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效干预模式刍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席卷全球,这是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以及中国老龄委预测分析,到2025年前后,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32.8%,即每三人中,就会有一位老年人。如何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克服面对持续衰老过程中出现的精神困惑,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一项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精神健康是衡量老人“健康”的核心指标之一,其与生理健康相辅相成,维护老年人精神健康的意义,丝毫不亚于为老年人提供经济生活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精神生活构成人完整生活的重要部分,关涉人发展的一种本质存在。

  对老年人来说,在生命的晚期,丧失是生命的主题,由于部分器官功能的逐渐丧失、心理上部分能力的丧失、关系上的丧失,开始出现智力的减退和情绪、性格、行为上的改变。这些都会给老年人带来失落感以及心理上的不良暗示,他们会变得更加敏感、孤独,更加需要情感上的温暖、人格上的尊重、人际交往上的顺利、语言沟通上的畅通等。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每个人都会经历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在生命的晚期,丧失是生命的主题,逐渐地丧失生活中每一个部分的器官功能、丧失心理上的部分能力、丧失关系,开始出现智力减退,情绪、性格、行为的改变,这种丧失的体验,与年少时期的生长性规律正好相反。

  1.1 躯体上的丧失

  首先是视力的老化,俗称老花眼,实际上这是对清楚地看世界的能力的丧失;然后是牙齿功能的慢慢丧失;然后是睡眠,失眠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失去睡眠,也是身体丧失自己机能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再后来就是丧失运动能力,走不动、走不远,这个是运动机能的丧失;还有呼吸的丧失,呼吸时候的困难,代表原来所拥有的呼吸能力的逐渐的丧失等等。这些感觉器官的逐渐衰退,給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1.2 心理上的丧失

  首先是记忆的变化,老年人的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无意记忆为辅,近事容易遗忘,远事记忆尚好,机械记忆不如年轻人,在规定时间内速度记忆衰退,但理解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其次是思维的变化,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减退,无论在概念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都受到一定影响,而且个体差异较大;智力的变化,老年人的流体智力呈逐渐下降趋势,晶体智力相对稳定,到高龄后才缓慢下降;还有人格的变化,人到了老年期,人格也逐渐发生相应改变,如容易保守、固执、刻板,说话重复唠叨、再三叮嘱,对健康过分担心、焦虑等;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基本的能力——好奇心的逐渐丧失,对新鲜事物探究和参与的欲望不如之前强烈。

  1.3 关系上的丧失

  除了身体和心理的丧失以外,生命晚期最重要的丧失是关系的丧失。关系包括对人和对事,自己的同龄人的不断去世,包括街坊邻居的交往可能也越来越少,有的老人跟孩子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尤其是现在的都市生活,年轻人有非常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要去应对,跟老年人交流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还有一些老年人的孩子在非常远的城市,或者是在国外生活,那这种关系也在电话或者视频的帮助下维持着比较微弱的一种程度。

  所以,从丧失的这个不同的方面来看,人在生命的晚期,身体的功能在不断地丧失,心理的功能在不断地丧失,还有关系也不断地丧失,老年人跟工作的关系跟事物的关系也越来越少。跟丧失相关的,在生命晚期的人的世界里,有一个重要的感受——空虚,由于一些社会功能的降低,或者是离开社会的角色,很多老年人会感觉到自卑和孤独,整个的心灵世界和现实生活都越来越空虚,这也是老人在生命晚期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2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老年人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使心理活动发生系列性变化。有的老年人出现猜疑、嫉妒,有的顽固任性、好发牢骚,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其心理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年人普遍有以下心理需求:

  安全感的需求。人的基础安全感来自早年的母婴依恋,早年内化了的依恋模式,就像一条无形的脐带,影响着人一生的安全感和人际交往模式。安全依恋的人,在经历关系上的重大压力事件时,有三分之二会转变成不安全依附,而对于原本就是不安全依恋的人,到了老年期,尤其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缺乏,会感到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从而变得恐惧、焦虑、控制等。

  情感的需求。人类存在的中心,是渴望和人亲近,被人所爱。心理学家们下了结论:感觉被爱是人类最重要的情绪需求。对爱的需要,不只是一种童年时期的现象。这个需求跟随我们进入成年期。而到了老年期,由于各种丧失导致了自卑、孤独等特点,老年人尤其需要与人亲近。

