6月,美国陆军开始用它替换美国和北约装备的MGR-1“诚实约翰”火箭(无控)和MGR-29“中士”导弹。从此,MGM-52C“长矛”导弹便在美国陆军开始了23年的军旅生涯。它是美国陆军的杀手锏,一直在美国陆军的军、师两级第一线部队服役,至1990年才逐渐被美国陆军新的第三代地对地战术导弹“先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替换下来。

  “长矛”导弹的基本指标

  “长矛”导弹为单级导弹,长6.14米,弹径0.56米,翼展1.4米(带常规弹头时为1.18米),发射重量1285千克,核战斗部重211千克,常规战斗部重454千克;携带核战斗部时最大射程120千米,携带常规战斗部时最大射程75千米,最小射程8千米;最大速度3倍音速;最大飞行高度45720米,最小飞行高度1350米;助推时间1.5~6秒;命中精度:射程50千米时为150米;射程75千米时为225米;射程130千米时为375米。全程飞行时间是200秒。“长矛”导弹的操作更加简单,维护也非常容易,由于体积小,各作战单位可以运送更多的导弹。

  “长矛”导弹由地面机动发射,它采用简易惯性制导和机动车载倾斜发射方式,发射准备时间为10~15分钟,发射成功率95%,发射速率为每小时3枚。起竖发射车和运弹装弹车都是陆军M-113轻型装甲运兵车的改型,能在各种地形上行驶,包括越过沼泽、沙漠和深雪地带。发射车最大公路速度可达64千米/小时,水中速度为5~10千米/小时。在飞行过程中,导航系统能够自动补偿天气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发射组不需要设立气象站。这些改进使得“长矛”导弹的反应时间大为缩短。“中士”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为半小时,“长矛”导弹只需要15分钟以内。由于体积较小,一个火力单元就能将3枚导弹运到战场,一枚放到M752发射架上,另外两枚放M-688辅助运输车上。一个“长矛”导弹小组配备两台发射器和两辆辅助运输车,因此,一个小组的发射速率是6枚/小时,这是“中士”导弹的6倍。较短的反应时间和很高的发射速率,使得“长矛”导弹成为世界上最难以对付的近程弹道导弹。

  “长矛”导弹使用预包装(预先装满推进剂)、可贮存的液体推进剂,成分为红色发烟硝酸和偏二甲肼。其推进剂贮箱为两个预贮式全密封铝质圆柱形贮箱,前面是燃烧剂贮箱,后面是氧化剂贮箱。按照设计,推进剂能在燃料箱中储存10年。考虑到燃料与氧化剂的自燃特性,在制造时采取了严格的防泄漏措施。

  “长矛”导弹使用一种两级P8E-6型火箭发动机,为可变推力的液体燃料发动机,它由洛克达因公司制造,其发展过程相当曲折,拖延了很长时间。导弹在极端温度条件下也能有效发射,不需要预加热系统,该导弹工作温度为-40℃~60℃。此外,“长矛”导弹在发射后立即启动4个旋转稳定发动机,从导弹侧边的通气孔排出大量黑烟,这是该导弹的典型特征。

  由于美国政府要求欧洲盟友承担更多的防务责任,美国本土仅部署了36部发射架和108枚“长矛”导弹,1976年美国开始在北约部署导弹。到1979年,共有56部发射架部署在英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以及西德的军队。至此,美国共生产了92部发射架和276枚“长矛”导弹。

  “长矛”计划的研制费用共4.63亿美元(1975年美元值,下同),采购2133枚共7.16亿美元,计划总费用为11.79亿美元。至于“长矛”导弹的单价,核导弹为23至24.5万美元,非核导弹为17.5万美元。

  文/尹瑞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