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是一个常用字,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把这个字解释为“裹”的意思。上面一个“壮”是发音,下面一个“衣”是含义,是指用工具覆盖、容纳物件。那么,“装瓶”、“装船”、“装箱”这类词语就好理解了——把东西放进去,让瓶子、船舱、箱子把东西包起来。汽车的基本功能就是装,装人、装物件。
作为名词,包裹身体的“装”就是服装。一眼看过去,一个人是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就是服装的样子,于是“装”和形象关联就很紧密了,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我做传媒研究的,谈到图书的时候,也会根据外形区分为“平装书”、“精装书”、“线装书”,就是在说产品外观。图书业界评选“最美图书”,评的就是装帧设计。其实,汽车的一个功能也是装,套在车主身上,似乎可以呈现车主的品味、地位。
我把汽车比作移动的房子,有一两篇文章都说了这个意思,主要因为二者都是装人的。问题来了——你有了房子,要装修吧?汽车是不是也需要这个环节呢?
房子有省心省力的精装修类型,可“拎包入住”,但是主人也免不了要置办几件必要的电器和家具。拿到毛坯房的话更要从敲墙砸地、铺设管线做起,与装修公司斗智斗勇,在建材市场过关斩将。即使是装修妥当的房子,过了十多年往往还要再次装修,档次更高,花费更多,追求旧貌换新颜的效果……汽车似乎也是这样,如果新车不用“修”,那就把“装修”叫做“装饰”了。拿我自己来说,去年买了一部越野车,本想着用它干粗活,尽量不在形象上花心思,但是到手后还是不停地买东买西,装这装那。先是贴了防晒膜、喷了底盘装甲,装了一套防雨挡,感觉该有的都有了。不曾想开了一天就发现黑色地垫上触目惊心的脚印,即刻网购一套方便拆卸清洗的脚垫。后来又买了后备箱收纳盒、手机支架以及全套坐垫,而上周网购的隔音密封条还没来得及贴上去,网上“购物车”里还有几款车载吸尘器等着我最后选定……在车饰店,我还见识了很多闻所未闻的产品和服务,什么薄膜改色、纳米镀晶、隐形车衣、精洗除味;还有绚丽多彩的内部氛围灯、星光顶棚,脚踏板处的迎宾灯,车尾的防追尾射灯。店小二还极力推销360度全景摄像头以及配套的大屏幕,说是越野的时候方便观察周围路面状况……看着货架上千奇百怪的产品和价格牌,我突然间理解了汽车为什么被称作“支柱产业”:一部汽车,带动的汽车装饰行业非常庞大!就像房地产行业带动了家电、家具、家纺市场。
更让我感慨的是对爱车不仅装饰而且装修的那些车主。在车友微信群里,几位参加俱乐部年会的车友乐此不疲地介绍他们的改装历程:底盘升高、加装涉水喉、加装前后防撞杠和尾部脱钩;低配版的车配上加热坐垫,还有音响改造、隔音改造、氮气避震改造以及双电源、备用油箱;据说还有人给自然吸气发动机加装了涡轮增压装置,令人瞠目!在我看来,改动原车电路和机械结构的做法无异于砸掉承重墙!
我对有些温和的改装做法还是很能够理解的。以前坐过几位老板朋友的宾利、奥迪A8。当时感受不明显——就那么回事吧。但是开着自己的廉价车子,就不由地回想当时坐豪车的感受。嗯,那些豪车没有异响,似乎也没怎么听到胎噪、风噪。而我这越野车过一个坎就咣当一下,车身因为太高而晃晃悠悠,带动我的身子也左摇右摆,中控台也吱吱吱响几
下。如果花一些钱让车子变得安静,也许能带来更好的体验。当然,要花很多钱的话我肯定不愿意。如果花那么多钱改装车子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何当初不用这些钱直接买一部满足自己需求的车?
“装”字单独用的话,还有假扮充面子的意思。有些过度的改装甚至违法违规的改装,超过了理性界限,产生安全隐患,车主的心态就是一种“装”,假装自己的车很厉害。还有些软装潢太过强调个性而影响了视线,也会得不偿失。更神奇的是在无天窗的车顶上贴一块塑料,冒充高配车型的天窗;或者,把车标、前脸改成名牌车的样子,这只能是不折不扣的“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