  人格尊重的需求。老年人从多年的辛勤劳作转变为退休养老等角色,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了,更渴望得到家人及社会上的认可及尊重。他们很敏感,很在意别人对他们的态度,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家人的尊重和顺从。

  依存方面的需求。老年人因为各个器官的老化,机体抵抗力的降低,脑细胞的退化,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感觉力不从心,需要他人的照顾。依赖的心理逐渐的增强,希望周围人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意见,得到别人认可,避免孤独。

  人际交往,语言沟通的需求。老年人特别需要思想感情上的互助和交流,根据有关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大脑其实已经被设定好了在常态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当一个人感觉痛苦和焦虑的时候,如果能够感到自己和某一个信任的人是有连接的,这会帮助他的大脑不用耗费那么多能量就可以被安抚下来,重新回归平静。

  家庭的需求。孝顺的子女,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家庭和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还有邻里的和睦,邻里间的关系融洽,不仅能增进友谊,而且对双方都互利,彼此间的爱护帮助,会使老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倍感社会环境的温馨。

  自主的生活,独立决断的需求。部分老年人由于多年的生活习惯,喜欢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主见,不希望子女们过分的干涉。

  身体健康的需求。老年人有健康需求,面对自己体力下降,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易产生一种怕病、怕死亡的恐惧心理。他们从主观上不愿意生病,健康长寿是老年人希望生理、心理、社会的有利因素作用下,达到健康的一种心理需求。

  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3.1 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感

  (1)鼓励老年人与他人建立连接。最能使人疗愈的是人,我们天生需要和人建立连接,只有当我们和重要他人建立连接,且有正确的反馈,才能获得情绪上的稳定和情感上的安全感。许多研究发现,亲密的、令人信任的或互惠的关系会形成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并使孤独感降低,生活满意度提高。

  (2)通过心理咨询,引导老年人增加自我觉知,倾听自己内在的喜悦和噪音。心理咨询可以让老人得到心理治疗和解释支持,当问题被解释,就会获得对自己的掌控,即基础安全感。

  (3)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专注于自己的爱好能产生“心流”。心流体验又叫沉浸体验,或称“陶醉”,爱好可以引导出心流体验。托马斯《浮士德博士》中,小男孩问老师:世上有没有一种情感超过了爱?老师说:有,兴趣。

  (4)让生活充满仪式感。通过实体的仪式,可以把心中的世界外化出来,把虚拟物视觉化,给精神一个载体,给心灵一个铭记的机会;节日的仪式会稳定人的内心,与群体的共时记忆有关。

  (5)让老年人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归属是连接的聚集地,归属感是人际安全感的浓缩和集中,帮助老人融入集体,感受集体带来的温暖和归属感。

  3.2 抵消老年人的丧失感

  应对老年人丧失感的基本方式是去填充。填充这种空虚,去正面地面对丧失并且做出积极的应对,而不是只接受丧失,任其空虚下去。

  从身体的角度来看,当牙齿掉落的时候,在口腔里就会形成一小块空虚,咀嚼的功能也会逐步地丧失,吃饭会变得没有乐趣,且充满了痛苦。从主观上心理的角度来讲,会有消极的心理暗示。应对的办法就是及时地补牙,从心理的角度填充这个空虚,让老人保持着牙齿的完整,咀嚼功能的完整,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对于视力的缺失,视力的减弱,可以通过就医、配眼镜等方式,让生命晚期的人更早地可以恢复清晰的视力。对于听力的逐渐丧失,应对的办法,是佩戴助听器,可以帮助老人重新回到容易交流的这个世界当中。因为听力的丧失会使得交流也因此而逐渐的丧失,从而形成连锁反应。因此及时地去处理牙齿、眼睛、耳朵这些能力上的丧失,减少空虚对人心灵的蚕食,是防范或者是增强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帮助老年人更好的享受晚年的生活。

  针对心理方面的丧失,比如说老年人记忆力的衰退,可以让老年人接触一些比较简单的和过去比较熟悉的内容。当过去熟悉的东西出现的时候,比较久远的记忆会被恢复,对老人来讲,会让他重新记住过去事情中的快乐。这些过去的知识储备很容易被唤醒,而不需要太多新的对记忆的容量的占用。针对老人好奇心的逐渐丧失,可以给老人的生活里增加一些简单的、新鲜的东西,比如养小动物、花草等,对老人来讲,既有变化,变化又不是太复杂的事物。

