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求“满”的生活哲学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生活必需,计算机工程,出售
  • 发布时间:2019-07-21 20:35

  一张双人沙发,一把扶手椅,一张茶几,一盏落地灯……除此之外,这间屋子里空无一物。好在门口处摆放着书柜,房里的书桌上还散落着几枚硬币,电脑屏幕也还亮着——否则,进入房间的人一定会认为这间公寓没有人住。房内的摆设之所以这样简洁,是因为公寓的主人戴维·舒姆伯特是一位极端的极简主义者。在他的家里,每件物品的留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舒姆伯特的衣柜里只有30多件衣服,碗橱里也只有生活必需的一套餐具。还有他的床——实际上只是一张薄床垫——白天卷起来放在壁橱里,到了晚上就铺开在修道院一般的房间中。

  为何他会对这样一种近乎于禁欲的极简主义感兴趣呢?如今的舒姆伯特是一项计算机工程的总负责人,家住昂热。面对这个问题,这位40多岁的单身汉解释道:“要想更直接地得到幸福,就要将精力集中在最主要的东西上。当过多的物品围绕在身边时,我们最终会感到被压得喘不过气。这些物品中的大部分我们其实都已不再用得到,而我们继续留着它们,或许是因为它们价格昂贵,因为我们觉得总有一天它们还会派上用场,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它们了,或是因为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回忆,有关某个深爱过的人或有关某个难忘的瞬间……就这样,无用的物品不断堆积,为了给它们腾出空间、为了将它们分类、整理、清洁,我们感到抓狂不已。至于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却会被淹没在这些毫无用处的玩意儿中间了!”

  修道院般的环境:戴维·舒姆伯特,昂熱附近一项计算机工程的负责人,极简主义者。在他的家里,每件物品的留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 极简主义 |

  这些无用的物件儿会把人拖垮。对于宣传极简主义主题书籍《释放空间》的作者雷吉娜来讲,我们甚至可以算是“被淹没在了‘充裕之中”。她书中提到的一项极具说服力的研究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学院进行的该研究,对32个美国家庭作了调研。这些家庭平均每家储存着39双鞋、90张DVD、212张CD、139件玩具以及483本书和杂志。由于东西太多,90%的家庭都选择将一部分物品囤积在车库中。而这些车库中有3/4因为囤积了过多杂物而无法再停汽车!从未用过的迷你食品搅拌机、再也不会去重新阅读的大学课本以及很久之前就已不再与他们的手机配套的充电器……为什么人们还要留着这些东西?“一件物品,仅仅实用是不够的。”巴黎第九大学管理学教授研究员瓦蕾西·吉亚尔解释道,“它是个人的延伸。每件物品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它见证了我们人生的某些时刻并使我们与他人产生了联系,所以依恋这些物品是很正常的。”就好像,我们的衣橱里,有80%的衣服从来都不会穿。而只有少数人愿意将它们全部廉价出售。

  日式极简主义示例:作为曾经的购物狂,佐佐木文雄成为了东方奉行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

  生活日常:佐佐木家的总面积为20平米,没有卧室。每天晚上,他都会将床垫从衣柜中拿出铺开,第二天早晨再重新收好。

  如果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极简主义”这个词,你会看到有大量相关的博客、Youtube频道、Facebook群组、Pinterest和Instagram账号在夸赞将房屋内部清理干净的好处,并附上了实施清理活动的建议与类似于“少即是多”的口号。这些极简主义者(大多是培训师、演讲家或是畅销书作者)都在个人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声名远播。此外,这种极简主义趋势的影响甚至还延伸到了一些更为高端的领域:例如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赛格威车发明者迪恩·卡门、布里奇沃特投资公司创始人雷蒙德·达里奥、甚至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等人,他们衣柜中的衣物数量都是出了名地少,而生活年代比他们更久远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如是。

  原因是什么呢?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将衣物数量缩减到最少,既是因为时间不够用,也是因为不希望自己在清晨毫无意义地为了挑选一套衣服而耗尽心力。法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蒂利·阿迪森,无论在生活中或是舞台上,永远都只穿同一种颜色的衣服,背后的原因也如出一辙。他说过:“我不喜欢在早晨给自己制造麻烦。我只需穿一套黑西装、一件黑T恤以及一条黑裤子,这一切在3秒之内就能完成。”阿迪森也的确将这样的装扮维持了40余年;而作为极简主义的灵魂人物,史蒂夫·乔布斯也曾表示:“每次出行时,我都只想穿一件看起来文雅、可以让我被迅速辨认出来的衣服。我觉得这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目前也并不打算改变这种风格。”他的经典装扮就是黑色上装、蓝色的李维斯牛仔裤、灰色的新百伦运动鞋,而他发明的产品则也使得我们可以脱离掉屋内很多东西的束缚:书籍、报纸、CD、DVD、记事本、信件、相册,甚至是收音机、电视、音箱、相机等等。这是所有喜爱清理杂物的人的福音。

  极简主义的12条准则:

  1

  如果扔掉这件东西后,你不会再次购买它,那就快扔掉它吧。

  2

  不要再期待将来有一天你会重新用上你已经搁置很久的东西。

  3

  如果有件东西你拿不定主意是否要扔掉,就把它放进纸箱子里收好。如果放了一年你都没有动过,就把它扔掉吧。

  4

  不要直接扔掉别人有可能会用到的东西,转卖或赠送都是不错的选择。

  5

  请尽可能地利用电子设备:音乐、电影、书籍和照片都可以储存为电子格式,报纸、电视和电台也都可以在电脑上收听、收看。相机的存在也不再必要:你的手机就可以照相。

  6

  请为自己搭配好一套舒适、固定的服装:它可以让你无需在早晨为今天应该穿什么而思考太久。

  7

  用不到的空间,就让它保持空旷。

  8

  不要再疯狂购物。留出时间来好好思考一下:这件东西是真的能为你带来快乐,还是只能用来在别人面前塑造一番形象。

  9

  不要以不贵为借口买下并不需要的东西。

  10

  尝试去租用或借用物品。

  11

  不要只将极简主义应用在实物方面。其他方面也需要精简:例如将邮箱中的邮件分类整理、精简人际关系、减少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等。

  12

  不要为了削减而削减。极简主义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法。它的目的是使你将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克里斯托弗·诺兰

  这位电影艺术家很久之前就认为“每天挑选一套新衣服穿是一件很浪费精力的事情。”(《紐约时报》杂志,2014年)

  蒂利·阿迪森

  “我不喜欢在早晨给自己制造麻烦。我只需穿一套黑西装、一件黑T恤以及一条黑裤子,这一切在三秒之内就能作好决定。”

  马克·扎克伯格

  “我希望我的时间可以尽量少用于作决定,尤其是那些与脸书集团无关的决定。”(2014年)

  巴拉克·奥巴马

  “我只穿蓝色或灰色的衣服,我试着将需要作的决定精简到最少。”(出自《名利场》杂志,2012年)

  | 一场地震带来的转变 |

  如今39岁的日本男子佐佐木文雄可以算作践行极简主义的领袖人物之一。从事过编辑行业的他曾一度是一名购物狂,并且十分厌恶整理东西的过程。但自从接触了禅学与道教文化后,他购物的频率降低了。2011年,一场地震给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还未等被海啸吞没,这些平时被人们好生储藏的物品竟已变成了杀人的元凶。”佐佐木在他的《丢掉不必要》一书中谈道。他觉得所有这些不必要的物品都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随即又扔掉了他的书、乐器和他那些为了自示聪慧而收藏的古董。他将衣柜几乎完全腾空,还精简了人际关系,从网络社交平台中抽身出来。此后,他身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知不觉地,他毫不费力地瘦了20斤。“减少物质财富可以激活我们感知满足的能力。”他的这部作品在日本成为了畅销书,被翻译成了23种语言,在四大洲范围内公开发售。然而这本书还是在发达国家的销量最好。

  “人们开始意识到购物不能带来更多的快乐,甚至反而给他们带来烦恼。因为无穷尽的购买会使他们受到束缚并且不断滋生出新的欲望,这使他们不得不为了满足自身欲望或偿还信用卡而辛苦工作。”

  “人们开始意识到购物不能带来更多的快乐,甚至反而给他们带来烦恼。因为无穷尽的购买会使他们受到束缚并且不断滋生出新的欲望,这使他们不得不为了满足自身欲望或偿还信用卡而辛苦工作。因此,人们花在亲情、友情、爱情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佐佐木解释道。除此之外,他还列举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授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在关于社会心理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柳博米尔斯基认为,生活条件(物质财富、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对人的幸福程度只起到10%的影响作用。其余的决定因素中,基因的作用占50%,人自身行为的因素占40%。佐佐木明确表示:“我们正是应该在这40%上下功夫。”因此,人们应该加强社交,多出游,增加体育锻炼、多进行益智活动与思想实践等等。另外,不要再留恋于那些完全用来逛街的午后时光了。

  那些企图通过买全新的或是自己极度渴望的物品来获得快乐的人,也应注意。佐佐木对这种现象有完备的解释(理论依据同样是源于社会心理学):这种快乐是转瞬即逝的。首先,因为社会消费是建立在人们长久的沮丧之上的。比如你刚刚买了一辆梦寐已久的车,但你可能会后悔没有等到新款车发售。其次,我们的神经网络本身就对事物(尤其是对积极的事物)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当你习惯了你的某件至爱的东西后,它就会失去对你的情感的影响力。为了重新获得满足感,人们便会再次消费。要想走出这个死循环,只有一个方法:与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巴黎第七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国社会及消费观察站的联合创办人菲利普·莫阿蒂认为极简主义的流行也包含着这样一种因素:“在一个物质积累已超出它所属社会阶层应有范围的富裕社会中,或是在一个因反复出现丑闻(例如之前的健康危机、福斯集团汽车舞弊事件、计划报废等)而导致消费能力衰退的社会中,人们都会有一种追求与众不同的渴望。”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与新兴消费专家,莫阿蒂从2012年开始就发现这种现象正在逐渐蔓延:“那时,这种‘消费得更少,消费得更好的观念才刚刚出现。而如今,大约已有1/4的法国人会这样想。”但这个数目也只是冰山一角。莫阿蒂认为极简主义者(或有极简主义倾向者)的团体中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城市人口、高学历者、富人、瑜伽运动或排毒果汁的爱好者,尤其是一些正感到迷茫的人。“他们当然关心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但是,这些对此其实并不懈怠、反而一直在为之战斗的人群,他们最棘手的事情是当消费已不再能够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时,他们该如何慰藉自己的心灵。此外,‘准极简主义者可能会冒着生活水平下降的风险,为从事一份喜欢的职业而去经受考验。”

