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诗性教育实践之路

  • 来源:中国周刊
  • 关键字:清泉,曲调,平静
  • 发布时间:2019-09-16 22:24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2018年大年初一,支教老师梁俊和他的学生——一群乌蒙山的孩子,现身央视《经典永流传》,以民谣的曲调弹唱清代才子诗人袁枚的诗《苔》。孩子们天籁般纯净的童声和着委婉细腻的曲调如一湾清泉流进了评委和电视机前亿万观众的心中,人们在感动的同时也记住了这首寂寞了三百年的五言绝句。

  潮湿角落的那些苔,太阳照不到、人们看不见,但只要是生命就一样有青春、有理想、有态度,汲取着雨露,犹自欢乐地绽放,米粒般的花朵是青春美丽的姿容,更是对美好生活孜孜以求的最好证明。

  古诗赋曲成丽歌,有温度和亮度的教学方式

  2013年6月,梁俊辞去收入稳定的工作,带着新婚妻子,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又搭2个小时的大巴,再转了趟面包车,又步行了一段山路,才到了目的地——贵州威宁石门坎新中小学。

  这里位于滇贵边缘的西北角。没有公路,没有网络,没有洁净的水,连阳光都是稀罕物,终年大雾弥漫,到处蚊虫滋生。生活环境艰难如斯,支教的老师来了又走了是平常事,校長在带他们走了一圈,介绍了当地环境后,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们,梁俊和妻子平静地说:我们留下来。

  石门坎的孩子多是苗族,对外界了解不多,因而大多胆怯害羞,不爱与陌生人说话,识字又少,这给初来乍到、满腔热情的梁俊兜头浇了盆凉水。

  但梁俊很快就发现他们天生爱好唱歌,几乎个个都能出口成“歌”。这个发现让梁俊如获至宝,他尝试着给一些古诗词谱曲,然后用弹吉伴奏教唱这些聱牙诘屈的古诗词。谁知道这种教学方式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起初是每周一诗,第二个学期就成了每周二诗、三诗。两年的支教生涯中,他教会了孩子们100多首古诗词,其中有50首被他谱成曲,唱成了歌。

  打响了成功的第一炮,梁俊和同事们再接再厉,在教学上卯足了劲,将这个小小的学校的读、写、绘和话剧课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绘本课是绘本专家哈爸推荐给梁俊的绘本故事,引进了现代的教育理念,在老师讲解、课后阅读后再组织主题绘画,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尽力地张扬。

  每个学期,老师们精挑细选出既经典又富有趣味性的篇目,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们于快乐玩耍时,深入地了解故事、融入故事、牢记故事,这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孩子们唱诗,感受着诗的美好,绘画、表演让情感越发丰富和有深度。梁俊还鼓励孩子们自己写诗,内容没有限制,“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地写,老师阅读后评分,好的作品读给全班同学听:

  “风,就像梦一样,你想把她抱住,可他还是去了,你看不见她,她却可以穿过你。”

  “爷爷家门口钟了一棵桃树,春天的时候会开花,风儿一吹,花瓣落下的时候,大概就是《桃花源记》里说的落英缤纷吧,很美丽……”

  如此每日反复,对于分享和写作,孩子们的热情超乎想象。梁俊郑重地把学生的作文和小诗一点点记录下来,收集整理,认真地做了微信公众号“童书乌蒙”,推送给大山外更多的人去看,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山里的孩子,看看这些缺少“阳光”的“苔”是如何努力地成长绽放。童,即孩童;书,书写;乌蒙,代指石门坎大山里的苗族村寨。

  “童书乌蒙”的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山里孩子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展示了他们的梦想与追求,纯真的文字、质朴的感情、浓浓的山野风情吸引了外界目光的关注。

  在梁俊心中,他带大山的孩子们学唱古诗,学作文,让孩子们从中国古诗词的韵律和内涵中找到生命的价值,努力绽放出人生最美的样子。

  乡村教书时光对梁俊而言是快乐的,因为认识了一群如朴玉般可爱的孩子们;而对于孩子们来说,遇见梁老师则是他们人生最初的幸运。

  古诗传唱成经典,丰富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2015年石门坎新中小学被政府接管,支教老师们要离开苗寨了。

  “老师们要走的时候,地上就长出来一棵大树,大树会说话,它告诉我们,如果不想让老师走,就去摘一片桃叶放在每个老师的房间里。过了一会儿,全部的老师都回来了……”

  “老师们决定要离开,就走了,这时花落了,草原也不那么大,果树也没了,变成了石头。”

  “我们送给梁老师的花就变成了一道彩虹,梁老师走到哪里,彩虹就跟到哪里。梁老师到达重庆,彩虹就更亮了,这表示梁老师到了他家了。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这是11岁的韩普川流露的真情实感,也是所有孩子的留恋和不舍。