  针对关系层面的丧失。可以给老年人安排更多的关系在他的生活里,让老人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人交流,促进他关系的丰富,获得更多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包括年轻人自己去看望老人,包括把孙辈的孩子带到老人身边去有一些交流,包括日常有一些通电话、通信这方面的沟通,也包括让老人多参加一些活动,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调整自己的孤寂状态,或是陪老人一起共享一段时光,让老人觉得有人需要,处在一个生命不空虚的状态里,这些是对生命很重要的一种质量的提升。

  总之,减少空虚感,就是想办法找一些对于老年人的能力、智力跟老年人匹配的一些生活内容,用意是填充老年人生命中空虚的部分,让老年人感到生活有价值。

  3.3 处理老年人的负性情绪

  情绪与健康关系十分密切,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运动活跃,增加抗病能力,促进心身健康。正性情绪产生正性能量,负性情绪产生负性能量,大多数负性能量需要出口,负性能量如果没有很好的处理,长期积压,会导致心身疾病。老年人由于孤独、失落、疑虑等原因,情绪容易波动,如果长期不能摆脱情绪的困扰,容易引发老年焦虑症或其他情绪障碍。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老人处理日常情绪:

  (1)共情法。情绪处理最好的方式,是感到有人跟他连接,并能体会和理解他内心的痛苦,也即共情。“共情”的本质,意味着一个人去分享或者去体验另一个人的情感。人类的大脑其实是被设定好了要利用他人来安抚自己、调节情绪的,在与他人的关联、连接中才能够最好地处理自己的痛苦、调节我们的情绪。

  (2)宣泄法。可以通过说出来、哭出来、写出来或者运动等方式来宣泄不满或其他不良情绪。

  (3)转移法。分别通过转移目标、转移注意力、转移空间这三种维度的转移,来调整不愉快的情绪。

  (4)升华法。升华法是对消极情绪的高水平宣泄,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或通过艺术的表达进行释放,比如绘画、音乐、书法等。

  (5)幽默法。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幽默是最高级的防御机制,笑可以放松身心,幽默与创造力、想象力相互作用,达到情绪的快速调整。

  (6)放松法。可以通过放松、冥想等方法,使人进入安静状态,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想象曾经经历过的愉快情境、曾带来安全感的地方或人,达到减压的目的。

  (7)改變认知法。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负面的情绪来至于不良的认知,重新评价事件,或调整期望值可以有效降低不满情绪。

  (8)命名法。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比昂的阿尔法功能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承受的情感抛出去,通过一个“外挂的容器”消化,再返还给他——命名,即当一个情绪被命名后,就不再是之前不可承受的情绪,而是可以承受的情绪。

  3.4 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

  (1)提高掌控感。20世纪70年代,兰格与罗丁(Judith Rodin)以养老院的老年人为被试做了一个盆栽实验,实验组的被试尽量自己拿主意;控制组则不用拿主意。一年半以后,研究发现,实验组被试更快乐、更活泼、更机警,更健康。实验组被试的去世人数不到控制组去世人数的一半。让一个人承担责任,这是恢复他的控制感的有效方法——并不是指他控制别人,而是指他能够控制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2)扩大兴趣与交往。把精力用在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上,既可丰富自己的知识,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适应社会发展,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扫除失落感和空虚感。此外,还要多参与社会交往,根据身体情况,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如钓鱼、游泳、种花、养鸟、跳舞、下棋、绘画、书法等,加入集体活动,多与人接触,保证心理上的青春。

  (3)增加生命的重要意义。

  老年人对于生命经历了全过程,会有很多对生命的理解。如果有人能倾听,或阅读分享老人的人生经历,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它的重要意义是非常丰富的;从精神文化角度来说,由这些进入生命晚期的这群人不断的回顾生命,对生命的历程进行总结,对于经验进行分享,会为社会带来的更重要的一些宝藏。

  从心理治疗领域来看,无论是当年的弗洛伊德,还是去年去世的米钮钦,或是现在晚年还在写书不断的发表作品的欧文·亚龙,他们都有大量的在晚期的作品,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顾,这些都会帮助人们更快的掌握人类的智慧,人类的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人类的精神,以帮助后代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发展,这是生命晚期的重要意义。

  总之,关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是全社会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身体的健康,离不开心理的健康,晚年的幸福,离不开精神上的关怀。虽然,衰老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但是,衰老的进程,可以更有尊严,更有意义,生活可以更充实、更幸福。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这将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家庭,更有益于我国社会和谐地发展。

高健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