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步枪的仿制与研制(十五)5.8毫米1987式枪弹/班用枪族的研制生产之二

  • 来源:兵器知识
  • 关键字:步枪
  • 发布时间:2018-09-19 14:31

  5.8与6.0两个口径枪弹研制三年并进

  1974年,总后装备部科训处与五机部科教处联合发文决定:由296厂、791厂、661厂、255厂、940厂、后高专(总后部高级专科学校军械大队)组成一个会战组,开展5.8毫米枪弹和步枪研制,由861厂、845厂、9336厂、973厂、972厂、375厂、475厂和华工(华东工程学院一系)组成一个会战组,开展6.0毫米枪弹和步枪研制。

  1975年9月-10月、1976年11月、1977年6-7月,5.8毫米会战组为提高弹着点密集度、600米距离上钢板穿甲和木板穿深能力、600米打羊和射击水箱模拟威力等问题,三上四川华蓥山进行大型试验。6.0毫米会战组1975年在减小抽壳力方面通过降低最大膛压、弹膛部位热套、增加弹壳硬度、减薄弹壳厚度等途径进行了探讨。历经全面改进设计研究,1977年初,到三十一基地对6.0毫米枪弹进行摸底试验。在6.0毫米口径步枪研制中,9336厂一直坚持弹壳后坐间隙式自动原理的步枪研制,持续到1980年11月8日。终结报告说;“自从713会议以来在华工105(华东工程学院105教研室)教员指导下先后进行了6毫米及7.62毫米11支样枪研制,三进三十一基地试验”。常温下0.9~1毫米间隙原理机构动作正常,结构简单、枪重减轻、点射精度高,但由于弹膛熏烟严重,后坐能量不易控制而停止。

  尽管这段研制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科研工作没有停止,经过3年的努力,两个会战组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977年9月14日-10月5日,第二次小口径枪和弹的对比试验在三十一试验基地进行,试验项目:V2、Pm、R50、侵彻力、I43、火药燃烧性、VC等枪弹诸元,消耗791厂新弹8498发,861厂新弹9448发。

  结果表明,6.0毫米和5.8毫米两种枪弹的全弹质量、600米以内的各项性能(速度、动能和侵彻力)均优于56式7.62毫米枪弹;6.0毫米口径枪弹的内弹道性能好,表现在低温下初速和最大膛压变化比较小,燃烧完全性好;5.8毫米口径枪弹的外弹道性能好,表现在弹头质量比6.0弹头质量轻7%,弹形系数、600米飞行时间、末速和侵彻力优于6.0弹。总评综合性能,5.8毫米枪弹稍好于6.0毫米枪弹,但火药的稳定性略差。

  1978年,5.8口径步枪弹准备上马

  5.8毫米口径新弹与6.0毫米口径新弹对比试验后,1978年1月17日-20日,20研究院主持召开了“小口径枪弹工作会”。会上主要观点认为,国外小口径为5.56毫米,我们的小口径选用5.8毫米即可。口径再大一点对外弹道能量储备多点没有必要。当时的情况是:1963式步枪装备部队后,质量不佳,反对呼声四起,1976年3月6日,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只好宣布恢复1956式半自动步枪生产,研制新步枪迫在眉睫。采用1956式7.62毫米步枪弹的二代步枪的“四争一”选型正在进行;新的小口径步枪研制任务就是用5.8毫米替换7.62毫米的1956式枪弹。

  小口径枪弹工作会上也有观点认为:我国的小口径可以选用6.0毫米口径,外弹道远距离能量储备多一点,尝试兼顾重机枪用弹。由于从1970年中央军委常规兵器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开始,就已经明确研制任务是小口径的步冲合一自动步枪弹,此次会议对6.0毫米口径兼顾重机枪用弹的观点未能重视。

  791厂为澄清小口径弹的加重弹头能否作重机枪用弹,竭尽本厂所能,采用5.8枪弹的加重弹头,于1978年4月专门到华蓥山进行了远距离射击试验,4月24日呈现的结果是,在800米处的动能只有24~29千克力·米,要想达到重机枪起码要求,应当在30千克力·米以上,5.8毫米口径作重机枪用弹有困难。为什么应在30千克力·米以上?主要考虑到未来战场上重机枪需要在800米距离上击毙戴钢盔的敌人。此前试验得知,国外M193型5.56毫米枪弹的弹头穿透钢盔一侧,并穿入盔内猪头动能需要41千克力·米左右,1956式7.62毫米枪弹的弹头能量需要30千克力·米左右。

  1978年的时候,以程尔康为首的小口径步枪弹研制团队总结了小口径(5.8或6.0毫米)的优越性:有利于减轻枪弹重量,提高携弹量(100发56式枪弹的总重量可以携带130发小口径弹);有利于提高射弹的断面比能,增大弹头穿透力;有利于失稳后的弹头翻滚,扩大杀伤效果;有利于弹道低伸,加大直射距离;有利于减小后坐力,提高点射精度;有利于减少材料消耗,便于后勤供应等。

  但是,国内观点并不一致。当时部队中营级以上军官、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头头们都经历过抗日战争,流传的说法是:三八式步枪弹的口径6.5毫米,比较小,打到身上常是一个小眼,受伤后休养一段时间,很快又回到战场;6.5毫米口径的威力都不足,比6.5毫米还小的口径行吗?

