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人的生活现场

  作为齐鲁文化发祥地的沂蒙山,是一片悠远而古老的艺术热土。

  一首《沂蒙山小调》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已经成为沂蒙山的代名词;内涵丰富的鲁南五大调,形式灵活,即兴唱来,通俗易懂,既融合了江南音乐的风格,又深植于本土特色;以柳叶琴伴奏的柳琴戏,包涵诸多古声古韵,具有粗犷、热烈、朴实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唱腔婉转悠扬,动人心弦……

  艺术源于生活,沂蒙人自古以来就对生活充满热情。正月里的龙灯扛阁,气势宏大,在中国龙舞表演中独树一帜;送火神寓意将“火神”送出家门,家里没有火灾,平平安安;木版年画、刺绣、剪纸等手工艺精益求精,将美好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沂蒙全蝎、沂蒙光棍鸡、临沂煎饼等特色美食,凸显着浓厚的地方色彩,透着沂蒙人对生活的热爱。

  经典的《沂蒙山小调》传统的鲁南五大调和柳琴戏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这是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山东经典民歌——《沂蒙山小调》,而它无疑是人们了解沂蒙山的开端。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最早名为《反对黄沙会》,是由当时驻扎在临沂白石屋村的文工团成员创作,主题为抗日,旨在鼓舞我军斗志。后来,随着形势发展,歌词不断修改,主题渐渐变成了歌颂家乡,并续加了两段歌词,才正式定名为《沂蒙山小调》。

  经典,往往就是简单到极致。简单的歌词,质朴而真切,唱出了沂蒙山的风格,也唱出了沂蒙人的骄傲。《沂蒙山小调》曾与《茉莉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蜚声海内外。“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深入人心,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随着《沂蒙山小调》传遍世界各地,它的诞生地白石屋村也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白石屋村位于蒙山亚峰——望海楼子与黄草关之间的山麓处,村前有一条小河,河两岸绿树成荫,巍巍蒙山倒映碧波之中,大有世外桃源之境。来到这里,不仅能感受到青山秀水的唯美景致,更能听到动人的山歌和故事……

  沂蒙民歌曲艺在临沂地区分布广泛、形式多样、题材丰富。有古朴典雅的套曲、高亢有力的号子、优美抒情的小调、载歌载舞的秧歌、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柳琴戏,凸显出沂蒙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

  沂蒙人热爱艺术,除了《沂蒙山小调》,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还创造了丰富的民歌曲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鲁南五大调和柳琴戏。

  鲁南五大调是活跃在临沂市郯城县郯城镇、马头镇一带的传统民歌套曲,因此又名“郯马五大调”。五大调主要指《淮调》《大调》《玲玲调》《满江红》《大寄生草》五个曲牌,题材较广泛,有反映一般社会生活的,也有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在演唱形式上,一人、数人至十数人不等都可以表演,大家围在一起,有的演唱,有的伴奏。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箫、笙、三弦、琵琶、月琴等,有时兴起,人们还会随手拿起酒盅、碟子、碗筷等敲击伴奏,随性而自由。

  无论在题材、曲调,还是演唱形式上,鲁南五大调都和清朝流行于扬州一带的扬州清曲十分相似。这是因为郯城坐落在沂河沿线,便利的水路交通使其成为商业重镇,与江浙一带的商贸联系十分密切。清代,這里商贾众多,店铺林立,一些扬州客商在同郯城进行频繁的商贸活动时,也将家乡的民歌带到这里,在与当地文化融合后,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鲁南五大调。由于节奏徐缓,唱词文雅,情感丰富,鲁南五大调深受当地人喜爱,被誉为“咱老百姓的雅歌细曲”。

  同鲁南五大调一样,柳琴戏也诞生于清代,主要流行于临沂、枣庄一带。柳琴戏因用柳叶琴伴奏而得名,是以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结合当地柳子戏发展起来的。它的唱腔融合了花鼓、肘鼓子、四句腔、溜山腔、锣鼓冲子等说唱艺术,南、北方风格交融,婉约与豪放并蓄,尤其是女声唱腔,婉转柔情、优美动人。

  鲁南五大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传统民歌演唱形式,它的体裁、内容多样化,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风土人情及历史典故,节奏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柳琴戏的剧目十分丰富,《拦马》《三踡寒桥》《老少换》《王定保借当》《王二姐思夫》等传统剧目,长演不衰。“听了柳琴戏,啥肉酒不香。”对于当地人而言,有了柳琴戏,生活也就变得有滋有味。每逢农闲的夜里,村里传来几声锣响,戏便开场了。吹、拉、弹、唱,提袍甩袖,常常引得掌声连连。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乡亲们眼里,柳琴戏的舞台,就是人生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末、旦、净、丑,就有了各自的真性。

