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票据融资为何快速增长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市场,关注,高峰
  • 发布时间:2019-07-28 10:55

  

  2018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的数据,其中票据融资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两项合计增加8947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9.3%,同比提高13.5个百分点。由于增速较为突出,一时间在市场上引发了广泛的议论,甚至有不少声音认为这是企业大规模套利行为导致的结果,该观点虽足够博人眼球却有失偏颇。事实上,票据融资快速增长已经持续了半年有余,1月份票据融资激增更是贴现利率走低、实体经济需求放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中对于票据融资的统计

  在央行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中,票据融资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表内的票据融资,也就是票据贴现,统计在“人民币贷款”分项当中,这部分在1月份的增量为5161亿元;二是表外的票据融资,也就是“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分项,计算方法是用“银行承兑汇票的新增额”减去“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额”,其中并不涉及银行资金投放,而只是增加了信用,这部分在1月份的增量为3786亿元。根据指标定义,二者合计在数值上表现为银行承兑汇票新增额的变化。如图1所示,2017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承兑汇票新增额在整体上呈震荡上升走势,其间大概经历了四次增长的高峰,分别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2018年的4月、8月,以及2019年1月。从融资结构上看,第一次和第四次是表内、表外融资均明显增长,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以表外和表内融资为主,而且表内票据融资明显持续增長自2018年5月就已经开始了,这显然不单是企业套利行为所能解释的。

  票据融资快速上升的原因分析

  票据贴现利率走低提升企业的贴现意愿

  2018年,央行运用了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增加中期借贷便利(MLF)、新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一揽子政策增加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而随着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货币市场流动性宽松带动票据融资利率持续下行。如图2所示,自二季度开始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就步入了下行区间,自8月份之后便持续低于一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水平。由于商业银行一般是给企业做综合授信,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等,企业通常根据融资成本来选择产品,当票据融资利率明显低于贷款利率时,企业的贴现意愿显然会有所提升。图2中也明显地反映出,票据融资增长随着票据贴现利率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票据贴现利率的下降而上升,2018年10月份以来票据融资持续上升的阶段也正是票据贴现利率再次大幅下降的时期。2019年1月,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低至3.67%,为近20个月以来的最低值,并低于一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0.68个百分点,是促进票据融资当月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填补实体企业融资需求不足的缺口

  商业银行本着尽早投放以获取收益的原则,通常在一季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但是当实体经济增长放缓、企业信贷需求不振时,商业银行储备的贷款项目不足、好项目难寻,为用足上级行分配的信贷额度,商业银行通常会选择做大票据融资业务以支撑贷款规模扩张,此时票据融资业务就发挥了类似于信贷规模“调节器”的功能。而在2019年1月,由于实体企业需求放缓,以上因素体现的尤其明显。一般来说,相较于政府类公司、房地产公司等,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在财务记录、抵押担保方面的劣势,较难从银行获取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因此企业短期贷款更加能够反映广大中小实体企业的融资需求状况。但如图3所示,2018年企业短期贷款增速持续下降,与票据贴现增速完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说明票据贴现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填补企业贷款需求下降缺口的结果,从侧面也说明当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的信贷需求不振,票据的信贷规模“调节器”功能发挥作用。

  银行为满足考核要求而做大票据业务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图1未贴现银承、票据融资和银承兑新增额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海票据交易所网站。图2 票据贴现、贴现和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图3 票据贴现增速与企业短期贷款增速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银行内部对于存款的考核要求。虽然监管机构不再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进行考核,但由于近年来受基金、理财等诸多脱媒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端资金来源承受了较大压力。如图4所示,商业银行存贷比在近两年持续攀升,尤其是中小型银行存贷比提升速度较快,目前已较2017年初提高了9.9个百分点。随着2019年经济稳增长的压力加大,银行信贷扩张仍将继续,进一步加大了存款来源的压力。由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可以带来保证金存款,或者是质押的结构性存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商业银行的存款压力,因此其有动力做大开票规模。

  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考核要求。2018年,银保监会在监测“三个不低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和申贷获得率均不得低于上年同期数据)的基础上,新增了针对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的考核要求,其中“两增”指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指的是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而票据融资业务面对的主要是中小企业,且纳入银保监会的小微企业贷款统计口径,同时目前的票据融资利率也处于较低区间,因此它既有利于商业银行满足银保监会小微企业贷款考核中对于“量”的要求,又能满足“价”的要求,从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部分企业的套利行为助长了票据融资

  由于票据贴现利率持续下行,与银行结构性存款之间形成倒挂,客观上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套利空间。但如央行相关部门所解释的,企业通过票据贴现进行套利不是普遍现象。一是票据融资利率与结构性存款利率倒挂只是短期现象,长期看票据融资利率在多数时间里都要高于结构性存款利率,而且套利行为本身也会逐渐消除套利空间;二是结构性存款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并不一定能覆盖企业的套利成本。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9年1月银行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3.69%,20家主要銀行结构性存款的保底收益率为2.88%,最高收益率为3.97%,即便以最高的收益来计算,在扣除企业开票、交易等成本之后,利差也十分有限。三是反复的套利操作难以持续。这种方式需要企业先购买结构性存款,再以此作抵押在银行申请开票,反复进行。但一般而言,内部管理规范的银行很难接受这种抵押方式,而即便有银行接受企业的套利行为,反复的套利操作也很快损耗银行对该企业的授信额度,所以套利过程不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图4 中资全国性大型、中小型银行的存贷比

  监管、税收、技术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也对票据融资业务产生了影响。一是金融监管政策因素的影响。如2018年上半年金融监管力度加大,促使金融机构加强票据业务管理,并强化风险资本计提要求,随后“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之后金融机构根据新规要求暂停票据资管业务,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票据交易的下降。二是税收新政提升了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积极性。根据税收新政,从2018年1月1日起票据转贴行根据票据持有时间来分摊原属于票据直贴行上缴的增值税,从而减轻了票据直贴行的税收成本,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票据融资业务的增长。三是技术升级提高票据交易的效率。2018年10月,上海票据交易所纸电票据交易融合正式实施,实现了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同场交易,进一步提升了交易效率、透明度等,促进了票据交易的增长。

  对下阶段票据融资的展望

  首先,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票据融资仍将保持增长。票据因具有期限短、金额灵活、风险可控等特点,在促进企业支付结算、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获得短期融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在资金持续宽松的政策环境下,票据贴现利率有望持续维持在较低的区间,央行支持再贴现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这些都将有利于票据融资保持较快增长。

  其次,票据融资激增的状况较难持续,预计增长的幅度将会有所回落。年初季节性因素将很快消失,商业银行“撑规模”的需求减少,而年后随着商业银行信贷项目陆续投放,票据融资也将会有所收缩。对于银行而言,票据融资的收益率毕竟较低,而且各家银行对于票据融资规模也有额度限制,因此难以持续的维持高增长。

  再次,企业票据套利现象难以长久持续。根据监管规定,票据开立必须建立在真实贸易背景的基础上,空转套利是违规行为,随着银保监会加大查处力度,企业套利行为将会有所收敛。此外,根据前文的分析,套利行为本身也将逐渐抹平套利空间,且受到企业授信额度、结构性存款收益不确定等因素制约,企业套利行为也难以持续。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特华博士后工作站)

  胡杨 韩晓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