  关于三八式步枪弹的流传说法是对的,但是不全面。说它对,原因有二:其一是三八式步枪采用了当时各国军用步枪中最小的膛线缠距,只有200毫米,其它步枪至少是240毫米。缠距的长度短,射出的弹头转速快,陀螺稳定效果好,击中目标不易翻滚;其二是三八式步枪的弹头长度较长(32.51毫米),是口径的5倍,而当时各国步枪弹的弹头长为口径的3.7~4.2倍,长弹头在高密度的介质内不易翻滚,这样导致向目标传递的能量少,杀伤效果就差。说它不全面,杀伤效果小指的是近距离的情况,在较远距离上,弹头的弹道飞行速度和弹头自旋速度都要下降,下降后的三八式步枪弹的精度和杀伤效果还是比较好的。1938年9月的庐山脚下,日军“少将级影像明星”饭冢国五郎就是在800米距离上被中国军人用三八式步枪首发毙命的。

  当时负责轻武器科研工作的总后军械部大力支持小口径弹枪研制,并积极出面向军事科学院、总参军务部、总参军训部、总参装备部等许多部门进行调查和宣讲,准确认识小口径枪弹威力。1978年5月30日-6月12日,在北京郊区的解放军轻武器论证研究所,在燕山脚下工程兵试验场,举行了多次小口径步枪表演。每次参观表演人数20多人到300人不等。表演项目除常规精度射击外,还有打钢板木板和打肥皂、打猪、打羊的杀伤生物试验。其间恰逢全军后勤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体全部被拉到了靶场参观表演。

  表演项目显示:100米卧姿依托单发弹着密集度R504.8厘米、220米对8毫米厚的A3钢板穿透率为100%。穿甲和200米打猪(入口直径15毫米,出口50×40~70×130毫米之间)。

  几次演示,军队的许多高级领导都来看了,张才千和李达副总参谋长等都到了场。李达在现场看过试验效果后说:“打得死人了!”。

  眼见为实,见到高初速的小口径弹的杀伤作用比普通的7.62毫米枪弹的杀伤作用厉害,扭转了许多人们脑海中的印象,高初速的小口径弹丸在近距离的杀伤作用不必怀疑。当时对猪的射击试验结论是:“新的小口径枪弹的杀伤威力比1956年式枪弹有提高,表现为皮肤出口增大,出口皮下死腔增大,弹道周围崩解碎裂的组织(失活组织)增多。弹道创伤的特点是:入口小,出口大,伤道呈喇叭空腔形;弹道周围组织损伤严重,出口皮下形成巨大死腔,内脏器官炸裂严重,急性体内失血可造成动物当场死亡。”

  小口径枪弹造势活动中,解放军轻武器论证研究所积极提出了小口径枪弹和步枪的战术技术要求。1978年6月14日,在小口径步枪战术技术指标讨论会上,总后军械部科研处长李一林说:前几年属于论证工作,枪弹方面做得多,296厂在小口径自动步枪上做了巨大努力,5.8毫米自动步枪的闭锁方式采用中间构件起落式,枪机长度非常短,只有59毫米。主要故障是卡壳,原因是射后弹壳没有充分抛转空间。现在开始工程设计,要求5.8毫米枪弹在1980年定型,5.8毫米步枪在1982年定型,争取1985年部队试装。

  1978年7月10日,总后军械部向总参上报(78)后械943号《请审批小口径步枪战术技术要求》。

  1978年8月26日,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办公室召集总参装备部、总后军械部、总参军训部、国防工办、五机部开会,科工委副主任刘华清主持,专题研究我国小口径武器发展问题。总参装备部长杜屏讲话:“要考虑我们国家的底子,子弹不少了,决不能有一个新东西就换,要搞技术储备。小口径步枪作为科研项目是需要的,搞出来,也不一定换。”刘华清副主任讲:“这个项目不着急,目前我们的枪和弹都不少,也没有那个能力全换装,只能慢慢换,抓紧搞,可少生产,多试验,反复试验,搞得可靠些。”

  1978年11月15日,兵器工业部科研局发文,二十院(78)五科456号《新口径自动步枪有关问题通知》:经过7年的研究试验,5.8毫米和6.0毫米两种口径方案都能达到战技指标,虽然各有所长,但由于口径相近,性能上没有显著差别。为便于组织,集中人力和物力,高速度高水平地研制一种小口径新步枪,我们和总后军械部研究决定,5.8毫米小口径武器转入设计和研制阶段,6.0毫米口径武器的论证从明年起不再列入计划。

  文/马式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