  独特的民间舞蹈“龙灯扛阁”热闹的“送火神”仪式

  除了戏曲,沂蒙山区从古至今都流行着各种乐舞,或是祈福,表达对生活的憧憬;或是祭祀,表达对鬼神的敬畏。自春秋的“夷狄之乐”、汉代的“百戏”、唐代的“乐舞”、宋代的“舞队”,至明清的“秧歌”,不同形式与风格的民间舞蹈,历经岁月沧桑,保留下来的已成为精髓。这其中,“龙灯扛阁”可谓独树一帜。

  龙灯扛阁发源于山东临沂,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一般在春节至元宵期间表演。最初,这一舞蹈用于祀神和求雨,后来,逐渐演变成节日里的娱乐表演。

  龙灯扛阁由舞龙和扛阁组成。舞龙表演所用的“龙”,由竹、木、布等物料扎糊后彩绘而成,舞龙者每组10人或14人,其中1人擎珠,其他分执龙头、龙尾,表演现场锣鼓震天,身长50米的巨龙上下腾飞,有翻云覆海之势。8副扛阁则需要16人表演,8名成人为“下扛”,8名儿童为“上扛”,多扮成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儿童被大人高高扛在肩头,在舞龙时插入龙队中穿行回旋,龙腾人跃,让人目不暇接。

  龙灯扛阁把龙舞和扛阁交织在一起,粗犷豪放,气势宏大,不仅使当代民间龙灯表演变得新颖,在中国龙舞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龙灯扛阁,每年正月初五,在沂蒙山区还会举行传统的“送火神”仪式。

  送火神需要全家出动,不过孩子才是主角。当天,孩子们选好一根约2米长的木棒,用麦秸将其绑住,做成火把,代表“火神”。黄昏时分,大人们将火把点燃,然后,孩子们便拿着火把跑到村外,将其扔向天空。火把被扔出去的那一刹那,就意味着火神被送出,一年内家里将远离火灾,平平安安。

  送火神在沂蒙山区已传承了约180年,各地的仪式也有细微差别,其中,尤以沂水县诸葛镇大峪村最为独特,它近乎演变成了一场狂欢。参加送火神的村民都是精挑细选的,必须品行端正,忠厚善良。一大早,队员们就要开始化妆,并穿上戏服,装扮成各种人物形象。之后,在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指引下,队伍会沿着村里的主要道路绕行一圈。在行进中,无论路过谁家,屋主都要出来放鞭炮迎接,并拿出烟、糖、零食等给大家分享。在每家每户门前热闹一番后,队伍会来到火神庙进行祭拜,祈求国泰民安,家家幸福美满。祭拜完毕,队伍会继续敲锣打鼓,走街串巷,一直欢庆到傍晚,才把更多的纸钱点燃,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将火神送走。

  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木版年画、刺绣和剪纸艺术

  无论是歌舞戏曲还是风俗活动,无不表达着沂蒙人对美好的向往,这种感情也倾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手工艺领域,美的形式也是多姿多彩,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临沂市郯城县境内的木版年画,是沂蒙山区民间工艺的代表,起源于清代。当时,一位潍坊木版年画艺人逃荒至郯城县胜利乡沙沃村,恰逢年关将近,饥寒交迫之际,他解下随身携带的木刻雕版,拓印年画出售。没想到这些色泽艳丽,极为喜庆的年画大受青睐,销售生意异常火爆,还吸引了远近村民纷纷前来拜师学艺。到19世纪中后期,郯城木版年画达到鼎盛时期,沙沃村曾有过“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壮观场面。

  郯城木版年画虽然传承于潍坊木版年画,但受苏北鲁南民俗的影响,又经历了一代代老艺人不懈的探索和完善,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颜色和用料上,严格遵循传统的工艺流程,用色考究,色彩对比强烈,富有极强的视觉效果。在人物造型上,以表现英雄豪杰居多,其形象高大威猛,器宇轩昂。从构图上看,画面紧凑饱满,但主次有致,整体上显得庄重和谐。