  | 回溯本质 |

  巴黎第五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多米尼克·戴泽将极简主义当作一种典型的犹太基督教式的净化。“这是一种在历史、艺术史和宗教史上都曾反复出现的社会现象。就像新教承接了天主教的盛况,古典主义也作为洛可可艺术的延续而存在。极简主义起源于当代艺术流派,以与流行艺术截然对立的形态诞生并存在。所有的这些流派都反映着一种回溯本质的意愿。”

  前时尚博主、后成为职业培训师的卡罗莉娜·德苏兰曾因拥有无数的名牌服饰而成名获利。那时她用一整个房间来作衣柜,房里塞满了衣服。而在某次戛纳电影节上,她突然变了。“我曾每晚都站在红毯上,带着发饰,浓妆艳抹,穿得像个巨星一样。这的确是某种荣耀。”她回忆道,但她也意外地感到了迷失,“后来,我发现了这个行业的荒诞之处。”之后,她花了3个月时间去印度旅行,只背着一个背包,里面仅仅装着最基本的必需品。回来后,她对家里进行了彻底的清理。“舍弃的东西越多,我就越感到轻松。”慢慢地,30多岁的德苏兰感觉到持续已久的压力消失了,她不再需要去强行了解每种流行趋势,去时刻关注服饰的折扣情况或是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她知道,她的生活并不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如今她的衣橱里,鞋、大衣、首饰之类的单品全部加起来也只有100件左右。这种转变中最困难的是什么呢?是坚持。因为外界存在着很大的阻力:生活中不断地有生日、父亲节或母亲节的庆祝聚会要参加,还有被极简主义者视为噩梦的圣诞节。“要是有人问我什么东西可以使我感到快乐,我会选择那些非物质的东西,例如去一间餐馆吃顿饭、去看一场演出或是去旅行一次等等。”德苏兰解释道。

  而那些渴望经济可以持续稳定地增长的人也大可放宽心:极简主义思想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消费型社会将就此停滞。“但随着财富积累对消费的影响越来越小、支出情况越来越取决于个人感受,我们的确已进入到消费型社会的第二阶段。”菲利普·莫阿蒂指出,他还发现人们越来越倾心于DIY、园艺以及其他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材料和装备,因此还是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但这可以使人们变得更开心,仅凭这一点就已不算太差了。”

  政客与名企业家的办公室——表面上的极简主义

  政客和法國巴黎证交所上市的40家公司的老板们十分喜欢在焕新而清爽的地方工作。这当然是出于担心形象问题的考虑。不管唐纳德·特朗普愿不愿意接受——他的确是唯一可以在乱七八糟的办公室工作还自得其乐的国家领导人。普林斯顿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教授萨宾娜·卡斯特纳已从事神经科学研究20余年,她论定:在一个堆满物品的地方工作,的确会使人的专注力与感知能力减退。相反,另一研究显示有秩序的工作环境则会使人更容易作出更加明智、合理的决定;对井井有条的空间的喜爱,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有责任心、勤奋等品格。总而言之,这样的人会令人十分放心。而有些人,例如战略咨询机构爱德曼的女董事长马里翁·达里乌托,就将极简主义实践得十分表面化。“在这个一切事物都可以在网络上被监视、解读、评论的时代,极简主义风格的办公室可以使我无需解释太多事。但同样,身处于十分整齐有序的环境也并不是万全之策。因为这会显得太过严肃或显得你很少去公司。这样也会带来困扰。”她解释道。就是在这种两难的形势下,达里乌托的交际名单中依旧有很多大公司(例如索迪斯、达能、中兴、罗兰贝格等等)的负责人。这种不纯粹的极简主义当然还出于对其他问题的“顾虑”,例如环境问题——在数字信息时代,使用成叠的纸质文件会显得落后、不关注环保——和安全问题。达里乌托还补充道:“我们也不能忘记商务人士们随时会出差,他们带着装有一切的笔记本电脑,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工作状态。总之,办公室不再只是工作的地方,它越来越像一个展示自我的橱窗,一种对企业管理文化的反映。人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来让它呈现出自己希望呈现的样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