  梁老师真的回到了重庆。但是他的脚步没有停止,因为他日日夜夜思念着乌蒙山的那些孩子,他和孩子们说过,当他们的作品集结成册的时候,那书就是他们最好的小学毕业证书。

  梁俊一面在“童书乌蒙”持续更新孩子们的文章、画、唱诗的视频,热情邀请读者给童书写短评;一面将这些日记、作文、画编辑整理成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作品集终于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乌蒙山里的桃花源》。

  书出版后,梁俊背着吉他,和老师们四处奔走召开新书发布会,深圳,广州,南宁,昆明,北京,上海……其实卖书并不是他们的目的。每到一个地方,梁俊都会介绍乌蒙山艰苦环境里天真的苗族孩子,弹唱民谣古诗,讲述唱诗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美好,分享音乐和古诗对于语文情趣的启蒙价值。他希望人们能够记住乌蒙山的孩子们和支教的老师,希望所有人都创造美来和大家分享。

  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

  2017年年底梁俊受邀参加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录制,和孩子们在北京再次重逢了。大家沉浸在相聚的喜悦中,一起唱起了那些曾经唱过的古诗:《乡村四月》《秋思》《悯农》《转应曲·边草》……当然还有《苔》。

  节目正式录制的时候,现场不但有工作人员和许多观众,更有苛刻的鉴赏团的老师们,这阵势连梁老师心里都有点小紧张。意外的是录制过程很顺利,一次完成通过。

  下台之后,老师悄悄问当初那个见人就低头直往人后躲的梁越群,你紧张吗?她轻声地说:我不紧张。老师问:为什么不紧张呢?她轻轻地回答:因为我们练习过很多次了,还有,因为老师在我的身边。

  录制结束审片,编导意见一致通过,最终决定把《苔》放在黄金檔播出。事实证明,编导的决定太棒了,梁俊和孩子们的节目一夜刷屏。

  古诗酿出爱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意外走红之后,很多媒体自然把焦点对准了梁俊,但他总是有意回避。在他看来,《苔》最初创作的动机并非是为舞台,而是讲台;唱诗的目的也并非为了打榜,而是为了让孩子们爱上古诗文,培养语文情趣。《苔》的教育价值远胜于它带来的那些感动。感动只是一个开始,流行的热度也会过去,他希望关注热点的朋友,更多的关注如何让这些古诗在孩子心间生根发芽,结出爱的果实。

  梁俊和他的团队在一些社会力量的帮助下,进行了“古诗课程化”的研发,把古诗做成教学课程:梁俊民谣唱古诗,并推广上线。梁俊要让更多的人唱起古诗,体味唱诗带来的美好,成为诗性教育践行者。

  曾经作为留守儿童的梁俊,明白亲子关系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陪伴。成为父亲之后,梁俊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抽出大量时间陪伴儿子成长。唱童谣是梁俊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产生的灵感。有一次,他读到一则《妹妹乖乖睡》,一下子灵感降临,拿起吉他,旋律便汩汩而出了。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流传着各种风味的民谣,童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既然有了灵感,梁俊和他的团队又马不停蹄地收集起了民谣,重新将其提升改良,谱曲赋歌,推广上线,让人们在传唱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民风民俗。

  梁俊的童书乌蒙推介上,古诗也罢,童谣也好,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家教。梁俊认为,你怎么样生活,你的孩子自然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古诗课程除了帮助孩子积累诗性与感悟,累积识字、通情、会意、写作的能力外,也想向更多的人分享他在家庭生活里的育儿体验。

  在梁俊的推动下,2018年6月,深圳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下设立了专项基金“苔基金”,以“推广诗性教育,扶持乡村教师”为宗旨,开展面向儿童尤其是偏远地区儿童的诗性教育推广、扶持偏远地区乡村教师等领域的公益慈善项目。

  为了让社会对苔基金成长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监督,2018年8月18日,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深圳等地的23个家庭齐聚昆明炎皇学校,“苔花合唱团”正式开班——这是梁俊首次以线下夏令营的形式开展古诗词吟唱活动。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性教育探索,也是一个关于在大人和小孩内心埋下诗性种子的故事。

  作为一次收费但不盈利的线下活动,苔花合唱团所得利润全部注入苔基金。梁俊畅想,日后苔基金可以把乡村教师和支教老师召集在一起培训,实践诗性教育。将诗性教育带回乡村,带到山区,用美好优雅的方式辅助乡村孩子学习古诗,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重点为西南地区的学校提供课程和师资上的帮助。

  从大雾弥漫的乌蒙山回归城市,环境变了,诗歌变了,歌者也变了,但是不曾改变的是童心与诗歌、音乐与诗性的天然契合。

  让我们再聆听一次《苔》。一簇苔、一朵米粒般的花,细小得难以察觉,但那也是花,是生命顽强的绽放;一首诗、一曲民谣不能构成力量,但它能传承我们民族文化,播洒爱的种子;一个人、一个团队或许不能改变世界,但他能成为一股力量、一个标杆,给人们前行的力量,照亮我们奋斗的方向,就如梁俊他们。

  邹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