  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沂蒙人的刺绣也展现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姐儿房中啊绣呀绣荷包那依,手拿着那钢针轻上描儿描哎,显显你手段高。上绣星辰那拱啊日呀腊月,下绣残旧凉船水把上儿漂……”这首当地广为传唱的《绣荷包》,是沂蒙妇女的“刺绣之歌”,穿针引线时轻轻哼唱,文化与艺术便在指尖流转。

  香荷包是沂蒙刺绣的代表,一般选用柔软细腻的棉布、绸缎缝制而成,以大红、大绿、粉红、黑色四种颜色为基调,加之巧妙的艺术构思,形成了沂蒙山区独有的艺术风格。此外,同样用刺绣给小孩制成的虎头鞋、虎头帽,也十分普遍。“虎”是一种吉祥物,在帽子、布鞋上绣制虎头图案,是希望孩子长得“虎头虎脑”,没病没灾。

  除了木版年画和刺绣,沂蒙人还十分喜爱剪纸艺术。走在沂蒙乡间,无论经过哪家窗前,都会看到火红的窗花装扮着农家生活。

  沂蒙剪纸的题材丰富多样,有惟妙惟肖的动物,有田间栽种的蔬菜水果,有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有《泅水捞鼎》《八仙过海》《嫦娥奔月》《水浒传》等历史和神话故事,还有采桑养蚕、牧羊放牛等劳作内容。人们将喜闻乐见的事物和日常生活賦予剪纸艺术,也将沂蒙地区朴实、纯真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地道的沂蒙美味久負盛名的全蝎和光棍鸡

  在沂蒙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表现在对美食的热爱上。沂蒙美食众多,其中,最地道、最值得品尝的,首推沂蒙全蝎。

  全蝎俗称全虫、蝎子,因主要产于沂蒙山区,故名“沂蒙全蝎”。全蝎是名贵的中药材,在1100多年前的医学著作《蜀本草》中,已有明确药用记载,具有祛湿、通络、消炎、攻毒、强身健体、安神滋补等功能。

  在沂蒙山区,全蝎不仅可以入药,还是一道特色美食。每年清明节后,人们会在晚上进山,带上一支紫外线手电筒,开始寻找全蝎的奇妙旅程。通常,有经验的人只要找准地方,拨开草丛或搬开乱石,保准就能收获一只肥美的蝎子。常见的蝎子都是两钳六腿,而沂蒙山的蝎子却是两钳八腿,自然价值更高。

  沂蒙全蝎的吃法,最深入人心的绝对是油炸。先将全蝎用水浸泡洗净,晾干后下油锅,炸至颜色金黄即可。炸好的蝎子,又香又脆,唇齿留香,保准一吃上瘾。不过作为大补之物,一次不可多食,两三只足矣。除了油炸,醉全蝎、蝎子滋补汤等药膳食品,也早已进入高档餐厅、普通饭店和寻常百姓的餐桌。

  如果因为害怕,觉得沂蒙全蝎难以入口,那么沂蒙光棍鸡一定可以让你大快朵颐。

  何为光棍鸡?据说其创始人在蒙阴县城开设炒鸡店,因店里工作人员全是单身男性,取材又全是大公鸡,便将此菜戏称为“光棍鸡”。光棍鸡选用的是本地农家散养的土鸡为主材,加上辣椒、花椒、陈皮、八角等多种香料,先焖烧至汤汁收干,然后再大火爆炒。起锅后,鸡肉色泽红亮,一口下去,肉质鲜嫩,香味扑鼻,让人回味无穷。

  提到沂蒙特色美食,自然不能缺少临沂煎饼。众所周知,山东人爱吃煎饼,而作为山东煎饼代表的临沂煎饼,更是久负盛名。

  临沂煎饼是沂蒙山区的家常主食,又圆又薄的一大张煎饼,放上一棵洗净的大葱,蘸上大酱,然后顺势一卷,大口吃下,有滋有味。

  临沂煎饼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沂蒙人就开始食用煎饼,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清代蒲松龄在《煎饼赋》中写到:“煎饼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短短几句话,把煎饼的形状、色泽、原料、制作,描述得生动贴切。

  千百年来,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艺,使临沂煎饼成为久盛不衰的美食。而在临沂,制作煎饼往往是家庭主妇必须掌握的技能。女孩到了能干活的年纪,首先就要学习制作煎饼,到出嫁时,公婆考察其会不会做活儿,只要摊一次煎饼便知道了。

  沂蒙山人杰地灵,来这里旅游,除了欣赏奇特的自然风光,一定不要忘了品尝这里独特的美食。沂蒙全蝎、沂蒙光棍鸡、临沂煎饼……每一种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